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寫下一首千古詩詞,落花有淚晚來風,道盡人生悲歡

2021-01-09 作家雲冗霧

南唐後主李煜的歷史典故深入人心,這位君王的坎坷人生令人感慨萬千,他留下的詩詞仿佛像一面鏡子,印刻了他的人生,也表達出了人生的悲歡,在他傳世的多篇詩詞作品中,大多表達出一種悲歡,一種憂慮,一種無奈,用詞簡單質樸,卻又字字有聲,讀完迴蕩在腦海中。今天我們要來品讀的便是李煜的一首詞,表面上寫的紅花凋謝,卻又擬人化地表達,寓情於景,表達出詞人對於人生的感嘆,一起來品讀這首詞。

李煜的這首詞為《相見歡·林華謝了春紅》,詩詞如下: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整首詞用情頗深,詞人李煜的筆下將景物擬人化,仿佛是在訴說自己的坎坷和無奈,用詞直白,卻在婉轉中道出了對於人生的百般滋味。一起來從詞的字面含義和內在深意品讀:

人生

先看詞的上闋。上闋說的是山林裡的紅花都已經凋落了,春天裡的紅花謝幕,離去得太過於匆忙了,無奈的是,本應該還在開放的紅花,卻經受了早上的寒冷春雨,在傍晚又經受了冷風的吹動,只就落下了滿地的紅花。

上闋表面上是在寫景,描述詞人的所見之景,即春雨下過,風兒吹過,紅花被吹散了一地,但內在卻像是在說自己。李煜的一生,經歷了許多坎坷,作為君王,本應該有所抱負,卻像紅花一般,在奼紫嫣紅的春天,經受了大風大雨的洗禮,無奈地散落一地,說來亦是感慨,李煜的內心又何嘗不像是紅花這般悽苦呢。

李煜

再看詞的下闋。下闋說的是滿地的紅花,在大雨下過之後,花瓣上的水珠就像人們臉上落下的淚珠,紅花沉浸在雨水中,人兒沉浸在淚水中,仿佛像是一對天涯零落人,不知道啥時候能再相見,這人生,太多愁苦,此恨綿綿,就像向東流去的長江水,仿佛沒有盡頭。

下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紅花落在雨水中以及人的臉上落下的淚珠進行對比,仿佛紅花也有淚,也有深情,紅花和人像是一對天涯零落人,相逢又何必曾相識,這般悽冷,亦是感傷。最後一句直抒胸臆,表達人生的悲歡愁苦,感慨自己的人生坎坷,仿佛沒有盡頭,聯繫詞人李煜的一生,便能更好地讀懂這句詞的用意了。

人生

人生悲歡如影隨形,順境時的歡喜和逆境時的無奈,將生活填得有滋有味,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便是人生百般滋味在心頭,帶著向上的心態和希望,過好每一天,更勇敢地面對生活,笑看人生。致敬經典詩詞,致敬百味人生。(文/雲冗霧)

