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太陽風經常光臨地球,還常會帶走許多大氣,地球大氣層是否會因此變薄?科學家給出意想不到的解釋,接下來跟筆者一起了解一下吧!
就目前情況來看,地球是宇宙內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科研人員尚未在地外星球上發現生命的蹤跡。那麼,為何地球能孕育多種生命呢?這與地球環境有密切關係。從類別上來看,星體環境包括星球生態環境、星球大氣環境等。其中,對於生命而言,較重要的應是生態環境與大氣環境,大氣環境決定著生物能否生存,而生態環境則關係到生物能否舒適、長久生存。
那麼,地球的生態環境與大氣環境如何呢?先說地球的生態環境,從太空視角來看,地球是一顆蔚藍晶瑩的星體,它儲有大量水資源;從生物視角來看,地球區域寬廣、物資豐富、環境清新優美。接著看地球的大氣環境,眾多周知,地球擁有厚實大氣層,大氣中氮氣的含量約為78%,氧氣含量約為21%。從整體情況來看,地球大氣環境亦較為舒適,適合生物居住與發展。
說到這,部分朋友或想到了一個問題,從資料上來看,地球大氣的範圍似乎非常廣,它們通常不會聚集在一起,它們甚至會在距地表約63萬千米的區域出現。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地球內的大氣正計劃著「離家出走」?對此,科學家表示,地球大氣活動會受到太陽風的影響,太陽風常會「慫恿」它們離開地球,就近期研究報告來看,每年都會有約10萬噸大氣被成功「拐跑」。
每年有這麼多大氣被帶離地球,地球大氣層是否會因此變薄?看到這一問題,許多朋友或會毫不猶豫地給出了答案:日積月累,地球大氣層肯定會大幅度變薄。然而,實際上,事實與人們猜想中的有一定差距。
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大氣層到底是什麼?首先,大氣層具有強大的保護作用。一方面,它的存在能保障生物呼吸作用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它也能有效過濾來自太空各處的輻射和幹擾,為生物創設美麗、舒適的生存環境。另外,雖然在月球和木星兩位守護神的保護下,地球鮮少遭小行星撞擊,但這並不是萬無一失,而一旦發生小行星撞擊事件,大氣層便能起到很好的阻擋與緩衝作用。其次,大氣層具有一定儲溫效果。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知道,除部分地勢或環境特殊的區域,多數地區的晝夜溫差並不大,這便得益於地球大氣層的儲溫功效。
初步了解大氣層過後,我們來看「邪惡」的太陽風是否會讓地球大氣層「變瘦」。根據如今情況,科學家認為,若太陽風的「帶貨」能力波動不大,預計地球每年會損失約10萬噸氣體。雖然太陽風很強大,但地球也很機靈,在氣體流失的過程中,它也會積極吸取散布在太陽軌道上的多種游離的氣體分子。甚至,有些時候,它還會搶奪太陽風中的氣體離子供自己使用。
除此之外,地球還孕育了許多優秀物種,它們能通過光合作用源源不斷地製造與釋放氧氣,同時,它們還懂得轉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另外,它們的小夥伴也會通過呼吸作用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的來說,地球雖常會損失大氣,但它也掌握了多種吸納與製造氣體的方法,所以,從總體上來看,地球的損失量約等於其產生量,地球大氣層並不會因太陽風的光臨而變薄。說到此,你對大氣層的了解增加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