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不一定有學歷,有學歷也未必有文化。這兩者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
什麼叫有文化呢?我們不去翻那些精準的定義,就憑自己的直觀感覺——一般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的時候,大抵說的都是他懂得多,知識面廣。狹義上來講,這種知識面廣一般還尤其需要文史層面的東西懂得多。至少從筆者個人角度來看,如果一個人能出口閉口都能引用《詩經》、《文選》裡的句子的話,那肯定是比我有文化多了。
那麼學歷高就一定代表文化水平高嗎?未必。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學歷實際上是一套通過官方的教育和考試機構所認證的一張文憑而已。能通過層層選拔讀到碩士、博士的,當然學歷很高,但是他所掌握和了解的,卻很有可能只是他所研究領域的知識;對於他熟悉領域以外的東西,他卻未必能有多少涉獵。
更不用說,在當下的中國的教育體系下,通過全國性的考試選拔獲得高學歷的人固然很多,但是走各種「野路子」,比如函授、自考等途徑獲得高學歷的也不在少數。君不見,多少擔任領導職務的人,一天大學門沒進過,資料上照樣能填個「博士學歷」?
那麼,沒有獲得學歷證書的人能否有很高的文化?當然可以。學歷的獲取只代表你在過去所通過某一種體系(雖然這種體系認可度最高)所獲取的資質的證明,但是文化卻可以通過不斷地學習去獲取。換言之,學歷是有盡頭的,但是文化水平卻是沒有直徑的。
一個有很高文化水平的人,他的舉手投足之間都無不體現著文化對他的薰陶和感染;相反,我們倒也見得很多,那些有著所謂「高學歷」的人,一張口就讓人眉頭緊鎖,話不投機。
所以,就連官方文件在談到人才時,也常常會把「高學歷」和「高水平」聯繫在一起。畢竟,這兩者實在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