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打卡挑戰賽#
很多人認為,要進銀行必須有各種關係,如果不去做櫃員和客戶經理,而是直接進入機關部門,那更應該是有關係中的關係。
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沒有任何關係在銀行,校招進入銀行以後直接分配到分行的公司業務部門,而大部分同學都去了支行做了櫃員。朋友的孩子想知道,這樣的工作安排是好是壞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進銀行需要一定的關係,但更多的人是需要實力
一些人錯誤地認為,要進銀行的人肯定都是各種關係的大牛,沒有關係不可能進銀行工作。
實際上,這都是誤解,很多銀行的員工都是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進入銀行的。當然,不可否認是,確實有一部分是通過各種關係進入銀行的,但是這裡要說明的是,哪裡沒有通過關係進入的人呢?銀行當然也不例外。但大部分的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仍然是靠自身的實力和能力進入銀行的,特別是校園招聘時,個人的能力和實力是非常重要的。
每年銀行都會進行校園招聘,面向特定的學校,一般情況下各銀行以及銀行的各分行,對招聘的校園標準是有所區別和不同的,客觀上存在一定的校園歧視,比如985、211一般情況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當地最好的大學和財經類院校也在招聘之列,其他學校是否在招聘的範圍之內則因銀行、分行的不同而不同。然後再限定一定的專業,如金融專業、保險專業、計算機專業、工程類專業等等,會根據崗位的需要而限定一定的專業,在限定專業以外的人員則面臨更大的難度,甚至連筆試和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現實生活中經常有朋友諮詢:三本的院校、普通的高校、某某專業可以進銀行嗎?除去各種關係人的因素,正常情況下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能在報名初選時就已經刷掉了。
其次,銀行招聘時一定會有不同的崗位設定,有的時候會明確,有的時候不太明確但銀行內部是有計劃的。
銀行的用工是有計劃的,特別是在招聘時銀行、分行都有統一的專業計劃,這個計劃是由業務部門提出需求、人力資源部門根據銀行人員的編制和專業的編制進行綜合確定,然後進行招聘。
就校園招聘而言,一般分兩級招聘:總行招聘和分行招聘。
總行的招聘一般情況下是留在總行各部門,有的會下放到分行和支行進行實習,但編制和崗位是在總行的;有的招聘完以後會直接留在總行各部門,有的則直接下放到分行和支行,一兩年實習以後回到總行再具體分配部門。
分行的招聘就比較複雜,涉及到分行機關、支行(支行客戶經理崗和櫃員崗位),有的明確了需求崗位和人數,有的在校園招聘時則比較模糊。
分行在校園招聘時,一般分三個過程:報名及初步篩選,不符合條件的直接剔除掉。筆試,統一筆試,有的是社會公共筆試,通過委託社會第三方機構進行測試;有得分為公共測試和專業測試,也有的直接就是專業測試。筆試以後一般根據情況以1比8、1比5、1比3進行面試,正常情況下最低為1比3,面試以後選擇一名進行考察,如果沒有大的問題則進行錄用。
在整個校園招聘時,報名和初選是看個人的學歷硬體、平時學習成績以及有沒有受過處分和獎勵等,有沒有獎勵並不重要,但如果有處分很重要;在筆試時主要看基礎知識,一般以考試成績進行排名進入面試;面試則主要看外表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性格有沒有什麼問題、對問題的反映和處理表現等。
通過報名、筆試和面試後,初步就已經確定了錄用人員的崗位去向,實際上在面試時也會對崗位意向進行一定的質詢,如果你堅持就一定要去哪個部門、哪個崗位,如果沒有絕對的優勢則可能基本沒戲了。
其三,如果在沒有一定關係的前提下,直接分配在分行的機關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答案當然是明確的。
正如上面朋友的孩子所說的,如果校園招聘以後直接留在了分行機關,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答案當然是好事。畢竟分行機關的業務性質決定了比基層員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可能。
但是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分行機關部門畢竟是業務管理部門,對業務綜合能力、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業務問題的處理能力都是一種考驗,因此,儘快熟悉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是你的第一要務。
直接去基層任職櫃員的同學,看起來目前不如直接留在分行機關的你,但是如果三年五年以後,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基層業務處理能力,對基礎業務的理解自然與你不同,如果有機會調動到分行的同崗位,與你相比基層經驗就成為很大的優勢。當然,這種機會是非常難得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機會,而你已經擁有了。
對你而言,能夠留在分行公司業務部門,說明你以前的學歷、筆試、面試的成績都是有優勢的,但這並代表你未來一定會比你的同學發展得更好,只能說你已經具備了卡位優勢,你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保持這種優勢。這就是你目前應該做到的。(麒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