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禁令一年 電子菸回歸理性

2020-12-17 中國質量萬裡行

作者丨君平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電子菸網際網路禁售令過去一年,電子菸再一次到了風口浪尖,這一次是因為觸及了底線。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河南衛輝有學校門口的文具店將電子菸賣給小學生,事情曝光過後學校已做了相關工作,涉事店鋪也已經被查封。

儘管該涉事商店的行為是個例,但在風口退去後,國內電子菸行業確實「不太好過」。

2018年底,大洋彼岸美國電子菸品牌Juul發20億美元年終獎的消息點燃了國內電子菸行業的創業激情,資本紛紛入局。

現如今的情況則是,近日Juul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家工廠因環境惡化而被迫關閉,國內電子菸行業經過監管調整後,底層玩家紛紛退場,市場馬太效應顯現,中腰部玩家則在苦苦支撐。

網上禁售一年 商家轉戰微商?

2019年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要求關閉一切電子菸的網際網路渠道,網店下架電子菸產品和廣告。

一紙通告為一路狂奔的行業踩下了剎車。實際上,在網際網路禁售令下發前線上渠道一直是電子菸最重要的銷售渠道。鰲頭財經了解到,此前線上渠道一度佔據超過八成的比重,而在去年雙十一前的時間節點發布禁令,也讓部分商家損失慘重。

訂單銳減、庫存積壓、裁撤生產線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接踵而至,鰲頭財經了解到,今年1月電子菸品牌Love's Prey解散了公司,員工的工資則用積壓的貨物支付,成為了第一批倒下的電子菸品牌商之一。

「電子菸行業從出生便帶著原罪,監管始終會到來,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資本的湧入具有一定盲目性,最終的風險,包括監管風險都是其將面臨的問題,線上禁售後一些頭部品牌仍存活了下來,而抵禦風險較低的尾部品牌則迅速消失。」長期觀察電子菸行業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實際上,不少電子菸品牌的代工廠、經銷商仍遊走在灰色地帶。在電商平臺上,以「電子菸保護套」為關鍵詞搜索,有大量商家店鋪,鰲頭財經詢問是否有電子菸售賣,對方則給出微信號進行交易,煙杆、煙彈都通過這一途徑繼續在網際網路上流通。

詳細詢問下得知,此類商家多位電子菸品牌的線下渠道商,通過微商的形式售賣一是能賺取更多利益,二是更加隱蔽,不易被監管。

鰲頭財經還從此類商家了解到,其還售賣某電子菸品牌的「代煙彈」,每顆煙彈比正品價格便宜10至15元左右,「這跟正品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貼牌,貨品都是從一個工廠出來的,質量和口感絕對有保證。」該商家向鰲頭財經表示。

「品牌方對於經銷商通過微商賣貨的行為大多數情況下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最終增加的是自己品牌的銷量,但對於假煙彈則是深惡痛絕,甚至告上法庭,畢竟侵害到了品牌方的利益,但此類行為較為隱蔽、難以取證,在監管上存在空子。」前述觀察人士說道。

2100企業「消失」 行業馬太效應顯現

線上渠道被一刀切,線下渠道成為行業頭部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實際上,在世界上第一大電子菸消費市場美國,線下渠道才是常態,以美國電子菸鼻祖Juul為例,其渠道中41%的用戶選擇電子菸店購買,29%的用戶選擇便利店購買,藥房和報攤佔了9%,線下渠道佔比極高。

專賣店、加盟店、便利店,不同品牌用不同策略搶佔線下市場。鰲頭財經了解到,今年1月至5月,超1000家RELX悅刻專賣店落地開業,新門店申請提報數量增長3倍。目前,在全國300多個城市,RELX悅刻專賣店累計超過2500家其他形式的RELX悅刻零售門店超過10萬家。

鉑德則在去年啟動「千城萬店計劃」,計劃砸下3億元補貼,在全國1000座城市開設10000家加盟店;YOOZ也將直營模式改為加盟模式,據了解,目前YOOZ的加盟專賣店已經超過了1000家。

