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亮: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 不開刀也可取肝內膽管結石

2020-12-27 健康界

專家簡介:王曉亮,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博士,留美博士後。

原發性肝內外膽管結石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肝膽管結石是膽管結石的一種類型,是指左右肝管Y型匯合部以上各分支膽管內的結石,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肝外膽管結石並存。結石多呈棕黃色或黑色,易碎,細菌含量較高。肝膽管結石常合併肝外膽管結石,常並發膽管梗阻,還可誘發局部感染及繼發膽管狹窄,結石難以自行排出,導致病情遷延不愈,是我國良性膽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肝膽管結石主要由膽道感染(膽道慢性炎症)、膽道寄生蟲感染、膽汁淤積和膽道結構異常引起。膽汁中的黏蛋白等大分子物質、炎性滲出物、脫落的上皮細胞、細菌、寄生蟲、膽汁中的金屬離子等,均參與了結石的形成。

患者一般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寒戰、高熱、黃疸等症狀,急性期可有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症狀,長期可有反覆感染、營養不良、貧血等併發症。根據其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生化常規等)、影像學檢查(B超、CT、逆行胰膽管造影等)等診斷。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普外科王曉亮主任的一例患者。

患者為男性,42歲,曾在13個月前因膽道梗阻行膽腸吻合術,術後10個月出現發熱、寒戰、黃疸等症狀,經檢查診斷為(1)左右肝管及肝左葉肝內膽管多髮結石,(2)急性肝功能損害。患者一度病情危重。

那麼,該如何治療?

首先可以進行藥物治療,也即保守治療,主要是進行對症治療,例如止痛、退熱、利膽藥物等,但藥物治療並不能消除結石,故只是「治標不治本」,對該患者沒有什麼意義。

其次,有手術治療,包括肝切除術、膽管切開取石術、膽腸吻合術、肝移植術等。肝切除術是當前治療肝膽管結石最有效的方法,也即通過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或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將病變肝段、膽管、結石一起切除,療效相對較好,但對於該患者,由於結石累及全肝、病變廣泛、肝臟儲備功能的限制等因素,術後仍可能面臨殘留病變、結石復發、繼發癌變及再次手術等諸多問題。而其他幾種手術方式風險同樣極高,不僅不易將結石取淨,且可能出現膽腸吻合口狹窄、腹腔粘連等併發症。

經過慎重考慮,王曉亮主任決定進行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PTCS)。

首先在超聲引導下建立經皮經肝穿刺膽道引流(PTCD),解除膽道梗阻、控制膽道感染、改善肝功能。

之後使用導絲進行多次更換鞘管、竇道擴張,直至膽道鏡可順利通過。

在膽道鏡顯示屏觀察監視下,將較小的結石用取石設備直接取出,較大的結石利用液電碎石將其擊碎,碎石隨水流經支撐鞘管排出,留置引流管備後需。

在王曉亮主任的親自手術下順利完成。該患者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和進食,恢復順利,第二天就出院回家休養了。

據了解,PTCS技術是在1981年由Nimura首次報告,歷經多年發展,目前應用於膽道結石、肝內膽管狹窄、膽道腫瘤等的診治。

這項技術因具有簡單、效果好、手術風險低、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易重複等優點,適用於(1)年老體弱、肝內膽管結石合併膽管狹窄、膽管梗阻並引起嚴重肝功能損害,無法耐受手術或其他原因導致手術風險大、不能耐受手術者;(2)有術後殘留、術後復發、有多次手術史導致腹腔粘連者;(3)不願接受手術者。

