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縣人民醫院:成功施行肱骨骨折閉合復位多維交鎖髓內釘固定術

2020-12-23 瀟湘名醫

9月7日,黃梅縣人民醫院骨科成功施行了首例肱骨骨折閉合復位多維交鎖髓內釘固定術。

患者70餘歲,因摔傷致右上臂疼痛、活動障礙急診入院,診斷為右肱骨幹骨折。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常駐院骨科專家陳彪教授的指導下,由骨科主任桂向洪主刀,帶領餘勇彬、孫曉望等醫生團隊,為其行肱骨幹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術,手術進行順利,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肱骨幹骨折是常見長骨幹骨折,受傷時創傷能量大,骨折端及其周圍軟組織原始損傷重。傳統手術方式是應用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術中需較大範圍剝離骨折端肌肉、骨膜等軟組織顯露橈神經,破壞骨折端血運,易造成橈神經損傷,因骨折端軟組織血運破壞重,術後患肢需長時間制動,致肩關節及肘關節功能障礙,骨折延遲癒合或骨不連發生率較高,同時留下較長切口。

使用肱骨近端多維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肱骨幹骨折,肱骨髓內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特性及組織相容性,髓內軸心固定骨折端,內固定物穩定性好並牢固,術中應用閉合復位,僅需在肩部切3釐米切口,術中操作更加精準,減少了X線暴露對患者的傷害。術中微創閉合復位,無需大切口暴露骨折端,患肢肌肉、骨膜損傷小,骨折端血運保護好,減少了常規切開復位手術術中橈神經損傷及術後骨折延遲癒合或不癒合致骨折端斷釘、斷板的手術失敗率,骨折癒合時間縮短,術後可早期進行功能鍛鍊,患肢肩、肘關節功能恢復好。