在布局線上的過程中,行業的馬太效應開始顯現,根據藍洞新消費與品牌口碑大數據研究機構數字品牌榜(DBRank)最新發布了第三季度中國電子菸品牌心智佔有率排行榜顯示,悅刻心智佔有率繼續蟬聯第一,其數據也從第二季度的75%上升至86%。二至五名則分別為非我、鉑德、YOOZ和徠米,其心智佔有率分別為2.54%、1.95%、1.89%和1.86%。

從榜單可以看出,悅刻在心智佔有率這一指標上佔據行業領先地位,且與後續幾名差距巨大,行業的馬太效應兩極分化嚴重,強者越來越強,後幾位的品牌只能繼續成為長尾,無法成為頭部心智陣營。

行業馬太效應的顯現加劇了電子菸行業的洗牌,曾經一些風頭無兩的電子菸品牌,逐漸失去了聲量。

近日,有消息稱小野電子菸創始人彭錦洲已經離職,新東家則是OPPO。同樣經歷高管出走的還有雪加,去年6月,雪加完成4000萬美金A輪融資,創下了去年上半年國內電子菸行業最大的融資記錄。然而在此之後,其多位高管接連出走,其中包括全國渠道銷售負責人劉碩、雪加聯合創始人陳一誠、雪加聯合創始人李澤堃。今年上半年,雪加還爆出拖欠合作款和裁員等負面新聞。

根據藍洞新消費數據,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電子菸品牌心智佔有率排行榜中,雪加從二季度的第二名直接到三季度掉出榜單,小野從第20掉出榜單,掉榜原因則是三季度均為發售新品。

中腰部品牌尚且艱難生存,尾部品牌甚至難以存活。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國內有超過180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已註銷或者吊銷,今年11月,這一數字已經變為2100家。換言之,每一個月就有約10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消失」。

「客觀上而言,去年的網際網路線上銷售禁令和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加速了行業的洗牌,但一些品牌、相關企業的消失並不能證明國內電子菸行業的沒落,而是證明了起初在資本盲目的湧入下,電子菸行業被風口吹到了不屬於他們的高度。當行業趨於理性,才是良性發展的開始。」前述觀察人士表示。

