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芬奇評論《小丑》:它對題材的詮釋不值得大火

2020-12-23 遊民星空

執導過《七宗罪》《紙牌屋》《搏擊俱樂部》《十二宮》等名片的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近日接受《每日電訊》採訪時,談到了去年大火的DC漫改電影《小丑》。

大衛·芬奇表示《小丑》在題材的詮釋和演繹上沒什麼出彩的,單以這方面來說,它不太可能成為熱門話題。

「沒人想到《小丑》會打出如此沉重的一擊,甚至讓人感覺《黑暗騎士》都沒那麼偉大了。」芬奇先生如此說道。

」我不認為有人會看了這些材料然後想『好啊,讓我們把特拉維斯·比克爾*和魯伯特·普帕金*捏在一起,然後把他放在對精神病患者的背叛之中,然後衝向十億美元。』」談到此處,芬奇先生不禁想起了他自己的《搏擊俱樂部》,這部電影同樣是探討精神病人患者的……並且在它當時的票房表現上來說並不是一部熱門影片,甚至算不上成功。

*這兩個人名分別是《計程車司機》的主角名和《喜劇之王》的主角名,兩部影片均為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作品,兩名角色均由羅伯特·德尼羅先生出演。

「後來在製作行當的總體看法是:『我們的事業結束了』。而事實上,在我看來1999年我們拍的那部電影(指《搏擊俱樂部》)依然是個奇蹟。」

本文由遊民星空製作發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小丑》對題材的詮釋並不出彩!
    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DC漫改電影《小丑》自去年上映之後就大火了一把,近日,執導過《七宗罪》《紙牌屋》《搏擊俱樂部》《十二宮》等名片的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近日接受《每日電訊》採訪時談到了這部電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大衛·芬奇抨擊《小丑》:傳遞錯誤觀念,背叛了精神病患者
    不過近日《搏擊俱樂部》的導演大衛·芬奇在每日電訊報的訪問中,評論由託德·菲利普斯執導的《小丑》時,卻認為電影是「背叛了精神病患者」。大衛·芬奇更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克里斯多福·諾蘭所拍攝的《蝙蝠俠》3部曲改寫了這個故事的命運,《小丑》這部電影根本不可能會成功。
  • 史泰龍客串《X特遣隊》,導演大衛·芬奇跟風談《小丑》的成功
    幾乎在同時,好萊塢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自己最近又看了一遍2019年的DC大片《小丑》,他說以自己的理解,這部電影對題材的詮釋並不出彩,如果不是站在了之前《黑暗騎士》系列的肩膀上,尤其是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讓大家對這個經典反派人物產生了更多的期待,可能《小丑》這部電影都不會被拍出來。
  • 大衛·芬奇:好萊塢最令人不安的導演
    大衛·芬奇的粉絲們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有很多值得慶祝的事情。他的電影並不總是乾淨、珍貴、精美。」 芬奇的黑暗和神秘的名聲,是由他的電影產生的,與「非常熱情,敏感的傢伙」是不一致的,Cronenweth稱為一個好朋友。因為他所選擇的題材能夠觸動人們的心弦,你很容易就會給他打上一個冷酷、無情、黑暗的烙印。事實上,那根本不是他。他認為。他知道這一點。他研究人類。
  • 大衛·芬奇替父還願拍《曼克》,奈飛明年衝奧看它了丨揭秘
    知名電影網站IndieWire評價《曼克》「是一部電影的奇特迷宮,它用自己的語言,以一種驚心動魄和不可預知的方式解構出好萊塢歷史」。這個縈繞在大衛·芬奇頭腦中近30年的故事,不僅有來自父親的情感寄託,也凝聚了自己多年來私人化的創作欲望。《曼克》之於大衛·芬奇,如同《羅馬》之於阿方索·卡隆,《好萊塢往事》之於昆汀,都屬於他們內心最隱秘的情感,又兼具時代情結的作品。
  • 《殭屍世界大戰》製作方希望大衛·芬奇執導續作
    《殭屍世界大戰》製作方希望大衛·芬奇執導續作 時間:2017.03.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WY 分享到:
  • 大衛·芬奇:電影公司 「不想拍任何不能讓他們賺到10億美元的東西」
    芬奇最新電影非常精彩——自2014年《消失的愛人》以來他的第一部電影,它不太可能引起許多觀眾暴走回家,那是因為他們看的時候已經在那裡了——《曼克》是一部Netflix出品的影片,它拍攝於疫情發生前,但剪輯、打磨和上線都在封鎖條件下進行。
  • ...大衛·芬奇|畢比特|龍紋身的女孩|愛德華·諾頓_網易訂閱
    他的水準,一直都在傳統好萊塢之上,不論影史前列的《七宗罪》還是風靡全球的美劇《紙牌屋》,幕後導演都指向了一個人:大衛·芬奇。單從電影來說,隨便拿出一部來都夠別人炫耀半天,而他卻低調的令人驚訝。所以奧斯卡從不青睞大衛·芬奇,這真是一個有趣的諷刺。
  • ...加裡·奧德曼|大衛·芬奇|蜘蛛俠|唐人街探案3|使徒行者3|唐人...
    -救援題材電影《驚天救援》正式官宣由彭順執導,杜江、王千源、佟麗婭、韓雪、俞灝明、韓東君等主演的救援題材電影《驚天救援》正式官宣,同時發布概念海報。該片講述救援隊員面對「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需求,挺身而出赴湯蹈火的故事,即將開機拍攝。
  • 網飛籤下了大衛·芬奇!新片即將上線,網友:給我回去拍心靈獵人
