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納蘭性德與詩詞的一生

2020-12-14 冀秦蘇蘇

「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納蘭性德的評價。「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是曹寅在《題楝亭夜話圖》中對納蘭性德寄寓的相思。

這位被譽為「大清第一詞人」的納蘭性德,於大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農曆臘月十二日,誕生在京師明珠府邸。

納蘭性德的一生,可謂是輝煌而短暫。他出身名門,正黃旗下的納蘭氏,是滿族最顯赫的八個姓氏之一。降生之時便擁有著眾人可望而不可得的富貴與榮華。也正因如此,他將一生仕途順暢,官運亨通。

可是這樣的人生,卻只持續了三十一年。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的一生,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年少有為、初嘗世事時期

納蘭性德,本名納蘭成德,字容若,名字是後來為了避太子的諱改的,現在多以納蘭性德有名於世。

他出生那年,他的父親二十歲,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長子誕生,身為父親自然是寄予厚望,與妻子一起,著力培養納蘭性德的文學素養,請來顧貞觀作為納蘭性德的老師。

在多方面培養之下,納蘭性德不負眾望,十歲便能作詞。

後人常說,在納蘭身上,總能看到那位幾百年前的南唐後主的身影。

不錯的,這一時期的納蘭作的詞,已然顯現:

梅梢雪·元夜月蝕星球映徹,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蛾眉,特放些時缺。

由這首詞,納蘭性德的文學素養可見一斑。作這首詞的時候,納蘭性德不過幼學之年,想像力便如此豐富,令人不禁感嘆納蘭性德天賦之高。

詩詞之中,也見到了不少神話和傳說,如廁神紫姑、嫦娥竊藥等,這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期的培養。

梅花

我們也由此可以看出,天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有天賦而不加以培養,怕是會落得方仲永的下場。

先天素質與後天教育只有有機結合,才能使孩子獲得全面而持久的發展。

他十七歲到太學學習,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但在十九歲的時候染了疾病,沒能參加殿試。

人的一生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即使先天的條件賦予人們無限可能,但恰好上天既是給予者,也是剝奪者,給了納蘭性德之前的順利,也給他留下了遺憾。

雖說沒有參加殿試,未能上榜,但納蘭並沒有放下文學,而是繼續閱讀,繼續他所熱愛的文學事業,主持編撰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和《淥水亭雜識》。

與此同時,他結實了顧貞觀,結識了自己一生的至交好友們。

與顧貞觀的相識算是誤打誤撞,顧貞觀為了解救自己的好友吳兆騫而來到京城,也是這時,顧貞觀的才氣為納蘭明珠所欣賞,請他做了納蘭性德的老師。

兩人一見如故,亦師亦友,說盡心中無限事,彼此是知己般的存在。

納蘭性德有詞:

金縷曲·贈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納蘭性德稱自己為「德」,說自己本是狂放不羈之人,也代表他與友人坦誠相待。詞中多用典故,「有酒惟澆趙州土」一句,說的便是喜好結交好友的平原君,「青眼」代表了他的尊重,這也是有典故的。

是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他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在面對自己尊重的人時,露出青眼,在面對自己不喜的人之時,露出白眼。

在這裡,青眼表示的便是納蘭性德對顧貞觀的尊重。

在這一時期,納蘭性德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初戀——表妹。

這位表妹的存在與否,目前尚有爭議。可納蘭許多詞作,均與這位表妹息息相關。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一生一代一雙人,是納蘭容若許給表妹的誓言。可造化弄人,與他互為青梅竹馬的表妹,與他終究不能終成眷屬,為了穩固朝中地位,納蘭明珠將這位表妹一手推至選秀場,最後這位表妹成了皇宮裡的妃子,成了納蘭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族關係的紐帶

初嘗世事的納蘭性德痛不欲生,年少的血氣方剛讓他不顧後果地假扮成喇嘛隨行入宮,可最終只是兩人遠遠地望了一眼,無言訣別。

或許是有遺憾的,或許,又沒有遺憾了。

在這個階段,納蘭性德收穫親情、友情和愛情,盡然並不全都是那麼完美,但於納蘭性德一生而言,年少時是他最快樂的時期。

二、初入仕途、再嘗世事時期

康熙十六年,納蘭容若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官職——御前侍衛。人人皆知納蘭性德以詞聞名,可這個官卻是武官。

