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運動能力的發展一定離不開一對健康、完美的雙足,但許多嬰兒在學步期由於各種原因,影響了腳的正常發育,出現扁平足。有些家庭覺得寶寶平足也沒有什麼影響,只是走路容易跌倒,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事實上扁平足的危害遠不止這些,比如關節受傷,肌腱炎等等。因此,為了寶寶走得更穩,父母要注意以下4點,讓他能擁有完美的足弓。
著裝要講究。
除了遺傳因素對寶寶的腳型有影響外,後期的著裝也起到了關鍵作用。當嬰兒在學步期時,腳部骨骼非常柔軟,如果穿著不合適的鞋,腳部骨骼就會發生變形,進而影響他形成健康的足弓。許多父母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為了寶寶腳的健康發育,遠離平足,父母就要為他選擇一雙科學設計,穿著舒適的學步鞋,幫助寶寶平穩行走。
正確地坐著。
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地板時間」,即在地板上與家人玩耍的時間。但許多寶寶在玩耍過程中坐姿不正,喜歡「鴨子坐」(就像鴨子兩腿向後坐一樣)。這樣做不僅會影響血液循環,還會影響腿部的發育,導致O型腿,此外,還會增加扁平足的發生機率。
合理的重量。
許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越胖,就越容易出現扁平足。儘管嬰兒需要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來滿足他們每天所需的營養素,但這是他們成長的關鍵階段。但有些家庭為了寶寶發育較好,對寶寶飲食這方面缺乏合理規劃,過分追求量而忽視質,營養不均衡,導致寶寶體重過重,加重了寶寶腳所能承受的重量,使足弓變得扁平。因此,為了寶寶的腳健康,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是非常必要的。
適當的運動。
嬰兒在發育過程中,如果父母發現他有扁平足的傾向,就要及時教他做些簡單的足底運動,幫助嬰兒早日康復。例如抓紙運動,就是在地毯上鋪一小塊毛巾,用腳趾反覆抓,堅持10-20次,這樣可以鍛鍊足底肌肉。也有腳尖運動,即用力抬起腳跟,用腳尖支撐站立,堅持5S,同樣重複10-20次,這樣可以很好地拉長腳部肌肉。
對嬰兒的健康問題,父母千萬不要抱有一種佛系的態度,畢竟是影響他一生的事。嬰兒學步期,父母努力做到以上四點,讓他輕鬆擁有完美的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