日本武士究竟是什麼樣的?帶你看日本武士的詳細內容

2020-12-17 雲文歷史

我們在一些抗日題材的電視或者資料當中都可以看到許多的日本軍官佩戴著一把日本刀,他們喜歡找中國會武術、會刀劍的人切磋武藝。也經常看到日本父子穿上一套專用的盔甲拿著竹製的武士刀進行比拼,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們切腹自盡的傳統。似乎在我們的認知裡面日本武士很是神秘,其中不乏一些忍者、浪人這樣的傳說。日本武士的武士道精神一直以來也是被世人們所爭論和詬病。

日本武士其實沒有那麼的神秘,他們的起源很普通,地位也沒有那麼高。在歷史的發展當中恰逢日本混亂,政治割據興起。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武士的發展,日本武士的切腹自盡又是什麼情況?

一、日本武士的起源

1.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的起源

日本武士起源於日本的平安時代,大概是在公元九世紀中期的時候。九世紀初期的大革化導致了日本的中央集權的衰落,此時日本各地興起了大大小小的莊園,莊園主為了安全開始訓練莊園的農民 ,後來將這些農民集中起來組成了武士團,類似於「莊園保安隊 」 。這個時候的武士與莊園主人是嚴格的主僕關係,這些武士團就是主人的「私人武裝」,中央集權衰落導致地方勢力崛起,利用私人武裝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隨著這種私人武裝出現的愈發頻繁,他們也開始向正規化進行發展,逐漸的成為一種成熟的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

日本武士起初就是侍衛、僕從,是地方領主培養的守衛自己領地、財產的家奴。到了十世紀的時候,日本的朝廷已經無力鎮壓地方的反叛勢力了,於是他們開始藉助各地的武士團體的力量進行鎮壓,因此武士也就得到了中央的承認和肯定,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日本的武士階級正式形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發源於日本的鎌倉幕府,但是那個時候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並沒有發展成型。後來經過吸收來自中國的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逐步的發展成型。日本的武士道開始倡導忠義、廉恥、名譽。但是作為日本封建幕府時代的政治產物的武士道,統治階級附屬下的日本武士始終無法接觸到儒家和佛家的真諦,這個時候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對武士道進行了思想的補充。

2.日本武士集團的壯大

十二世紀的日本貴族階級的地位持續下降,已經基本喪失了對於政治的支配權,地方割據勢力崛起,擁有軍事實力的貴族成為新興地方勢力。隨著日本的皇室和藤原氏(日本的一個貴族)的鬥爭愈發的激烈,新興的武士集團開始初露鋒芒,走向了政治的舞臺。日本武士的崛起和日本中央集權的削弱以及地方勢力的崛起有著直接的關係,各地方勢力之間的領地之爭激烈,鬥爭也愈發的頻繁使得對於武士、武力的需求更加的迫切。一部分的農民就被武裝起來成為武士,後來武士又完全脫離農民的身份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使得武士階級的力量不斷的壯大。

隨著戰爭的到來,武士們不斷地被召集和調動參加各種各樣的戰鬥,武士集團的實力和精神意志也在實戰中得以磨練。頻繁的調動召集使得武士們開始出現了抱團的趨勢,他們開始簇擁一個具有領導能力的人(具有不錯的社會地位,高超的武藝和靈活的頭腦)。這樣一來武士就開始逐漸脫離地主的控制,以獨立的身份成為社會中的一個階層。最終社會上的武士集中到源氏和平氏兩大家族之下。

武士集團的結合有家族和宗主兩種關係,他們以嚴格紀律和絕對服從,以盡忠、獻身等作為所謂的「武士道 精神」不斷提升團體的實力和影響力。

二、日很武士的狀態和思想

1.日本武士的社會狀況

日本的武士階級形成並且壯大之後以德川幕藩制劃分內部的地位,從上而下,以統治階級的將軍、大名為代表的高級武士到以足輕(步卒)為代表的低級武士。他們是和士農工商並列的一種職業、一種社會階級。

