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3月27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青島徵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該反饋意見共涉及26個問題,其中有幾個問題值得重點關注:
2016年上市未果
一是要求徵和工業說明前次申請撤回的原因,本次申報材料和前次申報材料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主要區別、財務數據有無差異,並說明前次現場檢查相關問題的落實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7月,徵和工業曾經向證監會申報過IPO材料,但後來主動申請撤回。
2016年申報稿顯示,公司2013、2014、2015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7億元、5.33億元、5.4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05萬元、2717萬元、4718萬元。
2019年6月申報稿顯示,公司2016、2017、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53億元、6.67億元、7.3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401萬元、4600萬元、6829萬元。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經營收入這6年來一直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但最近3年的淨利潤出現較大波動。
部分財務指標背離
二是2019年申報稿顯示,報告期內徵和工業淨利潤持續增長,但毛利率下降,期間費用率有所下降。
意見稿要求請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進一步核查徵和工業費用的完整性,是否存在少計費用或其他費代發行人支付費用的情形,在毛利率持續下滑的情形下淨利潤持續增長的合理性,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變化情況一致。
申報稿顯示,2016、2017、2018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0.24%、26.31%、26.12%。而這3年,公司對應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17.74%、16.80%、13.81%。
業內人士認為,徵和工業經營規模較小,而且淨利潤金額有限,因此不排除公司通過調節期間費用等方式來減少成本、增加公司報表淨利潤的可能。
出資方式調整或存在潛在糾紛
三是關於公司控股股東魁峰機械2000年人民幣出資不符合其與日本徵和於1999年8月籤訂的《合資經營合同》的約定,證監會要求保薦機構和律師補充核查並披露魁峰機械變更出資是否取得原股東的同意,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
申報稿顯示,徵和工業前身徵和有限成立於1999年10月,其中魁峰機械出資13.91萬美元,日本徵和出資9.09萬美元。根據1999年8月13日籤訂的《合資經營青島魁峰徵和機械有限公司合同》的約定,魁峰機械以機器設備、場地、廠房及配套設施共折價13.91萬美元出資。但2001年3月,在未經審批機關批准的情況下,魁峰機械以人民幣 115萬元(折合13.91萬美元)出資。
但出資方式的變更有沒有經過日本徵和的同意,申報稿沒有提及。
期末應收餘額增長較快
四是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餘額增長較快。反饋稿要求公司解釋對於同一客戶以及不同客戶在不同報告期是否存在放寬信用的現象,對商業承兌匯票是否按照帳齡連續的原則計提壞帳準備。要求公司列表詳細說明各期末應收帳款在期後各季度的回款進度,報告期各期逾期的應收帳款金額。
申報稿顯示,公司2016、2017、2018年末的應收帳款均在1億元左右,分別為0.95億元、1.03億元、1.07億元。
財務數據是否與納稅報表一致
五是要求保薦機構和發行人律師專項說明就申請文件所申報的原始財務報表是否為發行人當年實際向稅務局報送的報表所履行的核查程序及取得的證據,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專項說明申請文件所申報的原始財務報表所列示的收入及淨利潤數據與當年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之間的差異,若有重大差異,應專項說明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上市公司,依法納稅是應盡的義務。申報稿財務數據與納稅申報數據應該一致,最起碼不能有重大差異。同時這也是判斷公司是否守法及誠信的重要方法。
員工人數連續下降
除反饋意見問詢的問題外,經濟導報財記者還發現,徵和工業2017年至2019年第一季度,員工人數在持續減少。其中2017年底為1418人,2018年底為1306人,而2019年第一季度末,人數為1254人。
公司人數的持續減少,與公司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的增加出現明顯的不一致。
另外,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度,徵和工業出現多起勞動訴訟糾紛。
存在巨額第三方回款情景
申報稿顯示,徵和工業位於青島市平度經濟開發區,實際控制人為金玉謨、金雪芝夫婦。公司本次擬在深交所上市,擬發行2045萬股。公司擬募集資金4.2億元,用於工業自動化傳動部件生產線建設、發動機鏈生產線建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提升建設3個項目。
公司主要從事鏈傳動產品,包括車輛鏈系統、農業機械鏈系統等,公司的海外銷售佔比從2016年的40.83%增長為2019年第一季度末的49.43%。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存在大量國外第三方回款情況。2016、2017、2018年度,公司的國外第三方回款金額分別為8309萬元、6228萬元、4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