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汀陽:是誰發明了一國多制?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十六國時期北方遊牧族群進入中原建立了並立割據的多個政權,治下漢人眾多,因此實行「胡漢分治」制度。

【原文編者按】

2016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年。鄧小平先生當年為保持香港國際地位提出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而在新書《惠此中國:作為一個神性概念的中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長城學者趙汀陽認為,古代中國一直是多種制度的複合政治秩序:在先秦的天下時代,是多國一體;自漢以來,是一國多制。

一國多制的靈感來源應該是周朝的天下概念,但作為制度的確立是從漢朝設立都護府開始的。唐朝的羈縻制度在漢朝的基礎上有了政治性的創新,以中原為政治核心卻排除了文化中心意識,唐太宗對身兼天子和天可汗的雙重身份頗為自豪。現代中國在古代中國的基因上引入現代國家的性質而成為一個具有雙重性質的現代主權國家。以歐洲各國為原型而形成的現代民族國家概念是現代國家的一種基本類型,多民族多文化的合眾國(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應為另一種現代國家類型。因此,很多關於現代中國性質的爭議實際上是基於對現代國家概念的狹隘理解。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其中相關內容。

中國的旋渦式存在不斷捲入眾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個共同的理性選擇,否則各方永無寧日,顯然不符合任何一個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說,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為任何一個主政王朝必須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本來在先秦的天下時代中並不存在,因為天下體系本身就是一個分合一體模式,而在大一統的制度條件下如何實現分合一體,就變成了一個新問題。如何在大一統制度下建構萬民共在方式的問題導致中國發明並一直實行混合制度,一國兩制或一國多制。

是誰發明了一國多制?毫無疑問,一國多制的發明與周朝的天下經驗有著淵源關係,但不是周朝的發明。周朝的天下體系兼容並蓄,合中有分,萬國一體而各有其俗,然而天下體系不是一國秩序,而是世界秩序,並非一國多制,而是包含多國多文化的世界制度。但可以肯定,周朝的天下概念是一國多制的靈感來源,秦漢以來,中國歷代都大致奉行周朝天下體系「不求變俗」原則的政治遺產 。事實上並非完全不變其俗,而是不全變其俗,各族群在共存中互化之事一直存在。

秦朝過於短暫,未及面對一國多制問題就終結了。當漢朝與匈奴捲入膠著博弈,繼而又開通西域,才開始直面眾多族群如何共處的問題。漢承秦制,以「大一統」制度取代了周朝的「協和萬邦」秩序,然而,一統制度只是解決了直轄地域的「同」問題,卻不能解決「不同」之族群之間的「和」問題。對於軍事實力與漢朝相當或雖略遜卻難以平定的匈奴,漢朝試圖通過和親方式將其納入朝貢概念,但匈奴與漢朝是競爭對手,並不是漢朝的加盟者,朝貢實為名不副實的概念挪用。不過,既然秦漢以來的中國仍然沿用天下的概念,是一個內含天下結構的國家,因此,漢朝並沒有把匈奴看成是對等的外國,而是理解為秩序挑戰者,因為漠北地區仍然屬於舟車可達的天子法定地域,正如賈誼在解釋漢朝與匈奴關係時所言:「今天子自為懷其民,天子之理,豈下臨人之民哉?」 很明確指出了匈奴是天子之民,而不是他國之民。漢朝的政治新經驗其實首先來自開通西域。西域存在眾多小部族,缺乏統一性,眾多部族之間多有衝突,與匈奴也有衝突,而又居於絲綢之路一帶,與漢朝有著可期待的貿易利益,因此有積極性與漢朝建立加盟的政治關係並尋求強漢的庇護,「西域思漢威德,鹹樂內屬」 。當漢朝的勢力延伸至西域,就面臨文化差異問題。郡縣制的直接統治並不適宜於加盟的西域族群,於是漢朝發明了一種秩序延伸制度,稱為「都護」 ,即監護官制度。漢朝設立的西域都護府,相當於郡的地位,卻不是郡。都護府沒有太守(行政主官),只設都尉或校尉(軍事主官)。這意味著,都護府只是軍事監護單位,而不是社會管理單位。都護府的主要功能是軍事據點,駐軍屯田,看護西域,所看護的西域小國最多時達50個。 由於不具行政管理功能,都護府意味著不幹涉西域各部族的自治秩序,只維護西域與中央王朝的加盟關係。都護府大概是中國最早的「一國多制」秩序,其「羈縻」原則 成為後來隋唐羈縻制度的基礎。

