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12月8日下午,祈福醫院「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幫助III期肺癌患者把握治療「關鍵窗口期」,獲得規範化、精準化、個性化的一站式多學科聯合診療。據悉,祈福醫院是全國首家掛牌該中心的民營三甲醫院,開通聯合門診後,III期肺癌患者掛1個號即可享受多學科專家會診,不必再奔波於多個科室之間。
祈福醫院院長彭磷基博士、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蔡綺純主任、放療中心龔偉副主任、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梁穎副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包勇副主任、廣東省人民醫院江本元博士,以及祈福醫院其他相關學科的主任專家們都共同出席了啟動會。
III期肺癌特殊,是治療的「關鍵窗口期」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我國最高發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民健康,其中III期NSCLC(局部晚期)約佔30%,患者數量龐大,不容忽視。祈福醫院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蔡綺純主任強調:「實際上,III期患者接受規範化治療後,仍然具備臨床治癒的機會!」
她解釋道,III期肺癌是「關鍵窗口期」,該時期的腫瘤細胞已經發生淋巴結轉移,部分患者有手術機會、部分患者卻不適合手術,異質性強,治療手段複雜、爭議也多,導致臨床治療方案難以定奪,錯失治療良機很容易進展到IV期(晚期)肺癌。「因此,需要多學科專家會診(MDT)以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以病為本,掛1個號即享受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
據了解,隨著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祈福醫院也將開通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門診,患者掛1個號即可一站式享受多位不同學科專家的聯合診療服務。聯合門診由胸外科、放療科、腫瘤免疫科、腫瘤內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深度參與,為III期肺癌患者提供診療便利與最優決策。
祈福醫院是全國首家成立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的民營三甲醫院,院長彭磷基教授在啟動會上致辭,對診療中心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通過多學科的合作,為III期肺癌患者提供更便利、更規範、更精準的治療與幫助。」
祈福醫院「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正式掛牌
為此,祈福醫院整合廣州地區優勢醫療資源,不僅集結院內多位國內腫瘤、免疫專家,如國內放療奠基人之一崔念基教授、知名免疫學家吳長有教授;同時保持與外院機構及多位知名專家同步發展,如攜手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學組秘書長陳明教授開展網際網路+放療等相關技術協作,打造安諾雲智遠程放療中心,與業內多名專家教授合作,開展業務指導、遠程會診、信息互通等業務支持。
據悉,祈福醫院是中國首家通過國際JCI認證的三甲醫院,是中山大學肺癌研究所臨床試驗研究基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專科單病種聯盟單位,並被授予「廣東省中醫腫瘤名科」。
專家各抒己見,全力助推肺癌診療規範化
啟動會上,各學科專家就自己的專業領域,對III期肺癌的規範化診療各抒己見。
發揮綜合性醫院優勢,提高生存率
祈福醫院放療中心龔偉副主任就放療和其他治療手段在III期NSCLC的最新應用現狀進行了全方位的解析。他指出,在過去,同步放化療是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方式,而今年9月PACIFIC研究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上公布的一項數據,打破了治療僵局。
該研究顯示,III期不可切除NSCLC在接受同步放化療後,未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採用PD-L1免疫抑制劑鞏固維持治療,可以明顯改善PFS(無進展生存期)和OS(總生存率)。「這勢必成為未來III期肺癌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因此規範化的MDT聯合診療顯得更有意義。」
據祈福醫院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蔡綺純主任介紹:「同步放化療配合PD-L1抑制劑免疫治療方面,更能充分發揮綜合性醫院的優勢,看齊國際水平,2019年美國腫瘤學年會上公布的3年生存率達到57%,我們腫瘤中心也已經達到這個水平。」
減少誤診、延診,提供全程便利、關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包勇副主任在發言中首先指出MDT的核心意義:「很多III期肺癌患者都疲於奔走各個科室之間,MDT不僅提供患者規範化診療,也提供了全程的便利與關愛。」
廣東省人民醫院江本元博士分享了III期肺癌MDT中心建設的經驗,他強調MDT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治療,也有利於在診斷階段即準確判斷患者分期,最大限度減少誤診、延診。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梁穎教授,祈福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區俊文,腫瘤二科/胸部病區杜海堅主任、陳鵬飛副主任醫師、謝國明副主任醫師,胸肺乳腺外科彭秀凡主任、呼吸內科陳小容主任、病理科廖秋林主任等專家也熱烈參與討論了在III期肺癌MDT中心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與會專家一致肯定了MDT模式在III期肺癌診療中的意義,但在臨床工作中,具體的治療方案如何根據患者的個體化情況進行調整和落實,仍需攜手共同摸索。
梁穎教授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在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建設初期的經驗:「初期可以從院內科室的III期肺癌病人入手,重點在於累積經驗;對於新入院患者,應儘可能減少病人就診的繁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