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常山趙子龍,吾乃燕人張翼德,關羽自報家門為何只用2字?

2020-12-18 騰訊網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趙云為救幼主,在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曹操愛才,派人問來將姓名,趙雲回道:「吾乃常山趙子龍!」張飛每次出戰,都會高喊:「燕人張翼德在此!」地名+字名,這樣的通明方式很多人用,但有一人卻不用,那就是關雲長!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山西運城)人。其報名號與眾不同:本應稱「解良關雲長在此」,或「河東關雲長在此」。然而自稱「關某在此」,即使見了曹操、諸葛亮也自稱關某,這是為何?

01、第一個原因就是關羽是個逃犯!

當年的關羽也是一個良民只不過後來為了打抱不平然後殺死了人,被迫四處的逃難後來才和劉備結為了兄弟,然後一起東徵西討的漸漸的有了自己的名氣。

隨著關羽的名氣越來大所以關羽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還有一段這樣的汙點,就從來沒有在人前提過自己的名諱。而以前身為逃犯四處逃亡的時候自然而然的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到處的打喊,這樣以來關羽就養成了自己不報名諱的一種習慣!

02、解良不出名,沒有威懾力!

張飛自報家門的方式是地域(燕人)+名字(張翼德),類似於現在的我是東北XXX,意思是爺打架厲害,識相的趕緊下馬受降。

張飛這麼說是有道理的。他老家涿縣屬於幽州,古稱燕地,是東漢最北邊的一個州,和遊牧民族控制區接壤。在長期和遊牧民族的對抗中,幽州人普遍習武強身,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很能打的。

03、關羽性格使然!

關羽和趙雲、張飛不同,他熟讀春秋,是個知曉大義的「讀書人」,性格較內斂,不喜歡整帶地域色彩的。所以在沒有官職的時候,就直接以名字自報家門,如「關雲長在此!」言簡意賅。