十六國時期北方遊牧族群進入中原建立了並立割據的多個政權,治下漢人眾多,因此實行「胡漢分治」制度。匈奴劉淵的漢國最早建立胡漢分治,皇帝身兼胡漢兩族之共主,下轄兩套官員,分管胡人和漢人。基本格局是胡人當兵,漢人種田,胡官統軍,漢官管理經濟和社會,因此,胡漢分治同時就是兵民分治, 於是把國家劃分為「軍隊」和「社會」兩個空間,雖是兩制,卻不是政治上的一國兩制,更像是社會分隔制度,或者說社會分治制度。

唐朝的羈縻制度則是具有政治性的創新,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天下概念的古意。唐朝地域廣大,族群眾多,因此設立羈縻州作為中原「正州」以外地區的行政單位,其分治原則是有分民而無分土,是相當成熟而靈活的一國多制的制度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的羈縻制度只是以中原為政治核心,卻排除了文化中心意識,是一個基於文化平等的政治制度,唐太宗也因威重德隆而身兼天子與天可汗雙重身份,成為農耕地區與遊牧地區的共主。唐太宗對此制度創新十分得意,他宣稱:「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並且解釋說:「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勝己者,朕見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備,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人主往往進賢則欲置諸懷,退不肖則欲推諸壑,朕見賢者則敬之,不肖者則憐之,賢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惡正直,陰誅顯戮,無代無之,朕踐祚以來,正直之士,比肩於朝,未嘗黜責一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唐太宗所言雖是自我表揚,卻也基本如實。盛唐之時,各族才俊多為高官,長安胡人如雲,胡漢不分彼此,胡服胡樂皆成流行時尚。唐代羈縻州轄區內的制度依照該地區民俗而定,擁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羈縻州的自治程度各有不同,其中自治程度最高的是完全維持族群傳統制度,從行政主官到各級官員皆由本族人擔任,此類羈縻州的都督、刺史、都護之類皆為部族首領世襲;自治程度其次的是中央派駐監督官員;自治程度稍弱的是中央派駐行政官員與本地官員聯合管理 。據譚其驤的研究,羈縻州情況十分複雜,皆根據具體關係而定,部分羈縻州因關係變得更為密切而轉為正州,也有部分正州隨情勢變化而轉為羈縻州,另有一些遙遠的羈縻州有名無實,並無實際控制,只相當於朝貢國而已 。

