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每年吹走10萬噸大氣,為什麼大氣層卻沒有變薄?

2021-01-13 奇點使者

引言:太陽風經常光臨地球,還常會帶走許多大氣,地球大氣層是否會因此變薄?科學家給出意想不到的解釋,接下來跟筆者一起了解一下吧!

就目前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內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科研人員尚未在地外星球上發現生命的蹤跡。那麼,為何地球能孕育多種生命呢?這與地球環境有密切關係。從類別上來看,星體環境包括星球生態環境、星球大氣環境等。其中,對於生命而言,較重要的應是生態環境與大氣環境,大氣環境決定著生物能否生存,而生態環境則關係到生物能否舒適、長久生存。

那麼,地球的生態環境與大氣環境如何呢?先說地球的生態環境,從太空視角來看,地球是一顆蔚藍晶瑩的星體,它儲有大量水資源;從生物視角來看,地球區域寬廣、物資豐富、環境清新優美。接著看地球的大氣環境,眾多周知,地球擁有厚實大氣層,大氣中氮氣的含量約為78%,氧氣含量約為21%。從整體情況來看,地球大氣環境亦較為舒適,適合生物居住與發展。

說到這,部分朋友或想到了一個問題,從資料上來看,地球大氣的範圍似乎非常廣,它們通常不會聚集在一起,它們甚至會在距地表約63萬千米的區域出現。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地球內的大氣正計劃著「離家出走」?對此,科學家表示,地球大氣活動會受到太陽風的影響,太陽風常會「慫恿」它們離開地球,就近期研究報告來看,每年都會有約10萬噸大氣被成功「拐跑」。

每年有這麼多大氣被帶離地球,地球大氣層是否會因此變薄?看到這一問題,許多朋友或會毫不猶豫地給出了答案:日積月累,地球大氣層肯定會大幅度變薄。然而,實際上,事實與人們猜想中的有一定差距。

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大氣層到底是什麼?首先,大氣層具有強大的保護作用。一方面,它的存在能保障生物呼吸作用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它也能有效過濾來自太空各處的輻射和幹擾,為生物創設美麗、舒適的生存環境。另外,雖然在月球和木星兩位守護神的保護下,地球鮮少遭小行星撞擊,但這並不是萬無一失,而一旦發生小行星撞擊事件,大氣層便能起到很好的阻擋與緩衝作用。其次,大氣層具有一定儲溫效果。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知道,除部分地勢或環境特殊的區域,多數地區的晝夜溫差並不大,這便得益於地球大氣層的儲溫功效。

初步了解大氣層過後,我們來看「邪惡」的太陽風是否會讓地球大氣層「變瘦」。根據如今情況,科學家認為,若太陽風的「帶貨」能力波動不大,預計地球每年會損失約10萬噸氣體。雖然太陽風很強大,但地球也很機靈,在氣體流失的過程中,它也會積極吸取散布在太陽軌道上的多種游離的氣體分子。甚至,有些時候,它還會搶奪太陽風中的氣體離子供自己使用。

除此之外,地球還孕育了許多優秀物種,它們能通過光合作用源源不斷地製造與釋放氧氣,同時,它們還懂得轉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另外,它們的小夥伴也會通過呼吸作用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的來說,地球雖常會損失大氣,但它也掌握了多種吸納與製造氣體的方法,所以,從總體上來看,地球的損失量約等於其產生量,地球大氣層並不會因太陽風的光臨而變薄。說到此,你對大氣層的了解增加了多少呢?