其實則不然。

納蘭性德自幼學習六藝,射御禮書騎術無一不通,武藝也是十分高超的。作為御前侍衛,納蘭性德多次隨聖上出行,也隨軍出徵。

在一次出徵北上之時,作下流傳千古的《長相思》:

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文韜武略,溫潤如玉,美名遠揚,這一時期,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和一位漢人官員徐文元一同擔任經筵講官,也就是為皇帝講解經文的角色。這無疑大大拉近了納蘭家,乃至納蘭性德與皇帝的關係。

擔任經筵講官後不久,納蘭明珠又擢為尚書,地位上升不少。

封建社會政治場上最常見的情況出現了——聯姻,納蘭性德迎娶了自己第一位妻子盧氏。

盧氏是當時兩廣總督的女兒,與納蘭家可以算得上是門當戶對。盧氏的出現,讓納蘭性德從痛失表妹的陰影之中走出來,一切已成定局,納蘭性德接受了現實,也接受了這一段感情。

夫妻二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婚後的生活也是十分和諧。盧氏是納蘭性德用情最深的一位妻子,可惜二人成親之後,好景不長,盧氏死於難產。納蘭詞三百餘首,三分之二皆是為盧氏作的悼亡詞。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納蘭性德寫的第一首悼亡詞:

青衫溼遍·悼亡青衫溼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悽涼。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迴廊。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拼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簿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短短的一首詞,將納蘭性德的亡妻之痛揮灑得淋漓盡致。那時安慰自己的妻子已然逝去,無人揮動剪刀為他縫補衣衫,也不再有那個害怕自己獨處的小女人在屋中等他,以為是夢一場,可夢醒來,一切還是真實地發生了。

在這一時期,納蘭性德雖步入朝中,有了自己的官位,可是失去了自己的摯愛結髮妻子。

人生總是有失有得的,有時命運會給人希望,可有時,失望的打擊可能更為沉重。

三、歷經百態、飽經事實時期

採桑子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

官場沉浮,勾心鬥角,阿諛奉承自然是必不可少,可納蘭性德不一樣。

他有自己內心堅守的一隅淨土,以他的文才,若要開口奉承,沒有人會是他的對手,可他並沒有這麼做。這一首詞,寫出納蘭性德對自己人格的肯定,與那些開口諂媚的俗人劃清界限,堅守自己的內心淨地。

當然,理想與現實總是充滿了激烈的衝突。

納蘭性德的出身與處境決定他不得不走官場這條路,既然已經身為皇帝的御前侍衛,便不能過自己與詩詞為伴的詩意生活。他不以自己的身份自誇,而是化自己的萬分無奈為一句:「不是人間富貴花。」

蘭花

盧氏亡故後,他開始信佛法,以慰亡妻之痛。但身為納蘭氏的繼承人,他不能一直逃避下去。在盧氏去世後,他躲避了三年。三年後,納蘭性德迎娶了官氏,也來自是與納蘭家門當戶對的家庭。

與盧氏不同,官氏是個風風火火的女子,也並非納蘭性德所愛。可天命所致,無可奈何,納蘭性德又將心事寄寓詞中:

點絳唇一種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傷心早?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空房悄,烏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下弦與初弦,是納蘭性德恰當的比喻,也生動地寫出了自己的心思。

政治場上的苦悶,婚姻中的不滿,納蘭性德在這一時期是並不快樂的,而他又將這份五味雜陳的情感寫成詞,字裡行間表達著自己的心境:

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此刻的雪不似那年塞外「風一更,雪一更」的壯美,夜也不是當年的新婚夜,月夜之中,詞人早已沒了那年的期盼,納蘭性德以「人間惆悵客」自喻,感嘆自己的餘生,都要在淚縱橫和斷腸聲中回憶了。

康熙二十四年,那年納蘭容若三十一歲,五月三十日,那天是他的第一任妻子盧氏的忌日。

卻剛好在那天,納蘭性德離世。

也許是上天的垂憐吧,讓他與愛妻在不同年的同一天離世,也算是補上了一段緣。

納蘭性德傳奇的一生,至此結束。

上天給了這位寵兒顯赫的家世和疼愛他的父母,卻也在不斷與之開玩笑。

試想——

倘若當初納蘭性德未入仕途,做個快意瀟灑的詞人,是否結局便會不同?

倘若當初納蘭性德與初戀表妹終成眷屬,是否那些悼念盧氏的亡詞便會不復存在?

倘若當初皇帝命他做個文官,後來的他是否會更快樂?