    11月12日,有媒體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曝出知名導演大衛·芬奇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確認與網飛籤訂4年獨家合約的消息,引發全網熱議。對此網友們熱議不斷。很多網友對籤約事件本身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反而在評論區催起了大衛·芬奇的其他作品。
  • 大衛.芬奇新作:揭開影史最偉大電影的幕後
    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果真來了一次小爆發——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在影迷心中,大衛·芬奇絕對是標杆型導演,是品質的保證。 無論是當年的《搏擊俱樂部》《七宗罪》還是近些年的《消失的愛人》《龍紋身的女孩 》《班傑明·巴頓奇事》等等,都是豆瓣的高分佳作,也是影迷們反覆拿來看的經典。
  • 好萊塢往事裡的「一秒鐘」-大衛芬奇《曼克》影評
    大衛芬奇對於電影的迷戀自然不逞多讓,這部貫穿美國好萊塢30年代的影片,聚焦在美國大蕭條中公司與員工的關係,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劇本的始末還有政治與電影永遠無法分割的關係云云。這樣糅雜了諸多元素的電影確實對很多觀眾而言並不友好,它所要表現的情緒過於雜亂,純粹當作當時好萊塢的圖景復原又實在零散,但是電影至少在拍攝的鏡頭手法與技術運用上都展現出了一種藝術品的質感。
  • 大衛·芬奇出手,果然又是一部狠劇!
    大衛·芬奇執導,查理茲·塞隆製片,這套Netflix犯罪美劇最初問世的時候,就得到了劇迷朋友們的超高關注,同時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評價。時隔兩年推出的第二季,仍然保持了前作的豪華陣容:塞隆繼續參與製片,更關鍵的,大衛·芬奇又親自執導了前三集,剩下的六集則分別由《神槍手之死》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和《紙牌屋》導演卡爾·弗蘭克林共同執導。
  • 大衛·芬奇執導、加裡·奧德曼主演新片《曼克》首曝預告
    大衛·芬奇執導、加裡·奧德曼主演新片《曼克》首曝預告。 該片是大衛·芬奇自2014年《消失的愛人》後執導的首部長片,劇本來自其已逝的父親傑克·芬奇。影片將於12月4日Netflix上線。
  • 全球影視圈感覺要被Netflix"統治" 大衛芬奇、漢克斯、施瓦辛格都...
    這幾天他們不僅宣布很多原創影視作品,和大衛·芬奇、麥可·貝合作新片,也把湯姆·漢克斯新片《世界新聞》國際發行權拿到手,施瓦辛格主演間諜劇集也被他們買了。大衛芬奇和Netflix籤訂4年獨家協議  近日接受法國《首映》雜誌採訪時,大衛·芬奇透露自己和Netflix這家流媒體巨頭籤訂了4年合同。芬奇對Netflix原創內容的意義重大,2013年他製作的《紙牌屋》為Netflix在原創劇領域打響名頭。
  • 《七宗罪》—豆瓣評分8.8,令人絕望的結局,大衛芬奇的懸疑電影
    今天我們來聊聊1995年由大衛芬奇導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裡曼、格溫妮絲·帕特洛、凱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驚悚懸疑電影《七宗罪》。作為一部1995年上映的電影,儘管已經過去了25年,《七宗罪》仍然是無數人心中最好看的驚悚懸疑電影。誰也沒有想到這部結局黑暗,格調陰冷,主題絕望的電影竟然在上映後能在全球拿下超過3億的票房成績,可謂是個奇蹟。
  • 抄襲、抹黑、兩面人,扎克伯格的虛偽,大衛芬奇十年前就言中了
    大衛·芬奇是一位電影大師,他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一直在執導《七宗罪》、《搏擊俱樂部》、《十二宮》、《消失的愛人》、《戰慄空間》、《龍紋身的女孩》這類充滿懸疑、驚悚元素的電影,除了《社交網絡》。按照媒體的報導,大衛·芬奇當初之所以選擇將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故事搬上銀幕,只希望解答一個問題:為何在社交網絡中如魚得水的年輕人,在現實世界裡表現得如此迷茫。
  • DC《小丑》演技太強!完美詮釋 精神崩潰的「高譚市」犯罪心理
    包括多層次的情緒轉換,讓網友不僅狂推男主角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演技太強,不禁被他這可悲的小丑命運人生感到鼻酸。▲▼ 新版DC電影挑戰經典《小丑》。(圖/翻攝自華納兄弟臺灣粉絲俱樂部)可見該片呈現出偌大、擁擠、繁忙又髒亂的城市,每個人彼此間的疏離與冷漠,即便亞瑟(小丑本名)只是想要逗小孩開心,也會遭到家長的厲聲制止,只因為他相信母親的話:「一定要裝出笑臉。」▲華納釋出DC《小丑》電影海報。
  • 今年最最期待的電影,就是大衛·芬奇的新片
    而對於大衛·芬奇的粉絲來說,這次的電影《曼克》,則更有意義,它標誌著大衛·芬奇又回到了電影領域。所以,很多媒體也在評論本片時,嘗試提及影片與影史的關係。 比如,美聯社寫道:「它只是在講述一個隱藏在我們眾多電影記憶背後的男人的故事,並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出一個新的故事。毫無疑問,它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
  • 《小丑 Joker》末世的虛無狂歡
    其他如真實與幻想的混淆敘事,類似九零年代大衛芬奇的Cult電影《鬥陣俱樂部》,帶上小丑面具所宣示的意味也有《V怪客》的味道,其他導演也曾提到《蠻牛》《飛越杜鵑窩》等片的影響,這些大眾電影記憶的聯想似乎可以永無止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