但是日本武士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光輝,也沒有那麼高尚的社會地位。日本武士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始終沒有謀求獨立的更高的地位,比如像洪秀全那樣自主的政權,而是從莊園地主手裡脫離出來立馬又集體依附於貴族之下。雖然表面上他們是社會主要的力量,他們依附的貴族也是武士,但是整個武士集團的地位差距比較的懸殊,生活狀況和社會地位差距也比較懸殊。武士集團實際上就是貴族手下的兵,被貴族利用實現自己的政治追求。

因為在武士發展的初期武士脫離了農民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職業,所以佔據武士集團大部分的中下級小武士就沒有活下去的能力,他們沒有土地不會農務只能依附於有錢有勢的主人勉強混口飯吃,所以他們的生活基本上窮困潦倒,屬於社會最底層的人民。如果這些低級武士不小心犯了錯誤被主人開除了,或者因為其他的原因主人進行大裁員,那麼失去工作的這些武士就會挺而周線成為四處遊蕩的打手,為黑社會勢力作戰。這些人有一個很酷的名字叫「浪人」。我們現在覺得「浪人」酷,實際上不是的,浪人並非是懲奸除惡的人,他們只是被逼無奈無法生存下去從而鋌而走險的底層武士。「浪人」是日本社會最主要的不安因素,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且因為自身遭遇成為「浪人」的落魄武士對社會充滿了仇恨對戰爭充滿野心。

總結下來就是大部分日本武士基本上生活於社會的最底層,他們連基本的溫飽都成為問題。當走投無路的時候這些日本武士會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沒有底線。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被大部分的社會人士所看不起,但不同的是他們掌握著很大的力量,並不像貧民一樣社會地位低還只能被欺負,這些武士可以做一些暴力的反抗,但是並不能撼動貴族階級的地位也不能提高武士的地位。

2.日本武士的思想

日本武士的根本思想是從中國的儒家、道家和佛家吸收而來的,所以武士道核心崇尚的是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的精神信仰。對於武士來說尤其看重忠誠和名譽,在他們看來對於上級的忠誠比自己性命比一切都重要而自己的名譽更是自己活著的一切,如果名譽受損要麼竭盡全力挽回名譽,要麼引咎切腹自盡。所以在日本高級的武士當中進才可以看到他們閉門禪修,學習思想和修為。高層武士的道德素養和哲學修為比較的高。日本武士在對決之前必須遵照禮節,即使是在混亂的戰場之上也要以禮相待公平對決。對於武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自己的責任與使命,這是在日本武士思想中排名第一的,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也不過是來驅動完成任務的,如果死亡可以作為完成任務的一種手段那在所不惜。

但是日本武士發展初期並沒有接觸到完善的、優秀的儒釋道思想,因此在後來的發展階段導致日本武士思想的弊端性也比較的明顯。日本武士的君臣戒律嚴格,即使「君不君」也不能「臣不臣」,意思是就算你的君主荒淫無道你也得無條件支持他,這與儒家《禮記》說的:「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在這點上武士思想和儒家出入比較大,也因此使得武士在很多時候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比如戰爭失敗切腹自盡,比如神風敢死隊之類的。日本武士崇尚武力、崇尚殺戮,因此在很小的時候就進行帶血的訓練,從小動物開始到死刑犯。武士思想催生出日本武士的冷血、無情與殘酷。

