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趙子龍每次出場都要帶上「常山」兩個字?

2020-12-26 人文小馬達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一位驍勇善戰的能人,他的「常勝將軍」形象在後世廣為流傳,而這個人呢就是常山趙子龍,七進七出,從來沒有打過敗戰。那為啥這位常勝將軍每次出場都要帶上「常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廣大網友們怎麼評說的。

評說一:當對方手持大刀,身披盔甲,腳蹬快馬,一聲喝令,「我刀下從不殺無名之鬼,來將速速報上名來」,這時趙子龍回一句「趙雲」,品品,大家品品,這樣是不是很沒有分量,還沒開戰就失了氣勢,那怎麼能震的住敵人呢?所以在名字的前面加一個前墜,比如官銜,比如地名,像象牙山就能就比較有氣勢,因此叫常山趙子龍很霸氣。

評說二:我們上班或者上學,第一次來到這個地方,是不是要自己介紹下自己,從哪裡來啊,姓甚名誰啊,這種介紹方式從古自今都有,小編估計是因為我們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中,人口不能自由遷徙導致的。這種介紹方式的根源應該在於「嚴密的戶籍制度」。

評說三:古人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介紹自己,比如,潁川徐元直,潁川荀文若,潁川郭奉孝,魏郡審正南,鉅鹿田元皓......你光說趙雲,不說籍貫不說表字,誰知道你是誰?你是益州的趙芸?還是荊州的趙勻?還是冀州的趙韞?某的大刀不斬無名之輩。

評說四:有網友說,趙雲沒有呂布厲害,因為他沒有呂布厲害,所以只敢加常山倆字。呂布就不一樣了。我乃手持方天畫戟腳穿藕絲步雲靴身穿獸面吞頭連環鎧頭戴束髮紫金冠懷抱貂蟬殺丁原滅董卓虎牢關戰三英轅門射戟退紀靈數十萬大軍天子封奮威將軍徐州牧三姓家奴內蒙古包頭呂布呂奉先是也!

好啦,關於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呢?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評論加關注哦,我們下次再見,筆芯。

