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告臺情治部門書》,針對臺情治部門,《人民日報》罕見地用上了只有在戰爭爆發前才說的「勿謂言之不預」這句警告意味極重的話,極大地震懾了臺分裂分子。
隨後在同一天,又發生了一件幾十年來未曾發生過的事。據臺海網援引港媒消息稱,當天一架搭載55名臺防務部門與海巡人員的軍用包機,從高雄小港機場飛往東沙島準備進入香港飛航情報區時,突然被以該區域有「危險活動」為由拒絕航班進入。
此次「臺軍」包機遭拒進入香港空域,為20年來首度因「非天氣因素」被迫返航。
東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處在海南島經巴士海峽東出太平洋的航線上,往北可盯住臺海,向南可直達南海,離中國大陸僅200多公裡。拿下東沙群島,將可以構築一道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的海上屏障,打通航母通向太平洋通道。
一句話,東沙群島對中國大陸的國家安全來說,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由於東沙群島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日本共同社今年5月份就發文稱「解放軍計劃在8月舉行以『奪取臺下轄東沙群島』為假想目標的登陸演習」。該消息讓臺當局心驚膽戰,雖然口中強稱「對周邊情況都能充分掌握、及時應處」,但以目前「臺軍」在東沙群島上的兵力部署,解放軍要登上東沙群島,守島的臺軍恐怕連「繡紅旗」的時間都沒有。
近幾個月來,我軍在周邊海域的軍事演習非常密集,從央視曝光的演習畫面來看,解放軍已經做好了對臺全面軍事鬥爭的準備。臺當局非但沒有改過自新,反而在分裂國家的絕路上越走越遠,一邊大肆勾結美國等域外勢力,一邊在島內鼓吹「以武拒統」,島內全面形成「反中、抗中」的政治氛圍,臺海問題已徹底失去和平解決的希望。
戰爭手段已經成了解決臺海問題的首選。而在美國態度模糊的情況下,如果下定決心武力解決臺海問題,就不會再給分裂分子留下任何可以逃竄的空間,必定是同步啟動對包括臺本島、澎湖、金門、馬祖、東沙群島、太平島等所有臺控地區的全面打擊。
從兩岸軍事實力、戰爭意志對比來看,臺軍在面對解放軍時完全沒有一戰之力,但從料敵從寬的角度看,「臺軍」所擁有的每一件武器裝備、控制的每一個島嶼都可能會給我軍造成傷害。因此,從現在開始就要全面瓦解「臺軍」的抵抗意志。
阻止「臺軍」包機進入東沙群島進行人員輪替,只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