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文博編輯 | 王毅鵬1
01 「四分衛」沈暉的踏實往事
1977年出生的橄欖球運動員湯姆·布雷迪是沈暉用了很久的微信頭像。
在新英格蘭愛國者隊效力了20年的他,一方面承載著「驚人湯姆」的江湖諢號,一方面坐擁NFL歷史上最偉大四分衛的榮耀。
耳聰目明、手指球到、踏實勤懇和團隊精神是他的標籤,無人可及的大局調動能力、時刻活力十足的態度和對勝利的極度渴望,則是他徵伐四方不敗的法寶。
要知道,美式橄欖球的賽場,一向猛獸林立、肉山疊嶂,對手眼中噴著怒火,隊友眼中盛著希望,密不透風的防線只有兼具機敏頭腦與強硬身體的指揮官,方有指點突圍的可能。
這和沈暉五年前創立威馬時,中國汽車市場的氛圍如出一轍:外資群雄盤踞,刀光劍影中各佔山頭,不停地蠶食著新出現的機會增量。
在外資眾強,相互卡位把持的疆域中,出身傳統車企的沈暉,尋到了一條通往成功的狹窄通道——智能電動汽車。同時,這也被稱為中國汽車工業換道超車的機會。
2016年11月2日,沈暉發布了他人生的第一條新浪微博,史蒂夫·賈伯斯的頭像旁橫列著一行蘋果「Think Different」廣告中的說辭:
Because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四分衛」沈暉和威馬的瘋狂旅程,開場了。所有人,包括沈暉自己,都在期盼著,達陣(touch down)時刻的到來。
02 「能動口絕不動手」
在威馬汽車語境裡,科技普惠的核心地位,從不動搖。
從創業第一天,沈暉就秉持著這個樸素又老練的觀念——科技的偉大不是超級而是普及。
普惠意味著價錢要切入15至25萬的主流市場,這是很多家庭第一臺車的預算;普惠代表著自適應巡航、低速跟車和自動泊車等駕駛輔助技術不僅要有,而且L2、L3甚至L4等高級別智能駕駛技術,以及智能座艙5G等前沿技術的逐步量產落地;普惠更意味著購買門檻要拉低,方式要多樣,成本要合理,殘值要保障。
國家政策也對「普惠型」消費進行了全面鼓勵:四部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發展改革委)上月發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就明確規定,享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的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
威馬「押題」全中。
去年賣得最好的威馬EX5,配置最高的車型,補貼後的售價是18.98萬,完全貼合家庭購車預算區間。L2級別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在補貼後14.98萬的入門車型上全功能開放,既無需為選裝煞費苦心,也省去二次付費解鎖。
剛上市的EX5-Z,亦如是。
作為可以實現完全零接觸智能交互的純電動SUV,EX5-Z補貼後售價區間落入20萬元內,入門版落入15萬元內。
威馬EX5-Z的價格和520公裡的續航裡程,都站在了與燃油車正面抗爭的主戰場。
EX5-Z的核心優勢在於,合理價位內,遙遙領先燃油車對手們的智能水平。比如支持超過120項駕駛場景常用功能的語音控制的AI小威語音管家,涵蓋電話通訊、地圖導航、音樂娛樂等九大模塊,實現全車「能動口絕不動手」。
「中國汽車的細分市場裡,最大一部分就是威馬在做的15萬至25萬這一檔,並且這個細分市場還在不斷發展壯大。」沈暉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說,「未來,我們開始逐漸針對的目標用戶群是傳統燃油車用戶,要讓他們感覺到電車的門檻一點都不高,用起來體驗更加出色。」
那麼,如何從細微之處開始,將傳統燃油車用戶攏至電動車火力覆蓋範圍內呢?
威馬給出答案的一個分支是:不停進化。
汽車是典型大宗物品消費,常規家庭不可能做到「出新即買」。這就要求汽車製造商們,利用一切可找到的路徑,提升車輛完備度的同時,為用戶製造「常用常新」感。
去年,威馬汽車針對整車完成了七次全生態FOTA升級,將從 Living Engine從1.1版進格到1.4版,新增、升級超300項功能,等於一年開七臺「新」車。
去年上線的Living Engine 1.4系統,對智能家居概念進行了落地:在500米到10公裡範圍內劃定電子圍欄,自定義「回家」、「離家」兩個場景,並設定對應該場景的米家智能家居終端。當用戶進欄、出欄時,相應終端就會自動根據場景設定完成開啟或關閉,實現「一次設定,自動搞定」的場景化操作。
威馬EX5-Z上,支持連接的米家智能家居終端達到8類30種。
在威馬用戶中,超25%用戶已在車輛系統內綁定米家帳號,而這其中更有近70%用戶已在享受便利,成功啟動智能家居次數超過14萬。
一年七次更新,只是威馬願景裡,讓每個中國家庭都能擁有智慧出行生活的一種敘述方式。
而具備全速域L3級別自動駕駛、特定場景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和5G互聯技術的第一臺轎車量產概念版WM Maven便是威馬的具象表達。這臺NEDC工況續航800公裡的純電轎車會在2021年投入批量生產。
03 「煙花」與「鞭炮」
在威馬內部,有一個說法廣為流傳——做品牌應像「放煙花」,讓整個城市看到。而不是「放鞭炮」,響聲只覆蓋一條街。
產品與服務架構等核心基礎完成後,如何讓智能電動汽車「破圈突圍」讓更多人知曉、了解、喜愛,綻放更璀璨的煙花,是威馬和所有造車新勢力們亟待解答的課題。
現階段威馬做法的第一步,是邀請與自身形象相符的實力派歌手蕭敬騰擔綱品牌代言人,威馬也由此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在明星代言上的第一人。
威馬首席增長官王鑫
對此,威馬首席增長官王鑫表示,「關注新能源汽車或者智能汽車的年輕群體不追求大品牌,他們往往比較具有潮流意識和極客精神,我們叫他們新青年,」王鑫說,「針對這部分群體,我們希望採用時髦的方式,比如代言人,擴大公域流量入口,提高品牌好感度,在大眾心中種下一顆種子。」
王鑫同時認為,用戶選購威馬,「不只是因為價格合理產品OK才來買,而是因為喜歡這個品牌從而產生購買行為。」
沈暉認為,擁抱網際網路不是穿著數位化的新鞋走老路,「智能汽車頭號實力派」的名號不是說說,「智能、精緻、輕鬆、有趣、包容」的品牌基因,也不僅僅停留在PPT上。
「數位化生存的能力是一種尋找品牌優勢與網際網路發展之間完美契合點的能力,」沈暉在接受採訪時,「威馬做數位化營銷,第一訴求增強品牌知名度,第二訴求實際銷量提升。」
那麼,改變傳統汽車行業格局,率先實現數位化生存的,究竟是百年汽車業的圈內人還是圈外虎視眈眈的網際網路新貴?
身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巨頭「WWP」(蔚來、威馬、小鵬)中的一員,沈暉錨定「家庭與泛Z世代」用戶群體,深度擁抱網際網路營銷思維,將是這個浸淫汽車業30年的男人,試圖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