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2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19日,由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省總工會指導,省醫務志願者協會和福州市第二醫院主辦的「冬日送暖·健康佑老」關愛離退休幹部職工骨質疏鬆症科普講座在榕舉行,該講座旨在讓離退休幹部職工提高對骨質疏鬆危害的認知,提升對骨骼健康的重視程度,並增強相關防治意識。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導致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為中國發病率排名第四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國50歲以上的骨質疏鬆人數預計有6940萬,其中每年因骨質疏鬆導致髖骨骨折有68.7萬人次。
活動現場,醫學專家就骨質疏鬆知識展開宣教科普和現場答疑,分享骨質疏鬆疾病預防知識。據介紹,患上骨質疏鬆主要的原因是人體內的骨量減少,在日常生活中骨質量因為飲食不當、生活不規律、運動量不足等原因受到損傷或是骨強度變得降低、變少,從而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具體表現為出現周身疼痛、身高降低、駝背、脆性骨折等。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的減退,腎臟及腸道功能逐漸減弱導致鈣平衡失調,50歲以後骨量平均每年丟失0.5%至1%,這也是骨質疏鬆「愛找」婦女和老人的根本原因。
專家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調整生活方式,攝取適量骨健康基本補充劑,以及藥物幹預。其中,補鈣是骨質疏鬆治療最常用、最有效的辦法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補鈣的同時, 必須注意補充維生素D,如果膳食不能滿足每天攝入量的要求,則需要口服藥物,比如鈣劑、維生素D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