相關焦點

  • 電子菸「斷網」這一年:九成玩家退場,有人當上「首富」
    網售禁令讓中國的電子菸行業變成一門線下的傳統生意,徹底改變了這個行業的遊戲規則,入場玩家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電子菸這個曾經的資本寵兒,也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網絡禁售一年後,中國的電子菸活得怎麼樣?有人虧掉了投資款,撤掉了生產線,重新做回老本行;有人改變打法,轉做線下電子菸集合店加盟;還有人趁機跑馬圈地,加速瓜分空出的市場份額。
  • 澳洲撤回電子菸進口禁令,多方抗議成功!
    這份禁令是在6月20日宣布的,將延長含有尼古丁電子菸進口禁令1年,從7月1日起生效。禁令顯示,從7月1日起,將禁止進口含有尼古丁的電子菸液體,任何違反該規定的人將被罰款22萬美元。但電子菸用戶仍然可以通過醫生的處方獲得尼古丁電子液體。
  • 雪加如何在眾多電子菸排行中逆流而上脫穎而出
    「很簡單,線上不讓賣,線下門店大有可為!」在兩部委下發通告終止了電子菸的線上銷售後,雪加廣東省代吳東平輕鬆說道。在他看來,網售禁令只是改變了中國電子菸行業的遊戲規則,對龐大的電子菸市場衝擊並不大,它帶來的不是寒冬,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 線上禁售這70天,電子菸的微商「續命」
    圖片來源@本文作者黑羊5文 | AI藍媒匯(lanmeih001),作者 | 黑羊5距離電子菸的線上禁令,也就是2019年11月1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下稱《通告》)發出,已經過去近70天。
  • 美國艾爾蒙地市多名華裔學生發聲 支持電子菸禁令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年來,電子菸在青少年人群中風靡,有不少青少年長期使用電子菸,造成呼吸疾病。日前,美國艾爾蒙地市(El Monte)將禁止市內出售任何口味電子菸的議題放上議程,市議員對這項議題討論激烈,亦有數位華裔學生站出來支持禁止電子菸。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最終,電子菸行業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在不少電子菸圈內的人士看來,半年前的那一道「網上銷售禁令」,已經註定了行業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只是沒想到,價格戰、傾銷戰會來的這麼快。隨著YOOZ推出9.9元電子菸杆,部分主流品牌也迅速跟進,推出了同樣價格的一次性電子菸。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幾乎虧掉底褲
    作者:木子,題圖來自:視覺中國最終,電子菸行業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在不少電子菸圈內的人士看來,半年前的那一道「網上銷售禁令」,已經註定了行業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只是沒想到,價格戰、傾銷戰會來的這麼快。隨著YOOZ推出9.9元電子菸杆,部分主流品牌也迅速跟進,推出了同樣價格的一次性電子菸。同時,為了讓商品變得更加「唾手可得」,部分品牌也在全力拓展新的線下銷售渠道。有電子菸代理商透露,春節後至今,其代理的品牌已經在全國授權了上百家經銷門店,線下銷售網絡覆蓋了近八成二三四線城市。
  • 電子菸「黑色十一月」:多品牌線上銷售存死角 線下監管或成最後一擊
    真空期過後,電子菸行業迎來「雪崩」。禁令不斷的背後,折射出電子菸行業一直以來的亂象。  下架、縫隙、漏洞 電子菸線上銷售「換湯不換藥」  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敦促相關企業及時關閉網絡銷售渠道,並敦促電子菸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
  • 電子菸「線上禁售令」下達後的一周:線上還能買,線下搞促銷
    近期,《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下稱「《通告》」)出臺,向電子菸發出了「線上全面禁售令」。新快報記者探訪直擊電子菸「線上全面禁售令」下達後的一周:有的線上電商平臺仍在正常售賣電子菸;廣州線下多數實體店所受影響不大,還提前「搶跑」,趁著11月開展大促銷。
  • 電商下架電子菸 線下經銷商打退堂鼓
    一時間,電子菸這個擁有千億市場規模的新興行業,在國內外都進入迷茫的時刻。上周五,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白宮舉行了有關電子菸的圓桌會議,重點討論了是否應該禁止所有口味電子菸產品。11月19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表示,該國將禁止使用和進口電子菸。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電子菸下相關禁令。
