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中、紅軍巷、石榴園……婺城老街巷再現「芳華」

2020-12-27 騰訊網

驕陽似火的午後

走進那一條條背街的小巷

尋訪婺州古城裡

歲月流淌下的陰涼

幽深狹長的小巷

修補了殘破的窗

留下那爬滿青苔的老牆

傳遞那份最撩人的記憶芬芳

煙火喧囂的小巷

抹去了時光落下的塵土

露出黑絲絨般的夜空

星光閃爍——跳動著文明的光

都說「煙火巷弄」,背街小巷裡,來來往往的腳步中滿盈著光陰故事;縷縷青煙裡承載著深深的鄉愁。面對滋養本土文化的背街小巷,今年以來,婺城區以「精心、精細、精緻、精品」為要求,對其進行「示範樣板」打造。

一條條曾經「老、舊、亂」的小巷,以最鮮明的特色或歷史印記為主題,通過環境治理、細節雕琢得以再現「芳華」,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天長巷:重拾記憶裡那段青春飛揚

說起天長巷,除了小巷周邊的居民以外,還有那麼一批人,對它有著深深的感情。這批人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老五中人。

「五中」即金華五中。2004年之前,金華五中就位於江北的天長巷,2004年搬遷到了如今江南八一南街的新校舍。

天長巷已經很老了,從金華五中的校史裡就能窺見一斑:1898年,美籍女士李福麗在金華江北老城區雅堂街南的「芝麻山頭」創辦了一所基督教教會學堂,當時金華人都叫它「洋學堂」。因學生越來越多,1901年這個「洋學堂」分成了男、女兩校,男校名為「作新」、女校名為「成美」,作新學堂校址仍在「芝麻山頭」,成美女學堂則新設在天長巷。解放後,作新與成美兩校合併,改為公立學校,校址在天長巷。

由此可見,金華五中曾在天長巷走過了百餘年光陰。而在那長長的歲月裡,無數老五中學子曾一遍遍用腳步丈量天長巷,曾在這裡踱步背書、揮汗如雨,曾在這裡立志拼搏、激情飛揚……

過去兩年,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城中街道和西市街社區對天長巷進行了危牆拆除重砌、牆麵粉刷、破損路面修補等工作,改變了其老舊面貌。但顯然,作為一條承載了無數學子青春記憶的老街巷,它不僅需要顏值,更需要注入承載歷史印記的靈魂。於是,今年初,天長巷被列入打造「特色示範街巷」名單。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現在的天長巷擁有了更靈動的風景。它是靜謐的。幽深狹長的小巷,兩側圍牆裡俱是高大挺拔的樹木,冠如華蓋。即使眼下驕陽似火的午後,漫步此間依舊清涼。值得一提的是,小巷南段還保留了一截長滿青苔的老牆,別有意趣。它同時也是靈動活潑的。兩側白牆成了照片之牆、記憶之牆:老五中的老照片,有一些或許不夠清晰,於老五中人而言,卻彌足珍貴。還有名人傳記、名言名句、五中精神……細品之,有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

這樣的天長巷,值得老五中的學子們來走走,你可以在這裡聆聽——那一年青春年少的自己,暢快奔跑、笑若銀鈴;也值得其他人來逛逛,或回味青春、或激勵自勉,無不適宜。

通渠巷:尋巷弄間那一脈清渠記憶

夜晚,走過熱鬧的西市街,在大世界南側左拐,便步入了通渠巷。這裡已經有了新的模樣:藍色的基調、淡彩的星空,在水紋蕩漾間,呈現出一種夢幻之美。恰一對母女亦從西市街行來,女孩甜脆的聲音裡是滿滿的驚喜:「呀,這裡好漂亮!」母親也帶著幾許詫異,點頭回應:「是哦!這裡什麼時候弄得這麼漂亮了?!」

行人或漸行遠去,或忍不住拿出手機與街角小景合影;邊上恰巧得閒的女店家,則滿眼含笑,起了談興。女店家姓包,看起來頗年輕,在通渠巷開店卻已有三十載。提起通渠巷的變化,包大姐連連點讚:「現在漂亮太多嘍!」在她印象裡,身處西市街商圈內的通渠巷,在管理和保潔等方面一直都挺好。不過,兩側建築畢竟已有好些年頭,老舊問題難免,「整體看起來有些凌亂,而且還存在雨水直排問題,那些老舊的雨水管排出的雨水黑乎乎的。」

