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農民熱情好客,城裡親戚來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這是為啥?

2020-12-23 網易新聞

農村有著比較濃厚的傳統習俗,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也較為明顯,熱情好客的待人方式也非常的普遍。雖然不一定有多麼名貴的美食,但是來了客人必定會把家裡的好酒好菜拿出來招待客人,客人離別的時候也會熱情挽留,這就是農民心中的「客情」。

可能有的朋友就要質疑了:既然農民如此的好客,為什麼城裡親戚到來之後,農民卻高興不起來呢?當然這也並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每個地區的農村與城市情況不一樣、親戚之間的親疏來往也是有差異的。大部分的農村都客情比較好,農民朋友也希望自己家的親戚多多走動來往,甚至誰家的親戚經常來就是誰家生活條件越好的體現。有的農民「不歡迎」城裡親戚登門造訪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 城鄉生活條件差異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

自古以來絕大部分的農村發展程度都略微滯後於城市發展的步伐,受到地理環境、自然條件以及生產方式的制約,農村的主要功能還是側重在生態農業的發展,工業與第三產業在農村均難以有明顯的優勢。農民樸實、本質、地道,城市居民在思想格局和生活方式都更具開放性,農民與城裡人的飲食、起居及交際等日常生活習慣方面都可能產生差異化。

二、 城裡親戚到農村之後產生的「嫌棄」心理。

除了生活條件和生活習慣的相關差異,農民不太「歡迎」城裡親戚造訪的很多原因還是源自於城裡人對農村和農民的「嫌棄」,也就是優越感作祟。城裡人見多識廣,受教育程度也普遍更高;而農民就相對要含蓄一些,少了幾分張揚的個性,於是城裡人覺得農村各項條件很不方便,認為農民比較「土氣」。嫌棄之下,也就難以誠懇相見。

