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算中的謝文東:1939年投敵,1946年當集團軍司令,在家鄉被槍決

2021-01-08 半壺老酒半支煙

《勝算》終於演完了,結局堪稱完美:親情、友情、愛情、家國大義,面面俱到,溫暖而又令人感動。

我們看《勝算》,其中一個過場人物也不能忽視:那個大胖臉八字鬍的謝文東,跟歷史原型長得太像了,他的結局也大快人心。

這位謝文東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此人1939年投敵,1946年當集團軍司令,他一生三易其主,立過功,犯過罪,最後因罪惡深重而吃了花生米。

把電視劇和歷史結合起來看,我們禁不住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同樣是大胖臉八字鬍,謝文東歷史的原型被槍決了,福原能不能變成瓦吉姆?

讀者諸君請看下圖:左邊是1946年謝文東被槍決前的照片,右面是《勝算》中受福原邀請勸降唐飛的謝文東劇照,如果不看圖片顏色,劇中人和歷史中人是不是一模一樣?

在電視劇中,謝文東是被唐飛「勸降」的,而按照謝文東的說法,是即使沒有唐飛勸降,他也會變節投敵:「就算你不進來勸我,我也準備投降了。」

謝文東當年已經看出唐飛不對勁兒了:唐飛不是來勸降的,而是帶著酒肉,讓自己吃飽喝足後英勇就義的。但是謝文東並沒有揭穿,而是借坡下驢:「你也算我的救命恩人了,如果你不進屋,我還真不好意思出去(投降)。」

風水輪流轉,當年被唐飛「勸降」的謝文東,反過頭來勸降唐飛了,而唐飛也將計就計,表現出了鬆動的態度,這就是英雄與懦夫的區別:唐飛借坡下驢,是要更好地實施穆丹烏拉計劃做掉成田裕介等鬼子將軍,而謝文東則是為了自己一時的榮華富貴。

說起這個謝文東的級別,還真是比唐飛高出不止一個檔次。謝文東的資料很好查,咱們羅列一下他的職務就行了:此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永甸村,後來搬家到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碾子河村。從1932年開始,養蠶種地的謝文東先後當過抗日自衛軍騎兵旅團長、民眾救國軍總司令、東北反日聯合軍軍事委員長,1939年謝文東投降日寇的時候,已經是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軍長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抗聯的副軍長後來都當了省長,謝文東要是不投降,只要活下來,級別未必會比擊潰並生擒他的林總低多少。

謝文東是個變色龍牆頭草,他當了六年漢奸後鬼子玩兒完,他就地一滾改頭換面,被凱申任命為新編八十五師師長,隨後升任第五戰區第三軍軍長、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還沒在總司令的椅子上坐半年,就被林總一戰擊潰:1946年11月被俘,12月3日就在勃利縣(也算他的故鄉)被公審槍決了。

早知道謝文東會變節投敵,唐飛在1939年就應該將他一槍擊斃,然後匯報說謝文東寧死不屈,這對謝文東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謝文東是不是唐飛「勸降」的,這個咱們暫且不論,而且也沒法兒論:如果唐飛真有「勸降」謝文東之功,怎麼也不會在林河當一個小小的警佐——那就是個上尉連長級別。

謝文東拋棄了國讎家恨和家國大義,反過頭來替鬼子當說客,看著像幫忙,其實是添亂,他的一番話也誤導了福原:「看現在這個意思,唐飛完全有可能跟我們合作,等他成為我們的兄弟,咱們再好好喝一頓。」

謝文東當然沒有機會跟唐飛再喝酒了,他被槍決的時候,唐飛或許連一杯斷頭酒都不會送,這是因為唐飛從來沒把謝文東當兄弟——唐飛有自己的兄弟何勝與邢玉坤。

跟《暗算》中的趙簡之宋孝安不同,這二位沒有被坑,而是跟大哥走上了同一條道路,這也正是令人欣慰之處——瓦吉姆唐飛比鬼子六鄭耀先講義氣。

看完《勝算》,我們也不能不替《風箏》中的趙簡之宋孝安惋惜:以他們跟鄭耀先的關係和對鄭耀先的尊敬,包括宮庶在內,只要鄭耀先肯做工作,他們是完全有可能跟著鄭耀先走的。

為了保護何勝邢玉坤以及蔡夢,唐飛可是真動了腦筋。當然,沒有葉蓮娜方世寶的配合,這齣戲也演不下去——福原會罩著蔡夢,卻未必會保護何勝邢玉坤。

其實方世寶與唐飛並不是一條線上的,但是他們的關係一直很好,好得不像廳長與科長之間的關係,而更像狡黠的老大哥與跋扈的小兄弟,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夠在生活中走得很近,在立場上也不會有太大分歧。

