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疫情,國外產生了哪些新的詞彙和詞義?

2020-12-11 匯泉翻譯

就像突然之間所有的人都戴上了口罩一樣,這場疫情的相關消息,可以說是時時刻刻、鋪天蓋地地向我們湧來。

在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時,國外的社交和媒體生態中,也出現了大量關於新冠肺炎的內容。

在他們的新聞節目中,經常蹦出「hot zones(熱點地區)」、「lockdowns(封鎖)」這些詞語;他們交談時,經常提到「quarantines(檢疫隔離)」、「isolation(隔離)」等字眼。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國外產生了哪些新詞彙,又有哪些詞語的詞義發生了變化?

戰爭比喻

那些通常用在戰爭和戰場上的詞語被大量拿來討論疾病。

川普自詡為領導抗擊病毒的「a wartime president(戰時總統)」,紐約州州長將呼吸機比喻為戰鬥中的「missiles(飛彈)」。

華盛頓大學的一位語言學家認為,醫生和政客們都想用能體現問題嚴重性的比喻來引起公眾注意,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定義改變

在武漢封城時,外媒報導都用「lockdown(封鎖)」一詞。

西方疫情蔓延之後,各位州長、市長又「自創」出「containment zone(封堵區域)」、「shelter

In place(就地防護)」等詞。

「containment zone(封堵區域)」這個詞,讓人聯想到大規模隔離的畫面,但實施地區的實際情況卻是商家依然營業,人們自由進出。

這這種時刻,有權力發聲的人,卻往往出於拖延、推卸等目的,不停地使用一些新詞,或者給一些術語新的定義。

專業詞彙

科學家們經常發布有「morbidity(發病率)」和「mortality(死亡率)」等詞彙的聲明;政府官員警告「asymptomatic(無症狀)」的人也很危險……

但是這些詞彙都屬於專業的技術用語,很多公眾都是無法理解的。

公共衛生官員為了把這些技術用語翻譯成公眾可以聽得懂的詞語,決定用「not showing any symptoms(沒有症狀)」取代「asymptomatic(無症狀)」,用「spread(擴散)」等一些簡單動詞而不用「transmit(傳播)」,甚至還用「hand-washing(洗手)」代替「hygiene(衛生)」……