相關焦點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悽苦,人間悲觀
    為何王國維先生如此推崇李煜呢?看完此文,不虛此行。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有人評價他:「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命薄做帝王」。
  • 李煜臨死前寫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讓人忍不住流淚
    李煜的作品具體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國破家亡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很迷人,讓人如痴如醉,刻畫的是快樂的時光。國破家亡後,李煜的作品多了份悽美,多了份無助。李煜臨死時留下一首詞,寥寥數語道盡人生悲慘,使人忍不住流淚。《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經典之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之筆,此詞聲聞在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毒酒,將他弄死,好在這首廣為人知的哀歌,可以薪火相傳。
  • 南唐詞帝李煜最悽美一首詞:雨夜難眠,獨自憑欄,寫盡人生悲歡
    南唐後主李煜, 就是其中一顆耀眼的詞人。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是著名的南唐末代國君。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一代帝王就此凋零,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李煜被譽為"詞中之帝",平生留下的詞作,不在少數。
  • 花開為詩,花落為詞,李煜的一首《相見歡》,便是偷偷和落花說話
    提及李煜很多人都能夠想到他的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一首李煜在亡國後被囚禁時寫的詞,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李煜是個笑話,但是作為一個詞人他就是一個神話。李煜在亡國之後寫了很多的詞作,有些詞作雖然並不出名,但是卻也非常的優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煜的一首傷感詞《相見歡》,一首因為看到滿地落花而悲花憫人的詞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因詞亡國亡家亡自己的南唐後主究竟有多慘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
    「當初如果李煜能用作詩的功夫治理國家,今日又怎會淪為朕的階下囚。」 ──趙匡胤清清不禁在想,南唐亡國,只是因為後主李煜沒有治理好南唐嗎?只是因為李煜這個「昏君」嗎?但是李煜他爸李璟在當皇帝的時候四處打仗,導致國庫虧空,然後又在國內大力徵稅……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隨著情況逐漸惡化,南唐已經無力抵抗當時後周的進攻,只能被迫俯首對後周稱臣,並且割讓長江以北所有的土地,削帝號改稱「南唐主」,成為後周的附屬國,後來後周被北宋滅,南唐成為北宋的附屬國。
  • 詞看人生,生於七夕的南唐後主李煜,錯生帝家的千古詞帝
    他有著清新自然的《玉樓春》,又有著樸素感傷的《相見歡》,也有千古傳唱的《問君能有幾多愁》,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南唐後主李煜,他究竟有著怎樣的一生呢?有人說:李煜的一生寓於詩詞中,看他的詩詞就能看完他的一生。李煜原名李從嘉,排行第六,自己無心帝位樂於逍遙,但天不遂人願。
  • 五代十國那些事1:南唐後主李煜和小周后的愛情故事
    五代十國那些事1:南唐後主李煜和小周后的愛情故事03:56來自融睿歷史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一向被稱為成功的詞人,失敗的君王。身為南唐的亡國之君,卻寫下了眾多流傳千古的絕妙好詞,被稱為千古詞帝。而小周后,則是李煜皇后周娥皇(大周后)的同胞妹妹,因此,李煜與小周后的愛情故事也被後世稱為不倫之戀。菩薩蠻——(五代)李煜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長相思》,全篇沒一個愁字,卻訴盡惆悵
    但是古人的愁緒和我們現代人的愁緒卻都是一樣的,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自然就會有情愫。人食五穀雜糧,自然有七情六慾,而且只怕是不逞多讓,更何況是他——南唐後主李煜。因此,他選擇了以詩詞的方式,來抒發心中的憂思。而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就是這首讓人感慨不已的《長相思》。原文:話不多說,先看看原作: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
  • 李煜悔恨欲絕,在中秋節寫下一生最悲憤的詞,道盡人生悽苦!
    李煜,南唐後主,他是一個入錯行的男人,明明可以風花雪月吟詩作賦度過一生,但老天卻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他22歲那年,他的兄長太子弘冀病逝,太子之位從天而降,這本來是個天大的喜事,但對李煜來說皇位卻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 李煜的南唐往事
    五代 李贊華(傳)東丹王出行圖 波士頓藝術館藏東丹王原名耶律培,契丹族人,曾與契丹主耶律德光一同遣使入貢南唐,後改名李贊華當五代諸國還在血腥廝殺,李昪治下的南唐卻是一番太平景象。地廣民豐、文教繁榮,契丹、高麗都奉之如唐朝正脈。
  • 從《長相思》到《菩薩蠻》,聊一聊南唐後主的「真」與「純」