  • 雪加在電子菸排行中一路高歌前進
    >   「很簡單,線上不讓賣,線下門店大有可為!」在兩部委下發通告終止了電子菸的線上銷售後,雪加廣東省代吳東平輕鬆說道。在他看來,網售禁令只是改變了中國電子菸行業的遊戲規則,對龐大的電子菸市場衝擊並不大,它帶來的不是寒冬,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於是,在九成業內玩家虧掉了投資款、撤掉了生產線的時候,新銳電子菸品牌「雪加」改變打法,迅速集結資金下沉市場,趁機跑馬圈地,瓜分空出的市場份額。
  • 1800家電子菸「倒閉」事件
    更值得警惕的是,野蠻生長的電子菸蔓延到了青少年的世界。年輕時尚化的包裝、有意營造的潮流文化、繽紛多樣的口味,都踩中了青少年的興趣點。加之線上線下寬鬆的獲取渠道,電子菸順利潛入校園。人民網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多所學校周邊的便利店內,學生均可順利購買電子菸。
  • 1800家電子菸「倒閉」事件
    更值得警惕的是,野蠻生長的電子菸蔓延到了青少年的世界。年輕時尚化的包裝、有意營造的潮流文化、繽紛多樣的口味,都踩中了青少年的興趣點。加之線上線下寬鬆的獲取渠道,電子菸順利潛入校園。人民網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多所學校周邊的便利店內,學生均可順利購買電子菸。
  • 電子菸衝出迷霧?
    出品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許芸責編 | 蛋總在監管層叫停電子菸線上售賣後,曾經火熱的電子菸從風口墜落,爭議纏身。有人看到危機,火速清空了手中的電子菸庫存;有人看到了機遇,各大電子菸品牌不斷增加的線下零售終端,意味著這個行業仍然有諸如加盟商這樣的玩家不斷入場。
  • 阿聯將電子菸和水煙的禁令推遲到2021年執行
    阿聯聯邦稅務局(FTA)已發布一項決定,推遲執行阿聯的水煙和電子菸禁令。周二,當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在菸草及菸草製品標記計劃(Marking Tobacco and Tobacco Products Scheme)第二階段的時間表上,該禁令原定於2020年6月1日生效。該計劃旨在使消費者免受商業欺詐和劣質產品的侵害,並加強對偷稅漏稅行為的打擊。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77期:深圳開出全國首單電子菸廣告罰單!
    疫情期間英美市場受衝擊不大 喜霧:海外銷售額超國內11月26日,電子霧化菸品牌喜霧召開線上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其全新旗艦產品喜霧HERO系列。同時,該公司在兩大新型尼古丁技術平臺下的研發計劃及最新科研成果也首次曝光。據會上信息,喜霧HERO系列煙油全部採用喜霧自主研發的尼古丁X技術,並首次搭載了定製POWER陶瓷芯。
  • 線上變相銷售仍存 電子菸再迎監管重拳
    原標題:線上變相銷售仍存 電子菸再迎監管重拳來源:北京商報網7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從淘寶、京東上搜不到「電子菸」相關產品,但在淘寶輸入「煙」「一體可攜式霧化」等相關詞彙,則可以找到部分電子菸產品。
  • 禁止線上銷售的電子菸轉戰線下:有人9.9元打起價格戰,有人一個月開...
    鉑德新品發布,請來女模特助陣 每經記者 歐陽凱 攝爭奪線下渠道在經歷了「禁止線上銷售」、線下市場停擺(疫情)等遭遇後,越來越多的電子菸品牌希望能重新打開市場。對於行業內的清庫存現象,方輝解釋,這並非受疫情影響,是在2019年監管禁令(禁止線上銷售)出來前,當時很多企業以線上電商渠道為主,不能賣了後只能走線下,但又苦於沒有找到線下渠道,再加上對公司對行業未來發展預期不明朗,庫存上便積壓了很多貨,因此存在消化庫存的一個過程。但他強調,這不是行業內一個主流現象。
  • 雲南最大電子菸經銷商的2019:觀望、惶恐和野心勃勃
    現在為止,雙喜在紅河州已經有三家店了,但是他還想在2019畫上句號前,再開一到兩家店,目前的人手顯然不夠,不僅人手不夠,對於許多十八線小城市的普通青年來說,雙喜賣的是什麼,這東西是好是壞,也不清楚。 禁令沒有給雙喜造成很大損失,因為從一開始,他就沒有將重心放在線上銷售上,主攻的就是線下銷售,只要政策不會收得更緊,TOP10的電子菸生產廠家別垮臺,生意就能一直做下去。 中國菸民數量龐大,但大部分都是傳統菸草的用戶,要想越過關於電子菸眾說紛紜的網絡言論,將電子菸普及到傳統菸民中,並不是一件易事。
  • 電子菸的真相
    韓力用電子霧化器將尼古丁進行超聲波霧化產生蒸汽,在不燃燒的狀態下也可以產生和傳統香菸一樣的煙霧,世界上第一支電子菸就這樣誕生了,並且註冊了相關專利。 2004年,如煙霧化電子菸上市,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子菸品牌。同年5月,中國吸菸與健康協會認定如煙霧化電子菸「屬於控煙產品」,「是具有戒菸功能的控煙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