相關焦點

  • 地球大氣每年被太陽風拐走10萬噸,多少年能夠讓地球變成火星?
    由此可見,大氣層對於地球的生命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可是經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發現,地球大氣層一直都在流失,平均每年要被太陽風拐走近10萬噸左右的大氣。雖然地球大氣的質量非常大,但是按照這個消耗量,地球大氣層也會不斷減少,直到有一天變成和火星一樣的稀薄大氣。我們需要擔心地球大氣層的每年流失問題嗎?
  • 地球每年向太陽「上繳」10萬噸大氣,大氣層會消失嗎?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地球沒有了大氣層,各種天體會直接撞擊在地球上,屆時,許多生物都會面臨滅絕。所以大氣層對於地球和生物來說是多麼重要啊!可是,這幾年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正在不斷流失,每年太陽風都會從地球上颳走10萬噸左右的大氣。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
    ,比如水星,那麼為什麼地球有大氣層,而月亮上沒有呢?之所以說地球磁場起到了很大作用,原因還是來自太陽,因為太陽內部強大的核聚變向外釋放能量的時候,太陽表面就會發生耀斑,這種耀斑爆發的同時,會從太陽內部吹出大量的太陽風,太陽風屬於恆星風,很多人不懂為什麼恆星風能夠吹走行星的大氣,不知道為什麼磁場能夠幹擾恆星風
  • 大氣層為什麼可以隔斷開地球和宇宙
    為什麼大氣層不會因外部宇宙的真空而擴散殆盡呢?    宇宙會把地球上的空氣颳走,這種現象稱之為大氣逃逸。大氣逃逸的程度主要由行星自身的引力和行星距離恆星的距離決定。因為引力的大小決定了行星是否能夠抓住氣體(如氧,氦等),而距離恆星的距離決定加熱大氣的能量,能否能加熱氣體使分子的熱運動超出行星的逃逸速度- 氣體分子克服行星重力掌握所需的速度。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的終極答案來了
    近日,據外媒報導,Live Science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解釋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關於這個問題,之前科學界一直沒有定論,現在終於給了答案。簡單來說我們的大氣層是因為重力而存在的。大約45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剛剛形成時,幾乎沒有大氣層。
  • 為什麼就算把海王星的大氣層引燃,它也成不了另一個太陽?
    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們會花很多時間來了解地球、太陽系,乃至銀河系之外的世界。事實上,大約再過50到60億年的時間,太陽內部的所有氫元素將會面臨徹底耗盡的結果。於是,有人提出其他星球是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從而發揮太陽原來的作用。比如,倘若我們將把海王星的大氣層引燃,它是否就可以成為另一個太陽?這的確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進行分析說明。
  • 地球上空的大氣層,對地球有哪些重要作用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氣層的運行規矩,以及萬物生長環境的神秘出現。宇宙中的地球浩瀚的宇宙沒有邊際,我們生在地球,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顆沙子,太陽的光照和地球獨特的環境,孕育了萬物生靈。他們中間隔著一層臭氧層來保護我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不被太陽的紫外線破壞系統。所以才讓我們自然界完美的表現。臭氧層它被命為大氣層。
  • 極光竟然導致地球大氣層每天損失數百噸氧?
    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地球雲層科學家經研究發現每天有數百噸氧從地球大氣層逃逸到太空。這種現象被他們稱之為「氣體噴泉」。根據美國宇航局地球天文臺公布的一份新聞稿,沒有兩次氧外逃事件一模一樣。為了揭開地球氧外逃的謎團,地球天文臺實施了一項觀測任務。
  • 朱諾號探測器揭開了木星的大氣謎團,得以一窺木星的深層大氣層
    「木星的大氣層很深,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固體或液體基底,」聖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朱諾號的首席研究員斯科特·博爾頓說。「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星球深處正在發生的事情,你需要觀察雲層下面。「朱諾」號最近完成了對木星的第29次近距離科學探測,正是這樣做的。太空飛行器的觀測為古老的謎團帶來了曙光,並提出了新的問題,不僅是關於木星,而且關於所有的氣態巨行星。」
