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社會的交際工具,它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漢語歷史悠久,古今漢語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古今漢語的不同,突出地表現在它的詞彙上。翻開一篇古文,我們看不懂或看不甚懂,主要的障礙是它的詞彙,是我們對其中一些字、詞的含義和用法不甚了了。
詞彙,包括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一些屬於基本詞彙的詞,如「人、手、山、水、勝、老、南、北、耕、織、百、十」等,古今沒有什麼兩樣,不是我們閱讀文言文的障礙。不過,這部分詞為數極少。除此以外的大量詞彙,主要是一般詞彙,從古到今發生了很大變化,造成我們閱讀文言文的困難。
這大致有兩種情況:第一,隨著歷史的發展,一些詞逐漸被淘汰了,例如「君、臣、妾、俑、諸侯、孝悌;履、冠、叟、須臾」等。其中,「君、臣」之類所表示的舊事物、舊思想已不存在;「履、叟」之類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雖然還在,但現在改換了稱呼,現在不說「履、冠、叟、須臾」,而說「鞋、帽子、老頭兒、一會兒」。不管是隨著舊事物的消亡而消亡,還是改換了稱呼的,總之現在是不用了,它們是死詞。這些死詞比較好辦,不懂,查查字典、詞典就是了。難辦的是第二種情況,即古今字面相同或部分相同,而含義和用法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在這種情況下,以今解古,就會發生錯誤。如:
①逝(誓)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魏風·碩鼠》
——(我)決心要離開你,到那安樂的地方去。「去女(你)」,不是「到你那裡去」,而是「離開你」。又如「去趙」,是離開趙國,不是到趙國去,和現在說「去車站」的「去」意義不同。「去」的這種古義還保留在「去世」、「拂袖而去」等現代詞語裡。
②兔走觸株,折頸而死。《韓非子。五蠹》)
—一隻兔子奔跑起來,撞在樹樁上,撞斷脖子,死了。「走」的現代意義是「行走」。「兔走觸株」的「走」顯然不是這個意思,因為兔子在一般行走的情況下不會「折頸而死」。古代說「走」,相當現在說「跑、奔跑、逃跑」(古代的「行」等於現在說「走」)。「走」的這種古義還保留在「走馬觀花」、「望風而走」這樣的成語裡。
③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開始衰落,第三次擊鼓士氣就竭盡了。「再」等於現在說「第二次、兩次」,不表示動作的重複(表示重複用「復」)。「再」的這種古義還保留在「一再、再三、一而再」等詞語裡。
④三曰勸農功。(晁錯:《論貴粟疏》)
——三是鼓勵人民務農。「勸」是「鼓勵、勉勵」的意思,不同於現在「勸」當「規勸、勸解」講。荀子《勸學》,「勸學」是鼓勵人們學習。
「去、走、再、勸」現在是一個詞,古代也是一個詞,但古今詞義不同。「去、走」古今差別明顯,「再、勸」古今差別細微。有的時候,在現代漢語裡是一個詞,在文言裡卻不是一個詞,古今含義自然不同。如:
⑤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潛:《桃花源記》)
——田野上道路縱橫交叉,雞犬之聲村村可以互相聽到。現在「交通」是各種運輸事業的總稱,它是一個詞。這裡「交通」不是一個而是兩個詞,意思是「相交相通」。
⑥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桔樹和枳樹)只是葉子相仿,它們的果實味道不同。「其實」現在是個虛詞(副詞),這裡「其實」等於「它們的果實」,意義實在,而且不是一個詞(「其」是代詞,「實」是名詞)。
⑦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左傳·曹劌論戰》
——這是誠心對待人民一類的事啊,可以憑它(和齊國)打一仗。「可以」等於「可以以之(此)」。其中「可」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可以」,「以」是介詞,當「憑、靠」講。
也有的時候,在文言裡是一個詞,在現代漢語裡不是一個詞,而只是一個詞素。例如「堅、實、制」,古代是一個詞,現在不是一個詞。但是,「堅」仍是「堅硬、堅固、堅實、堅定、堅決」這些現代複音詞的構詞成分。「實」仍是「結實、堅實、果實、實際、實在」這些現代複音詞的構詞成分。「制」仍是「控制、限制、管制、制約、制裁」這些現代複音詞的構詞成分。而且它們都保留了原單音詞的部分意義。遇到「堅、實、制」這樣的古詞,要結合上下文看看它是什麼意思,相當於現代的什麼詞,不要隨便拿一個自己熟悉的現代詞去解釋。如:
⑧人有鬻矛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韓非子·難勢》
——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耀自己的盾堅固,說:「什麼東西也刺不破它。」堅:堅固。
⑨木體實而花萼振。(《文心雕龍·情採》
——樹木質體堅實,因而鮮花盛開。實:堅實。
⑩善制兵,謹擇守。(柳宗元:《封建論》)
——要善於控制軍隊,謹慎地選擇地方官吏。制:控制。
閱讀古代作品要注意詞義的古今差別。不但要注意那些古今詞義顯著不同的詞,而且要注意古今詞義只有細微差別的詞。而要弄清詞義的古今差別,就要了解詞的古義。所以對於文言裡的常用詞,要結合自己的閱讀,經常查查字典、詞典等有關工具書,看看它的本義是怎樣的,以後又有哪些變化。
未完待續……
推廣全民閱讀新時代!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性。
我們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玄幻言情、豪門總裁、穿越架空、仙俠奇緣、科幻網遊、都市異能、校園寵妃、職場娛樂、同人靈異等網絡爽文小說!
我們也拒絕聽書,聽書不利於思考,更容易被朗讀者、講解者帶動情緒。讀書的時候,喜歡哪一段,可以反覆咀嚼、品味。有感觸了,可以停下來慢慢思想,而聽書適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哪能聽得懂呢?
#古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