PTCS實現了肝內膽管結石的非手術微創治療,解決了膽腸吻合術後膽道結石處理困難這一難題,其治療效果已得到很多醫生的認可。

原標題: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 不開刀也可取肝內膽管結石—普外科王曉亮

相關焦點

  • ERCP取石術:膽管結石患者的「救星」
    日前,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周寧傑巧行ERCP取石術,為一名膽總管結石患者微創解憂。「不用開刀就把石頭取掉了,恢復挺好的,很滿意!」臨出院前,朱先生激動地說道。  59歲的朱先生是福建浦城人。2年前,他曾接受過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
  • 男子患肝內膽管結石,3D列印技術導航,完美實施精準肝切除
    11月1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採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複雜肝膽管結石患者的肝臟仿真立體模型,並在這個仿真立體模型的指導下完成精準肝臟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膽囊切除手術。標誌著團隊在肝膽外科數位化微創水平邁上了新臺階,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梅奧專家赴湖南省人民醫院交流肝膽新技術
    院長祝益民表示:「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醫院在眾多領域做出了醒目的成績,不但是我國肝膽胰疾病的開拓者之一,也是醫院的『四有學科』。比如在治療肝膽管結石方面卓有成效,醫源性膽管損傷診治例數居世界前列,積極發展解剖性肝切除,開展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躋身全國前列,這是有技術。
  • 膽總管結石,從嘴巴「吐出來」!
    聽說鄭州市中心醫院新鄭分院有不開刀就能把結石取出來的手術,一家人懷著忐忑的心情前來就診。 新鄭分院外科一病區副主任李連濤經過仔細檢查,診斷為膽總管多髮結石,最大結石直徑11mm,建議為任先生實施ERCP+EST(逆行胰膽管造影+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
  • 深圳阿姨肝內膽管結石疼起來「比生伢還遭罪」
    今年8月底,珍姨的結石又發作了,再次出現反覆噁心、嘔吐和腹脹。近日,家人帶著珍姨來到深圳大學總醫院(以下簡稱深大總醫院)就診。幸運的是,該院肝膽外科副主任、國內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劉祥德通過一例高難度「肝切除+膽總管取石」手術,終於幫她徹底解決了疾病痛苦。
  • 肝內膽管癌的外科治療——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夏勇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夏勇專家簡介:夏勇,醫學博士,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肝膽胰脾疾病的外科診治。尤其是不同臨床病理特徵的肝癌、肝內膽管癌以及轉移性肝腫瘤等的個體化外科治療,並建立了肝癌術後復發的預防和治療的個體化新方案。
  • 圖文:膽管堵塞:三大法寶可疏通
    來到醫院一查,膽囊結石不但加重,而且有粒小石頭掉入膽管,卡在了膽總管末端引起膽道堵塞。她在江城幾家醫院就診,都被告知要開刀,這可急壞了王女士,難道就避免不了一條難看的傷疤?     這一刀還真是可以避免的,武漢市中心醫院肝膽胰外科對這類患者多年來採取的是「雙鏡」、甚至是「三鏡」聯合方案進行治療,達到既解除病痛又不遺留瘢痕的目的。
  • 這篇膽總管結石科普來晚了!
    它由肝總膽管和膽囊管(膽囊)聯合而成。後來它被胰管連接起來,形成了Vater壺腹。在那裡,兩條導管被Oddi括約肌包圍。 當Oddi括約肌關閉時,來自肝臟的新合成膽汁被迫進入膽囊。打開時,儲存併集中的膽汁進入十二指腸。膽汁的這種傳導是膽總管的主要功能。膽囊收縮激素被脂肪餐刺激時,會通過增加肝膽汁的產生,膽囊的收縮和Oddi括約肌的鬆弛來促進膽汁的分泌。
  • 她切膽治膽囊結石,沒想到更麻煩的膽總管結石來了
    羅女士膽總管內取出的部分結石 入院完善各項檢查後,確診羅女士膽總管下段有多顆結石梗阻,並伴有輕微炎症。如不及時解決梗阻結石,膽汁逆流進擴胰管,使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導致胰腺炎後,就會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事不宜遲,控制炎症後,我院肝膽外科手術團隊通過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取石術順利取出多顆結石,其中最大的一顆尺寸約16X9mm,這樣的個頭在膽總管結石裡可不小了。
  • 結石的位置不同,症狀不一樣,別搞錯了
    膽結石也是如此,轉化成癌的機率很小,但有一種問題嚴重的,也就是結石發展到後期,往往需要「取膽保命」。將膽囊取走,是讓很多人接受不了的。像其他的病一樣,儘早發現結石,儘早處理,也就不用擔心相關問題了。膽結石的症狀到底有什麼,不同部位的結石有什麼不一樣,需要區分清楚。
  • 浙二專家提醒:罕見結石與家族癌警示 體檢千萬別忽視
    蔡建庭教授(中)在膽管取石30歲女子暴瘦十幾斤,粑粑又臭又有泡泡胰腺結石挺罕見的。患者是來自衢州的一位30歲女子。她之前暴瘦十幾斤,常拉肚子,一度為瘦身竊喜。結果在浙大二院消化內科就診,經CT檢查,被確診為「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大小直徑有1公分。消化內科主任蔡建庭教授說,胰管結石在中國極其少見,科室一般每年不到10例。
  • 做老百姓的保肝護膽使者 廈門中醫院肝膽胰外科診治水平省內先進
    他們就是廈門市中醫院肝膽胰外科團隊。  廈門市中醫院肝膽胰外科成立於2004年,隸屬於廈門市肝病中心,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肝膽胰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基地。病區開放床位50張,年開展各類肝膽胰脾外科手術達500例以上。肝膽胰外科開設專科門診,年均門診量近4000人次,對肝、膽、胰腺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重症的診治已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 得了輸尿管結石怎麼吃?
    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質,他們相互作用,可使人體內的尿酸增加,成為形成結石的重要誘因。  3、每日進水量2500-3000毫升,炎熱夏季增加到4000-5000毫升,大汗後還得增加,至少保持每日有2000毫升以上排尿量。可採用磁化水飲用,該水容易瓦解結石。  4、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由高尿酸血症引起,故應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 罕見結石與家族癌警示 體檢千萬別忽視 內鏡超聲檢查
    30歲女子暴瘦十幾斤,粑粑又臭又有泡泡  胰腺結石挺罕見的。患者是來自衢州的一位30歲女子。她之前暴瘦十幾斤,常拉肚子,一度為瘦身竊喜。結果在浙大二院消化內科就診,經CT檢查,被確診為「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大小直徑有1公分。  消化內科主任蔡建庭教授說,胰管結石在中國極其少見,科室一般每年不到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