今年初,通渠巷被列入打造市級「特色示範街巷」名單。為做精特色、做實基礎,城中街道和西市街社區通過翻閱資料、入戶走訪,做足了深挖歷史文化、了解民生需求等前期工作。因此,在項目建設中,首先改造了雨水管網,從地面改為地下排水。同時,明確突出「水元素」特色,以呼應「通渠」之巷名。

瞧,西側巷口的沙灘小景,以白色粗砂打底,搭配鶴、蝶、花草模型及藍底黃點的牆,水的氣息撲面而來。東側巷口,綠化帶中那座藍色金屬雕塑,細品之,恰是點點露珠在浪花間滾動。另外,巷子西側還在半空以燈帶、小球布置了一幕星空場景,夜間亮燈後,淡彩的燈光仿若群星閃爍。既然仰望「星空」,兩側各色的店招也就盡收眼底了——沒錯,那木質基底恰藏著一點「小心機」,在燈光映襯下,如一波波水紋蕩漾在半空,一路延伸……

通渠巷的變化並不止這些。若你得閒去逛西市街,一定要轉到通渠巷看看,感受一下它的新顏值,也「聽一聽」關於它的歷史聲音:曾經它通過哪條渠?有過怎樣的歷史?答案就在那裡!

紅軍巷:聆聽那一曲「紅軍頌」

在婺城區城東街道的八詠樓社區、靠解放東路最東側有條老巷子,叫紅軍巷。近些年,這條小巷因破敗老舊,一直藏於角落「少人識」。可就在這個暑假,它突然「火」了,諸多市民和中小學生紛至沓來,追尋「紅色印記」、重溫革命徵程。

原來,今年以來,城東街道和八詠樓社區通過精心打造「特色示範街巷」,不僅提升了紅軍巷的顏值,還挖掘出它曾經的故事,並以「傳承紅軍志、闊步新徵程」為主題,利用牆繪、浮雕、照片牆等豐富形式,為其賦予深刻內涵,使得這條百年老巷擁有了迷人氣質。

紅軍巷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蝶變?住紅軍巷73號的楊阿姨說:「巷子改造前和改造後,那變化真是太大了。以前是老、舊、破;現在是處處皆風景,我們住著舒服、看著有味!」

楊阿姨介紹,改造前,紅軍巷兩側牆體老舊斑駁、破損多,相當難看。尤其巷子的北側入口處為部隊閒置用房,圍牆因年久失修加上內側樹木根系扎進牆體導致開裂,形成了安全隱患。借著此次打造「特色示範街巷」的機會,街道、社區不僅重新粉刷了小巷兩側牆體,還積極與部隊溝通協商,贏得部隊的熱心支持,及時修復了開裂的圍牆牆體。

當然,對紅軍巷來說,提升的不僅是顏值,還有氣質。這不,儘管盛夏的驕陽似火,依然有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來這裡尋找「紅色印記」,吸引他們的就是涵養著小巷氣質的「紅軍精神」。

樹葉和牆角的縫隙間,斑駁的陽光灑落,一如母親偶爾響起的聲音,一句兩句,指引孩子一路品味、一路前行,感受小巷那個鮮活而生動的靈魂。

從紅軍巷名字的由來,到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故事,再到金華籍革命先烈們的事跡;從紅軍精神、革命初心,到如今和平年代無名英雄的無私奉獻,再到金華城區變遷發展所展示出的金華精神……這條幽長的老巷正以自身為載體,講述一段歷史、弘揚一種精神、展示一顆初心,來激勵和匯聚更多紅色基因——「傳承紅軍志、闊步新徵程」。

請別錯過這個地方,走近它、走進它,去感恩負重前行者,以不負歲月靜好的當下時光。

石榴巷:感受石榴花開的幸福

郭沫若曾在散文中寫道:「五月過了,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鬥豔的時候,有少數的樹木卻在這時開起了花來。石榴樹便是這少數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在婺城區城東街道八詠樓社區,亦有一條與石榴同名的小巷,在這太陽最具威力的酷暑時節,悄然花開!