相關焦點

  •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常山是中國現在的哪裡,子龍是不是常山人?
    常山是中國現在的哪裡?子龍是不是常山人?這短短的一句話似乎又引發了更大的謎團。要想弄清楚這些問題,就要從史書中尋找答案。 總而言之,常山對於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裡絕非是因為趙雲一個人而出名的。 在歷史上,常山也出現過不少的名人。這裡既有百歲帝王趙佗,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據統計表明,這裡有據可談的歷史名人多達148位,對於一個小小的正定縣來說,著實是一個奇蹟。當然這裡面最廣為人知的,還要數常山趙子龍。
  • 趙雲號常山趙子龍,張飛號燕人張翼德,關羽如何稱呼自己?
    大家好,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是不是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看完小編我的文章後,如果你有和小編不同觀點一定要說出來,這是對小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謝謝! 趙雲號常山趙子龍,張飛號燕人張翼德,關羽如何稱呼自己?
  • 一條鐵路讓小村莊成為省會城市,常山趙子龍成了石家莊趙子龍!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很多地方的建制都有千年的歷史,再加上歷史名人效應,使得很多地方為人所熟知。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河北省會石家莊和常山趙子龍的非常有趣的歷史變遷。受《三國演義》小說、影視作品等影響,大家對於「常山趙子龍」、「燕人張翼德」等說法肯定一點都不陌生。趙云為何自稱常山趙子龍呢?
  • 瞎改地名,常山趙子龍變成石家莊趙子龍?真的不是這樣
    前一陣網絡上流傳著一篇「哪些地名被改得特別土?」的說法,其中提到古代的【常山】被改成了【石家莊】,導致威風凜凜的【常山趙子龍】變成了【石家莊趙子龍】,讓人啼笑皆非。很多人信了這個說法。其實,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石家莊】和【常山】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事物。
  • 張飛叫燕人張翼德,趙雲叫常山趙子龍,那關羽叫什麼,你知道嗎?
    眾所周知,古代將領在打仗時都要自報名號。一方面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威望,震懾敵人。另一方面是希望對對手有個了解,想出應敵之策。比如三國時期最愛自報家門的人物就是趙雲,他一出場就高喊一聲:「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由於他在三次自報家門的時候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所以後來別人一聽常山趙子龍的名號,心情就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
  • 《見龍卸甲》豆瓣評分不及格,卻演繹出了真正歷史上趙子龍的忠勇
    先說我個人看法吧,儘管評分很低,我並不覺得這是爛片,劇情上來說有點曲折和主線不明,但是片中的打鬥和人物的服裝還原度都很高,重要的是劉德華演出了一個真正的趙雲。趙雲被困鳳鳴山,有訣別更有堅決的語氣和決心,要守住這座山,更像是要守住自己最後的尊嚴。
  • 吾乃常山趙子龍,吾乃燕人張翼德,關羽自報家門為啥僅用2字?
    在三國中兩位不熟悉的將領,在要打起來之前都會報上自己的姓名,而且通常會以來自何地+姓名的這種方式進行。例如當初趙雲七進七出曹操大軍的時候就報上了自己的姓名,曹操問來將何人,趙雲回答:常山趙子龍。張飛每次被問到是何人時,他都會回答:燕人張翼德。
  • 常山趙子龍,在現在應該叫什麼趙子龍?詳談三國時期地名之現稱
    次敗之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上疏請求自貶三級。故街亭坐落在現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的隴城鎮。 白帝城託孤之白「白帝城」 白帝城託孤指是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後,逃往白帝城,並在白帝城病危,臨終前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並將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事件。白帝城位於現重慶市奉節縣白帝鎮。
  • 常山,我不是趙子龍,而是治病良藥,清熱除痰,治瘧疾、支氣管炎
    但是要說到渾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今天我們要說的常山,卻不是趙子龍,而是一種渾身是寶的植物「常山」,看來名山不光出風流人物,也孕育了數不盡的珍奇草木。一天,和尚又下山化緣,快晌午了,還沒討來一口飯,餓得肚子咕咕直叫。
  • 常山除了趙子龍,還有個土匪王,曾參與討伐董卓,最終被拜將封侯
    趙雲是《三國演義》塑造的完美武將之一,他有一句很出名的口頭禪「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常山真定是趙雲的老家,大概位置在今天的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由於《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一說起來常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趙子龍。
  • 趙雲自稱常山趙子龍,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那關羽的自稱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一般武將對陣都會報自家名號,一方面是為了讓敵人記住自己,假如自己贏了的話名號就打響了,一方面則是嚇唬敵人,萬一別人聽說過自己的名號,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就好像張飛那次,一報上姓名,曹操就想到當年關羽曾說,張飛有萬軍叢中取敵首級的本領,硬生生的把曹操給嚇住了。這就是報上名聲的好處!
  • 七進七出敵軍中的絕世猛將,驚死晉景皇帝司馬師,不是常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裡到處都是猛將,但是猛將貴在猛,出其不意的敵友,做著常人意想不到的事,三國鼎立最正確的時間是220-280,曹丕篡漢為始,晉為終,東漢末年,三國前期,呂布、馬超、關羽、張飛、太史慈等人最為兇猛,今天說的是七進七出敵軍中的絕世猛將,驚死晉景皇帝司馬師,不是常山趙子龍。
  • 電影《趙子龍》定檔11月29日 賀軍翔出演趙子龍英氣無雙
    三國鼎立之下,湧現出無數英雄好漢,常山趙子龍便是其中之一。歷史上,趙子龍因出色的戰績素有「常勝將軍」的美譽,更因忠肝義膽、心懷蒼生的高尚人格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以其為藍本創作的古裝動作電影《趙子龍》定檔11月29日,強勢登陸愛奇藝!影片由著名演員賀軍翔領銜主演,金牌導演羅樂執導。家喻戶曉的經典歷史故事,被實力電影班底再次搬上熒幕會為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十分令人期待!
  • 我乃常山趙子龍,我乃燕人張翼德,關羽自報家門為何只用2字?
    如僅按作者的思路,關羽之所以要自稱關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關羽不與劉備起事前,年少時便與同鄉發生口角,殺了人後被通緝,因此改名或隱名避罪。但是關羽是一個有傲骨的人,大丈夫可以改名換姓,絕不可以改姓。
  • 常山趙子龍,一身是膽.
    塔圖姆獨得9分,霍福德連投帶罰,杰倫布朗三分命中。首節,凱爾特人26-18領先騎士。單看這一節的比賽,真的覺得騎士完全沒有機會。詹姆斯背身頂進籃下,吸引3人包夾,然後把球分給空位的隊友。但他的隊友們,就是不能把球投進那該死的籃筐。連續3次空位投籃不中後,詹姆斯只能自己來。
  • 常山趙雲的傳說,你知道哪些?
    據史料記載,趙子龍是常山真定人。而在正定當地一直素有「真定常山趙子龍」的傳說。這就確定趙子龍出生在古常山腳下。自古以來,正定人民就將曲陽橋村北邊,正定縣第五中學所在地稱為「常山」,「常山」腳下,就是曲陽橋「龍王堂」所在地。就是說,趙子龍就出生在曲陽橋「龍王堂」所在地,而趙姓也很多聚集在本地的一個村落。加之歷史上的滹沱河多次改道的傳說,對此更是深信不疑。
  • 東萊太史慈,常山趙子龍,關羽為何從來不自稱河東關雲長?
    《三國演義》裡不少大將陣前交鋒或向對方喊話時都喜歡自稱自己是某某某,這種自稱大都是自己的籍貫加上姓名或者表字:比如張飛就喜歡自稱「燕人張飛」或「燕人張翼德」,又比如趙雲經常自稱「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再比如太史慈神亭嶺大戰孫策時也是自稱「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
  • 古有常山趙子龍,今有雷神山趙子龍
    趙子龍是武漢大學圖書館的一名館員,今年剛滿31歲,還沒有成家。趙子龍捲發,身材微胖,整天樂呵呵,在單位好人緣,人稱「靈活的小胖」。 趙子龍的媽媽身在武漢,很關心疫情,不斷給兒子轉發關於疫情一線的情況。 媽媽:「趙子龍,幫我將上帖轉到你所在的各群,謝謝啦!」(帖子裡是關於已犧牲的一線醫護的信息)趙子龍:「你覺得這些人都是英雄嘛」。媽媽:「是的,一定要發。」趙子龍:「那我也這樣,算英雄不?」媽媽:「笨熊」
  • 為什麼每次合照都要站「丁字步」?虞書欣兩個字解釋,全場笑噴了
    關注虞書欣的粉絲,都知道虞書欣有個小習慣,那就是她有一個很喜歡的站姿,那就是「丁字步」,也就是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的那種站姿,虞書欣無論是在什麼位置上都是這樣的站姿,在C位就更明目張胆了
  • 可不僅是帶孩子,趙子龍長坂坡下,殺得七進七出到底多難?
    然而這次戰鬥當中對於趙子龍武藝的考驗以及實際操作當中的困難,卻遠非我們旁人所能想像。所以本文僅以《三國演義》的情節為參考,嘗試還原一下趙子龍單騎救阿鬥的史詩級難度戰鬥!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帶孩子都是一項辛苦的事情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南下荊州,順利接受劉表的正宗繼承人劉琮的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