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武俠類電影,還應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

2020-12-14 囈語movie

《英雄》和《影》作為古裝傳統類影片,張藝謀在兩者中關於中國傳統器樂元素的巧妙運用,展現出東方深厚的文化底蘊。影片不僅在視聽上滿足觀眾的審美,而且在內涵上也推廣了中國元素,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英雄》是2002年上映,由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章子怡甄子丹主演,講述秦滅六國,無名刺秦的故事;《影》是2018年上映,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講述替身的故事。

張藝謀的許多影片,在色彩上具有獨樹一幟的一面,大場面中那鮮豔的色彩將影片所表達的主題渲染得淋漓盡致。在《英雄》,顏色延續一成不變的完美,音響變成了一個新的亮點,從氣勢如虹的大場面到兵器碰撞的特寫鏡頭,那聲音總是清脆、立體、空靈、獨特、優美,並且音響的旋律節奏、聲音大小都恰到好處的將所處片段的影像內容及主題襯託得近乎完美。

在秦軍攻打趙國的時候,聲音的「大和小」都從中體現出來,秦軍兵強馬壯,勢如洪水,單從聲音就能感受到,那大場面中的動作音響從中體現出來,秦軍整齊的步伐聲、口號聲、盔甲的摩擦聲以及統帥的下達令,在加上鏗鏘有力卻又柔軟空靈的背景樂,產生一種強烈的透視感和空間感,將秦軍磅礴的氣勢精彩的呈現出來;

其次是小,這便是中近特寫鏡頭中所流出的聲音,千萬穿雲箭射入趙國,殘劍、飛雪、無名不斷擊擋防禦,這其中穿雲箭與空氣的摩擦聲、箭入硬木的碰撞生、木桿與沙子的摩擦聲、趙國子民的慘叫聲,都帶有強烈的悲慘感,既表現出趙國的弱小無助及字中的堅強精神,又襯託出秦國的強大,既是歷史典故的新穎在現,又是音響盛宴的一次演繹。

淡雅簡約的黑白灰調,中國風的水墨畫風格,輕盈飄逸的古裝,精美細緻的刺繡,清雅古典的中國器樂,無不體現著東方古典味道。影片《影》是由張藝謀所導演,講述了一個小人物作為傀儡替身境州的血與淚與不甘,努力尋回自由的故事。影片主要運用了黑白兩種顏色渲染了一幅幅水墨畫的柔美與氣韻,同時展現了極致的東方美學,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影片中中國樂器元素的加入使電影更具東方味道,讓中國觀眾置身於古典文化中找到專屬中國人的影片,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美妙之感。著名音樂人撈仔為《影》設計符合水墨風格的電影配樂,在樂器方面也選擇了古樂器古箏和長笛,針對影片的「替身」主題,鮮明地表達出一明一暗,一陰一陽的鋪陳。

電影音樂是電影的有機構成之一,是電影的極為活躍的元素。張藝謀作品中聲音使用一直都是值得期待的一部分,《影》在聲音設計上配合色調的簡單古韻,既不喧賓奪主又保持了高度的電影戲劇化。影片觀看結束之後,讓觀眾流連忘返的是雨中打鬥的畫面片段。雨中交戰,雨水聲縈繞四周,沛傘的清脆有力,大刀的沉悶狠戾,沛傘和大刀碰撞發出不同質感的聲音細膩無比。沛傘與雨滴的碰撞,剛柔並濟的處理,多了一分行雲流水的波光瀲灩;

當沛傘與地面摩擦發出「唰唰唰」的聲音,屬於張藝謀的大場面瞬間形成,加之弓弩交錯,在大雨之中,營造了打鬥的恢宏氣勢又帶著一絲古典美的綿軟細長。公主刺中楊平的脖子,「呲」一聲,刀落人亡,雨中的兩人顯得十分悽涼。

在《影》中,影片大多數的配樂都是出自琴與簫這兩件樂器之中。柔和的琴聲與簫的悽涼結合在一起,盡顯中國韻味。影片觀看後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在楊蒼與境州決戰三個回合時,導演採用平行蒙太奇將激烈的打鬥場面與小艾子瑜琴瑟和鳴統一在陰陽剛柔的主題之中。 最後楊倉中死在了境州的傘下此時小艾與子虞的琴聲戛然而止,人死音停,極大的挑戰著觀眾的視聽體驗。

影片中由Ella演唱的推廣曲《傀》,由許世昌、向桂燕、方羌羌作詞,歐中建作曲,前奏古箏、古琴撩撥琴弦勾勒出一幅鏡花水月的中國風意境,配合朦朧迷離的氛圍盡顯暈染之美,副歌部分二胡的加入如火添薪,氣勢磅礴。

