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T75式20毫米遙控炮塔究竟是什麼東西?臺軍增強東引島岸防火炮
臺軍在東引島增加了6座遙控炮塔,加強防禦。
這些遙控炮塔究竟是什麼東西?
東引島在福建省連江縣,屬於馬祖列島。
東引島距離大陸大約60公裡,一直是臺軍控制。
由於東引島的重要地理位置,臺軍在上面修建天弓防空飛彈陣地、雄風岸艦飛彈基地,還有飛彈艇駐紮。
為什麼如此重視東引島?
東引島同大陸有一定的距離,具有戰略緩衝的空間。同時,島上都是山地,海岸有多是高山絕壁,易守難攻。
這裡曾發生過著名的東引海戰,1965年午夜0點40分東江號巡邏艦因值班人員瀆職睡覺,導致軍艦進入大陸領海。
解放軍認為這是赤裸裸的挑釁,派出8艘百噸級護衛艇進行攔截。
其中2艘護衛艦和東江號巡邏艦發生激戰,後者重傷後逃走。
這場海戰中,東江艦共中彈154發,副長姚震方上尉以下7人陣亡,艦長何德崇以下19人重傷、24人輕傷,傷亡率高達百分之六十幾。
由於東引島靠大陸太近,臺軍一直在加強防禦。島上有一個混成炮兵營,作為抗登陸的主要火力。
然而,這些火炮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裝備的,早已過時,需要更換。
臺灣從2014年學習美國技術,研究近距離自動化遙控炮塔。
臺灣有一定軍工實力,遙控炮塔技術含量不算高,很快研究成功。
T75式炮塔包括20毫米機關炮、獨立光電指揮儀、操縱臺。
20毫米機關炮為臺灣自製的T75式20毫米機關炮,有效射程2000米,旋轉速度為每秒60度。
T75式機關炮本身沒什麼了不起,臺軍在1986年就仿造美制M39A3航空機關炮,製造成功。
T75式的重量較大,不含炮架就有85公斤,只能作為固定炮塔或者安裝在移動車輛、軍艦上。
它可以使用穿甲曳光彈、高爆燃燒彈、高爆燃燒曳光彈、脫殼穿甲彈等多種彈種。
採用穿甲彈的話,200米上可以擊穿45毫米裝甲板,對於登陸船、兩棲裝甲車都有一定的破壞力。
但是,如果在1000米距離,只能擊穿7毫米裝甲板。
目前T75式機關炮大量裝備臺軍的陸軍和海軍,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此次的遙控炮塔可以採用全自動操作,電腦協助自動追蹤大型目標。
當然,因存在敵我識別問題,也可以純手工進行遙控操作。
該炮可以用於防空,只能對付直升機或者慢速攻擊機,對於現代化戰機是無效的。
這次裝備在東引島的6座炮臺,不是臺軍最先進的炮臺。它必須由操作員,進行一對一進行操作。
而臺軍更先進的T82炮臺可以實現一對多的操作,一組人就可以操作多個炮臺。
可以說,T75式機關炮遙控炮塔,自然之前的士兵操縱火炮,要先進多了。
同時,20毫米火炮對於大型登陸艦來說,口徑太小,難以構成大的損傷。
正常來說,登島部隊不可能靠的太近,而T75式機關炮遠距離穿甲厚度不到10毫米,基本無用。
美軍認為,臺灣的這類岸防炮,最起碼要30毫米口徑。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