所以我們說《勝算》的結局堪稱完美,儘管完美得有些虛幻,但它畢竟不像《風箏》那樣令人感到壓抑和悲傷,而現實中的謝文東和劇中的劉翻譯官被槍決,同樣也是大快人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才符合大多數人的願望。

說完了謝文東,咱們似乎還有一點時間可以說一說福原:也許是因為狄仁傑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勝算》中的福原,也給了很多人異樣的感覺。

這老漢雖然不再走來走去,但是分析事情時那沉思的眼神,依然還是那麼熟悉,尤其是他上火車之前的那句話,也大有深意,讓人覺得如果維克多肯做一些工作,福原轉換立場也不是不可能——大本營不承認他的鬼子身份,死後連廁所(神廁)都進不去,可是傷透了福原的心。

謝文東在電視劇中連名字都沒換,所以我們不用猜測他的歷史原型是誰,而唐飛的歷史原型是誰,就很不好推斷了。

既然不好推斷,就只能放在一邊,咱們可以聊聊其他問題:林河保安局長福原這個人,實在是太複雜了,他簡直就是鬼子中的另類,既老謀深算,又貪財好色,經常被川入當槍使,對唐飛又比較欣賞甚至尊敬,而他身邊的那個森田,好像也不是一般人物。

於是我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福原升官之後,還會死心塌地跟唐飛的戰友們作對嗎?假以時日,他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瓦吉姆或葉蓮娜?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1946年,我用一臺攝影機,活捉了東北悍匪謝文東
    據1947年統計數據顯示,當時東北154個縣有三分之二都有土匪盤踞,整個東北的土匪人數超過10萬。  抗戰勝利後,反動派一邊往東北運送大量正規軍,搶佔大城市,一方面則派出專員,去深山老林收編土匪,僅1945年,被加封為「司令」、「軍長」、「旅長」的土匪就有223人。反動派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想利用他們從後方威脅人民軍隊,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
  • 國民黨的中將軍長,1946年被俘虜,公審後被槍決
    謝文東出生於1887年,他的家庭條件是很不錯的,謝文東曾經讀過4年的私塾,16歲時便接手家業,種地養蠶。後來因為他欠債太多被別人追捕,所以有一段時間生活十分動蕩,不過他依然有很多餘財,所以生活並沒有特別困難,在謝文東的苦心經營下,他的家庭再次恢復了正常,後來還成為了地主。
  • 解放軍不殺俘虜,國軍中將謝文東被俘後,公審後立即槍斃是為何
    【謝文東的發家史】謝文東是遼寧省寬甸縣永甸村人,自幼接受過私塾的蒙學教育,成年一邊下田,一邊養蠶,連帶做個牲口買賣,直到後來在買地上欠下了債務,還不起債務的他鋌而走險,綁架威脅一名楊姓的富戶,成為政府欲緝拿歸案的要犯,為躲避政府追捕,他逃往吉林省依蘭縣土龍山,並在那裡定居下來。謝文東有幾下子腿腳功夫,膽子也比普通人大許多。
  • 真實的《林海雪原》剿匪,原來匪首謝文東是這樣被捉的
    1939年3月19日,在飢餓的威逼下,謝文東終於率領軍部僅有的24名部下從深山中走出來,向日偽投降,抗聯八軍全軍覆沒。謝文東以自己年過半百為藉口,堅持不為日滿政府做事。他在城子河煤礦當了一名普通員工。「八一五」光復後,謝受國民黨招安,搖身一變成為中央先遣軍第十五集團軍上將總司令。
  • 1939年4月|國民革命軍抗日戰區
    1939年4月開始,中國人民的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司令長官:衛立煌(安徽合肥人,1935年4月授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39年5月授二級上將)年9月授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加上將銜)l 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山東商河人,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1935年4月授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47年2月授二級上將,1950年6月以「承諾叛亂」罪名在臺灣被槍決)l 新編第四軍軍長葉挺(廣東歸善今惠陽區人
  • 令80後小夥伴為之一振的謝文東,竟然出現在勝算裡,可惜只是名字
    相信80後的小夥伴們對於謝文東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吧,有的是上學的時候看過六道的小說壞蛋是怎樣煉成的,有的是看過漫畫版的謝文東,現在這個名字出現在了電視劇勝算裡面,有沒有小夥伴和我一樣,竟然才知道這個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得,只是和我們認為的那個人不是同一個人,撞名字了,真實的謝文東是國民黨陸軍中將
