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別名麥城(三國時期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曾敗走過這裡),是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湖北省中部,西鄰三峽宜昌,東連荊州古城,北通襄陽隆中。
這裡的長坂坡位於當陽市中心城區的長坂坡古遺址,乃三國時代趙子龍宣威之地。這裡屬於荊山餘脈,是其東支南下所形成的岡嶺地帶,古曰"當陽長坂",或曰"當陽坂"。古時此地濱臨雲夢澤,雖後來湖面沉積為陸,但至東漢末仍多澇地、水網縱橫。所以長坂坡自古以來為我國南北交通幹線必經之地,古三國時長坂坡之戰發生於此。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聶豫:
聶豫,湖北省當陽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在武昌方言學堂讀書時與革命黨人蔣翊武、張難先、孫武等人常相過從,並以漢口滿春園為地下聯絡機關,接納革命黨人。1911年武昌起義後,聶豫任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參議,化裝渡江偵察,策反清軍一機槍連長反正。漢陽失守後,主張堅守武昌待援,親率士兵挖壕備戰,誓與武昌共存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曾受邀赴南京任職,聶豫婉言謝絕。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後,任討袁軍湖北第一區司令部參謀長,在武漢號召舊部起義,因事機不密失敗,避往上海法租界,組織革命黨人暗殺北洋要員,當時報紙上經常報導聶豫組織暗殺消息,北洋軍閥懸賞千元緝拿。袁世凱死後,重返武漢。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聶豫率領起義軍連克當陽、遠安、荊門、鍾祥四縣,直至京山縣境,給北洋軍閥以沉重打擊。北伐戰爭勝利後,定居武昌,任辛亥革命首義同志會主任委員。1937年抗戰爆發,日機轟炸武漢,聶豫住房被炸毀,從此病重,不久去世。
李煉青:
李煉青,1905年出生,湖北當陽慈化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中共江陵縣特支書記,省總工會特派員、鄂西革命委員會委員,荊沙工人革命軍總司令、中共宜昌縣委副書記,代理書讓等職。1929年12月犧牲於宜昌縣城黃農祠堂。
孫東平:
孫東平,1903年出生於湖北當陽,烈士。1926年9月,參加了黨領導的迎接北伐當陽城關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同共產黨員王懷之、孫瑤階等人在河溶區雷家港子、王家洲子等地,建立了中共黨支部,領導河溶地區的革命運動。1928年底,建立了中共雷家港子區委會,任書記,下轄八個支部。1929年春,任區農協主席。1930年2月,被選為中共當陽縣委委員。1931年5月,兼任縣委巡視員。協助縣委書記傅子和領導了河溶根據地各項工作。1932年4月,國民黨組織荊、當、江、枝、宜數萬人武裝,進攻河溶蘇區,傅子和被捕犧牲,他留在江陵縣菱角湖、川心店子一帶繼續堅持反「清剿」鬥爭。4月下旬,在菱角湖遭江陵縣保安團包圍,被捕,同年9月被害。
胡國瑞:
胡國瑞,字芝湘,教授,湖北當陽人,1908年12月出生。193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後任教於武漢大學。曾任武漢大學三至九世紀研究所副所長,兼文學研究室主任,湖北省文學學會會長,九三學社武漢分社委員。
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裡,他不廢寒暑、辛勤耕耘數十年而有所建樹,並且在研究探索中具有鮮明的學術個性。在從事教學和學術研究的60餘年裡,他培養了一批從事古典文學教學和科研的骨幹,編著了《魏晉南北朝文學史》、《隋唐五代文學史》、《魏晉南北朝作品選》、《唐五代宋詞選》、《李白研究》等多種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和學術專著。他發表的一系列學術論文,已匯集成《詩詞賦散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92年出版。他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有些論文還引起了海外學者的注意。
任光椿:
任光椿,湖北當陽河溶鎮人,當代著名小說家、書畫家、詩人。曾擔任過《湖南文學》、《文藝生活》及大型文學叢刊《芙蓉》編輯部主任、湖南省文聯執行主席、湖南省作協副主席、作協名譽主席等職務。曾與譚談、韓少功、水運憲等共同撐起「文學湘軍」大旗,創作的《戊戌喋血記》、《辛亥風雲錄》、《五四洪波曲》等多部長篇歷史小說及書畫作品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
傅子和:
傅子和,1906年出生於湖北當陽,畢業於武漢中華大學附屬中學讀書,曾任中共觀音區委書記,在發動的農民起義中英勇就義。
1932年3月領導了河溶暴動,處決了當陽縣保安隊長。國民黨反動派驚恐萬狀,縣長陳秉正親自率領一營川軍和縣保安隊民團到處清剿。由於叛徒龍明久告密被捕。敵縣長親解其縛,並以高官厚祿引誘,遭其痛斥。敵惱羞成怒,又以酷刑逼供,他始終堅貞不屈。4月1日,就義於河溶鎮鐵龍橋。
劉寶田:
劉寶田,1912年6月生於湖北當陽縣,曾用名劉望鑫。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秋到東北工作,歷任遼南行署財政處長、遼東省民政廳長、東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副部長、東北行政委員會秘書長、遼寧省副省長等職。從1954年8月起,劉寶田連續在瀋陽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瀋陽市市長,任期達11年之久。與此同時,他還先後擔任中共瀋陽市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1978年12月,在政協瀋陽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市政協副主席。1980年1月,當選為遼寧省政協副主席。1982年10月離休,是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無跡:
無跡,俗姓劉,名正誨,當陽人。玉泉寺住持,明代高僧、詩僧。自萬曆三十年(1602年)起,無跡禪師對所住持的玉泉寺進行了明代最大規模的重修。無跡是玉泉寺歷史上極有地位的禪師之一,精於儒學,極富詩才,一生著有《八識格莊子注》及大量詩文。其詩長於抒懷寫景,文詞樸實,意境清新。於崇禎元年(1628年)圓寂,終年83歲。
當然,當陽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你還知道哪些當陽歷史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