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詮釋了人生的意義

2020-12-22 父母育兒觀

估計有不少孩子問過家長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家長聽到孩子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曾認真地思考,想著想一個完美的答案,讓孩子愛上學習,可是最後還是老生常談,孩子早就聽的耳朵長繭子了,而且孩子聽完家長的回答似乎並不是很滿意。

關於這個問題,歐巴馬也曾做出過回答,眼界不一樣回答問題的水平也是不同的。歐巴馬關於"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是這樣回答的,讀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將來自己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命運由自己主宰

讀書不見得必須要取得多麼大的成就,但是讀書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內涵,可以開闊你的眼界,讀書是為了讓你將來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聽完歐巴馬的回答,確實感覺跟普通人說的不一樣。

當家長面對被孩子提問"為什麼要讀書時"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回答

1.學習是給自己學的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不為任何人,是為自己學的。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總感覺是為別人學習。當孩子認識到學習是為自己不為別人的時候,至少孩子不能再拿學習來要挾家長啦!

2.學習對自己的幫助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對自己的幫助,學習不是混天度日,雖然不要求必須有多高的成就,但是至少要對自己有幫助學習就要對得起自己付出的時間,學習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3.學習的意義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不一定非要學得多麼好的學歷,取得多麼好的成績,但是不學習自己的將來一定不會有太多可能。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立足於將來的社會,學習讓自己過得更加的充實。但是學習要學會尋找樂趣,不要讓學習束縛到自己。

生活中有太多的孩子為學習所累,所以孩子才會厭惡學習,一提到學習就牴觸,其實原因也不全在孩子身上,家長也有脫不了的干係。

孩子討厭學習的幾大原因

1.家長太注重結果

有的孩子面對學習本來就比較吃力,家長不僅沒有幫助孩子找到應對的方式,反而還要求孩子學習必須有好的結果。考試要第一,做題要全對,逢考就要當年級第一等等。家長對孩子要的學習結果壓的孩子喘不上氣。

2.家長太拘泥形式

孩子不願意學習,跟家長太拘泥學習的形式有關。每個孩子學習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喜歡在玩中學,邊玩邊學,有的孩子喜歡安靜著學,有的孩子則喜歡模仿別人學。可是家長不能忍受,家長總認為學習就必須要坐下來,必須聽老師的這樣才可以。家長總是要求孩子慢慢的孩子就覺得學習特別的無趣,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樣,孩子也就不願意學了。

3.家長對孩子要求太高

孩子不願意學習還有就是家長總是高標準高要求,孩子一學習就盯著孩子,而且只要考試就要求孩子拿第一,只要做題就要求孩子必須全對。總之孩子學習的進度永遠趕不上家長的要求,以至於孩子覺得學習太痛苦了。

所以要想讓孩子喜歡,家長也要做出改變,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要總是給孩子要學習結果,家長可以換種方式。

如何孩子才能愛上學習

1.家長先愛上學習

家長要想讓孩子學習,自己要先做好表率,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而自己對學習卻無動於衷,那孩子又怎麼能信服呢!所以家長每天堅持學習,給孩子樹立榜樣,這樣家長要求孩子的時候,自己也有底氣。

2.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

孩子的學習習慣是需要家長培養的,天生愛學習的孩子畢竟少,學習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小時候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讀繪本,陪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把學習當成是吃飯一樣順其自然,那個時候孩子的學習家長也就不用再過多的操心啦!

俗話說:學習使人進步,唯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讓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更加的寬廣,當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才能應對自如。

當然學習還要講究興趣,家長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要看孩子喜歡什麼,而不是家長必須讓孩子學什麼?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為什麼要學習的意義,那孩子學習起來將會輕鬆不少。