張藝謀洗盡鉛華的回歸在音響上完成一次全新的體驗,同時透過故事,又將中國元素加入影片,致力推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彰顯文化自信,令觀眾在尋找其中的文化底蘊。張藝謀導演讓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躍然熒幕盡顯中國古典文化之韻味,可謂是一次中國元素的集體盛宴。

相關焦點

  • 2020年的華語電影,張藝謀等「第五代導演」有望集體回歸!
    中國的電影圈之所以有「第五代導演」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那個特定的年代,而在1978年入學,1982年陸續畢業的這一代導演群體所創作的電影作品,大多都帶有那個年代所特有的印記,且主題鮮明,寓意性強烈,透著深沉的人文關懷意義。
  • 中國第五代導演:新時代華語電影的奠基者
    從知青到鹹陽某棉紡織廠工人兼宣傳幹事,張藝謀在工作之餘,還喜歡畫畫和攝影。他曾省吃儉用買下了一臺自己的攝影機,徒步跑遍所有他能去過的地方去攝影、衝印,後來這些照片還獲得了全國攝影大賽的獎項。 1978年5月恢復招生後,張藝謀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但實際上他是個超齡考生。當時很多人是被特殊的政治耽誤的一代人,所以對年齡有一定嚴格的要求。
  • 張藝謀、陳凱歌名氣很大,為何電影票房不行?第五代導演問題凸顯
    春節假期,響應國家的號召,姜爾君宅在家裡的這段時間,重溫了許多國產經典電影,最近一個疑惑一直在腦殼裡轉悠: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成名已久的導演為何在中國電影票房高速增長、單片票房紀錄屢創新高的大環境下,屢屢缺位?
  • 重提《無極》:回望21世紀初第五代導演的「商業東方主義」
    面對陳凱歌和李誠儒的爭論,我們都似乎在面對一部遙遠的,已經被人忘卻的電影,重新樹立坐標系來看待《無極》和圍繞著這部作品所帶來的爭論:重看《無極》或者「補課」《無極》成為了一種復古行為的操演。陳凱歌參加《演員請就位》除卻輿論界對陳凱歌一貫的寬容,對《無極》重新評價的呼聲實際上已經湧動了很久:以此為註腳的思潮,是對於21世紀初「第五代導演」的「古裝商業大片」的重新審視。
  • 同樣為第五代導演,馮小剛和陳凱歌的作品為何不如張藝謀?
    在國內的影視界,好的電影和演員層出不窮,這都歸功於好的導演,向前看電影界的15年,基本上質量和口碑較好的作品都是國內新生代導演製作完成的,例如:《夏洛特煩惱》、《大聖歸來》等等,而像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這樣第五代導演幾乎屬於「長江後浪拍前浪,前浪被拍到沙灘上」的局面。
  • 乘風破浪的中國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導演創造的種種輝煌,連同他們那綿延至今的鮮明個性,諸如陳凱歌的沉鬱凝重,張藝謀的激越灑脫,田壯壯的含蓄悲壯,黃建新的俊逸精巧,吳子牛的清新冷峻,李少紅的清麗流暢……無不在中國電影藝術史上書寫了璀璨濃重的一筆。
  • 張藝謀將拍電視劇,馮小剛正拍網劇:第五代電影導演,到底怎麼了
    張藝謀今年70歲了。 可他依舊活躍在熒幕中,除了正在上映的《一秒鐘》,張導還有兩部電影即將上映。 目前在劇本創作階段即將開拍,導演為張藝謀。 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竟然開始拍電視劇了。 不少人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
  • 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田壯壯,不被外界幹擾,孤獨堅守藝術理想
    而在今天,田壯壯或許還多了一些別的身份,比如說著名演員。這是大家近幾年看到的田壯壯的別的身份。 而這個身份雖然不是主要的,但也顯示出了第五代導演的多面性。就如同張藝謀曾經在吳天明的電影中扮演的角色拿到過東京電影節的影帝一樣。田壯壯最知名的身份或許除了演員以外,那就是導演了。而說起這位導演,《藍風箏》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是田壯壯本身並不僅僅一部《藍風箏》。
  • 著名導演「陳凱歌」造就中國電影巔峰,第五代導演的成名之路!
    陳凱歌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拍攝過數不清的電影大作,稱得上是中國電影最佳導演之一。陳凱歌,中國內地著名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7月,由吳天明擔任新廠長的西安電影製片廠投資的《孩子王》搬上銀幕。陳凱歌於1988年應美國亞洲文化交流基金會及紐約大學的邀請,赴美訪問《邊走邊唱》。
  • 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如何排名?陳凱歌能算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嗎?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同樣是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張藝謀是國師,陳凱歌和馮小剛只能稱之為大導演。 張藝謀的經典作品很多,《紅高粱》、《歸來》、《山楂樹之戀》、《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陵十三釵》......