總結:日本武士起源於日本的混亂時期,也趁著混亂發展壯大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大力量、一個獨立的社會階級。但是總體上來說日本的武士遠沒有他們自己宣揚的那麼高尚,也沒有那麼高的社會地位,大部分武士還是在底層求生存甚至是被迫去做一些違法的事情。他們崇尚武力對戰爭有著狂熱的追求,在日本的古代是社會不安和動蕩的一大因素。日本武士的主要思想以儒釋道為主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分叉,導致了很多的日本武士比較極端。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雖然表明聽起來似乎有點「練武之人」的意思,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只這樣,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一種類似於身份的階級,可是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武士」呢?
  • 單機主機知多少:鍵盤上的武士道,日本武士題材遊戲中的武士與劍
    武士、忍者、日本刀,這些提煉自傳統日本和風文化中的元素在現代又迎來了一次新生,從《太閤立志傳》中被後世譽為劍聖的上泉信綱,到《如龍》裡巖流島激戰一戰成名的「二天一流」宮本武藏、以日本歷史人物河上彥齋為原型打造的「飛天御劍流」傳人緋村劍心,再到腰誇木刀玩世不恭的白髮武士,在隔壁那座菊與刀的國度中,傳統的日本武士與兵器文化已然以遊戲、動漫等ACG形式作為載體流傳。
  • 日本武士不為人知的恐怖事實
    電影裡或遊戲中出現的日本武士,大多數給人一種正義,超高武術超厲害的角色。 但你知道嗎,在日本早年,一些真正的武士其實有著殺人為樂的嗜好!
  • 老照片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最後的榮光
    日本武士,是日本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一個特殊階層。日本武士的產生是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 李長聲談日本武士小說
    在翻譯過藤澤周平《黃昏清兵衛》的旅日作家李長聲先生看來,與中國武俠小說一樣,日本武士小說也是「大人的童話」,讓讀者從時空脫離日常,安全地享受洩憤以至殺人的痛快。但不同的是,日本沒有中國武俠小說中現實社會之外的江湖,武士小說不會像武俠小說那樣「從頭打到尾」,也注重描寫「大段大段地過日子」,小說裡的日本劍客武士更像是一群「上班族」,場景設在生活中,恍惚給人一種歷史真實感。
  • 日本武士頭盔欣賞
    日本武士是出現於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國內的一個社會階級。作為日本武士的盔甲,其設計與日本武士的工作、社會地位具有密切的關係。日本武士盔甲設計的如此威嚴(恐怖)主要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日本武士崇尚武力,且戰鬥的情況較多,在戰鬥過程中威嚴(恐怖)的盔甲可以震懾敵人。在日本的古代武士地位較高。
  • 日本遊戲為什麼特別喜歡加入武士文化?
    請你先看下面這張圖,左邊的是武士還是右邊的是武士?左邊是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所繪的武田信玄,右邊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創作的漫畫《浪客行》中宮本武藏的形象。在維基百科中,這兩個人都是日本武士的代表性人物,只不過生活年代不同。
  • 日本史話:日本武士階層如何興起?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如何生存?
    從1185年日本鎌倉幕府建立到1868年江戶時代結束,日本武士階層一直控制著國家的軍事、政治和平民文化。在這近700年的日本歷史中,武士掌控著日本幕府,頒布具有軍權特色的行為規範,並促進獨特藝術形式以紀念武士功勳、崇尚武士美德。
  • 日本的傳奇武士是什麼樣的?黑澤明告訴你答案……
    用心棒在日語裡是保鏢的意思,而故事中的武士三十郎正是一個自願為鎮上的人除去惡勢力的保鏢。浪人三十郎來到一個小鎮,發現鎮上並不太平。清兵衛和醜寅兩家惡霸在村子裡爭奪地盤,收取保護費,弄得鎮上民不聊生,村民敢怒不敢言。三十郎見此情形,決定留在鎮上幫村民消滅惡霸,再離開鎮子。
  • 一支Man到爆的鋼筆,帶你感受日本武士的精神!