我們無從知曉。

既然命運安排至此,我們要麼順從,要麼反抗。順從與反抗,都是自己的抉擇,不必抱怨他人。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相關焦點

  • 納蘭性德,斷腸一生
    相信各位讀者,看到納蘭性德時,不難想起他的一首《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風雪一更愁。這首長相思是納蘭性德去往山海關途中,寫下的一首思鄉之曲。
  • 你一定沒見過,中國清代文化名人納蘭性德,難得的豪邁詩詞作品!
    中國近現代的許多學術大家,對納蘭性德的詩詞作品評價十分之高——清末四大家之一的況周頤,稱讚他為「國初第一詞手」。在國際上都有聲譽的著名中國學者,王國維老先生更是讚許他說:「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可見,在北宋這個詩詞鼎盛時期之後,納蘭性德在詩詞界的地位是無人能出其右了。
  • 納蘭性德的一生:人生若只如初見
    納蘭性德,字容若,一個聽起來都讓人心動的名字。國學大師王國維曾在他的《人間詞話》中稱納蘭性德的詞「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 倉央嘉措和納蘭性德的詩詞,就是幻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的碰撞
    納蘭性德和倉央嘉措是不同時代的人,納蘭性德去世的時候,倉央嘉措才三歲左右。可以說這兩位是不同時代的人,但是兩個人在詩詞方面的情感卻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儘管兩人相隔可能已是百年之久,但是不得不說兩個人在情詩這一塊那是讓無數的少男少女們痴迷。
  • 一生一世一雙人,納蘭性德與表妹的故事,卻是愛情悲劇
    王國維先生,曾經給納蘭性德做過這樣的評價: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這是多麼高,多麼中肯的評價!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納蘭成德),一個至情至性的男子,作為皇室貴族,身份高貴,卻喜愛結交落魄文人。他的一生為愛而活,他如同清香馥鬱的沉香,在遇見愛情的火焰之後,便會盡情地燃燒自我,釋放出回味無窮的氤氳芳香之後,化為冷冷的香屑,消逝在縷縷微風中。
  • 納蘭性德此詞無一雪字,卻寫出史上最清高的雪,其中11字出神入化
    或許是《木蘭花》中「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寫得太打動人心,以至於近幾年納蘭性德成了網紅般存在的詞人。他被各大影視劇各種塑造,在片中他總是以貴公子的形象示人,權臣納蘭明珠家的公子,情深不壽、風度翩翩的多情種成了他的標籤。
  • 一場包辦婚姻,丈夫心有所屬,她靠這點讓丈夫納蘭性德一生追憶!
    一場包辦婚姻,丈夫心有所屬,她靠這點讓丈夫納蘭性德一生追憶!說起納蘭性德,大家不一定熟悉,但說起這兩句詩,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為何寫下這樣悽美的詞句,讓人不經好奇,是怎樣的人生經歷,才讓他有這樣的感悟呢?
  • 滿清詞人納蘭性德,作下一首詩詞,精美絕倫,結尾令人陶醉
    而說到這樣的作品,我們就不得提到一位在描繪情愛最出色的一位詞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納蘭性德。但是我們知道,納蘭性德雖然一生追求情愛,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卻不甚完美。雖然納蘭性德出身名門,從小就非常受到康熙帝的商事。
  •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句句寫出思妻之痛,尤其是最後一句,寫入心坎
    納蘭性德,一個出身於名門貴族的痴情才子,自宋以來,在詞的造詣上難有人能比,甚至可以說能比肩婉約派詞人李清照、柳永。「自宋以來,一人而已。」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有這麼一句話是評價納蘭性德的。不過話又說來,也有人認為「一人而已」太過譽了,「兩人而已」才是最適當的評價。
  • 納蘭性德最可愛的一首詞,開篇4字就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出神入化
    王國維先生用一句「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來形容納蘭性德,總讓人覺得有些誇張。但細細捋一捋北宋後的文壇,卻又發現此話此真是不假的。納蘭性德,在那個朝代就是完美的代言詞。後世關於容若的影視作品不少,在這些作品中,他被貼上過各種各樣的標籤。
  • 納蘭性德寫下最深情的詩詞,開篇讓人淚目,也驚豔了世人
    關於愛情的詩詞作品有很多,而納蘭性德的一部作品是很驚豔的,被後世人叫做美好愛情的作品。這部作品叫《畫堂春》,這是一個經典的愛情的作品,是詞人追憶初戀愛人的作品,也是他對於愛情的堅定和執著。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 朔方大講堂丨這個下午,我們認識了不一樣的納蘭性德……
    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 「談經史源委及文體正變,老師宿儒有所不及。」 「肆力經濟之學,熟讀通鑑及古人文辭,三年而學大成。」 —— 徐乾學 「翩翩一濁世公子,有此器識,且出自滿洲,豈不異哉。