遼代實行蕃漢分治,北樞密院以契丹老法管理契丹人,南樞密院以漢法管理漢人。蕃漢分治沒有社會隔離的含義,並非胡漢分治的翻版,而是依俗而治。在遼朝高層中多有漢人官居宰相、樞密使、元帥、尚書、節度使、大將軍之類一等要職,如韓德讓官至大宰相、總南北二樞密,封晉王,已經位極人臣。 元朝制度則尤其複雜,大體上以蒙古制度為尊,同時附會漢法,多制並舉。例如法律是蒙古法、漢法以及回回法的多元聯合體。 元朝地域極其廣闊,大多數地區的社會文化情況對於元朝都是新經驗,而元朝尚未形成穩定成熟的制度就衰落了,因此制度缺乏一致性。粗略地說,元朝在軍事統治下基本上維持各地的傳統習慣,類似於軍人政權。明朝大致沿襲唐朝的一國多制,邊疆地區維持各族群的傳統制度,其中,元朝特為西南民族發明的自治土司制度在明朝進一步發展成為成熟制度。清朝繼承了明朝制度,在中原地區採用高度漢化的治理,在邊疆各地實行自治與中央監管的混合制度,在細節上又多有改進。大概言之,中國一直是多制的複合政治秩序:在先秦天下時代,是多國一體秩序;自漢以來,是一國多制。(文/趙汀陽)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趙汀陽:中國人不缺邏輯能力,而缺訓練
    《南風窗》就此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汀陽。作為哲學家,他對影響到了西方和中國在「想什麼」、「如何想」的問題上,有著深刻洞見。中國人不缺邏輯能力,而缺訓練《南風窗》:不講邏輯好像是現在中國人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公共領域的爭論,多自立場開始,以人身攻擊結束。
  • 三聯新書丨趙汀陽《歷史·山水·漁樵》
    ——趙汀陽歷史·山水·漁樵趙汀陽 著精裝,165頁定價:38.00 2019年11月ISBN:9787108066657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趙汀陽,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 趙汀陽:中國人不缺邏輯能力,缺訓練
    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這是因為,從古代開始,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時期」,中國就缺乏 「邏先生」(邏輯),一路演繹下來,終成今天的局面。正是中國人不太講究邏輯的思維方式妨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這種聲音一口咬定,中國絕大多數公民與邏輯的距離,就是中國與世界現代化的距離。思考時是否要按邏輯來,真和一個國家、民族的現代化、民主有關係嗎?為破解窒息這個社會的諸多困局,今天中國人在思想上該檢討什麼?
  •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
    手頭有一首十年前的老歌,來自香港的My Little Airport(這兩個英語單詞不用翻譯了吧)的《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誰發明了上班……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我要給佢米田共(我要給他米田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誰發明了上班)
  • 火藥是誰發明的?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火藥發明的目的是什麼?
    火藥是我們熟悉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是,火藥到底是誰發明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明的,發明火藥最開始的目的是什麼?這個事就不知道夥伴們知不知道了!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發明火藥這個事 火藥的發明可以說是誤打誤撞,而且可以說是一行搶了另一行的飯碗。 首先為什麼要發明火藥?您要是單純的以為是為了製造武器,那就錯了,大錯特錯!發明火藥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求長生!
  • 鞋子到底是誰發明的 韓國人嗎
    歷史上沒有一雙絕對意義的鞋,也沒有記錄是誰發明的。最初原始人類把動物皮裹在腳上,再用毛皮割成皮條捆住,這便是原始人類的的鞋——裹足皮。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利用了植物葉莖再用簡單工具編成草鞋,因此獸皮和草莖是最古老的做鞋材料,而皮鞋和草鞋可以說是最古老的鞋類。
  • 戰國本應該有八雄,但是有一國神秘消失,這個多出來的國家是誰?
    戰國本應該有八雄,但是有一國神秘消失,這個多出來的國家是誰?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段。這是一個由爭霸到兼併的過程。說起戰國七雄,大家應該都知道。齊,楚,秦,燕,趙,魏,韓。其實你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本來是有戰國八雄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們現在只學習到了戰國七雄呢。另外一個國家去哪裡了?
  • 迷你世界是誰發明的遊戲
    迷你世界是誰發明的遊戲?還有不少玩家不知道迷你世界這款遊戲的創始人是誰,這裡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迷你世界創始人介紹,還不不清楚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 成語故事:一國三公