    文化之水深不可測,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嶄露頭角又沉入水底,後浪翻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千古興亡多少事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只有詩詞作為永不腐朽的文化永遠流傳。關於李煜的生平後世人可能並不熟悉,人們大多知道他驚才絕豔,有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有著永遠都不會枯竭的詩詞情懷。
  • 李煜一首《相見歡》,道盡人生痛苦與蒼涼,字字帶淚
    李煜應該算是所有帝王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一個,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為了文學荒廢朝政,最終南唐才被趙匡胤所滅,他也成了亡國之君,被趙匡胤囚禁,受盡了苦楚,自己的老婆小周后也被趙光義強幸,還讓畫師畫了春宮圖。但是追根到底,真正成就他詩詞的是他的真,他對生命的的激情投入,不論是家國破碎後還是作為帝王之時,他都以最真的一面面對生活的喜怒哀樂。正是這樣的性情成就了他詞壇的輝煌。尤其是在亡國後,他的詞寫得都極為沉痛。每每讀起都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沉痛和缺憾。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絕妙之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讀起來令人感傷
    而李煜這是五代的「仙人」,只是這個仙人卻過得並不好。因為他走上了一條不屬於他的路——帝王。這個位置,李煜沒有想過,他也不感興趣,然而卻依舊成為了南唐的王,李煜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此時的李煜,深宮高閣,束縛住了一個詩人的新。但是南唐的政治危機卻讓李煜既沒有做好一個詩人,也沒有做好一個皇帝。
  • 國破被俘後,從南唐後主「淪」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詩詞寫滿了愁緒
    從「南唐後主」再到「千古詞帝」,李煜的一生怎一個「愁」字了得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94位皇帝,要說最失敗的皇帝那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了,最有文採的的也屬千古詞帝李煜。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本來無緣做皇帝,但是因為接連哥哥的去世讓李煜成功「晉級」,一國之君的頭銜落在自己頭上,換成別人早就高興得大赦天下,看似是幸運之子的李煜,其實是「愁」的化身。一代帝王,享盡榮華富貴何來之愁?我們今天就來幫李煜理一理他的愁。
  • 李煜與南唐皇家避暑勝地清涼山
    清涼寺、還陽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人們關於1000多年前南唐的那段歷史記憶,而真正與清涼山有著不解之緣的人物,應該非南唐後主李煜莫屬。南唐立國之後,李煜在首都江寧府(今南京市)大興土木,廣築宮城,彼時他最喜愛的地方,其實就是宮城西面的清涼山。據專家考證,南唐後主李煜許多篇千古絕唱均誕生於他位於清涼山的避暑行宮。
  • 李煜的一首亡國詞,無人仿得來,700年後納蘭跟寫一首,驚豔世人
    提到南唐後主李煜,我只覺得他是一個被皇帝這個職業耽誤的詩人,也不能說他被耽誤了,因為他很多驚豔世人的詩詞還是被流傳了下來。比如這首最有名《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的南唐往事.
    東丹王原名耶律培,契丹族人,曾與契丹主耶律德光一同遣使入貢南唐,後改名李贊華當五代諸國還在血腥廝殺,李昪治下的南唐卻是一番太平景象。地廣民豐、文教繁榮,契丹、高麗都奉之如唐朝正脈。李昪出身低微,歷經無數驚濤駭浪才有了如今的江南二十九州。他本有等待時機約同契丹逐鹿中原的計劃,但因深知兒子性格軟弱,只寄望他能本分守業。李璟流著淚連連點頭。是日,55 歲的一代雄主李昪崩。那一年李煜還未滿 7 歲。李煜的一生,就是南唐的一世。在他出生的三個月後,祖父就受禪稱帝。又兩年,國號才從「齊」改為「唐」。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南唐被滅,小周后被宋太宗霸佔,李煜忍辱偷生卻因這事被毒死!
    要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來,多數知道的人就是因為他的一首《虞美人》的詞而記住這位皇帝詞人的。李煜,生於五代十國中的南唐,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生性風流多才,性格軟弱。李煜這個皇帝命運多舛,本來也不是個當皇帝的料,愛好風花雪月、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後人尊稱為「詞宗」。從這首《玉樓春》的詞中,就可看出作為南唐後主李煜的才華,是多麼的出眾和擅長風花雪月了!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 南唐李煜:將末代國君的悲歡與離愁付諸首首詞中,剪不斷,理還亂
    李煜,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國君,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他精通書法、繪畫、音律,在詩文方面均有一定造詣,特別是詞的成就最高。李煜前期的詞主要反映的是宮廷裡的奢侈生活、男女情愛,直抒胸臆,情感真摯,清新流麗,文採動人,在人物和場景的描寫上有較強的藝術概況力量。這首詞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時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在宮中夜宴歌舞享樂的盛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