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斷交危機終結 海合會修復裂痕實屬不易

2021-01-17 今報在線
卡達斷交危機終結 海合會修復裂痕實屬不易

滾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1-11 10:24:29

1月5日,卡達埃米爾塔米姆抵達沙特,出席海灣合作委員會第41屆峰會。當日海灣國家籤署「團結與穩定」協議,與會旁聽的埃及也宣布與卡達復交,長達三年半的卡達斷交危機終於落下帷幕。然而,各國的關係修復能走多遠引發了外界討論。

2017年6月,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四國宣布與卡達全面斷交,並對其施以海、陸、空封鎖。這場聲勢浩大的斷交危機雖事發突然,但也早有伏筆,此前雙方已爆發過幾次小型外交風波,矛盾的焦點是對伊朗和政治伊斯蘭的不同態度。沙特、巴林、阿聯三國或擔心伊朗煽動本國什葉派人口反抗政權,或不滿伊朗在地區擴張勢力,與伊朗勢同水火。但卡達國小民富,政權無憂,還與伊朗共享南帕斯巨型海上天然氣田,不願與其交惡。此外,卡達認為維持地區均勢才符合本國戰略利益,對老大哥沙特也心存忌憚,不甘被其左右。除伊朗外,沙特等國將政治伊斯蘭視為政權另一重大威脅,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強力打壓「穆斯林兄弟會」等政治伊斯蘭團體。而卡達則是其長期贊助者,並利用半島電視臺等渠道大力宣揚伊斯蘭民主化進程。因此,卡達早已成為沙特、埃及等國「眼中釘」,雙方撕破臉皮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本次復交更多是沙特單方面妥協。斷交之初,沙特陣營力壓卡達低頭,對其提出關停半島電視臺、關閉伊朗駐卡達使館、驅逐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人員、關閉土耳其駐卡達軍事基地、切斷與穆兄會聯繫等13點苛刻的復交條件,沙特甚至曾威脅在兩國邊界挖深溝,將卡達徹底封堵。但卡達坐擁雄厚的天然氣資本,一開始就擺出硬抗到底的姿態。土耳其和伊朗則趁機對卡施援,擴大與其經貿和軍事合作,使卡進一步倒向了土伊。此後,海合會分崩離析,阿拉伯世界分裂加劇,伊朗、土耳其地區影響力不斷擴大,阿拉伯板塊在地區事務中進一步遭到侵蝕。沙特等國弄巧成拙,得不償失。除海灣斷交外,葉門人道主義危機、卡舒吉事件也使沙特國際形象大跌,美伊海灣對峙、油價暴跌更使其日子不好過。沙特這些年一直抱緊美國大腿來應對外部壓力,此前成功押寶川普,獲其為沙特的一系列莽撞舉動撐腰。雖然川普在斷交之初似有偏袒沙特之嫌,但眼見內訌中的阿拉伯世界無法形成合力抗擊伊朗,卡航每年還支付伊朗1億美元過境費使對伊「極限施壓」效果打折,轉而開始大力撮合海灣復交。眼下川普下臺在即,新總統拜登對沙特多有批評,威脅將對沙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沙特此時與卡達和解能夠兩面討好,既可為川普的政治遺產再添一筆,又可向拜登示好。因此,沙特言和意願強烈,王儲穆罕默德親赴機場熱情歡迎卡達埃米爾,並稱「今天迫切需要團結一致」,以「應對我們周圍的挑戰,特別是伊朗的威脅」。

對比之下,卡達僅同意撤銷對沙特等國封鎖行為的國際訴訟,並未做出實質性的讓步。伊朗外長祝賀卡「勇敢抵抗壓力和勒索並取得了成功」。半島電視臺稱「卡達謹慎歡迎協議籤署」,但「解決核心問題仍需時間」。復交之後,卡達將擁有更大行動空間和更多戰略選擇,但這也對其戰略智慧形成更大考驗。

未來卡達與沙特等國的關係能修復到什麼程度,外界普遍持謹慎看法。相比沙特,阿聯與卡達裂痕更深,曾對復交態度遲疑。阿外長承認雙方「還需更多措施以建立信任和重建關係」。阿聯和埃及對政治伊斯蘭及其「旗手」土耳其的地區野心深惡痛絕,並與土在利比亞等問題上尖銳對立,而卡已將土視為重要戰略夥伴,將土在卡駐軍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不大可能犧牲與土關係。《華爾街日報》稱,本次復交「治標不治本」「忽視了危機的意識形態根源」。就在復交前幾日,半島臺還在抨擊沙特打壓國內異見人士,而親政府的埃及媒體直到復交頭天晚上仍在批評卡達,稱「不會與恐怖主義政權和解」。雙方進一步增進關係的難度可見一斑。

