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為了什麼?歐巴馬的回答,或許對你所啟發,告誡自家孩子

2020-12-22 談談帶娃那些事

作為孩子,我們從小被父母告誡要好好讀書;作為父母,我們又從小告誡孩子要好好讀書。好好讀書似乎早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人們都知道自己要好好讀書,但是又有誰反思過問過自己為什麼要讀書呢?

或許有的人反思過,那麼你的結論又是什麼呢?讀書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嗎?讀書是為了要考第一名嗎?還是說讀書是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對於人們為什麼要讀書,不同人的回答可能存在不同。由於立場不同,結論也大不相同。但是如果要站在國家和個人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還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回答更能讓人信服,更能直戳問題的根本。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歐巴馬對於這一問題做出了什麼樣的回答,看看你能從中受到何種啟發。

一、關於人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和讀書重要性的問題,歐巴馬曾這樣回答:

人生來就有差距。有在外表上的差距、有在物質條件上的差距。但是,在讀書這件事情上,我們沒有差距。

我們每個人都有讀書的權利,不論你是貧窮也好、富貴也罷,我們都有平等讀書的權利。並且讀書也是我們改變現狀的最好辦法。

人與人的差距不在乎我們出生的差距,而在於我們奮鬥過後的差距。我們命運的好壞,由我們自己做主。

我們讀書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改變自己,我們讀書的最大意義在於我們的國家需要我們讀書。只有通過讀書,我們才能讓自己的頭腦富裕起來。

只有每一個人的頭腦都富裕了,國家才能富裕。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國家的建設需要我們、需要我們的頭腦。

眾所周知,猶太人被譽為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種。他們生來聰明嗎?他們的基因更優越嗎?並不是,是因為他們愛讀書。

據調查,猶太人平均每人一生都會讀上千本書,他們的智慧來源於他們對讀書的追求,對書本的思考。讀書雖然不能立即給我們帶來財富,但是想要發財致富,就不能不讀書。就連古人也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二、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三歲以前家長給孩子讀書

三歲以下的孩子,她們的大腦的語言系統和認知功能發育不夠成熟,讓孩子們獨立讀書也是非常不現實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發揮作用,把書讀給孩子聽。雖然他們不識字,但是他們能理解父母言語所表達的意思。

父母利用自己空閒時間就可以給孩子閱讀,就這很短的空閒時間的閱讀,就能滿足孩子大腦發育所需要的知識量。這種父母代替閱讀的方式,貴在堅持。要堅持每天讀,才能讓孩子養成習慣。

2、五歲以後家長讓孩子自己讀書

五歲以後的孩子和三歲以前相比,他們的大腦發育更進了一步。他們可以自己認識一部分詞彙,就不再需要父母代替閱讀。

讓孩子自己閱讀,在閱讀中積攢新詞彙、記住新詞彙,對於他們更進一步的閱讀有重要意義。

另外讓孩子自己讀書,還能使父母從代替孩子閱讀的結構中脫離出來。這樣更能發揮孩子自己在閱讀中的主動性,讓孩子養成獨立讀書、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3、挑選圖與文相結合的書

幼兒時期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不夠成熟,理解能力也不夠強。如果給他們讀那些長篇大論的、冗雜的書籍,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

不僅讀不懂,孩子也不會感興趣。建議家長給孩子買一些圖與文相結合的書,最好是圖多字少的書籍。這樣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理解,並且豐富的圖畫也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4、要挑選適合孩子成長階段的書

什麼階段給孩子看什麼書。幼兒階段看動畫之類的書、小學階段看一些稍微文字為主的書,內容也要以孩子的情感世界為主。

儘量不要給孩子看一些關於愛情、戰爭、兇殺之類的書籍,這樣的書籍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並且不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更多的只會給孩子帶來負面作用。

孩子只要對讀書產生了興趣,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才能大幅度提高。剛步入小學階段的孩子,有時候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各種課程和作業。如果家長沒有及時予以指導,孩子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導致成績下降。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時期,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方法和興趣。

但有些家長表示:自己不是老師,無法給出專業的指導。給家長推薦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是一本幫助父母指導孩子學習的「教科書」。