三、 城裡人到了農村以後將打亂農村的生活秩序。

客人到訪是好事,雖然我們的漢語中有「客隨主便」這個詞,但是在現實當中還是以照顧客人的生活習慣和規律為主的,讓客人滿意才是待客的最終目的。那麼城裡親戚來了農村,必然也要盛情招待的妥妥的,自己養殖的雞鴨魚肉和原生態的青菜果蔬是必不可少的,有的還要考慮到客人的行程安排住宿,也就可能打亂農村裡某些原有的規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都說農民好客,城裡的親戚回鄉探親,為何農村人卻高興不起來?
    每年的過年前後的這段時間,走親戚對農村人來說是少不了的,就連很多已經在城裡安家生活的人,都會趁著這個機會回鄉探親,到農村的親戚家拜訪一遍。和城市相比,農村人的淳樸熱情一向是出了名的,年末年初有親戚上門更是一件大好事,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很多農村人家在招待親戚這件事情上面一向是熱情又大方的,不過如今這種情況似乎已經有所改變。
  • 都說農村人比城裡人熱情好客。你以為是天生的?不,這才是真相
    都說農村人比城裡人熱情好客,還別說,接觸過農村人和城裡人之後,這感覺還是蠻強烈的。印象中就是農村人樸實、接地氣,容易交往。而城裡人則高冷,不太容易親近。那是不是農村人和城裡人天生就自帶這一特徵呢?那倒也不是,這「熱情好客」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也算不上是一種天生的性格。要說為什麼會有這一區別,主要還是受兩者各自的生活環境所影響。你想,一個村子的人,一輩子甚至幾輩子都住在同一個地方,不僅各家之間都很熟悉,甚至連相互間的祖輩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可以說是見面三分親。
  • 合村並鎮本是好事,這3類農村將面臨拆遷,為何農民卻高興不起來
    導語:合村並鎮本是好事,這3類農村將面臨拆遷,為何農民卻高興不起來近年來我國對於農村對區的發展格外的重視,對於農民的生活質量也密切關注,想必在農村的朋友也能感覺到這種厚愛,不管是在農業方面還是在農村的改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農民的好日子也一步步變得更好
  • 為啥有些農民,對農村合作醫療繳費熱情不高呢?
    要知道我們村門牌號只有420多號,也就是420多戶村民,以一家平均4個成年人,共是1680人,但有4分之一的村民,他們既然一直不去交農村醫保?那麼農村醫保,農民們到底要不要交呢?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下,我個人的看法:先來分析下,為什麼有農民不願意交農村醫保?
  • 不開花不結果,根部卻藏著「金狗」,農民當成寶,城裡卻當綠化
    ,根部卻藏著「金狗」,農民當成寶,城裡卻當綠化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它們形態各異千奇百怪,但是無論是長得難看的、有刺的還是有毒的,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用途,就比如葎草,它全是長滿了刺,喜歡生長農田邊,不僅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影響,還時常會劃傷幹農活的農民,很多人都認為它是害草,沒什麼用,但是葎草卻是民間的一種中草藥材,其他果穗還能用作製造啤酒的原料
  • 過年了,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
    這些年無論農村人風俗習俗,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無一不在發生著變化。尤其眼下正值過年期間,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如今在農村過年也越來越沒有年味了,近日筆者這所還出臺了「禁炮令」,全城禁止放鞭炮。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農村年輕人,也開始都不愛走親戚了。如今過年了,在農村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也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
  • 有的農民遊手好閒年入10萬,而累死累活的農民卻不及一半,為啥?
    導語:有的農民遊手好閒年入10萬,而累死累活的農民卻不及一半,為啥?隨著國家的不斷的發展,現如今的農民連城裡人都高攀不起,想回農村卻沒有住的地方,所以說住在農村的農民也應該算是有福分了。不得不說在國家這幾年的大力扶持下,農村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的生活也有明顯的提高,變現的渠道也不止是種地一種了,有的農民也通過其它的一些方式賺到了大錢,當然也有的農民還是守著自己的兩畝三分地,時間久了貧富差距也就拉開了,在農村你會發現有的農民遊手好閒一年能賺10萬多,而有的農民累死累活卻不及別人一半,這究竟是為啥?
  • 3月農村集市苗木成了香餑餑,商販高興農民也開懷,到底是為啥?
    而近日3月份之後春暖花開,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勢也有了很大的好轉,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解除了封路封鎖人員也可以正常的進出和流動,因此農村的集市上也逐漸火熱起來。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在農村集市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人扎堆買樹苗,這是為啥呢?為啥樹苗成為香餑餑了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一頭牛賺4千多農民為啥不養?農村大叔說村裡除了我,別人都不敢
    導讀:農村養牛的利潤很高,一頭牛的利潤在4000以上,要比養豬賺得更多,農民為啥不願意養牛呢?在農村,這確實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說我父親他們那輩農民,耕田主要的還是用牛,但村裡每家每戶就餵養一頭牛,除了母牛下的牛犢,餵養兩頭的很少見。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外出農民工都開始返鄉了?聽聽農民咋說