石榴巷夾在勝利街和旌孝街之間,為東西走向,被喻為「千年古城看此巷」的酒坊巷,北端入口便連接著石榴巷。石榴巷雖沒有酒坊巷名氣大,卻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流傳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它原名叫「石榴園」,相傳曾是宋代宰相葉衡(1114—1175)的花園。如此說來,從「石榴園」到「石榴巷」,它已走過近千年時光。

古巷承載了歷史的煙火,無可避免地蒼老了身軀。「在我的印象中,石榴巷是灰撲撲的,舊房子、舊圍牆,兩側有各種小店,那種不講究店面裝修的、擁擠地塞滿貨物的小店。雖然看著不起眼,卻讓人感覺親切而溫暖。」曾在石榴巷租房多年,後自己買了房搬出去居住的章女士這樣說。

顯然,那個「灰撲撲」的石榴巷,只能留在人們記憶裡了。今年初,石榴巷被列入打造市級「特色示範街巷」名單。在婺城區創建辦指導下,區五改辦、城東街道,以及八詠樓社區從立面改造、文化提升等方面著手,讓石榴巷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如今的石榴巷,到處都有「石榴」的身影,彩繪的既色澤鮮亮飽滿又栩栩如生;寫意的雖筆法簡練卻神形兼備;鏤空雕塑通體正紅,圓滿而喜慶……還有那些關於石榴的歷史、讚美石榴的詩名,優美而動人,讓人了解石榴蘊含的品質,收穫了「多福」的祝願。對了,雖說古老的石榴園已無從見識,但如果你細心尋找,石榴巷中部還有一棵養了許多年的石榴哦!濃密的綠從圍牆上方探出來,似乎在昭示著自己「主人」的身份。

若已經信步走完了石榴巷,別急著離開,一定要去看看巷尾(東端)的留笑井。留笑井相傳是因明朝一位孝女而打,所以曾用旒孝井為名;又因位於石榴巷與旌孝街交接處,人們叫著順口,就成了「榴孝井」。之後,為了傳遞這一街一巷居民們的幸福感受,有了如今的名字——留笑井。