更多語言類、翻譯行業有趣話題和乾貨,關注我們喲~

相關焦點

  • 一課譯詞:新冠疫情防控相關詞彙
    一課譯詞:新冠疫情防控相關詞彙 chinadaily.com.cn 2020-02-20 17:30
  • 詞義的演變:古時詞彙今猶在,只是含義改(語文的演變03)
    當然一個字(詞)被造出來之後,它的詞義是否就從此固定不變了?顯然不大可能。古代詞語的意義在數千年的社會變遷中變化巨大。雖然在現代詞彙中,有一些詞的意義直到今天仍然是幾千年前的意義,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如「大」、「小」、「木」、「笑」、「鳳凰」、「參差(cēn cī)」、「窈窕(yǎo tiǎo)」等基本詞彙,它們是詞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人的語言由此可以為今人理解,體現了語言繼承性、穩固性。不過,更多的詞,既遵循語言的繼承性,又隨時而變,不斷地有「今義」在「古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 文言基礎知識:詞義的古今差別
    語言是社會的交際工具,它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漢語歷史悠久,古今漢語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古今漢語的不同,突出地表現在它的詞彙上。翻開一篇古文,我們看不懂或看不甚懂,主要的障礙是它的詞彙,是我們對其中一些字、詞的含義和用法不甚了了。詞彙,包括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
  • TCF-TEF考試的語法和詞彙部分怎麼準備?
    下面我們來看看詞彙和語法在考試中的佔比情況和我們應該如果複習。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語法是中國學生的強項。到法國讀書的同學對法國人教的法語都深有體會,完全不像中國老師解釋的那麼清楚。因為對於法國的教育來說學習語言更重要的是要學會交流,語法什麼的不是那麼重要。
  • 詞義的民族性
    下面就漢英詞義對比簡單舉幾個例子。 1.詞語空缺 有些概念在其他民族的文化中不存在,也就沒有相對應的詞彙。主要有三種,一是宗教信仰導致的詞語空缺,如漢語的「孝」「麒麟」「天罡地煞」,無法在英語裡找到對等的詞彙;二是民俗風化導致的詞語空缺,如漢語的「古琴」「三弦」「上山下鄉」「赤腳醫生」;三是地理環境導致的詞語空缺,如一些動植物只有中國獨有(如揚子鱷、華南虎等),外國自然也就沒必要造詞表達這樣一些事物。
  • 貝恩:新冠疫情對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平均售價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疫情影響下,消費者購買了更多的中低端產品,且選擇了促銷更多的線上渠道購買。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本次報告的聯合作者布魯諾(Bruno Lannes)表示,「新冠疫情對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信心的巨大改變,消費者表現出更為謹慎的消費態度和對促銷活動的熱情追捧。
  • 會猜測詞義吧?(猜測詞義技巧上)
    分析: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修飾限定了先行詞的內容和範疇,因此根據後面的從句可猜測出florist的意思為___________.(3)同位語 , ... , — 同位語是對其前的內容進行解釋說明的,所以,同位語也是猜測單詞詞義的一個好辦法。
  • 詞義引申的本質:詞音借用
    一 詞義引申的本質:詞音借用  以往對詞義引申的闡述,不論是古人所說的「義出於此」、「引而申之」,還是現代學者所說的「從本來的意義生出一個新的意義來」、「詞義從一點出發,不斷產生相關的新義」,都顯露出這樣一個思想:一個新義的產生是由於某個舊義的存在
  • 文言文專題系列——古今詞義的異同
    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文言裡的詞,尤其是在漢代以前,絕大多數是單音詞;而現代漢語裡,大多數則是複音詞。從古今詞義上看,有相同的,有不同的;有大同小異的,有大異小同的。了解詞義的變化,弄懂弄通古今詞義的異同就顯得很重要。具體我們就談談古今詞義異同的幾種情況:一、古今詞義完全相同。
  • 宣南樂隊問科學家:新冠疫情對愛滋病患者有哪些影響?
    新冠疫情對愛滋病患者有哪些影響? ,不僅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還是一些慢病的管理,包括我們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
  • 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好處?
    適用於哪些人群?打完後能不能摘口罩?接種疫苗會得到多久的保護?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圍繞老百姓關切的新冠疫苗相關問題,光明科普策劃「畫說防疫·疫苗來了」系列科普動畫進行全面梳理和解答。    【畫說防疫】接種新冠疫苗有哪些好處?    新冠病毒疫苗有必要接種嗎?    有必要。
  • 人類學家景軍:新冠疫情對哪個群體的影響更大?
    人類學家景軍:新冠疫情對哪個群體的影響更大?哪些群體在疫情中受影響更大?「人文清華」獨家專訪著名人類學家、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景軍教授,探究新冠疫情對不同群體產生的不同影響。清華教授景軍:「泰坦尼克」號中為什麼一等艙的生還者最多?疫情中的「泰坦尼克定律」在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中,誰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 專家:不建議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和HPV疫苗,新冠疫苗的這些要點轉發...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如果是滅活疫苗,對於大多數其它疫苗來說,可以同時接種,但因為新冠疫苗研發時間較短,在沒有國家規定的指南和方案要求之前,不建議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和HPV疫苗。我們國家相關單位用前期研發的疫苗產生的抗體,對不同來源包括國外的毒株進行試驗,通過試驗來看,它的免疫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我國已累計接種超百萬劑次新冠疫苗,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為保護高風險人群,我國6月份批准了新冠疫苗緊急使用,7月份開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接種。
  • 中職學校進行英語詞彙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詞彙的信心和能力
    2.3 記憶詞義的方法學習單詞不能只會讀、會寫而不知其義。學生普遍反映, 詞義比讀音和拼寫要難記得多。原因除了單詞一詞多義難以記憶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詞義不象單詞的讀音與拼寫那樣有明顯的規則可循。主要方法有:用舊詞解釋新詞、找同義詞或反義詞、用構詞法分解複雜新詞,等等。
  • 為什麼你如此勤奮,卻背不下來考研英語詞彙?
    通過分析和研究,我發現同學們背單詞時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我們一般只記一個單詞的一個詞義和一種用法,而考研英語對單詞各個詞義及其各種用法的考查則相當全面。
  • 國內外,因疫情產生的歷史第一次,有哪些?
    自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在全球大流行,目前歐美是疫情的重災區。因為疫情的緣故,2020年的開年特別不一樣,產生了許多的歷史首次,我們來梳理一下。武漢為避免病毒的傳播和為世界贏得抗疫的黃金窗口,武漢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封城」,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我們應該要感謝湖北、感謝武漢,他們為大家做出了犧牲和奉獻。從封城到解封共計76天。世衛組織的調查員都說了,世界欠武漢的!
  • 2020高考英語高頻考點——詞義猜測題巧突破
    這些單詞既不在《考試大綱》規定的詞彙表內,又未加注釋,這就意味著考生不僅僅需要完成試題中直接的詞義猜測題,還需要憑藉自己的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猜測出未加注生詞的詞義,這樣才能透徹地理解文章,完成閱讀理解任務。  詞義猜測題考查的範圍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生詞、短語、熟詞生義、句子和代詞的指代。
  • 英語閱讀與詞彙量
    詞彙是語言最基本的素材。掌握一定的詞彙量是閱讀能力的主要標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閱讀理解的效果。正如英國語言教育學家Wilkins所言:「沒有語法不能傳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彙就不能傳達任何東西。」可見詞彙在獲取語言信息時的重要性。事實上,國內英語教學在進入大學階段後,詞彙學習就成了精讀課和泛讀課的主要任務。
  • 抓住詞彙補齊短板 靜心專心細心應對英語
    周口一高高三英語老師牛冬雪說:「高考臨近,就英語學科而言,以課本為基礎,抓住詞彙。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石,詞彙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英語考試的成敗,所以同學們務必做到熟記高考3500詞彙的常考詞義。對於這些詞義,掌握其在不同語境的不同含義尤其重要。」 英語是一門重基礎的學科,據牛老師介紹,同學們只要沉著應對,冷靜答題,做到考場能靜心、答題能專心、檢查能細心,一定會考出理想的成績。而在高考答題過程當中,又該注意哪些方面?
  • 考研英語高頻詞彙常考詞義、近義詞辨析(1)
    考研英語一直是大家備考的重點,詞彙更是基礎。新東方在線網絡課堂考研英語輔導團隊根據多年輔導經驗,現將考研英語歷年高頻詞彙的常考詞義進行了列舉,對加入了近義詞辨析及例句總結。希望廣大考生能從這些總結、歸納中吸引考試中的精華內容,提高複習效率。以下是第一部分,後續詞彙將會陸續與廣大考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