  • 文壇最後一篇拿得出手的《長相思》,來自納蘭性德,其中5字驚豔
    在詩王白居易手中,是「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在詞中之帝李煜手中,是「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的悽美;吳山點點愁」的奇絕;到了北宋歐陽修手中,則是「花似伊,柳似伊」的餘音餘味。可惜宋以後,詞確實是沒落了,後世幾百年間,要找一首能與以上諸作相媲美的《長相思》太難了。好在,到了清朝有了一個納蘭性德。
  • 走進北京納蘭性德故居,感受千古傷心詞人的一生惆悵之情
    駐足在恩波亭,我們仿佛還能感受到納蘭性德和他的江湖朋友們在暢談詩詞歌賦,聊表人生。今天我們在納蘭性德故居,重溫這位傷心詞人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納蘭性德的父親是清初大名鼎鼎的權相納蘭明珠,可以說,納蘭性德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在《金縷曲》中也寫到:「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納蘭家族可以和東晉的王謝家族相媲美。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7字,驚豔世人,句句動人心弦
    只可惜,上天似乎總是對有才之人抱有偏見,自古才子要麼命運多舛,要麼多命不長矣,納蘭性德就是這第二類人。納蘭性德雖然出身名門,但交往不重門第,並且他對朋友極為真誠。他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朋友們的品格和才華,對待愛人他用情極深。或許就是應了那句"情深不壽",31歲的納蘭性德抱病而亡,只留下一部《飲水詞》,被爭相傳唱。他的一生如煙花般燦爛,卻也一樣的短暫。
  • 李煜「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納蘭性德改了幾個字,意境完全不同
    妻子去世之後,納蘭性德無限悽涼,每逢月圓之時,就因為不能團圓而倍感傷心。詩詞一開始,納蘭性德回憶當年兩人幽會的場景,「勻淚偎人顫」幾個字寫出了兩個人的相偎相依,水乳交融,柔情似水。尤其到了月圓之時,納蘭性德的傷感最為難以忍受。納蘭性德用了大量的詞句回憶往事,回憶之前和妻子在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此時的納蘭性德不過20多歲,給人的感覺他對於這份思念用盡了一生的力量,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每逢從夢中醒來,「山枕檀痕涴」,心中情緒都是無限哀怨,無限悲情。
  • 御前侍衛納蘭性德
    □新時報記者 徐敏納蘭性德是清朝最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詞作《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長相思·山一程》等,即便是放在宋詞中也並不遜色。王國維贊其「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 納蘭性德侍衛康熙皇帝在圍場:你愛你的江山,我愛我的美人
    納蘭:人生若只如初見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說納蘭性德這句詩: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悲風秋畫扇。納蘭性德的妻子盧氏曾經問納蘭性德:這個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哪個?納蘭性德不解其意。盧氏說:是「若」字。但凡這個「若」字出現時,皆是因為對某人某事無能為力。納蘭性德,名字裡就有這個「若」字,納蘭性德,字容若。
  •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相思之情溢滿屏幕,開篇4字就讓人不忍卒讀
    文|丁十二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原名納蘭成德,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清朝初年詞人,為清詞三大家之一。王國維說他是——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確,納蘭性德在兩宋之後算是比較具有顯著的個人特色的一位詞人。今天我們要讀到的這首詞,便是一首具有濃鬱的納蘭特色的詞,全篇共40字,相思之情溢滿屏幕,但開篇4個字便不忍卒讀。
  • 納蘭性德寫詩贈沈婉,一首愛情詩,情意滿滿,可謂句句經典
    我們回想一下納蘭性德,他出生在權貴之家,愛情是不能自行做主的。他的第一段感情是跟府內的一個丫鬟,但因為兩人身份的差異,納蘭性德父母是絕對不會同意的。納蘭性德出身高貴,才氣俱佳,有多少人羨慕他的出身、他的優秀。上天也許真的是公平的吧,讓他的感情生活變得如此坎坷,愛而不得、生離死別等這世間最痛苦的幾件事都讓他受盡了摧殘,他其實是更想和一人相伴到老吧,但造物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