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桌球之所以被稱為「國球」,就是因為群眾基礎實在太深厚了。打桌球的人數不勝數,桌球運動裝備也不勝枚舉。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桌球愛好者來說,提高水平除了技術上的進步,裝備的選擇也很重要。前桌球世界冠軍、北京桌球隊總教練張雷,請他就挑選球拍、膠皮、桌球給大家點撥一二。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市場上的桌球球板和膠皮品牌繁多,業餘桌球愛好者如何挑選「合手兒」的傢伙什兒呢?張雷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就見過拍子上貼豬皮,但照樣打得對手人仰馬翻的業餘練家子。」
張雷說,「對於業餘桌球愛好者而言,合手的拍子就是最好的,品牌、價格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就算給你一塊馬龍或丁寧使用的拍子,業餘選手真不一定能用好,但你自己幾十塊錢的拍子,可能就打得非常順手,因此,用什麼器材關鍵在於你對器材的了解以及對桌球的掌握度。」但是,張雷也提醒說:「業餘桌球手找到一塊適合自己的拍子後,就不宜老換了。」
張雷推薦給業餘桌球愛好者的是STIGA(斯蒂卡)和NITTKU(尼塔庫)的球板和膠皮。「這兩個牌子雖然都有幾十種款式和型號,但是總體而言比較適合業餘愛好者。此外,BUTTERFLY(蝴蝶)的也可以,但是挑選蝴蝶牌的球板和膠皮,我建議一定要先試,要經過比較,因為這個牌子相對專業一些,必須適應它的感覺,然後調整。」
未經訓練難控碳素球板
如果桌球愛好者想要裝備升級,張雷的建議是不要購買成品球拍,即商場裡賣的那種已經貼好膠皮的桌球拍。他說:「正兒八經地打桌球,還是要單買球板,單買膠皮。」
至於購買怎樣的球板,張雷的建議是購買實木球板。「我推薦業餘桌球愛好者打實木球板,不要打碳素的球板。現在很多門店和商場裡賣的球板,桌球愛好者在購買前要問清楚有沒有加入碳素的成分。
因為碳素球板打出的球速度快,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時間也短,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業餘桌球選手很難控制。而實木球板打出的球,是靠打球的人自己發力,這樣更容易控制,所以不管直拍還是橫拍,業餘選手最好都打實木球拍。而且,還要注意球板不能太重,否則也不會稱手。」
膠皮未必勤換但要勤粘
在國際乒聯主辦的比賽中規定使用無機膠水,而且對球拍的平整度與厚度都有嚴格的要求,即便是專業桌球運動員在賽前被要求換膠皮也是家常便飯,所以他們背包裡總是備著剪膠皮的剪刀和粘拍子的膠水。但對於業餘桌球愛好者而言,就沒必要經常性地更換膠皮了。「天天打球的業餘愛好者,1個月換一塊膠皮就可以了,如果是兩天打一次球的,1個半月換一次膠皮就行。」張雷說,「業餘愛好者沒有專業選手那麼大的力量,膠皮的彈性能夠保持得更久,因此我建議業餘桌球愛好者半個月左右重新用膠水粘一次膠皮,因為這樣可以軟化膠皮,能夠部分恢復膠皮的彈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