    導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外出農民工都開始返鄉了?聽聽農民咋說時至大雪節氣,今年的農民工返鄉潮將至,這也讓人想起了一個人們常常議論的話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都返回家鄉不願意再出來了?,其實這也有一定的好處,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減輕了春運的壓力再來看為什麼有些農民說回家之後不想再來城市打工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如今打工也不容易,賺錢難了,表面上來看我們農民工朋友一天工錢也有幾百塊,一個月下來也有上萬元的收入,但實際上大多數農民工的收入是達不到這個數的,以工廠而言,每天加班累死累活的,能有6000元就不錯了,就是在工地上班平均下來一個月也高不了多少
  • 農村串門習俗正在「消亡」,農民回村,除應酬外不出門轉,為啥?
    如果哪家沒有男孩,但是又想要生男孩的話,一定要找村裡未結婚的男青年來幫忙貼春聯,寓意著來年這家人能早點如願以償。雖說我國地域比較遼闊,村與村之間的習俗也或多或少存在地域差異,但其中有一個習俗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那便是串門了。在記憶當中,過年這段時間,農民除了忙著趕集採買過年用品之外,還會時不時地到村子裡其他農民家裡坐坐,彼此問安祝賀,說一些吉祥話兒。
  • 總說農村戶口值錢,為何農民還往城裡跑?其實值錢的是這2類村子
    在最近幾年,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未來農村的戶口將會越來越值錢,農村的土地資源、環境資源會讓農民的身價提高,很多城裡人都在往農村跑。對於這一類說法,很多人都半信半疑,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農民越來越少,人們相信物以稀為貴,所以他們也會相信未來農村戶口會變得值錢。但是另一方面,從實際情況上來看,久居農村的農民並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戶口有變值錢的趨勢,土地還是沒人收,農作物也沒漲價,甚至村子裡都沒有什麼建設的大動作。
  • 下一周,大兒子就要結婚了,可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下一周,大兒子就要結婚了,可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個失敗的父親,把自己的人生也過得一塌糊塗,還連累了家人。當年,我衛校畢業,被分回到了家鄉市區某三甲醫院。她給我找了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農村漂亮姑娘。我堅決不同意。但母親說我們家男丁單薄,要多生孩子。我找有工作的,就只能生一個。我和母親苦苦周旋,但最後她以跳崖作威脅,我只能答應。婚後兩年,我如母親所願,讓她抱上了兩個孫子。母親高興了,但我很痛苦,我真的忘記不了自己的前女友,真的討厭我媽逼我娶的這個老婆。
  • 價格連漲成「黃金魚」,一個月漲價近50%,農民卻高興不起來
    每天農產品市場行情的變化都會牽動農民的心,這關係著農民最切實的收益。現在市場的消費力在上漲,農產品銷售也出現回暖且上升的趨勢,這對農民來說是個好消息,不過也並不絕對。尤其是水產品,有些魚賣不動,像鱖魚、石斑魚;而像鯽魚、草魚則因為「缺魚」,價格連漲。
  • 城裡工廠「用工荒」,月薪6、7000難招人,農民卻找工難,咋回事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城裡工廠「用工荒」,月薪6、7000難招人,農民卻找工難,咋回事?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作為一名農村出身的80後來說,可能大家都親身經歷了這些年農村所發生的變化。
  • 農村越來越好,為啥農民忍受高房價進城買房?一個字說明一切
    可是現在,農民們卻忽略了城市的光怪陸離給他們帶來的思想轉變。都是人,為什麼城裡的人卻開好車、住好房,女人穿金戴銀,孩子要啥給啥?舊有的思想桎梏被打破,想像城裡人一樣體面地活著,在城裡有一套住房,哪怕自己住不上,能夠給孩子鋪就一個美好的未來也值得。在城市搬磚越久,越會發現自己和這座城市以及時代的脫節。
  • 作為一個80後農民,我來說說為啥現在的農民,對於土地格外重視
    我們魯西南農村這裡對於土地格外的重視,從來都沒有見過誰家的土地荒廢著不種地,反而大家都是寸土必爭,鄉裡鄉親之間一般凡事都好商量,可是一旦牽扯到分地上面,卻往往會鬧得不可開交,堂兄弟,叔兄弟,哪怕甚至是親兄弟之間,因為爭搶土地臉紅翻臉的事情真的很常見,所以對於不住在農村的人
  • 為什麼農民縣城買房卻不住?是人傻錢多嗎?聽農民怎麼說
    農民心中的所謂當個城裡人,其實就是能夠在城裡有買套房子。有部分農民是全款買房,即便銀行有可以貸款買房這個業務,但很多農民卻不想這樣做,為啥呢?除了覺得有利息不划算,他們還認為貸款買房傳出去丟人,其實這都是觀念問題……當然也還是有部分按揭買房的,畢竟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 「農民有錢,心裡卻犯難」,這「3害」不解決,農民幸福感無望
    近些年來,變化一直都是農村的主旋律,這裡的變化不僅僅是指農村經濟好了、農民生活和收入水平高了,同時也包含農村整體精神文明和風氣的進步。事實上,隨著改革在農村的深入,以及城鎮化發展的加快,讓農村迎來了前所有為的發展機遇。
  • 農民困惑!農村蔬菜爛地裡,城裡一斤要賣好幾元,問題出在哪了?
    四月同樣也是農民收穫的季節,看著菜販子一車接一車的拉著農民種的蔬菜。可是農民朋友似乎並不怎麼開心,臉上更是多了一絲無奈和困惑的憂傷。看著村裡的老李,臉上也並看不出高興的表情。老李說今年他們家種了幾畝地的蔬菜,因為前段時間氣溫也比較低,老兩口也是忙的沒完沒了,又是蓋草蓆給蔬菜保暖的、又是除草施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