相關焦點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到最精彩的答案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相信很多孩子都問過父母這樣的問題,因為我曾經有這樣問過我的媽媽,結果媽媽不知道怎麼回答。現在可以確定了,如果父母沒有幫孩子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到時候孩子讀書時沒用心、困惑的、很敷衍,照著這樣情況下,孩子是很難有很好的成績。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堪稱這個問題的經典答案
    大部分孩子總會對「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產生疑問。而歐巴馬2009年在維克菲爾德高中的一次開學日演講中,給了這個問題很好的答案,堪稱是這個問題的經典答案。可以說解決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這個問題時的煩惱,也會讓孩子對讀書這件事產生新的觀點。
  • 讀書為了什麼?歐巴馬的回答,或許對你所啟發,告誡自家孩子
    作為孩子,我們從小被父母告誡要好好讀書;作為父母,我們又從小告誡孩子要好好讀書。好好讀書似乎早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人們都知道自己要好好讀書,但是又有誰反思過問過自己為什麼要讀書呢?或許有的人反思過,那麼你的結論又是什麼呢?讀書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嗎?
  • 「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這番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想著,連作家都無法避免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
  • 孩子,你為什麼讀書?歐巴馬的話,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當孩子對父母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不喜歡讀書」,面對孩子這樣消極的讀書態度,父母們都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周總理的小故事。那是在1910年,12歲的周恩來在學堂讀書,有一天,先生問學生一個問題:大家為什麼而讀書,有的學生回答為了知曉道理而讀書,有人回答為了光宗耀祖,還有人說是為了賺錢、繼承家業而讀書,而在問到小周恩來的時候,他是唯一一位義正辭嚴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媽媽,為什麼要讀書?」董卿和白巖松的回答,給我們最好的答案
    許多小孩子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這時家長可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能說:「讀書學習,是你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這個答案其實就是在敷衍孩子,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會讓他們更討厭學習。對兒童提出的「為什麼要讀書」的疑問,在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父母的回答,也考驗著家長的水平。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熟悉的央視主持人董卿,也曾給出過自己的回答,在我看來,董卿的回答是我聽到過的最好的回答。「媽媽,為什麼要讀書?」
  • 「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董卿的回答,值得家長們深思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還是現在的孩子們都會問父母一個問題,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面對這樣的靈魂拷問,父母一定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但你的回答,是否能夠讓孩子滿意或信服呢?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這樣回答,孩子會受益一生
    就比如「讀書」,很多人都會認為看那麼多書能有什麼用呢,即使是上過大學,還有可能是辦公室職員,還不如上學時候掙的錢多。雖然現實真的很諷刺,但是我還是要感謝我的媽媽,在她的鼓勵下我才能愛上讀書,知道知識是多麼重要。對於我的孩子,我還是會繼續讓他多讀書,不為別的,只為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如果他問我:「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 我們為什麼要去讀書,龍應臺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龍應臺龍應臺對他兒子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她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句話可以說是說得太深刻了,現在的很多人,正是由於年少時沒有好好讀書,使得自己長大了之後,又沒有一技之長,於是不得不四處奔波,為了生存,在這個世上苦苦地掙扎。每個人對於工作的解釋,那都是不一樣,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 家教|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這個回答影響孩子一輩子!
    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看過下面這組漫畫,相信你會給Ta一個滿意的回答。看完這組漫畫,有什麼想說的嗎?作家龍應臺曾寫給她兒子的一段話,放在這裡與各位爸媽共勉: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龍應臺曾經給自己的孩子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 關於努力讀書我們要知道的事,讀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的答案。有些人可能是為了學習而讀書,有的人是為了提升自我。讀書還有很多很多的原因,放在每一個人身上,讀書的意義都是不同的。但優秀的書籍所帶給我們的意義也是大同小異的。人生在世,不過是一個又一個24小時。
  • 「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地讀書?」家長的回答,決定了娃未來的高度
    他們每當在覺得學習很枯燥和勞累的時候,質疑爸爸媽媽的嚴厲,「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地讀書?」我們給孩子的回答是什麼?努力讀書就能進重點小學,進重點小學以後,才能上重點初中,上重點初中你才能進重點高中,進了重點高中,你就能考一個重點大學了。
  • 世界讀書日,談談讀書對人生的意義
    不管怎麼樣,書想讀還是要讀的,看著最近入手的這麼多書籍,我想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有書為伴的日子還是很美好的。讀書到底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用自己的經歷來談一談感受吧。第一:書的海洋裡充滿樂趣,那些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充滿期盼,後來的結果會是怎麼樣?
  • 為什麼我們要讀書:「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朋友圈、公眾號、豆瓣、微博、知乎,每天客戶端層出不窮、如紙片版紛至沓來的海量信息,幾乎要取代圖書,成為現代人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在信息爆炸時代,我們還需要讀書嗎?01那些"長長的疑問",透過網絡可以解決嗎21世紀伊始,《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了一場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觸及10萬讀者的投票調查,票選出了「世界十大名著」。
  • 「人為什麼要讀書學習」,你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人為什麼要讀書學習很多人熟知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寫的這樣一番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 進好大學好公司,也沒有意義,為什麼還要讀書
    其中一段對話是這樣的:一位女學生問:「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之前老師也說過吧,不管怎麼學習,就算進了好的大學,好的公司,也沒有任何意義。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非讀書不可呢?」老師頗為冷酷地回答道:「你們給我好好覺醒吧!這還不明白嗎?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做的事。
  • 讀書的「意義」在哪裡,俞敏洪老師是這樣回答的
    人為什麼要讀書?有時候經常會這樣問自己,而且家裡充滿童真的孩子也會偶然的發問。我會這樣回答:「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為了將來的生活變得更好一些」,回頭想想這種回答是多麼的蒼白無力。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我們的白衣天使、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是他們用身軀築起了鋼鐵長城,保衛了人民生活的安逸。如今,我可以對孩子說「為了醫學技術的進步、為了社會的發展,你要讀書,你要刻苦讀書」。
  • 為什麼要多讀書?多看書?
    一、讀書的意義——我們的人生可以擁有更多的選項,我們有能力改變世界讀書對於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對於個人而言,讀書是為了讓你眼光長遠,生活過的更好。對一個民族來說,讀書是為了一種夢想,更是一種責任感。如今武漢疫情嚴峻,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為什麼要讀書?如果你的孩子問你:"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
  • 「爸爸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回答,是最有力的答案!
    大部分家長也不喜歡讀書來著,只不過是自己沒有做好的,卻希望孩子能夠做成功,做個有出息的人。孩子們平時在學習中,有不喜歡數學題目,也有不喜歡默寫背誦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東西。所以,有孩子討厭讀書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父母應該也被自己的孩子,問過這個問題吧,比如說:「媽媽,讀書有什麼好的?」還有「爸爸,我為什麼要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