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努力讀書為了什麼?滿口大道理講千遍,不如做好這些事兒
孩子成績差,不想上學怎麼辦?父母給孩子講了千萬遍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的大道理,可能孩子依舊是無動於衷,最終還可能會感覺,自己讀書,是在為父母掙面子。你是否也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呢?
孩子,不讀書真的還有出路麼?
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360行,行行出狀元。因此,在孩子心中,可能讀書並不是孩子喜歡的,也不是孩子們想要的,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不讀書,依舊可以幹其他的。更有人天真地認為,讀書賺100萬,不讀書成商家大佬的。
殊不知,如果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如果不讀書,文化水平不高,在這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真的很難找到立錐之地。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家裡沒什麼背景家室,也不是什麼富翁,那麼孩子如果不讀書,很多時候,可能最終只能選擇去打工了。
對於很多底層人民來說,很多時候,都是在為了生存而奔波,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如果孩子不讀書,連追逐自己夢想的機會,都將失去。
如何讓孩子努力讀書?
說太多的大道理,不妨陪孩子一起看看這部紀錄片《窮富翁大作戰》,讓孩子從這些社會成功人士身上看到,讀書的意義。
節目中,邀請了社會各界成功人士,讓他們去體驗小攤販、流浪漢、清潔工等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這些成功人士,有著很強的自信心,認為自己這麼優秀,只要努力,依舊可以從社會底層,一步步走向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其實這就像我們不想讀書的孩子一樣,認為自己不讀書,依舊可以出人頭地。
這些成功人士,認為自己能力出色,即使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依舊可以在短時間內,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但也就是在節目中,當他們真正經歷了社會的殘酷現實後,他們才真正地體會到,很多社會底層民眾,可能很多時候,都為了生計而奔波,吃飽已經是最大的快樂和滿足了,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規劃,去思考,來擺脫自己的現狀。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那些打動人心的雞湯話,可能顯得就有點蒼白了。
節目中的一位大佬,曾很感慨的說過,「這個社會,正在非常嚴厲地懲罰那些讀不成書的人!」
讀書為了什麼?並不是為了考試拿高分,也不是為了父母或者自己掙面子,而是給予自己改變、突破,爭取到機會的基石。讀書雖然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但是讀書,卻是普通民眾擺脫現狀,成就夢想最穩健、最容易走的那條路。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呢?
為了夢想而奠定基礎
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就是小學沒有畢業的人,就像是一顆成長了1年的樹,作用不大,很多時候,只能當柴燒。而小學畢業的人,也是如此,出生社會的謀生手段,也就是外出務工,做一些繁重的體力活而已。
那些初中沒有畢業的人,就如一棵成長了幾年的樹,雖然比一年的樹,作用大些,但也有限,只能用它來做蓋房的檁條,初中沒有畢業的人也是如此,對於社會的作用有限,可能只能去做一些機械性的重複工作。
而高中畢業的人,也就如一棵成長了10年的樹,可以用來做家具了,而高中畢業的人,能力也會比前兩者要突出一些,可以做一些複雜的機械修理工作。
只有當我們上了大學,獲取了大量知識,能夠成長為了可以作為房梁、房柱子一樣的木材。我們也才能夠設計出高樓大廈、鐵路橋梁,為社會做出大的貢獻。
如果我們能夠成為碩士博士,那麼我們對社會的貢獻無疑更大,我們才能夠設計出一些我們世界沒有的東西,成就自己的夢想。更孩子講大道理,不妨用這些貼近生活的例子,給孩子舉例。
為了將來有更多的選擇
讀書雖然不能直接帶給我們財富,但是卻可以在我們獲取財富的時候,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徑,給予我們更多的選擇。就比如我們求職,在面試的時候,同樣能力的兩個人,但是學歷高的那個,往往更容易被招聘。
面對困難和挫折,有能力去應對
愛玩是人的天性,但孩子之所以能夠無憂無慮的玩耍,是因為有父母作為靠山,一些都有父母照顧著,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父母能夠給予的幫助,卻會越來越少,父母也是不可能滿足孩子所有需求的,也不能一輩子照顧孩子,雛鷹終究需要自己飛翔的。
如果小時候,沒有積累足夠的知識與能力,那麼長大後,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只能無能為力。只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我們才有更多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面對社會的複雜問題。
讀書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讀書卻是普通人實現屌絲逆襲最為簡單的方法。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有殷實的家境,沒有主角般逆天運氣,那麼想要成功,我們就需要給自己多增加一些機會,讀書可以在痛苦的時候,給予自己更多的選擇。
說句心裡話
讀書的目的,真的不是為了和別人比成績,也不是為了父母有誇耀的資本。而是在將來,能夠有追求幸福的機會和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為了生活工作,而不停奔波。
想要孩子努力讀書,不僅需要給孩子講明這些道理,還需要陪著孩子一起讀書,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做好孩子的榜樣,不養讓孩子和自己一樣,整天拿著手機,看電視,消磨時光。你的一言一行,比你說千言萬語更加有用。你知道麼?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