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奧林匹克的起始地!

2021-02-08 甜甜旅遊百科

奧林匹亞有著名的宙斯神殿、赫拉神殿、競技場等20餘處建築遺址。阿爾提斯(Altis)是奧林匹亞聖地中心部分的稱呼。這個中心地區最早是圍繞著一個青銅器時代的墓丘形成的,傳說這個墓丘是海格力斯為珀羅普斯堆起的。這裡也是為宙斯犧牲的聖壇。

在北部的山坡上有眾多希臘城邦建造的存放聖器的倉庫,在這些倉庫的西邊是奧林匹亞的市議會廳。漸漸地阿爾提斯積累了許多奉獻品,主要是為了紀念和感謝勝利的塑像和其它紀念碑。4世紀時阿爾提斯被一座圍牆圍繞,這座圍牆可能有五座門。聖地外還有許多其它管理和為聖地服務的建築,以及競技場。

奧林匹亞最大的建築是一座前4世紀建造的旅店,這座旅店在羅馬時期被改造。運動員在3世紀建造的體育館進行訓練,在運動場進行比賽。奧林匹亞的運動場前還有一座輝煌的大門。在希臘時期就已經建造的浴場邊上羅馬人還建造了多座溫浴。通過其附近找到的垃圾可以將一座5世紀的建築確定為為神廟塑造巨型的宙斯神像的工場。巨大的賽車場被附近的河流的洪水衝塌後已經不復存在。

赫拉神廟位於阿爾提斯的北區,它是聖地內最老的圍柱式神廟和希臘最早的多立克式神廟之一。這座神廟可能建造在一個更老的祭祀場地之上,它是前600年左右建造的,是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一座城市奉獻的。這座神廟一開始可能是獻給宙斯德哥爾摩,後來,約前580年厄利斯開始控制奧林匹亞時它才被奉獻給赫拉。

4世紀初的一場地震摧毀了這座神廟,此後它未被重建。神廟的基座為50.01x18.76米,其寬邊有6根圍柱,長邊有16根圍柱,總的來說它的地基很瘦長。一開始這座神廟是木製的,後來才漸漸改造為石頭的。因為這個改修過程很長,因此各個部分的風格也不一樣,反映出了改造時期的風格。比如其圍柱各不相同。直到羅馬帝國時期保薩尼亞斯還報導說後廳有一根柱子還是木頭的。基部的牆是石頭的,以上是用古老的方式使用泥磚砌的。

保薩尼亞斯說神廟內有兩幅神像:赫拉的坐像和宙斯的立像。此外神廟還被用來保存許多其它物件比如許多神像和奉獻物品。其中之一是保存至今的奧林匹亞的赫爾墨斯像。此外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勝者的桂冠也被存放在赫拉神廟裡。今天奧林匹克聖火就在這座神廟的遺址上點燃。