這就是石榴巷,風雨千年依舊默默佇守,更因文明春風,吹出了古韻新生的風情。

融媒體記者:朱慧敏

編輯:戴翔 審核:許珂 監製:李英昌

相關焦點

  • 老包頭街巷的變遷
    隨著工商業發展,這時以商號名稱命名的街巷達24條。包頭鎮最早以商號起名的街巷是太平官巷和永合成地。回民馬功開辦太平駝店,因當時人們稱公共街道為「官街」,所以太平駝店所在地稱為太平官巷。永合成是蒙古業商號,但商號還有農田,「住了(當店員)永合成,先學掏渠打壩壘圪楞。」因此,永合成地並非今日永合成一條巷的名稱。同治年間,以糕點業富三元起名的富三元巷是南北最長的街。
  • 從「半湘街」到「萬祠巷」,順口溜裡的長沙街巷
    長沙城一直流傳著含有地名的順口溜:如「半湘街,一人巷,二裡半,三公裡,四牌樓,五裡牌,六堆子,七裡廟,八角亭,九(韭)菜園,十間頭,百善臺,千佛林,萬祠巷。」這個順口溜,從「半」到「萬」,巧妙地把數字開頭的14條街巷名串起,無一遺漏。
  • 江西老街巷是贛州八景臺之一,始建於宋嘉佑年間,與姚衙前巷相會
    贛州的街巷對於一直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來說是已是生命中的一部分,關於那些老舊的街巷更是成為心中無法抹去的記憶。贛州在歷史的延續中有了「三十六街七十二巷"之說,一條條相互串通的街巷對於在這裡生活成長的人來說更是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鳳凰臺巷七十二巷中一條比較有名的巷子,位於贛州老城東北部,西南端與罈子巷、姚衙前、米汁巷相會,東北端與景鳳山、嘶馬池相接。
  • 婺韻芳華-婺城新聞網
    婺 韻 芳 華 2020-12-11 09:22:46  來源:  婺城新聞網  作者: 張苑 文/黃詩媛   記者張苑文/黃詩媛攝  婺城自古為文化禮儀之邦、仙山勝水之地、創新奮鬥之城。
  • 大興富華巷獲評2020「北京最美街巷」,「國潮藍咖」點亮最美夜色
    國潮風色調的主街巷、彩虹門裝飾的鏤空寄語牆、「百家姓」互動景觀小品、夜幕下流光溢彩的燈光秀……大興不知名小巷「富華巷」,如今一躍成為2020年「北京最美街巷」之一。「富華巷自從評上了最美街巷,一下子火了,還有城裡人專門跑到我們這小巷遊覽參觀呢。」在大興區興豐街道工作的大興居民劉寧說。
  • 江西老街巷長324米,在贛州城區中略偏北部,無人居住已成空巷
    當高樓大廈割裂了無垠的天空,燈紅酒綠迷醉了寧寂的夜晚,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失落在繁華背後的老街巷?儘管一座城市能夠裝點得富麗堂皇、霓虹閃爍,但唯有那些古老質樸的白牆青磚、飛簷灰瓦,方才保留著這座城市深邃的歷史印記,見證著時代變幻歲月滄桑。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顧城。顧城的《小巷》。
  • 《九拐十八巷》獲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金獎
    《九拐十八巷》獲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金獎 2020-12-09 22:48:16   來源:六安新聞網
  • 繁華深處的街巷①│舌尖上的三七八巷:煙火氣裡的老城南記憶
    街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藏著幾輩人的記憶,藏著我們兒時的歡聲笑語,承載著一座城市最為細膩、廣闊而深厚的文化。從今日起,石頭記欄目推出《繁華深處的街巷》系列報導,打撈歷史的碎片,一探街巷的時光變遷。實習生 張瑜倩 攝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大城市裡頭總保留著一些接地氣的「老地方」,南京的街巷,也是如此。要讀懂一座城,除了旅遊攻略上那些必去的打卡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子,其實也不容錯過。在城南,有這麼一條藏於居民樓下的小巷子,被很多年輕人稱為「一個想被人藏在胃裡的美食巷」——三七八巷。
  • 京城探秘,長巷頭條,隱於鬧市的世外桃源
    行在胡同間,住在人情裡…一條條胡同裡,家家戶戶,街坊鄰裡世間情~長巷頭條,頭條就是一條,自然還有二條,三條…草廠頭條後邊兒自然也排著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條…南深溝胡同自然對應著北深溝胡同~北京這座城,天子腳下,棋盤式格局,呈現著天圓地方。
  • 廣西一千年老街巷,曾經破舊不堪,如今卻成網紅打卡聖地
    在南寧境內有個千年古街巷,曾經破舊不堪被人們忽略,現在成了網紅聚集地,它就是著名的三街兩巷。這是一條始建於宋代的古街道,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如今它也成了廣西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在這個古街道裡面人們能夠欣賞到有著明清時期以及民國時期風格的古老建築。
  • 芙蓉巷:成都唯一以芙蓉命名的街巷
