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當務之急不該為名字糾結,而是穩住即將垮塌的中國足球

2021-01-11 騰訊網

上一個冬天,幾乎全國的球迷都為了天津天海是否還能留在中超吵吵個不停的時候,16支職業球隊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中國足球的長河裡。

天津天海解散是去年冬天最大的新聞

這個冬天,全國球迷都在為了自己的球隊新賽季以什麼樣的名字出現在職業賽場上的時候,再一次有球隊出現了退出危機。

泰州遠大,2020賽季中甲第6名,最近傳出了即將解散的消息,即便是足協已經朝令夕改,默許了球隊異地搬遷;

河南建業,2020賽季保級組成績最好的球隊,26年如一日堅持投入,如今因為更名為洛陽龍門,也使得洛陽文旅集團入股的消息被傳出;

石家莊永昌,2020賽季在經歷了降級的慘痛後,再因投資方而被迫離開了球市更好的石家莊,前往河北滄州,一個足球文化並不是那麼厚重的城市。

永昌隊不得不放棄石家莊紮實的球迷基礎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說過,上一個冬天發生的事情,在這個更加寒冷的冬天裡,仍然在發生著,不因中國足協推行了中性名而改變,也不因限薪令減少了俱樂部的投入負擔而有所變化。

嶄新的陽光照耀在中國足球的老路上足球寒冬,有多少支球隊倒下了trong>

如果說上一個冬天的退出,是擠去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泡沫,那麼這個冬天,在受疫情衝擊的經濟形勢面前,本應該全力呵護以實現平穩過渡的職業聯賽,遭到了不合時宜的政策創傷。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高投入的中超俱樂部開始節衣縮食,再加上入境防疫政策,2020賽季,中超各隊失去了往日轉會市場上的風光,引援以球隊需要為主,而不再看中名氣,如上海上港的穆伊、天津泰達的蘇亞雷斯等。

泰達聯賽間歇期引進的蘇亞雷斯更加注重實力

經濟形勢變差,本就可以讓各俱樂部減少投入,而不是因為一紙限薪令,各俱樂部才減少了投入。與此同時,足協再不合時宜地推出了中性名改革的命令。作為投資方,投資足球所獲得冠名權是最大的名譽收益,然而因為要對標歐洲聯賽而強行要求變更中性名。

我不止一次說過,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是偽職業聯賽,其「偽」的地方不止是足協經常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幹預商業足球的運營,更是因為不成熟的足球市場以及幾乎沒有盈利能力的足球俱樂部。

嶄新的陽光照在中國足球的老路上中國足協,還是我們熟悉的味道

雖然早在10多年前,中國足協成立了中超公司,來運營中超聯賽,但是各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盈利能力卻是慘不忍睹,球票及球隊周邊收入、贊助商投入在巨額的俱樂部運營支出下顯得微不足道。

中超版權賣出了天價,而俱樂部的廣告收入卻慘不忍睹

這種差距在中小俱樂部以及低級別聯賽俱樂部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長期入不敷出的投入沒有得到足夠的產出,各俱樂部自然而然就會減少投入,而不會因為足協的一紙限薪令,當然,新冠疫情的到來加快了各俱樂部減少投入的步伐。

這裡插一句,因為減薪已經惹得了作為球員的勞方的不滿,然而一直中性名改革砍掉了作為資方的俱樂部的名譽收益。能憑藉兩個動作將資方和勞方得罪遍,推行該政策的人也算是不世之奇人。

回到正題,作為職業足球俱樂部,一方面是高額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微弱的盈利能力,矛盾爆發就是一瞬間的事。但足協為了化解這個矛盾,卻一刀切,採取了最激烈的方式。

因此,泰州遠大在無人接手的情況下,只能破罐破摔,選擇了退出;河南建業俱樂部方面在反對更名無效的情況下,接受了入股方的名字,進而觸動了河南球迷的神經;石家莊永昌算是幸運的了,由於足協對異地搬遷政策的網開一面,俱樂部得以存活下來,但失去了河北省會城市的球迷基礎,在滄州也是前路未知……

建業球迷抵制足協強推中性名

肉眼可見的是,2021賽季,各俱樂部會更加減少投入,球員收入銳減,難保不會因為外部的利益重新走上打假球的歪路,失去了球星效應的俱樂部,盈利能力更加式微,運營支出更加依靠投資人的輸血,若是輸血跟不上,難保不會變成下一個長沙金德、陝西國力……

