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有不少孩子問過家長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家長聽到孩子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曾認真地思考,想著想一個完美的答案,讓孩子愛上學習,可是最後還是老生常談,孩子早就聽的耳朵長繭子了,而且孩子聽完家長的回答似乎並不是很滿意。
關於這個問題,歐巴馬也曾做出過回答,眼界不一樣回答問題的水平也是不同的。歐巴馬關於"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是這樣回答的,讀書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將來自己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命運由自己主宰。
讀書不見得必須要取得多麼大的成就,但是讀書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內涵,可以開闊你的眼界,讀書是為了讓你將來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聽完歐巴馬的回答,確實感覺跟普通人說的不一樣。
當家長面對被孩子提問"為什麼要讀書時"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回答
1.學習是給自己學的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不為任何人,是為自己學的。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總感覺是為別人學習。當孩子認識到學習是為自己不為別人的時候,至少孩子不能再拿學習來要挾家長啦!
2.學習對自己的幫助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對自己的幫助,學習不是混天度日,雖然不要求必須有多高的成就,但是至少要對自己有幫助學習就要對得起自己付出的時間,學習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3.學習的意義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不一定非要學得多麼好的學歷,取得多麼好的成績,但是不學習自己的將來一定不會有太多可能。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立足於將來的社會,學習讓自己過得更加的充實。但是學習要學會尋找樂趣,不要讓學習束縛到自己。
生活中有太多的孩子為學習所累,所以孩子才會厭惡學習,一提到學習就牴觸,其實原因也不全在孩子身上,家長也有脫不了的干係。
孩子討厭學習的幾大原因
1.家長太注重結果
有的孩子面對學習本來就比較吃力,家長不僅沒有幫助孩子找到應對的方式,反而還要求孩子學習必須有好的結果。考試要第一,做題要全對,逢考就要當年級第一等等。家長對孩子要的學習結果壓的孩子喘不上氣。
2.家長太拘泥形式
孩子不願意學習,跟家長太拘泥學習的形式有關。每個孩子學習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喜歡在玩中學,邊玩邊學,有的孩子喜歡安靜著學,有的孩子則喜歡模仿別人學。可是家長不能忍受,家長總認為學習就必須要坐下來,必須聽老師的這樣才可以。家長總是要求孩子慢慢的孩子就覺得學習特別的無趣,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樣,孩子也就不願意學了。
3.家長對孩子要求太高
孩子不願意學習還有就是家長總是高標準高要求,孩子一學習就盯著孩子,而且只要考試就要求孩子拿第一,只要做題就要求孩子必須全對。總之孩子學習的進度永遠趕不上家長的要求,以至於孩子覺得學習太痛苦了。
所以要想讓孩子喜歡,家長也要做出改變,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要總是給孩子要學習結果,家長可以換種方式。
如何孩子才能愛上學習
1.家長先愛上學習
家長要想讓孩子學習,自己要先做好表率,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而自己對學習卻無動於衷,那孩子又怎麼能信服呢!所以家長每天堅持學習,給孩子樹立榜樣,這樣家長要求孩子的時候,自己也有底氣。
2.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
孩子的學習習慣是需要家長培養的,天生愛學習的孩子畢竟少,學習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小時候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讀繪本,陪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把學習當成是吃飯一樣順其自然,那個時候孩子的學習家長也就不用再過多的操心啦!
俗話說:學習使人進步,唯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讓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更加的寬廣,當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才能應對自如。
當然學習還要講究興趣,家長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要看孩子喜歡什麼,而不是家長必須讓孩子學什麼?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孩子為什麼要學習的意義,那孩子學習起來將會輕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