  • 冷知識大分享——天空為什麼會出現三個太陽
    天空為什麼會出現三個太陽在我國內蒙古地區的天空曾經出現過三個太陽的奇觀,一個大太陽旁邊懸掛著兩個比較的小的太陽,引得路人一陣驚嘆。為什麼天空中會出現三個太陽的這種奇觀呢?其實這中天空中出現三個太陽的現象叫做「幻日」,這是一種非常非常特殊的大氣光學現象,這種現象一般出現會出現在冬季的上午或者傍晚。「幻日」對大氣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只有在大氣中出現大規模的六角形冰晶體,並且成一定形狀均勻分布的時候,太陽光才會被折射成看起來有三個太陽一樣。並且雲層不能夠太厚,太厚的話地上可能就看不到這種奇觀了。
  • 人類每天頂著10噸大氣壓,為什麼還沒有被壓扁?原來已經扁了...
    當我們坐在飛機上時,飛機飛向空中後,氣壓會隨著高度降低,如果這時候你打開一瓶礦泉水,全部喝完之後再蓋上蓋子,當你走下飛機之後,就會發現在天上喝完水的空瓶子,到了地面上就會被壓扁,這種隨著高度變化的氣壓現象,可以很直觀的讓我們看到氣體的壓力。
  • 旅行者2號數據中的新發現顯示:天王星的磁場正在剝奪其大氣層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研究人員從舊的太空任務中尋找到了新的發現,他們通過觀察旅行者2號與天王星的單獨相遇,發現這顆行星似乎正在高速失去大氣層,因為它的不平衡磁場。這一發現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 美國宇航局探空火箭,在太陽大氣中,發現僅次於氫的氦分布結構!
    氦是宇宙中僅次於氫的第二豐富元素,但科學家們不確定太陽大氣中到底有多少氦,因為太陽那裡很難測量。知道太陽大氣中氦的數量,對於理解太陽風的起源和加速很重要,太陽風是從太陽源源不斷的帶電粒子流。早在2009年,美國宇航局(NASA)啟動了一項探空火箭探測研究,以測量延伸太陽大氣中的氦,這是人類第一次收集到完整的太陽全球地圖。
  • 為什麼克卜勒452b適合人類宜居?科學家有什麼判斷標準?
    全球性磁場,恆星除了向外散發光與熱之外,還會時時刻刻吹著太陽風,太陽風就是高能帶電粒子,過量的太陽風會導致人類無法生存。 有大氣層,人類的呼吸離不開大氣,如果一個星球沒有大氣層的話,要麼是該星球沒有了全球性磁場,導致太陽風將大氣層中的物質吹跑了。要麼是該星球引力太小,無法束縛住大氣層中的物質。
  • 氣溫25度,大氣壓力1!距離地球很近
    氣溫25度,大氣壓力1!距離地球很近目前地球上的人口總數大約為75億,並且根據專家預測,再過幾十年世界人口可能增至100多億,但是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口不停的增長,加上無節制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那麼地球資源總有耗盡的一天,到那個時候人類將何去何從?
  • 軌道衰減或將墜入大氣層
    圖中是按一定比例的地球大氣層分層結構。低地球軌道的多數衛星都在熱層上方。在該高度,典型的大氣分子(例如氧分子)可能穿行1公裡或者更遠,就會與其它分子發生碰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1990年以來,哈勃太空望遠鏡一直不斷地重新定義我們觀測的宇宙,哈勃太空望遠鏡距離地球數百公裡,每97分鐘環繞地球一周。包括2009年最後一次維修,該望遠鏡經歷了多項保養任務,校正了光學設備、增強相機效果、更換磨損零件,並且提升至更高的軌道位置。
  • 地球大氣有分層,那麼太陽大氣分幾層?
    帕克是目前人類歷史上最近距離的「探日」,探索太陽風形成過程及對太空天氣的影響,嘗試解開日冕的極端高溫之謎, 簡言之就是探索太陽的大氣。太陽大氣外圍(圖片來源:https://www.nasa.gov/)說到大氣,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地球周圍包裹的大氣層。
  • 太陽大氣分為3層,哪一層溫度最高?
    地球上的氣體受到重力、太陽輻射加熱等物理作用的影響,密度和溫度等性質出現分化,所以分成了幾個圈層:靠近地面的是對流層,我們就生活在這一層,所以很熟悉一些與大氣有關的自然現象,比如「越往山頂走,空氣越稀薄,氣溫也越低「,這正是反映了對流層底部的大氣密度和溫度都比上部要高
  • 泰坦星大氣的秘密被揭示,銀河宇宙射線影響著土星最大的衛星
    泰坦星,是土星的第六顆衛星(按照人類發現的先後順序),濃厚的大氣層讓它成為人類眼中的一顆有望產生生命的星球,所以它一直都是各類科學家想要研究的對象。對於土衛六的大氣,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包括它的地表成分等都是科學家們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