唯有中國足協,用更名這個虛頭巴腦的小事,掩蓋了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即將崩塌的現實。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俱樂部離百年老店就差了個名字
    消息人士稱,中國足協之所以推出這樣的新政,是希望中國足球俱樂部無論在哪個年代、哪個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情況下,都能傳承延續,是參考歐美職業足球的發展方式。改用「中性化」名稱是為了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中國足球和「百年老店」的距離,看上去,仿佛就差了一個名字。
  • 中國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改名,離百年老店就差個名字了?
    消息人士稱,中國足協之所以推出這樣的新政,是希望中國足球俱樂部無論在哪個年代、哪個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的情況下,都能傳承延續,是參考歐美職業足球的發展方式。改用「中性化」名稱是為了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中國足球和「百年老店」的距離,看上去,仿佛就差了一個名字。
  • 中國國家隊球衣不印名字,中國足協真的不作為
    雖然比賽是熱身賽性質,我想作為球員,入選國家隊,這是很光榮的事情,能代表國家隊比賽,在球衣上印名字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是到了中國足協這裡就變了,要知道耐克是花了大價錢把中國隊籤下來的,球衣不可能不夠,只能說足協不作為。
  • 足協緣木求魚式限薪 必將危害中國足球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許是經不住媒體的轟炸,足協最終妥協。今天下午中國足協發布了一則說明,可能實行限薪,以期堵住悠悠之口。中國足協的這一行為與而且完全相反,日本足協看到神戶因引進大牌球員而場場爆滿,就放開了關於外援的引進,為的就是讓各俱樂部引進大牌,促進日職聯的發展。足協限薪必將阻礙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繁榮發展,也必然嚴重打擊剛剛生機勃勃的聯賽。其次,損害了俱樂部的利益。職業足球是個大產業、大生意,沒有知名球星,無法吸引觀眾,自然俱樂部的收益就會受到影響和傷害,嚴重打擊投資者的積極性。
  • 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26年老字號「河南建業」讓球迷最糾結
    雖然中國足協還未正式對外公布該政策,但各家俱樂部已經收到了消息。這一勢在必行的改革,引起球迷的熱議。而具體怎麼改?各家俱樂部都在斟酌醞釀當中。●足球俱樂部改名倒計時?早在2017年,中國足協就公布了職業俱樂部改名的計劃期限,2021賽季是中性化名稱更改的大限,不改名就無法獲得聯賽準入資格。
  • 中國足球的癥結是青訓,不是球隊名稱
    依大多數熱愛中國足球的人士來看,中國足協不僅僅是一個體育組織,更像是一個娛樂組織,因為你不知道她會在什麼時候給你憋出個大招來,就像當年的u23政策,實施了這麼多年,也沒看到培養出哪些年輕球員。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開展馬上就快30年,可這麼多年來,中國足球的實力每況愈下,別說世界盃了,現在連預選賽也出不來線,中國足協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反思一下呢,為什麼就不能踏踏實實幹成一件實事呢?
  • 資本盛宴該結束了!中國足球「大躍進」可休矣 有些鍋足協也不背
    所以,如果將當下出現的問題與原因全部都歸結於中國足協,恐怕也是有失偏頗的。當然,作為最高管理部門的中國足協,肯定是需要承擔責任,特別是在整個職業足球發展的引導、政策的擬定等方面,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2、任由「金元」主導的後遺症反賭掃黑之後,中國足球的發展可以說是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資本的大量介入讓中國足壇的一切都以「錢」作為衡量的標準。
  • 足協下發青訓新建議,狠抓體教融合是好事,但這似乎並非當務之急
    中國足協督促地方足協與地方足協協會積極配合,設計舉辦規範性高質量比賽,建議賽制以地區內多級聯賽為主。除此之外,中國足協擬定未來由職業聯盟(籌建中),舉辦以U21年齡段球員為參賽主體的比賽。U12及更低年齡段,暫不舉辦大規模全國性賽事。U13-U15將以會員協會獨立組織的聯賽為主,而U17和U19則參加中國足協組織的全國性大賽。打通職業俱樂部與學校,增大球員基數和選擇面,並且強化球員文化素質。制定完善的年齡段賽事,檢驗訓練成果提升實戰經驗。與現行辦法相比,足協《方案》的確是上上之策。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能有效執行嗎?俱樂部與學校合作,看似美好卻深藏玄機。
  • 上海足協新任掌門人柳海光:足球靠團隊,沒人傳球不可能進球,管理...
    上海足協11日進行了第九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正式迎來更新換代——上世紀80年代叱吒中國足壇的高中鋒、現年57歲的柳海光,與71歲的朱廣滬完成了交接,全票通過當選新一屆上海足協主席。上一屆主席朱廣滬任顧問。