    芙蓉巷手繪圖。   □馮暉 文/圖  成都老西門外,一環路外側一個月牙形的彎道,就是鄉農市街。文匯裡攝影愛好者聚集地  老成都西門外有一座歷史頗長的汽車站,過去往郫縣(現郫都區)、都江堰去的長途汽車大都在這裡發車。成都近代第一條公路成灌公路的起點就在這裡,成都最早的公共汽車站也設在這裡。這裡還是老成都雞公車西進的發車地。許多外地朋友不知道四川雞公車是啥樣子,看看抗戰時期的照片,川軍出川時士兵們推著的獨輪車就是雞公車。
  • 圖強路上·花滿婺城
    上月30日和31日連續兩晚,金華市文化中心大禮堂內座無虛席,「圖強路上·花滿婺城」2021婺城區新年詩歌朗誦大賽在這裡傾情上演,婺城區直屬系統各單位和鄉鎮(街道)幹部職工近2000人組成了三十五支參賽隊伍,圍繞「擔當趕超婺城圖強」主旋律,以詩歌誦讀的形式,展示婺城「十三五」的建設成果,謳歌全區人民拼搏實幹的鐵軍風貌,掀起「奮進『十四五』 圖強新婺城」、奮力建設「五大名城」的新熱潮。
  • 【印象太原】之桃園那幾條巷:世事自有興廢,老巷見證滄桑~
    在許多太原人心裡,桃園路,承載了無數人的記憶。  前兩年,市政部門對街巷進行了改造,不僅人性化,方便了通行,而且給人以現代化的感覺。車行道低於人行道,人行道瀕臨巷道樹。有的巷道樹還用磚石材砌起來,很有點園林化的味道。說起園林化,桃園三巷的綠化還真不錯。不到1000米的路,靠西是濱河東路50米綠化帶,至東是新建路的水西公園。中間既有桃園小公園,市政府開放了綠化得很漂亮的市府公園,還有好幾個街頭綠化小品。
  • 萬泰「0579」潮玩夜市「點燃」婺城夜經濟
    夜色中,店家吆喝聲此起彼伏,遊客穿梭流連於街巷,點燃了婺城新城區的夜經濟······ 婺城新城區夜晚人流鼎沸的背後也是對政府統籌城市管理的考驗。據悉,「0579潮玩街區」地處公園大道核心位置,因佔地面積大、涉及部門廣,為了使活動趕上立秋納涼的旺季,婺城公安、交警、衛健等部門通力合作,力爭提供寬鬆靈活的商業環境,並引導商家放心開展夜間經營。
  • 尋街問巷|黑虎巷之「鬼」出沒
    後來雅化了,改稱為貴隆巷。一條是黑虎巷,北起延安路東段,折南出雲山路,西通東谷巷、後山巷,寬約2米,全長有126米。巷內建有本保殿蓮樹太祖廟,神座下塑有小黑虎一隻,廟前照壁上畫有大黑虎,巷因此而得名。至於巷內本保殿供奉的蓮樹太祖倒底是何方神聖,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從坐騎是黑虎判斷,或許是財神趙公明。不管是否真的有財神保祐,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這條窄窄的巷子裡居然開辦過兩家銀行。而且來頭還都挺大。
  • 巢城老街巷,流淌在歲月長河中的記憶
    城的街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唐宋年間,由於經濟潮流的頻頻湧動,為順應形勢好借水生財,巢城始由城北五裡墩南移,再瀕(巢)湖沿(天)河傍(臥牛)山以建,逐漸建成了一座以商貿為主的城池。基於巢城地域位置的特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十字』帶九街,九街串起十八巷」的「四門九街十八巷」格局。這「九」與「十八」其實並非實指,乃泛指其街巷之多。
  • 昔日繁華剪子巷 濟南西關賣剪子
    現在的剪子巷是什麼樣子的?近日,大眾網記者就尋訪了剪子巷。  昔日繁華,借趵突泉和碼頭興起  在老濟南,有不少帶有行業色彩的老街古巷,比如花店街、筐市街、館驛街、銅元局街……而在濟南城西門外的剪子巷無疑是最著名的。剪子巷是一條南北向的巷子,北起自估衣市街,南止於花牆子街,街巷東西兩側分別與盛唐巷、五路獅子口以及大、小板橋街相連。
  • 從雜亂無章到「最美街巷」,北京二裡莊環巷如何實現三年大變樣?
    見到有路過的行人在小巷中舉起手機拍照,二裡莊環巷的居民湊上前,滿臉自豪地推介著。經過連續三年整治提升,二裡莊環巷已成為依居民心意打造而成的創意暖巷。二裡莊環巷全長457米,其所在的二裡莊社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個典型的「90後」。但這個「90後」,過去可並不怎麼光鮮。
  • 下一站,桂花樓巷
    其實這裡還有無數老街巷弄每一條都藏著不同的故事它們見證了樂山城數百年來的變遷和一代代樂山人的時光和記憶沒有街巷,就沒有樂山照片來源:樂山水往右順城牆而行,為海棠灣巷,從城牆上可俯看草堂寺。/ 穿街過巷,窺見寧靜的桂花樓巷 /從巷口進入巷子深處,周遭的環境都比外面的街道相比要安靜許多,如同一個經歷了人情世故的姑娘,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待著你的到來
  • 新民街、三星街、一人巷、桃源巷……老蒙城的這些街巷胡同,你知道在哪兒麼?
    且不說這些,還是先讓我們一塊走進老胡同去感受了解一下吧。 大胡同,有的地理位置好,也可能會發展成熱鬧的街市;小胡同,若是碰到現在的拆遷建設等原因,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信合樓巷、魯班巷、三報司巷、石巷街 、三閣街 、牛市街、全勝街  龍王廟街、漆園街、嵇康巷、一人巷、長安街、文明街、三星街、新民街、劉海廟街、倉巷街、青雲街、解放街、老幹部巷、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五愛巷、四有巷、桃園巷等,這些巷道胡同大部分都分布在老城區內及周圍,給人的大致印象可以說是曲裡拐彎,縱橫交鍺,走進裡面,甚至有時還能叫人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