    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左傳·僖公五年》:退而賦曰:「狐裘龍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及難,公使寺人披伐蒲(pú)。譯文:《左傳·僖公五年》:退出去賦詩說:「狐皮袍子蓬蓬鬆鬆,一個國家有了三個主人翁,究竟是誰我該一心跟從?」等到發生禍難,晉獻公派遣寺人披攻打蒲城。
  • 成語故事《一國三公》
    最後士蒍還做了一首詩,寫道:「一國三公,吾誰適從?(一個國家有三個主事的人,我該聽從誰的命令呢?)」果然在三年後,驪姬成功廢掉了太子申生,並派兵捉拿重耳和夷吾,讓晉國陷入了內亂。「一國三公」這個成語,也就被人們用來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從誰的命令好。
  •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發明於1832—1839年,是誰發明的?
    說了這麼多來說說有關於電動車的那些歷史吧。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發明於哪個年代,又是誰發明的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電動車的那些歷史。世界上第一輛電動車,有人說是美國的奧格登·博爾頓發明的,也有人說是託馬斯發明的,還有人說是羅伯特戴維森發明的,還有說是阿紐什耶德利克發明的,看著是不是覺得好亂呢?
  • 如果戰爭全面爆發,誰敢率先動手與美硬碰硬?美上將:僅有一國
    這還是近幾十年來美國減少了許多,因為據了解二戰後,美國的軍事基地幾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軍事基地曾達5000多個。美國向來是用拳頭說話的不得不說美國的心勁和精神真的是充足,光軍事基地就可以建立這麼多。
  • 世界上是誰發明了電燈 電燈的發明者是誰
    一到晚上,我們都會很直接的開起燈光繼續做晚上應該做的事情,而對於一個問題就來了,誰發明了電燈?而對於電燈的發明,其實可以說是人類所徵服了黑夜的發明,而還沒有點燈的生活,人們都是用蠟燭或者是油燈來照明,而電燈也是能夠讓人們的晚上生活變成了白天生活,也是直接擴大了人類活動的範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 汽車上的這些部件,都是誰發明的?
    汽車誕生距今已經超過120年,而一輛汽車加起來的零部件數量超過一萬個,它的那些主要部件都是誰發明的呢? 汽車 「卡爾·本茨
  • 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發明的!
    那麼家庭作業到底是誰發明的呢?讓時間回溯到1905年,這一年全世界發生了幾件大事,比如說清朝廢除了科舉,比如說愛因斯坦提出了分子運動論、狹義相對論和光子量假說、比如說世界最大的鑽石在南非被發現。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
  • 酒到底是誰發明的?
    那麼,在中國到底是誰發明了釀酒技術,乃至後世中國人與酒作伴產生了美妙的中國文化呢?先秦史籍多處提到儀狄作酒。如《世本》「製作」篇明確提出:「儀狄始作酒醪,以變五味。」呂不韋《呂氏春秋》有「儀狄造酒」,劉向《戰國策》進一步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杜康造酒-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
  •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為何後來又受制於西方?
    火藥是宋朝人發明的,當時我們遙遙領先於西方國家。後來發展到明朝和清朝,我們的優勢漸漸也就沒那麼明顯了,有些技術還開始落後了。到了清朝康熙統治時期,有一個製造火器的專家,他的技術非常高超,對中國火炮的推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個人就是戴梓,那麼誰是戴梓呢?戴梓生於1649年,字文開,浙江杭州人。晚年,他自稱是一位耕煙老人,大家都叫他耕煙先生。
  • 棒棒糖是誰發明的?Chupa-Chups
    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棒棒糖是誰發明的?其實,棒棒糖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西班牙。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一些起源於西班牙的有趣發明。於是,1958年第一根珍寶珠棒棒糖被發明了出來。另外需要一提的是,Chupa chups的商標是由西班牙著名超現實主義畫家Salvador Dalí設計的。
  • 到底是誰發明的家庭作業,就是這個人!
    爸爸媽媽們,作為曾經做了那麼多年作業,以及即將陪伴孩子們做這麼多年的你們,知道家庭作業,到底是哪一年發明的嗎,又是誰發明的嗎? NO.2:世界最大鑽石在南非被發現…… NO.1:「家庭作業」被發明了。 第二個問題,是誰發明了家庭作業呢? 來,記住他,是這個人!
  • 誰有實力能和美國掰手腕?美專家:全球只有一國
    導語:誰有實力能和美國掰手腕?美專家:全球只有一國眾所周知,蘇聯解體後,美國沒有了強大對手的制衡,憑著軍事力量和軍事科技水平世界第一,就自恃壯大,以謀求霸權。對於其他大國的興起,當今世界誰敢和美國掰手腕的問題已經有答案,美軍參謀長認為只有俄羅斯可以。俄羅斯繼承了超級大國前蘇聯的科技,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論常規軍力俄羅斯佔劣勢,但其的軍工實力雄厚,在核武器方面能與美國抗衡,在航天技術方面居世界前列。而且國民整體素質很高,應對戰爭的潛力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