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大地深情」,助推高質量發展——湖南「十三五」自然資源工作...

2020-12-23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十三五」即將收官,我省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情況如何?不動產登記服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等各項改革政策推進得怎麼樣?

  「十三五」期間,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強化責任、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我省自然資源事業邁上新臺階。土地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資源保護成效明顯、不動產登記等便民服務改革推進紮實有效。

  展望「十四五」,全省自然資源工作將繼續「滿懷大地深情」,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要素供給「有力」

  資源保障大提速

  時下,常益長高鐵建設如火如荼,預計長沙到益陽段明年通車,2022年底實現全線通車。

  「前期用地報批工作進展順利,為工程『搶時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常益長高鐵徵拆協調辦主任張均良介紹,常益長高鐵用不到6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般需要1至2年的報批工作,刷新了湖南鐵路合法用地報批最短時間紀錄。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十三五」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強化土地要素保障,疏通堵點、攻克難點、打造亮點,「跑」出了用地保障新速度,釋放出了更多的土地紅利。

  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我省全面落實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要求,累計執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超5.2萬公頃,批准總用地面積超8萬公頃,供應土地11.57萬公頃,實現土地出讓價款8800億元。批覆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4.73萬公頃。

  用地審批服務不斷優化。通過建設用地審批聯審制度改革,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我省目前單個項目用地審批辦結時間壓縮至10天以內。

  土地資源「保供」有力,礦產資源勘查增儲亦進展順利。近幾年,我省新發現礦產地41處,新增探明錳礦礦石量1600萬噸、鉛鋅金屬量160.1萬噸、錫金屬量27.4萬噸、銻金屬量42.8萬噸、金金屬量211.6噸、礦泉水0.9萬立方米/日;共完成了22個重要礦種的資源潛力評價。

  資源保護「得力」

  耕地礦產開發利用合理有序

  12月初,走進衡南縣長鴻礦業鴻發採石場,只見路面進行了硬化,路旁種上了樹,邊坡鋪上了草,損毀的山體正在復綠,與幾個月前塵土飛揚、嘈雜無章的景象大不相同。

  「十三五」以來,我省為保護礦產資源、維護礦山安全,堅持「重拳」整治礦山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僅近兩月,全省就排查非煤礦山領域礦山(採礦點)1300餘處,發現違法違規行為159起,取締關閉118處。

  礦產開發秩序持續好轉。通過專項整治,近5年全省採礦權數下降至4970個,較規劃控制數6500個少1530個,大中型礦山佔比達18.59%,55家綠色礦山納入國家名錄。砂石土礦由最高時期的3606個下降至2456個。對自然保護地和生態紅線內的526宗礦業權進行了處置。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成效初顯。統籌推進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試點;完成長江岸線和湘江幹流10公裡範圍內的545個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修復損毀土地1911.52公頃。

  我省堅守底線思維,確保生態保護紅線不減一點,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一分,傳統村落保護範圍不退一步,持續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

  目前,全省耕地保有量6223.1萬畝,高於規劃目標277.05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4950萬畝,補充耕地91.95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458.1萬畝。

  民生服務「給力」

  各項惠民便民改革向縱深推進

  11月26日,在長沙梅溪湖的金茂灣項目交房現場,540戶業主接過了新房鑰匙和不動產權證書。金茂灣項目是長沙市首個交房當天即交證的全裝修項目。

  「以前買房從籤約到拿房產證,要兩三年的時間,給大家在落戶、銀行貸款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困擾,現在交房即交證,老百姓心裡也踏實!」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全省新建商品房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證」。

  「十三五」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自然資源事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不動產登記服務提質增速。全省大力推動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持續推動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改革,並全面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省共計組建服務窗口2121個,頒發不動產登記證書691.81萬本、不動產登記證明708萬份。不動產一般登記、抵押登記業務辦理全面壓縮至5個工作日。

  全力助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向貧困地區單獨下達新增建設用地扶貧專項計劃,切實保障脫貧攻堅項目用地,扶貧項目報批可通過「綠色通道」辦理。用好用活增減掛鈎政策,貧困地區共流轉增減掛鈎節餘指標0.7567萬公頃,實現流轉收益225.91億元。

  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不斷增強。全面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累計投入資金70.99億元,建成地質災害應急中心112個,實施地質災害治理項目5376處、搬遷避讓26042萬戶8萬人,消減地質災害隱患8873處,實現地質災害因災死亡率和受威脅人數雙下降。

  (文/黃利飛 周昌琪)