當他被迫降於曹操的時候,均以「關某」自稱,不張揚,也不自卑,有理有節。當他被封為「漢壽亭侯」後,便以「漢壽亭侯關某」自稱,頓覺高大上。乃至後來關羽坐鎮荊州,成為一方「諸侯」時,關羽也仍以關某自稱,這不僅符合關羽的性格,也符合關羽身份的變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乃常山趙子龍,我乃燕人張翼德,關羽自報家門為何只用2字?
    否則,關羽為何要威震華夏,曹操幾乎遷都避鋒,因為他了解關羽。狠心,忠心,義全。第二,華容道還了人情,再次相持,曹操再一次將他殺了。於是老羅在書中有一章寫關羽午夜呼喚玉泉山顯靈還我首級,最後被他的同鄉尚渡化了。上述都是個人看小說看三國演義後的感覺,至於歷史或者三國志有沒有寫他為什麼只說關某我不知道。大概也不會有幾個知道,知道的都是大江東去浪淘盡英雄。
  • 吾乃常山趙子龍,吾乃燕人張翼德,關羽自報家門為啥僅用2字?
    例如當初趙雲七進七出曹操大軍的時候就報上了自己的姓名,曹操問來將何人,趙雲回答:常山趙子龍。張飛每次被問到是何人時,他都會回答:燕人張翼德。從上面我們就能看出來,地名+人名是三國中通用的報上姓名的方式。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那麼關羽在報上姓名的時候也應該是地名+人名,例如解良關雲長。可是關羽卻並沒有這樣報上姓名,他每次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是稱自己為關某。
  • 趙雲號常山趙子龍,張飛號燕人張翼德,關羽如何稱呼自己?
    趙雲號常山趙子龍,張飛號燕人張翼德,關羽如何稱呼自己? 《三國演義》中也有湧現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英雄豪傑。「吾乃常山趙子龍」。這就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常勝將軍趙雲的開場白。其實常看三國的人都應該知道每個人出廠的時候都會自報家門,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關羽如何自稱?
  • 張飛叫燕人張翼德,趙雲叫常山趙子龍,那關羽叫什麼,你知道嗎?
    比如三國時期最愛自報家門的人物就是趙雲,他一出場就高喊一聲:「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由於他在三次自報家門的時候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所以後來別人一聽常山趙子龍的名號,心情就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
  • 趙雲自稱常山趙子龍,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那關羽的自稱是什麼?
    而在演義中趙雲曾自稱常山趙子龍,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按照這種取名號的方法,關羽豈不是可以叫河東關雲長?但是這個名號我們似乎沒怎麼聽過啊!那麼在演義中,關羽對陣一般是自稱什麼的呢?
  • 東萊太史慈,常山趙子龍,關羽為何從來不自稱河東關雲長?
    《三國演義》裡不少大將陣前交鋒或向對方喊話時都喜歡自稱自己是某某某,這種自稱大都是自己的籍貫加上姓名或者表字:比如張飛就喜歡自稱「燕人張飛」或「燕人張翼德」,又比如趙雲經常自稱「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再比如太史慈神亭嶺大戰孫策時也是自稱「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
  •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常山是中國現在的哪裡,子龍是不是常山人?
    「古來衝鋒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如今的人們對於蜀漢的大將如數家珍。但說起人們心中最為欣賞的人物,少不了山趙子龍的名號。 每當作戰之時,趙雲都會說:「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對於趙雲而言,常山這個地方似乎對他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長坂坡前暴喝一聲震退曹軍百萬—張翼德
    張飛 字翼德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那麼張飛為何能憑一人之力在長坂坡前喝退曹軍百萬呢?張飛震退百萬曹軍 曹操率軍百萬追殺劉備在長坂坡前,張飛斷後 憑藉著粗中帶細的性格, 張飛在橋後樹林命20人在林中揚起塵土以假亂真,讓曹操以為林中有埋伏。 安排好後,張飛獨自一人騎馬 來到橋上 注視著 曹軍百萬 大喝一聲吾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驚雷,曹軍都是被這一嗓子嚇得不敢動彈。
  • 吾乃蒼響,百戰勇者、劍之王
    吾乃蒼響,百戰勇者、劍之王。秉與人類和同之心,吾與洛託姆毅然入之寶可幫幫忙之列。願同人類深通,共築未來。
  • 常山趙子龍,在現在應該叫什麼趙子龍?詳談三國時期地名之現稱
    經典事件之地名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之「華容」 大意失荊州之「荊州」 大意失荊州指的是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之際,關羽自大,認為東吳沒有能力也不敢攻打荊州,最終東吳呂蒙乘虛偷襲並攻破荊州三郡。那時的荊州現在仍叫荊州,是湖北的一個地級市。
  • 一條鐵路讓小村莊成為省會城市,常山趙子龍成了石家莊趙子龍!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河北省會石家莊和常山趙子龍的非常有趣的歷史變遷。受《三國演義》小說、影視作品等影響,大家對於「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等說法肯定一點都不陌生。趙云為何自稱常山趙子龍呢?這還要從趙雲的家鄉常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說起,真定縣在秦朝的時候叫東垣縣,漢初沿用了這一叫法。
  • 可不僅是帶孩子,趙子龍長坂坡下,殺得七進七出到底多難?
    長坂坡下,曹洪面對一片狼藉,對著趙子龍大喊:「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三國演義》當中對於趙子龍的描寫多少與史實稍有偏差,但並不妨礙我們對於趙子龍是一名勇將的認知和共識。可以說長坂坡之戰是趙子龍戰鬥生涯當中的高光時刻,有很多人認為趙子龍不過就是帶著個嬰兒,仗著馬快槍利,欺負一些武力值並不高的曹軍官兵,從曹軍包圍當中衝出來。看起來難度並不是太大,又不是和呂布針尖對麥芒。
  • 長坂坡一戰,趙子龍真有那麼厲害嗎?真相原來如此
    趙子龍救阿鬥闖曹營,原來是曹操是故意放他走的,說起三國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五虎上將中的,常勝將軍趙子龍,趙雲平生戰績無數,從沒吃過敗仗。現在很多遊戲中都有趙雲這個人物,趙雲最為經典得是長坂坡單騎護主,殺了個七進七出,實屬經典,不過救得的卻是扶不起的阿鬥,趙子龍真有那麼厲害嗎?
  • 命乃天註定2686《烽鼎天下》吾乃真命天子
    命乃天註定2686《烽鼎天下》吾乃真命天子。三國,最讓人興奮的是什麼?當然是戰爭了。幫派戰、國戰、BOS戰、競技戰……熱血的場景總能讓人為之著迷。誰是真命天子?誰是九五之尊?一切由你決定。
  • 《無極仙途》奇遇吾乃太上掌門怎麼完成 完成方法分享
    導 讀  在遊戲《無極仙途》中,奇遇吾乃太上掌門只要在指點煉丹、門派神符和門派貢獻三個選項中選一個即可完成任務。指點煉丹的獎勵為煉丹心得(大)。
  • 常山除了趙子龍,還有個土匪王,曾參與討伐董卓,最終被拜將封侯
    趙雲是《三國演義》塑造的完美武將之一,他有一句很出名的口頭禪「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常山真定是趙雲的老家,大概位置在今天的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由於《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一說起來常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趙子龍。
  • 為什麼趙子龍每次出場都要帶上「常山」兩個字?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一位驍勇善戰的能人,他的「常勝將軍」形象在後世廣為流傳,而這個人呢就是常山趙子龍,七進七出,從來沒有打過敗戰。那為啥這位常勝將軍每次出場都要帶上「常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廣大網友們怎麼評說的。
  • 「小乙」「喏」一問一答讓人淚目,想起「吾乃唐人曲卓」有些遺憾
    文章《「小乙」「喏」一問一答讓人淚目,想起「吾乃唐人曲卓」有些遺憾》為梵音茶語原創,抄襲必究!文/梵音茶語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網絡熱播,這部幾乎完全貼合原著符合大唐生活的作品瞬間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看過原著的書粉也是大呼過癮。
  • 假面騎士甲鬥:吾乃指天求虐的男人!
    假面騎士甲鬥:吾乃指天求虐的男人! 哈嘍大家好,今天咱們來聊平成系列,假面騎士中人氣頗高的一位甲鬥。 說起甲鬥其實其初始設定可以說還不如假面騎士555的實力高,更不如鋼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