雖然根本分歧難以彌合,但此次復交使阿拉伯世界分裂、下沉的勢頭得到了遏制,有利於中東地區的總體穩定。恢復正常往來也使地區國家可更好地聯手應對疫情下的經濟復甦等一系列嚴峻挑戰,而這或許是各方可從這次復交中看到的最直接、最確定的利好。就在「團結與穩定」協議籤署當天,卡達在埃及的全資酒店隆重開業,美、埃、卡三國財長共同出席捧場。(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中東面面觀丨卡達斷交危機三年後 《歐拉宣言》意味著什麼?
    卡達斷交危機爆發整整三年七個月之後,卡達國家元首埃米爾塔米姆的專機2021年1月5日下午終於再次降落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國土之上,而就在前一天,沙特剛剛同意將領空向卡達的民航班機開放。在海合會六國領導人當中,塔米姆的專機最後一個抵達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第41屆領導人峰會的舉辦地——位於沙特西部的古城歐拉,在臺階下迎接他的正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 沙特外長:卡達斷交危機相關各國外交關係將恢復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領導人峰會當地時間5日晚在沙特西部城市歐拉結束,會後發布的《歐拉宣言》顯示,海合會國家在推動卡達斷交危機相關各國關係恢復正常方面已付出巨大努力,並將繼續推進海灣經濟和政治一體化進程。
  • 沙特等國與卡達「和好」?海灣斷交危機緣何得以化解
    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5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城市歐拉舉行,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簽署《歐拉宣言》。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5日抵達歐拉,參加海合會首腦會議。這是卡達埃米爾自斷交危機發生以來首次訪問沙特,媒體解讀這是釋放危機可能化解的重要信號。沙特國家電視臺直播畫面顯示,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在機場迎接塔米姆,兩人擁抱並簡短交談。據沙特通訊社報導,穆罕默德當天還與塔米姆單獨會談,雙方重點討論了雙邊關係及如何促進海合會工作。團結與挑戰被視為此次峰會的關鍵詞。
  • 海灣斷交危機現轉機:卡達和沙特等國籤署一項和解協議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頻現「破冰」信號。1月5日,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應邀出席在沙特舉行的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首腦會議,並與沙特等國籤署一項和解協議,使海灣斷交危機迎來和解曙光。海灣斷交危機始於2017年6月。
  • 卡達埃米爾赴沙特參會 斷交危機或現轉機
    卡達埃米爾赴沙特參會 斷交危機或現轉機包雪琳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5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古城歐拉召開,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等海合會成員國領導人出席會議。
  • 三年封鎖後,卡達斷交危機終現轉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記者 | 安晶被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埃及、巴林封鎖三年後,卡達的斷交危機終於出現轉機:沙特外交大臣稱達成協議已經「近在咫尺」,卡達外交大臣對化解危機持樂觀態度。2017年6月,沙特等四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進行封鎖。封鎖至今沒有解除。斷交危機後,被海灣同胞孤立的卡達加強了與土耳其、伊朗等國的合作,卡達航班開始借道伊朗。去年,沙特與卡達就解決危機進行會談,但最終不歡而散。
  • 海灣斷交危機是否迎來化解曙光
    新華社開羅12月7日電記者李芮王昊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頻傳「破冰」信號:科威特透露各方有望籤署最終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方面公開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  有分析人士認為,海灣斷交危機出現轉機的重要原因是美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的助推。
  • 海灣斷交危機緣何得以化解
    新華社利雅得1月5日電(國際觀察)海灣斷交危機緣何得以化解新華社記者塗一帆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5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城市歐拉舉行,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簽署《歐拉宣言》。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等國選擇在此時與卡達「和好」,既是有意解決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問題以應對「伊朗威脅」,又是在向即將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示好。不過,鑑於雙方之間矛盾並未得到徹底解決,未來能否實現緊密合作仍存變數。
  • 海灣斷交危機有望化解 沙特、卡達表樂觀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傳出破冰信號。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方面4日均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美國消息人士披露,斷交相關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有望在幾周內籤署最終協議。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4日通過視頻連線參加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辦的一場論壇。
  • 卡達斷交問題出現解決的明顯跡象,為什麼這樣說,原因是什麼?