相關焦點

  • 湖南打造「三個高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長沙12月24日電(記者 白祖偕 鄧霞)2021年的湖南,如何開啟「十四五」新徵程?24日召開的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該省提出要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助推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 輝煌「十三五」譜寫新篇章|湖南:薪火相傳 讓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芒
    編者按:「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經過5年接續奮鬥,湖南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等躍上新臺階。紅網時刻開設《輝煌「十三五」 譜寫新篇章》專欄,回顧和梳理「十三五」時期湖南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導在湖湘大地上,紅色傳統積累深厚,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遵義醫科大學:紮根貴州大地 開展高質量科技創新工作
    近年來,遵義醫科大學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圍繞貴州特色產業發展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潛心打造以科技領軍人才為核心、重點科技平臺為載體、重大科技項目為牽引、重要科技成果為標誌的科技創新體系,紮實將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高質融合高校資源與地方高新科技產業發展,提升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為助推貴州省成為全國重要的健康醫藥產業集聚區和全省決戰脫貧攻堅和人民生命健康貢獻遵醫力量
  • 對標對表「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推動常德自然資源規劃工作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常德3月31日訊(記者 黃剛 通訊員 黃書冶)3月31日,常德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以「三會合一」的形式召開全市系統自然資源規劃工作會議、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會議。會議總結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相關工作。黨組書記、局長陳愛喜出席會議並講話。
  • 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十三五」時期我國質量發展成效綜述
    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而回望收官在即的「十三五」,我們同樣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質量」脈絡。素有「中華第一刊」之稱的《半月談》,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五大關鍵詞致敬「十三五」》一文中,提到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高質量」。中國經濟網所發布的《中國「十三五」對世界經濟意味著什麼?》
  • 「創新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
    鄭華年 攝人民網寧波12月22日電(記者畢磊 實習熊雋晗)21日下午,「創新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寧波奧克斯國際工業園創研中心舉行。本次論壇由奧克斯集團與人民網財經聯合主辦,邀請了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為「十四五」時期寧波製造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致辭。
  • 永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助推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永昌縣持續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強化林地、溼地、沙化地管理,嚴格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政策、草原補獎等政策,全力推進草原植被恢復、退牧還草工程補播改良等項目,不斷增強全縣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十三五」以來,全縣依法查處林業行政案件249起,有效遏制了破壞林業生態資源的違法行為。
  • 狠抓旅遊招商 助推高質量發展
    2016年,旅遊首位產業提出以來,涼山州堅持以高質量脫貧推動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深入實施「全域旅遊」戰略,重點布局推進安寧河谷農文旅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世界級陽光生態河谷,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 科技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墊江縣科技工作」十三五「綜述
    一項項技術難題得到突破,一件件技術成果惠及民生,「十三五」以來,我縣科技事業以推進工業園區和東部新區科技創新為重點,全面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建設創新載體、聚集創新資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 科技為槳 創新為帆 ——益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這是「十三五」期間,益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近年來,益陽市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為躋身創新型城市、建成科技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在2020年度湖南省引導支持市縣創新驅動發展財政獎補名單中,益陽市在全省二類地區排名第一。
  • 以創新力量助推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江西省科技創新亮點...
    「十三五」期間,江西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形成了「一廊兩區六城多點」的創新區域格局,科技創新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高端研發機構、高企規模、成果產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一是綜合創新實力實現進位趕超。
  • 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和瓶頸制約,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部署,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通過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發揮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創新型資源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項舉措提升規划水平助力高質量發展
    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緊緊圍繞加快城市化進程,抓服務,搞突破,高起點、高標準、高效能抓好城市規劃,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陽光規劃」,提高城市規劃的透明度在規劃編制、審批和實施的全過程中實施公示制度,最大限度的體現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性,廣泛吸納社會各界意見,進一步維護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促進規劃工作的公開、民主、高效、規範。
  • 高教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十三五」山東教育發展成就綜述之...
    「十三五」期間,隨著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山東高校展示的舞臺愈加寬廣,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  問題導向,舉全省之力謀劃發展藍圖  作為名副其實的高教大省,「十三五」期間,山東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從2015年的48.06%提高到56.7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15個百分點,進入普及化階段。
  • 科技為槳 創新為帆——益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走筆
    這是「十三五」期間,益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近年來,益陽市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為躋身創新型城市、建成科技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 「十三五」以來 思明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思明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實現生產生活生態大提升。  「十三五」期間,思明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進「五大發展」,深入推進三大攻堅戰,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 甘肅永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助推高質量發展
    永昌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甘肅省永昌縣持續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強化林地、溼地、沙化地管理,嚴格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政策、草原補獎等政策,全力推進草原植被恢復、退牧還草工程補播改良等項目,不斷增強全縣自然資源
  • 提升「六力」,推動湖南旅遊高質量發展
    在這一戰略引領下,湖南旅遊近年來獲得長足發展。對照今年中央提出的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比對兄弟省區市爭先恐後的發展態勢,湖南雖然在資源和文化方面保有一定優勢,但是在旅遊品牌形象、產品體系建設、政策配套措施以及宣傳推廣策劃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必須提升「六力」,推動我省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健全領導機制,提升發展推動力。
  • 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十三五」文旅融合激發發展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臨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資源,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文旅發展新業態,「親情沂蒙」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文旅發展新活力進一步被激發。遊客在景區遊玩。(資料圖)市民在臨沂市博物館體驗拓片製作過程。
  • 「十三五」收官之年!國家電網高質量改革發展綜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跨越。  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從2015年的15.5%提升至2019年的16.3%;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預計於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份額接近30%,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作為國民經濟保障者,公司始終堅持電力先行,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力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