作者于敏,是一名有著20年教學經驗的小學特級教師。書中包含了小學1-6年級的學習側重點和規律,以及各種教學案例供父母參考。父母閱讀後,輕鬆擺脫小學階段的教育難題,明確小學六年的教育方式,幫孩子在小學六年把各方面的基礎打紮實。

小學六年的學習很重要,家長務必重視起來,用一本好書指導自己,幫助你更清楚小學教育的方式和規律。一本書可以用6年,家長也可以隨時掌握小學各年級的教學技巧。

這本書原價49.9元,現在活動價,只需要35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讓孩子掌握學習方式,愛上學習,提高成績。

總結:關於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認為最具有思考意義的回答。對於個人,讀書是我們改變現狀的最好辦法;對於國家,國家的興旺需要每一個公民多讀書,國家需要他們的知識輸出。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能做的是要幫助孩子,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讓他們愛上讀書。雖然不能給他們一個好的物質條件,但可以給他們提供一條追求美好生活的路。

相關焦點

  • 孩子,你為什麼讀書?歐巴馬的話,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當孩子對父母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不喜歡讀書」,面對孩子這樣消極的讀書態度,父母們都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周總理的小故事。那是在1910年,12歲的周恩來在學堂讀書,有一天,先生問學生一個問題:大家為什麼而讀書,有的學生回答為了知曉道理而讀書,有人回答為了光宗耀祖,還有人說是為了賺錢、繼承家業而讀書,而在問到小周恩來的時候,他是唯一一位義正辭嚴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詮釋了人生的意義
    關於這個問題,歐巴馬也曾做出過回答,眼界不一樣回答問題的水平也是不同的。歐巴馬關於"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是這樣回答的,讀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將來自己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命運由自己主宰。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到最精彩的答案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相信很多孩子都問過父母這樣的問題,因為我曾經有這樣問過我的媽媽,結果媽媽不知道怎麼回答。現在可以確定了,如果父母沒有幫孩子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到時候孩子讀書時沒用心、困惑的、很敷衍,照著這樣情況下,孩子是很難有很好的成績。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堪稱這個問題的經典答案
    大部分孩子總會對「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產生疑問。而歐巴馬2009年在維克菲爾德高中的一次開學日演講中,給了這個問題很好的答案,堪稱是這個問題的經典答案。可以說解決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這個問題時的煩惱,也會讓孩子對讀書這件事產生新的觀點。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想著,連作家都無法避免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
  • 孩子,讀書是為了什麼?
    孩子的父親接受媒體的採訪:孩子偽造通知書僅僅為了父母開心。為了父母開心!聽罷,我有一種特別心酸的感覺。因為孩子是復讀生,他知道父母供他讀書不易,也知道自己的成績對不起父母,為了哄父母開心,於是就假成績來欺騙。傻孩子啊!
  • 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麼?80後爸爸和孩子的一次對話,從讀書談到閱讀
    「讀書累不累?」兒子:「怎麼可能不累,白天學一天了晚上還有大把作業要完成。」「那你覺得讀書上學是為了什麼呢?」兒子:「為了學知識,為了考好的學校吧。反正有時候覺得很累人的。」顯然,孩子的回答表達的是很現實的需求,看得出他還不能體會到讀書更深的意義--「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前段時間無意間刷到一條抖音,好像講述的是一個香港富翁體驗底層人民的生活的真人秀節目,因此,我特意去搜索了一下,和孩子聊起了這個節目。
  • 讀書是為了什麼?
    從這個方面說:我們努力讀書是為了: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人。 03 讀書:為的是學做人 如果上面的看完之後,你的情況都不符合,那麼聽聽100多年前梁啓超先生,在清華大學的一場演講,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 孩子:「媽媽,會讀書真的很重要嗎?」疑問給我成長教育的答案
    在十多年成長教育工作裡,總會聽到一些孩子問:」媽媽,會讀書真的很重要嗎?「當然,經歷社會洗禮後的父母是知道讀書很重要,但作為父母的您會如何回答孩子?這裡,每個父母有著各種不同回答,也許是」讀書能讓你長大賺大錢「,也許是」長大後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等等與金錢利益連接的「正確」回答。
  •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要讀書?」這3句話,請說給孩子聽