相關焦點

  • 希臘考古文化遺址重新開放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關閉近兩個月後,包括雅典衛城、古奧林匹亞和希臘國內共計200個考古遺址,在當天重新開放。首批開放的文化遺址每天上午8點開放,晚上8點關閉。薩凱拉羅普魯總統表示:「今天是希臘文化遺址重新開放的首日,又恰逢國際博物館日。這是非常有特殊象徵意義的巧合。」她指出,一方面,國際博物館理事會決定今年慶祝活動轉為線上參觀,非常適宜目前的形勢。另一方面,希臘已經開放了很多文化遺址,而且可以免費遊覽。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滿足大家對歷史文化的需求。
  • 在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舉行.點燃日本東京奧運聖火
    巴赫總統在講話結束時說:「今年,我們將團結決心維護所有多樣性和奧林匹克的價值。無論我們試圖分裂什麼力量,我們的人類都會更強大。走向世界。」他還用日語結束了問候,他說:「謝謝日本每一個人。讓我們在東京一起充滿喜悅和讚賞地慶祝奧林匹克精神。」什麼是點火儀式?
  • 奧林匹克是運動會,那麼奧林匹斯、奧林匹亞又是什麼?
    不管是讀中學歷史還是高中歷史,都不可避免地會學習到世界史。而學到世界史,肯定還會學到希臘文明,以及非常重要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 但是後來我們又接觸到奧林匹斯、奧林匹亞等名詞,因此許多小夥伴可能被搞混了,這幾個到底有什麼關係?別急,今天一文說清?
  • 河南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力爭在2021年年底建成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五大展示主題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持人王巍等7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中國建築設計院歷史研究所等4家單位提交的規劃藍圖進行現場評審。  6800年前的大河村或將再現  1986年5月,作為河南省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的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34年後,一座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即將在這裡落地開花。
  • 從奧林匹亞看中國缺什麼
    從奧林匹亞看中國缺什麼文/攝影/吳江水提起希臘,許多人會想到聖託裡尼,卻忽略了奧林匹克,更是不知奧林匹亞。其實,那裡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發祥地、古希臘人的神聖祭祀之所、世上最古老的體育場。奧運聖火,也是在那裡熄滅一千六百多年後才,開始一次次從那裡重新燃起。
  • 公元前457年,古希臘人雕刻了奧林匹亞宙斯巨像,如今巨像去哪了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以上關於宙斯神像的描寫,基本都是後人根據古希臘遺留的資料而整理出來的,而真正的奧林匹亞宙斯巨像卻不知所蹤。現代考古學家曾在奧林匹亞地區,展開了多次的發掘工作,最早的一批考察隊是1829年由法國人主持的。當時這批法國考察隊在奧林匹亞整整發掘了六個星期,發現的遺址,對當地的人們對古希臘文明有了頗為具體的認識。
  • 奧林匹克歷史回顧,那些被取消舉辦的奧運會,都是因為什麼
    奧林匹克歷史回顧,那些被取消舉辦的奧運會,都是因為什麼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四年一度的國際體育盛事
  • 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已公示 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 成功獲選啦!!! 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鳳凰山麓,是紹興地區首個青瓷主題的考古遺址公園。
  • 韓國慶州考古遺址之旅
    圖12  月城考古公園觀景臺2向少年兒童普及考古知識,是月城遺址考古公園公共考古工作的又一亮點。圖13  柵欄上的宣傳漫畫1新羅滅亡後,月池隨即被廢棄,逐漸成為大雁、野鴨的棲息之所,「月池」之名也被人們遺忘,「雁鴨池」則開始出現在《東國輿地勝覽》、《東京雜記》等朝鮮半島朝鮮時代的文獻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考古工作者發掘到刻有「月池」的牌匾碎片,於是將「雁鴨池」改回原來的「月池」。1975年,韓國政府在對月池淤泥進行清理時,發現了大量文物,遂成立專門的考古工作隊——慶州古蹟發掘調查團負責調查與發掘。
  • 鳥瞰古文明:奧林匹亞,德爾斐,戴克里先,希拉波利斯,以弗所
    "· 奧 林 匹 亞 ·這裡就是四年一屆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的聖地,從公元前776年只有一項競技,逐漸發展為全希臘的盛事,393年終結於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手中。奧林匹亞遺址至今坐落於今希臘首都雅典西南方向300千米的地方,仍然可以看到徒留一根柱子跟石碓的宙斯神廟,古老的體育場,現代奧運會點燃聖火的地方,以及不少殘敗卻難掩其當年風採的雕塑陳列在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當年正值「大躍進」運動蓬勃開展,關於石峁遺址調查的相關信息遺失殆盡[4],遺址保護等建議亦未引起重視。  1963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西北大學共同在陝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的長城沿線調查時踏查並再次記錄了「石峁山遺址」,判定為龍山文化遺存,面積約10萬平方米[5]。
  • 圓明園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原標題:圓明園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
  • 高考裡的「冷」知識——古代奧林匹克的那些事兒
    江蘇卷歷史 【選做題】 1989年希臘的奧林匹亞遺址群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在古代奧林匹亞曾召開奧林匹克競技會。閱讀下列材料: 宙斯神崇拜是希臘地區的重要信仰。古希臘人為紀念宙斯在奧林匹亞建造了規模巨大的神廟。
  •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背後的英雄
    1875年至1881年間,德國考古學家在希臘接連發掘出了古代奧運會文物遺址,消息一路傳到法國,引起轟動,還在當時年僅十幾歲的顧拜旦心中深深地埋下了復興奧林匹克的種子。顧拜旦自童年起就是一個運動愛好者,而且興趣廣泛,多才多藝。
  • 當考古遇上「黑科技」——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秘辛
    新華社成都5月4日電 題:當考古遇上「黑科技」——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秘辛  新華社記者童芳  繪製3D藏寶圖、金銀文物上演變形記、文物在水下300多年的運動軌跡……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領隊劉志巖近日告訴記者
  • 希臘第三階段首日恰逢國際博物館日,考古文化遺址重新對外開放
    中新社·華輿訊據中希時報報導5月18日是希臘逐步解除封鎖的第三階段的首日,在關閉近兩個月後,包括雅典衛城、古奧林匹亞和希臘國內共計200個考古遺址,在今日重新對外開放。根據報導,首批開放的文化遺址將在每天上午8點開放,晚上8點關閉。並按照希臘衛生專家的指示,採取一切必要的衛生安全措施。
  • 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啟動對無棣縣城角遺址考古勘探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近日,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啟動對濱州無棣縣城角遺址的考古勘探工作。 為摸清城址內文化層堆積、保存現狀,獲取和完善文化內涵、文化特徵、文化屬性和歷史文化價值等相關信息,做好編制城角遺址保護規劃和後期考古工作,進一步推動研究無棣、濱州乃至魯西北地區的人居歷史文化淵源提供詳實基礎資料
  • 2020年東京奧運會聖火在奧林匹亞採集:飲水思源?
    看了之後,問題之一,東京奧運會聖火為什麼要到希臘奧林匹亞採集?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遺址,是現代在奧林匹亞舉辦的祭神祭祖活動,要開展許多競技比賽活動。這些競技比賽被尊稱為奧林匹克。一般認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一種運動和宗教性的慶典。
  • 滿面塵土的史前考古人,王惠民,追尋著寧夏的考古遺址!
    在寧夏就有這樣一位考古專家,他完成了中國目前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的水洞溝遺址的第五次、第六次考古發掘;他發現並完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鴿子山遺址的考古和發掘工作。如今滿頭銀髮的他仍會每天伏案鑽研。他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寧夏史前考古的第一代專家王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