    但是不少分析人士曾不無道理地評論認為,任何突破都可能只涵蓋沙特和卡達之間的關係,不包括阿聯等國。自危機開始以來,阿聯是卡達最直言不諱的批評者。阿聯和埃及尚未表態,而卡達又強調整體解決,這些讓人對卡達斷交事件的解決仍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令人鼓舞的是,阿聯星期二(12月8日)說,它支持沙特所做出的結束長達三年的海灣爭端的努力。
  • 深度|海合會峰會之際沙特卡達互開邊境,海灣斷交風波終於有轉機
    聲明稱,對話「強調每個人都渴望統一」,並將在海合會首腦會議上簽署一份聲明,承諾「為兄弟關係開啟光明的一頁」。 艾哈邁德還表示,納瓦夫對海合會首腦會議充滿信心,認為這將是一次增強凝聚力的「和解峰會」,有助於解決相關問題。 據外媒報導,第41屆海合會首腦會議從去年12月推遲至今年1月5日,與爭取更多時間在各方之間進行調停有關。
  • 卡達危機三年半終破冰:沙特重開邊境,海合會再次團結?
    就在前一日,一直致力於斡旋海灣危機的科威特宣布,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決定相互開放陸、海、空邊境。沙特重開邊境的決定標誌著海灣危機破冰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不過,分析認為,各方實現全面和解的道路依然漫長。2017年6月5日,沙特與巴林以卡達破壞地區穩定局勢為由率先宣布與之斷交,埃及、阿聯、利比亞和葉門立刻跟隨。
  • 海灣斷交危機是否迎來化解曙光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開羅12月7日電(國際觀察)海灣斷交危機是否迎來化解曙光  新華社記者李芮 王昊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頻傳「破冰」信號:科威特透露各方有望籤署最終協議,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方面公開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  有分析人士認為,海灣斷交危機出現轉機的重要原因是美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的助推。
  • 沙特與卡達斷交3年後欲和解,最耐人尋味的是這點
    據新華社報導,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傳出破冰信號。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方面均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美國消息人士披露,斷交相關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有望在幾周內籤署最終協議。
  • 沙特與卡達斷交3年後欲和解,最耐人尋味的是這點|京釀館
    2017年突如其來的「卡達危機」,是「一山不容二虎」、兩國各種積怨總爆發的結果。▲央視新聞截圖。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文 | 陶短房據新華社報導,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最近傳出破冰信號。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方面均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美國消息人士披露,斷交相關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有望在幾周內籤署最終協議。
  • 海灣斷交危機曙光初現,沙特與卡達重修舊好?
    持續3年多的海灣斷交危機終於初見曙光。科威特外交大臣艾哈邁德·薩巴赫(Ahmad Nasser Al Mohammad Al Sabah)1月4日宣布,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從當晚開始相互開放陸海空邊境。沙特與卡達是陸上鄰國,但自2017年6月的海灣斷交危機以來,邊境已經處於鎖閉狀態。另據卡達通訊社4日報導,卡達埃米爾(即國家元首)塔米姆將率團前往沙特,出席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合會」)首腦會議。這屆峰會原定於2020年12月舉行,但後來推遲到2021年1月5日召開,就是為了使各國有更多時間來協調磋商。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斷交危機迎和解曙光
    中新網1月6日電 綜合報導,持續3年的卡達斷交危機迎來和解曙光。5日,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卡達方面對此表示歡迎。峰會上,與會領導人籤署了《歐拉宣言》。費薩爾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斷交各國之間的分歧已經消解,外交關係也將恢復,《歐拉宣言》的籤署翻開了促進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新篇章」。他還表示,各方有政治意願和誠意來保證協議的執行,包括恢復通航等。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則表示,海合會成員國籤署的這項宣言對地區團結與穩定至關重要,有助於促進地區發展並應對周邊挑戰。
  • 【微特稿·時事與軍事】海合會在即 海灣斷交危機再現破冰信號
    舉報   【新華社微特稿】繼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巴林23日釋放願意化解海灣斷交危機的信號
  • 一言不合就斷交 | 沙特阿聯等國宣布與卡達斷交 究竟發生了什麼?
    6月5日,沙特、巴林、埃及、阿聯四國先後發表聲明與卡達斷交。阿拉伯聯盟也宣布開除卡達。阿聯將禁止卡達公民進入阿聯或在阿聯境內旅行。沙特、阿聯將關閉與卡達的航空、海域和陸地邊境。這是要搞事情啊?一言不合就斷交了?卡達公民就這樣躺槍了?買了卡達航空機票的朋友就這樣不能飛了?卡達世界盃他喵還搞不搞了?斷交的原因?
  • 沙特、阿聯與卡達復交,破鏡能否重圓?
    就在前一日,一直致力於斡旋海灣危機的科威特宣布,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決定相互開放陸、海、空邊境。沙特重開邊境的決定標誌著海灣危機破冰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不過,分析認為,各方實現全面和解的道路依然漫長。2017年6月5日,沙特與巴林以卡達破壞地區穩定局勢為由率先宣布與之斷交,埃及、阿聯、利比亞和葉門立刻跟隨。與卡達接壤的沙特同時對其關閉了陸、海、空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