    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更沒有吃過什麼苦。而這一代的父母,對他們的期望與要求就是:好好讀書!可是孩子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讀書的意義在哪裡?很多父母卻沒有告訴他們。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龍應臺曾經給自己的孩子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 讀書的意義是什麼?父母不要只告訴孩子,讀書是為了改變未來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在當下這個時代,真正喜歡並且願意讀書的人越來越少。讀書在如今這個時代更多的含有大量的目的性。比如說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這樣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長大之後找一個好工作,如果你不好好學習的話,長大之後就只能變得越來越窮。諸如此類的話語,在很多家庭當中都會出現。
  •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時間:2020-12-17 11:58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有初中教師在自己的班級做了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問卷調查,問卷中只有一個問題:你讀書是為了什麼?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樣回答,孩子會受益一生
    就比如「讀書」,很多人都會認為看那麼多書能有什麼用呢,即使是上過大學,還有可能是辦公室職員,還不如上學時候掙的錢多。雖然現實真的很諷刺,但是我還是要感謝我的媽媽,在她的鼓勵下我才能愛上讀書,知道知識是多麼重要。對於我的孩子,我還是會繼續讓他多讀書,不為別的,只為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如果他問我:「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 周總理精神啟發少年 認真思考「為何而讀書」
    秦淮第一中心小學的周珈羽、朱潤知、張紫悅三位同學,通過誦讀《周恩來的青少年時代》一書,對「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背景有了深刻的理解,並受到周總理精神的啟發,思考少年「為何而讀書」。  「當魏校長問到坐在後面的周恩來時,他莊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的回答,使校長為之一震,同學們投去驚異和欽佩的目光。」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不想讀書時,父母這樣回答,要比打罵更管用
    李玫瑾教授還表示,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讀書,但並不單純地對孩子說讀書很重要,而是要通過言語向孩子表達清楚,告訴孩子:你的未來並不取決於你現在生活的好壞,沒有人會為你編排命運,你的命運要有自己書寫,你的未來應由你自己掌控!
  • 請拿這些真相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答案或許很現實
    「好好讀書,努力學習!」這句話,家長和老師都說爛了,孩子也聽爛了。每次,孩子都會忍不住反駁:「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為什麼總讓我學習啊?」你要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還是為了以後賺更多的錢?請拿這些真相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努力讀書?答案或許很現實。學歷無用論,是最大的騙局「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照樣給人打工。」「李嘉誠沒有上過大學,還不是成了華人首富!」
  • 讀書的「意義」在哪裡,俞敏洪老師是這樣回答的
    人為什麼要讀書?有時候經常會這樣問自己,而且家裡充滿童真的孩子也會偶然的發問。我會這樣回答:「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為了將來的生活變得更好一些」,回頭想想這種回答是多麼的蒼白無力。如今,我可以對孩子說「為了醫學技術的進步、為了社會的發展,你要讀書,你要刻苦讀書」。前不久偶然在網絡上看到俞敏洪老師談讀書,他說:讀書讀書,不同的對手、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啟發、不同的爭論,讓你腦洞大開,使你的思維能力越來越強,並且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我很贊同俞敏洪老師這句話,不信,你可以找幾本喜歡的書讀讀看?
  • 村民在自家超市辦圖書館請孩子們看書,孫儷黃磊從小教育孩子讀書
    村民在自家超市辦圖書館請孩子們看書,孫儷黃磊從小教育孩子讀書村民在自家超市辦圖書館請孩子們看書,孫儷黃磊從小教育孩子讀書一個白手起家的開超市女士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我想各位家長應該能夠清楚讀書到底有多重要。
  • 家教|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回答影響孩子一輩子!
    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看過下面這組漫畫,相信你會給Ta一個滿意的回答。看完這組漫畫,有什麼想說的嗎?作家龍應臺曾寫給她兒子的一段話,放在這裡與各位爸媽共勉: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