    今年的年度鋼筆也不例外,從鋼筆的設計元素和造型中,向鋼筆控們展示了日本武士的精神。2019年的Graf von Faber-Castell Sumurai是為了紀念日本武士宮本武藏,宮本武藏是日本人心中偉大的劍客和武士。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19世紀的日本武士1853年,美國佩裡艦隊叩關,日本國門大開,淪為西方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日本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武士階層的生活雪上加霜,陷入絕境。1870年明治政府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規定允許平民使用姓氏,打破了武士擁有姓氏的特權;1871年又制定了《戶籍法》,將華族、士族、平民統一登記到了戶籍冊上,進一步打破了身份等級制度;與此同時,政府還發出布告,提倡士、農、工、商不梳髮髻、武士不帶刀,以破除舊習,開化文明。
  • 日本武士在生活上到底什麼樣?為何說出來很多人不信?現實很殘酷
    帶著同樣的問題,作者研究了一點被稱為日本中上層階級的武士,發現他們的現實生活很慘。而很多人所羨慕的忍者,其生活簡直就是奴隸。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看看江戶時代的日本武士到底什麼樣子。·黃昏清兵衛這部電影想必很多人都看過。
  • 日本武士憑什麼高人一等
    日本茶道是一個有階層限制的藝術,普通老百姓想玩玩茶道是沒有資格的,武士才行。提到武士,喜歡看漫畫的,喜歡看日劇的朋友也都知道,在日本古代,武士是一個很特別的階層,但是仔細想想們是什麼人?這不就是一幫手裡拿著刀,在有錢人,或者說在貴族身邊兒,像私人保鏢一樣的這麼一個性質嗎?有什麼可高貴的,這階層怎麼就這麼厲害了?
  • 最後的武士---當金城武碰到日本武士鎧甲
    最後的武士---當金城武碰到日本武士鎧甲 時間:2011-08-16 11:10:00   來源:   責任編輯:夏娜天使醬        金城武的頭雕收來多時了
  • 日本武士享有特權,可以為所欲為?武士:還不如平民
    摘要:日本武士享有特權,可以為所欲為?武士:還不如平民日本進入武士政權時代後,開始持續數百年的武家統治時代,既然身為統治階級,不但享有特權,還可以為所欲為嗎?事實上並非如此,武士一直受到嚴格的控制,相比於平民百姓,武士受到更嚴格的管理,還不如平民!
  • 武士:一張變幻莫測的日本面孔
    日本學習中國文化之時,中國已是「儒家天下」。故而日本的武士,與中國的俠客不同,他們雖然實心眼,但信仰的卻是儒家價值觀。曲亭馬琴在《八犬傳》中總結的武士精神,是「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德,整個兒一孔孟之道的翻版。後來,新渡戶稻造在《武士道》一書中吸收了義、仁、禮、誠(信)、忠五種,另增勇和名譽,成為了他所總結的武士道精神,大同小異而影響更巨。
  • 古代的日本武士,為什麼要把中間的頭髮剃掉?
    那為什麼古代的日本人卻是十分崇尚這種髮型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古今審美標準的不同,這種髮型又有什麼作用呢?對於它的作用,最廣為流傳的說法的是,這種怪異的髮型是為了減少頭戴鐵盔時,悶熱的汗液與熱汽對佩戴者造成的影響。悶熱奇特的髮型被稱為「月代」,它究竟為何而來,就讓我們回到十世紀,一起探究它的起源。
  • 日本武士在法國人面前瘋狂自殺:讓西方驚恐的日本堺事件
    1868年3月16日,日本堺市妙國寺,11名將要被處決的日本武士,瘋狂地切腹自殺,面對法蘭西人的索賠,更是有很多武士自願請求赴死。法國人們駭然失色,嚇得面如土色,這些人都是日本方面推出來,給他們賠罪的,但是,他們卻沒想到日本武士如此瘋狂!悍不畏死!
  • 日本史上的首場馬拉松《武士馬拉松》
    《武士馬拉松》,看了這個片名,以為講體育運動,喜歡跑步的觀眾可以從中收穫些專業跑步知識,因此毫不猶豫點開了此片。看了才知道是歷史題材日影,通過日本歷史上第一場馬拉松,還原當初的一段歷史。幕府派了刺客隼帶上一批人馬趕來蕃中。馬拉松比賽如期舉行,武士頭領帶領他手下最先出關。會計們也來到了關口,發現會計主任不見了,於是打發唐澤去找。唐澤發現主任正發訊息給刺客,引領他們入關。原來這位會計主任也是密探。唐澤亮明身份,希望主任發訊息取消刺殺行動,但主任認為幕府的意思不能違背,另外開弓沒有回頭箭。於是兩人扭打起來,唐澤技高一籌,把主任斬於刀下。
  • 日本武士穿的服裝的講究 日本文化
    為什麼腰帶不能插刀,而要開個衩(下圖刀從倒三角形開衩部分出來,其實不用開衩一條腰帶角帶什麼的就可以搞定呀)?裙褲裡面是光腿還是再穿個什麼?若是光腿,開衩會不會走光?為什么女生的劍道服開的衩比男生的大?你們知道嗎?1、羽織、直垂、袴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