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後,距離農曆春節的到來也不遠了,可以預見到的是,未來一個月左右的農村會變得越來越熱鬧,很多在外讀書和打工的朋友,這段時間都已經陸陸續續的回了老家,畢竟對中國人而言,春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很多人一年到頭也就只回這一次家,千裡迢迢的趕回去就是為了在重要的時候能和家人團聚。
每年的過年前後的這段時間,走親戚對農村人來說是少不了的,就連很多已經在城裡安家生活的人,都會趁著這個機會回鄉探親,到農村的親戚家拜訪一遍。和城市相比,農村人的淳樸熱情一向是出了名的,年末年初有親戚上門更是一件大好事,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很多農村人家在招待親戚這件事情上面一向是熱情又大方的,不過如今這種情況似乎已經有所改變。
都說農民好客,可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幾年每年剛過完除夕,大部分農村地區正月裡就有一些城裡的親戚回鄉探親,按理說是好不容易擁有的見面機會,可是面對這些遠道而來的親戚,很多農村人卻高興不起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根據一些農民朋友的說法,每次有城裡的親戚回鄉探親,很多農民的心情總是無奈大過於期待,對很多農村人而言,接待城裡親戚甚至成了一件想躲還躲不掉的麻煩事。而農民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方面,很多城裡親戚所謂的探親,實際上可能只是在名義上走個流程。
農民原本不僅精心準備了一桌子好菜招待,還想著能和城裡來的親戚好好敘敘舊,可是實際情況卻是,這些親戚到家之後,不僅沒吃幾口菜,和農民也只是簡單的寒暄,反而更樂意到村子各處轉悠,十足一副來旅遊的樣子,在農民看來,這樣的親戚並非是專門來拜訪自己的。
另一方面,一些在城裡生活久了的人,就算是回農村探親,和村裡人也沒有太多共同話題,老一輩的情況可能還好,畢竟是在農村長大的,對村裡的一草一木和熟悉的人也還有一些感情,但是隨著這一輩人的老去,現在來農村走親戚的大多都是由年輕人來代替。這些從小在城市長大的人,生活環境和農村有很大的不同,很難找到共同的話題,尤其是和長輩之間還有因為年紀產生的代溝,更難聊到一塊去,這樣的場面只會讓雙方更尷尬。
更重要的是,城裡各方面的條件都要比農村好的多,這也導致一些從城裡來的親戚,骨子裡多多少少帶著一些優越感,因為自己發展得更好,言語中也會有一些炫耀的成分,面對這種攀比,農民心理也會覺得不自在。正是因為這幾個方面的原因,面對回鄉探親的城裡親戚,很多農村人才會高興不起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中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