  • 歷史上真實的謝文東,8名親人被日軍所害,還是當了漢奸
    .網劇謝文東劇照1934年3月8日凌晨,謝文東和幾個保長帶領200多農民參加暴動。他們攻擊日本警察署、包圍偽軍騎兵連,打死了20多名日偽軍。到下午時分,隨著農民不斷的加入,暴動隊伍已經壯大到1000多人。
  • 從草莽到英勇抗擊日寇再到背叛革命,謝文東的多變人生:本質屬然
    從1946年開始,我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東北的過程中,曾經開展過大規模的剿匪運動。這場運動,通過強力的軍事打擊,消滅了無數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土匪惡霸。給廣大勞動人民提供了安全保障,促進了農村根據地的建設和發展。從而很大程度的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和群眾基礎。
  • 民國悍匪罕見照:圖1是謝文東,圖5的女土匪確實很漂亮
    謝文東,1887年出生於我國遼寧省寬甸縣永甸村,早年是一位農民,後從戎。1931年,日本人開始局部侵華,中國人奮起抵抗,身為軍人的謝文東也不例外。一年後,也就是1932年,謝文東參加了抗日自衛軍,由於戰功出色,一路高升,甚至擔任了,東北抗日的聯軍軍長,可有句老話說得好,叫做「飛得越高,摔得越狠」。
  • 《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原型是原抗聯軍長謝文東嗎?
    《林海雪原》原書中,是有匪首「謝文東」這個人物的。也就是說謝文東本人在《林海雪原》中已經出現了。《林海雪原》中的匪首「謝文東」,也介紹了他的身份。在楊子榮智取威虎山後,曾繳獲了一份謝文東發給座山雕的命令,命令中提到「今特命五旅長崔,四旅長徐,率部假正月初七夾皮溝山神廟會,全力合擊,一網打盡。」
  • 抗日戰爭南昌會戰,國軍損失5萬人,參戰的四大集團軍司令是誰
    南昌會戰,是1939年中國軍隊在江西南昌抵禦日本侵略軍的有限攻勢的會戰,這次戰役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的首次大戰,1939年3月17日日軍開始進攻吳城,日軍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中將指揮3個師團在短期內擊敗了羅卓英指揮的第九戰區右翼30幾個師,日軍3月27日佔領南昌,4月21日中國軍隊開始反攻南昌,5月9日蔣介石下令終止反攻南昌
  • 當年東北抗聯的11位軍長,7人犧牲,2人投敵,2人活到勝利
    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李延祿(1895-1985),吉林省延吉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創建人和領導人。1917年入東北軍當兵,後任排長、連長。1929年參加革命工作。他還是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 「前期抗日,後期倒戈」,善變的謝文東被拍成抗日英雄是鬧劇?
    然而,在革命的漫長道路中,總有一些人經受不住誘惑,倒向了人民的對立面,投靠了日本侵略者,成為一名漢奸。而這個人就是曾經的國民黨陸軍中將謝文東。那麼,謝文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實際上,在一開始的時候,謝文東的立場很明顯是抗日反日的。一、抗日反日謝文東原名叫做謝文瀚,1887年的時候出生於遼寧丹東的永甸村。
  • 國民黨第三集團軍的來龍去脈
    韓復榘的第三路軍被改編成第三集團軍,隸屬第五戰區,負責山東南部及江蘇一部的戰鬥,戰區司令長官由蔣介石兼任(後李宗仁)。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韓復榘、副總司令為于學忠和沈鴻烈,下轄第12軍、第55軍、第56軍和第51軍,其中孫桐萱為軍長的第12軍、谷良民為軍長的第56軍和曹福林為軍長的第55軍為韓復榘的部隊,51軍則是前東北軍的部隊。
  • 東北巨匪謝文東,原是抗日英雄,母親被日軍殺害,他卻投降成漢奸
    謝文東就是這些抗日武裝中的一支。謝文東曾在李杜領導的吉林自衛軍中擔任土龍山騎兵旅第二團團長,為了抵抗日軍的壓迫,他聯合當地保安團和農民發動了「土龍山暴動」,並大敗前來鎮壓他們的日偽軍,其中日軍飯冢大佐被當場擊斃。此後,他們改旗號為「民眾救國軍」,並打出「寧做中國鬼,不當亡國奴!」的口號,很快隊伍就發展到了一萬多人。
  • 抗戰時期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為何都是中將?泛濫源於兩點原因
    1943年常德會戰時期,王耀武已經晉升第29集團軍副總司令兼74軍軍長,陸軍中將銜。而該軍時任副軍長李天霞、剛剛調走的副軍長施中誠,乃至於死守常德的第57師師長餘程萬,也都是掛二顆星的中將軍銜,從集團軍到軍再到師級,大家一邊齊,亂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