  • 都快2021年了,第五代導演咋還沒被拍在沙灘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瑩最近,張藝謀、陳凱歌兩位第五代導演成為娛樂熱點,張藝謀的《一秒鐘》票房8天過億,新作聚焦抗美援朝即將開機;陳凱歌在《演員請就位》中導演的決賽作品《寶貝兒》引爭議。一個70歲,一個68歲,他們的活躍程度一點不亞於年輕人:都快2021年了,第五代導演咋還沒被拍在沙灘上?第五代導演是以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為代表的有代際特點、有規模的導演群體,他們以才華著稱,在當年有著新思想、新藝術手法的共同點,又相繼揚名國際電影節。
  • 說說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銀幕處女作
    張軍釗張軍釗這個名字,相比張藝謀、陳凱歌這些享有盛名的第五代導演來說,並不足夠擲地有聲,甚至很多人也許聽來陌生。但提到電影《一個和八個》,沒有人可以否認,這是整個中國第五代導演的起點。而這部電影,也是張藝謀第一次擔任攝影師的電影,可以說是他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之作。《一個和八個》讓張軍釗、張藝謀、何群、肖風的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而第五代導演也從這之後開始流傳。
  • 張藝謀新片《影》預售票房一千多萬,被開心麻花電影預售票房壓制
    截止發稿時,張藝謀新片《影》的預售票房僅僅一千六百萬,這個數字有點寒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開心麻花的喜劇片《李茶的姑媽》,預售票房已經高達三千四百多萬。從目前開始《影》的預售票房已經被《李茶的姑媽》壓制,我有種不好的預感,可能從頭到尾《影》都會被開心麻花碾壓。
  • 張藝謀爭議之作賺了12億,國外刷新票房紀錄,國內卻被諷為爛片
    《英雄》上映於2002年,由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執導,看慣了《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等電影的觀眾,很容易想到張藝謀素以拍攝文藝片著稱,人們也很難想像張藝謀會去涉獵其他類型的電影
  • 張藝謀:「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曾在工廠工作過近8年
    無論過去多長時間,只要有大導演張藝謀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點滴訊息,他都很快成為公眾的焦點。無論是過去幾年的整個閉幕式表演,被張藝謀用八分鐘完美闡釋了,還是返璞歸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每一部電影都彰顯出大導演的導演風範和對色彩的把握,演員演技的把關。幾乎是每一部電影都成為了「叫好又叫座」的票房黑馬,口碑不錯的大電影。
  • 電影《一秒鐘》口碑爆棚,張藝謀真的動情了……
    導演張藝謀的第22部長片,《一秒鐘》,終於上映了。看完之後,我的感覺就是一句話——這次,張藝謀又動情了。張藝謀是個很有趣的人,或者說,是個深諳世事的人。2000年,他又找來莫言做編劇,合作趙本山、董潔拍了一部鄉村喜劇《幸福時光》(2000年),反響還不錯,這是要確定自己的風格了?緊接著,2002年,時隔兩年,他帶來的卻是一部武俠電影《英雄》(2002年),並憑此獲得第7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 「一秒鐘」之後,張藝謀依然有電影人的「良知」
    在1996年之後,張藝謀的創作水準已經明顯走了下坡路,在和鞏俐分開的那段日子裡,張藝謀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變化,做了許多轟轟烈烈的嘗試。這個過程中他執導了都市荒誕喜劇《有話好好說》,反應農村現實題材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以及後來將國產電影商業化推向最高潮的武俠古裝片《英雄》。雖然張藝謀在37歲高齡才開始從事電影導演職業,但是電影卻給了張藝謀第二個生命。
  • 第五代導演:我們現在拍電影不為名利是愛與責任
    4月21日,第九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7年度盛典在京舉行,年度特別表彰授予了中國電影第五代,表彰他們為中國電影行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張藝謀、李少紅、田壯壯等代表上臺領獎。中國電影第五代代表田壯壯張藝謀接過評選結果2017年全國共上映307部國產電影,總票房達301億元。
  • 中國第五代導演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你看過哪些?
    當小說情節轉變為畫面,改編自小說的電影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銀幕形象,可以說是電影史上的一大壯舉。 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電影作品,對小說的依賴性非常大。從某種程度上說,第五代電影導演的成就是建立在文學成就的基礎上的,沒有文學的土壤,彼時的電影則不容易生存。
  • 張藝謀+張譯,新電影評分已爆,這次,「老謀子」真的動情了
    導演張藝謀的第22部長片,《一秒鐘》,終於上映了。 看完之後,我的感覺就是一句話—— 這次,張藝謀又動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