  • 中國足球不缺改革的勇氣,而是缺少功成不必在我的堅持
    最近中超、亞冠的比賽全面結束,中國足球進入了休整期。但是球隊進入休整期,足協並沒有閒著,他們正緊鑼密鼓的召開會議,為中國足球出謀劃策。足協的專項治理會議上的信息很多,對於球隊的投資、薪水有了極為嚴格的規定,對於球隊的不規範的名稱,有了嚴格要求。
  • 申花、國安拼命保留名字!魯能不糾結,有「泰山」就很好
    據了解,除了大連人足球俱樂部和深圳市足球俱樂部,其餘所有的中超球隊都面臨著改名。在這些面臨改名的球隊中,國安和申花是非常為難的兩家俱樂部。最新消息顯示,申花基本可以確定保留,國安也在全力爭取留下「國安」二字。
  • 中國足球的驕傲:57歲中超教練即將回歐洲擔任「足協主席」
    隨著今年中超賽會制的進行,很多教練都難以承受與家人分開的痛苦,在範布隆克霍斯特主動辭職離開富力主帥位置後,今年一支中超豪門的足協杯執行主教練也即將告別中國,這位在中國執教2年的教練下一站竟然是回歐洲擔任「足協主席」,這無疑是中國足球頗具歷史性的1幕,中超走出1個足協主席,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實屬中國足球的驕傲!
  • 中國足協新政「三板斧」,或令中國足球一夜回到解放前!
    以陳戌源為主席的中國足協領導班子,似乎為了在中國足球的發展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罔顧足球發展規律和中國足球的實際情況,接二連三推出一系列的新政,把中國足壇搞得一地雞毛,令人嗟嘆不已
  • 中國足協《青訓大綱》統一風格 以攻勢足球為主導
    原標題:結合青島足球青訓現狀,解讀這本100多頁的《中國足協青訓大綱》中國足球出現問題根源在哪?未來提升突破的出路在哪?這倆問題一出,幾乎所有人都會給一個相同的答案:青訓。11月26日,中國足協發布多達121頁的《中國足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大綱》(以下簡稱《青訓大綱》)。其中明確了「打造足球發達國家」的目標,要求各級國字號隊伍未來要統一風格打法。
  • 名記曝中國足協最新好消息,若成事實,將是中國足球裡程碑式進步
    不過,目前的國內足壇並不是只有亞冠這項重要的事情,還有中國足協即將出臺的一些新政,同樣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其中的一項決定,如若成為事實,將會是中國足球裡程碑式的進步,對中國足球的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在低水平的溫柔鄉裡漸漸消磨了鬥志,消磨了國家榮譽感,變成了俱樂部用心踢,國家隊踢養生足球。另外,限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內這幫球員的能力確實配不上高工資。
  • 中國足協,即將迎來最徹底的一次改革……
    此外,按照中國足協制定的中國足球代表大會章程,足代會本應每四年召開一次,但事實上,自第一屆足代會於 1979 年召開以來,直到 2003 年才召開第二次足代會,其間整整隔了 24 年;第三次足代會於 2014 年 1 月召開,其間又隔了 11 年。如今,足代會即將第四次召開,以中國足協於 1955 年成立來算,平均每 16 年開一次大會,顯然也沒有時間章程可言。
  • 中國足球,應該讓人看到進步——訪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
    本賽季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接近尾聲,中國足協杯的比賽將隨後展開。在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看來,這個不尋常賽季「任務很重」,「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是我們各級聯賽仍得以順利開展,我覺得所有足球人都在傳遞一種共識——中國足球應該讓人看到希望,看到進步。」
  • 足球報:深足在足協的註冊名稱為中性,因此不用更名
    直播吧12月17日訊 《足球報》稱,由於深足在足協的註冊名稱符合中性化條件,因此他們無需更名,更不用在12月31日前把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新名稱和證據呈報中國足協。雖然此前球隊以深圳佳兆業(簡稱深足)的名稱徵戰中超與足協杯賽事,但是球隊一直以來都以「深圳市足球俱樂部」的名稱在足協註冊。球員起源於1994年1月26日成立的深圳足球俱樂部,俱樂部名簡稱深足,迄今為止已有26年的歷史。佳兆業入主球隊之後,只是冠名了球隊,並沒有更改俱樂部名稱。
  • 中國足球即將失去地產商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聯賽工作會議,再次強調推動俱樂部名字中性化。根據標準,這些房企組成的「地產聯隊」俱樂部都得改名換姓,改完不僅去「去企業化」,還順帶把「地產化」也去了,有助於提升中國足球的形象。不過狗蛋說,足球和地產誰比誰臭還不一定呢。
  • 足球專家:外教曾給中國足協建議,並非刻意保護U23,而是這點
    目前的中國足球協會在青少年球員的培養非常重要的關心,因此孩子們可以進行足球足球學校設立以外,也參與頂級聯賽中,年輕的選手可以獲得更多的上場機會,根據此前足協公布的新賽季政策,與外援人數相同的球員出現在U23,意味著在大部分比賽中,至少有4名年輕球員參加比賽並得到訓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