【來源:黃梅縣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86歲老人肱骨骨折之後……
    經評估手術風險、制定治療方案,並與家屬充分溝通後,結合患者及家屬強烈要求行手術治療的意願,經院內討論,為儘早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科室決定為老人採用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癒合快、活動早及併發症少等優勢的微創閉合復位內固定術。 由於老人高齡,骨折常合併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骨量減少、骨的微結構的破壞,且骨折為不穩定性骨折。
  • 市人民醫院成功為百歲老人實施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PFNA內...
    日前,市人民醫院骨科成功為百歲高齡老人實施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術。 100歲的孔慶祥近日在家中摔倒,導致右股骨粗隆間骨折急診入院。入院後,市人民醫院骨三科主任史鶴及主管醫生迅速為患者開通「綠色生命通道」,協助儘快完成常規檢查。
  • 【醫生手記】微創解決大問題,超聲引導閉合復位治療青少年兒童肱骨...
    近日,一名11歲青少年因玩耍時摔傷導致右側肱骨幹骨折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就診,急診X光提示右肱骨幹骨折!媽媽很擔心:孩子以後胳膊會不會長不好!媽媽曾經也是醫務相關工作者,得知兒子肱骨骨折後非常害怕,經過多方打聽詢問身邊的親戚朋友,得到的答案是需要手術治療骨折。心裡非常糾結:兒子年齡太小,做手術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 八旬老人肱骨骨折,永川惠民專家完美復位
    摔倒是肱骨骨折最常見的原因。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會導致骨折更容易發生。據統計肱骨骨折幾乎佔到全身骨折的3%。 近日,我院就有這樣一位病人前來就診,84歲的任爺爺不慎摔倒,當即感左上臂疼痛不適且活動受限,而且頭部皮膚也有挫傷,為緩解疼痛,任爺爺立馬去到了當地的衛生院,進行了清創處理,然後檢查了左上肢,被確診為:左側肱骨頸骨折,醫生為他進行了吊帶固定。
  • 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踝關節骨折包括單踝、雙踝、三踝骨折、踝上骨折和脛骨下關節面前緣骨折等。這些骨折都可以合併內、外側副韌帶、脛腓聯合韌帶斷裂,還可以合併脛腓下關節分離,或距骨脫位。⑴切口⑵顯露內踝骨折⑶利用巾鉗復位⑷螺釘固定圖1 內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⑴切口⑵螺釘內固定術圖2 外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⑴拉開跟腱,顯露屈長肌(插圖示切口)⑵拉開屈長肌,顯露後踝骨折,復位後鑽孔⑶螺釘內固定圖3 後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郟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又成功完成高難度頸椎手術
    本報/網訊  2020年3月9日,郟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又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難度、高風險手術——頸椎滑脫並脊髓損傷的患者施行了「頸前路椎體復位植骨融合頸前路鋼板內固定術」。術後患者上、下肢肌力、感覺恢復良好。
  • 股骨骨折術中輔助閉合復位技術的發展與創新
    但因在術中閉合復位、且維持復位的同時固定接骨板或置入髓內釘,有時易造成復位丟失,為此很多國內外學者探索術中輔助復位的設備及方法,包括體外無創牽引器、自製牽引復位器、計算機輔助復位系統等,以期解決術中閉合復位的問題。本文就此作一綜述。術中為使骨折復位並維持復位常需多人配合牽引,有時還需反覆多次復位,使患者及術者遭受大量射線損害。
  • 踝關節骨折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3.單踝或雙踝骨折合併脛腓下關節分離,閉合復位未成功者。  4.三踝骨折,其後踝骨折超過脛骨下關節面的1/3者。  5.有移位的陳舊性骨折。  [術前準備]  1.骨折部位有明顯腫脹者,應抬高患肢促使腫脹消退。
  • 九江市中醫醫院成功實施兩例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組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王海勝攝影報導:近日,九江市中醫醫院骨傷七科在診療組組長方建波的帶領下,運用3D列印技術,成功實施兩例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後患者均恢復良好。 病例2術後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方建波團隊先後成功為兩名患者實施左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克氏針張力帶內固定術和切開復位髕骨針張力帶內固定術,由於術前在3D模型上提前預演了手術過程,完善手術預案
  • ...記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胡文雄
    從醫14年,他兢兢業業,為儋州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曾先後榮獲「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海南省醫德醫風標兵」、海南西部中心醫院頒發的「優秀住院醫師獎」等榮譽。虛心學習提高診療水平胡文雄於2005年從海南醫學院畢業後,到儋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就職。
  • 湖南航天醫院成功完成經皮骶髂螺釘內固定微創手術新挑戰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曾飛 劉錦文)前陣子,56歲的張先生被重物砸傷致髖部,危急之下,被救護車送至湖南航天醫院,經CT、X光等檢查確認,患者尿道損傷、骨盆多發骨折、骶骨骨折、骶髂關節脫位。術中骨折復位困難,出血量可能較大,易造成術中失血性休克,再加上患者骶骨骨折的部位離腰骶幹很近,易造成神經損傷,造成嚴重的患肢功能和感覺障礙,手術的醫療團隊面臨極大的挑戰。完善術前準備工作後,在麻醉科醫師的麻醉輔助下,創傷骨科主任龍開炳及創傷組長孫贇組成的手術團隊如期為張先生成功施行骨盆骨折閉合復位通道螺釘內固定術,手術很順利。
  • 萬茜右臂肱骨骨折,還能「乘風破浪」嗎?
    (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近日,熱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熱門選手,演員萬茜突遇車禍,造成右臂肱骨骨折,引發了網友擔憂。儘管萬茜本人在微博上報平安表示是小意外,但作為一檔唱跳節目,萬茜的此番受傷,讓大家對於她之後能否繼續參賽產生了擔憂,畢竟《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一般都是勁歌熱舞,有不少網友提問,肱骨骨折很嚴重嗎?
  • 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近日,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收治了一位嚴重車禍外傷導致右側多發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創傷性溼肺患者。患者胸部損傷後疼痛明顯,嚴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及自行咳嗽、咳痰。如果不採用積極手術治療,患者肺部損傷加重,極有可能需要氣管插管,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同時,隨著時間延長,患者肋骨骨折端畸形癒合,長期壓迫肋間神經可能導致慢性遷延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黑龍江省醫院成功醫治一名高齡肥胖左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
    近日,黑龍江省醫院骨外三科成功為一名高齡肥胖患者進行了左股骨轉子間骨折閉合復位固定術,該患者年近九旬高齡,且體重達到200斤,為手術帶來了種種不確定性。骨外三科王巖主任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成功為患者進行手術,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回家。
  • 冷水江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腔鏡微創肋骨手術
    6月25日 , 我院普外科手術團隊在主任劉頌軍的帶領下 , 成功為一名患者實施了胸腔鏡下肋骨骨折復位外固定術 , 通過胸壁一個3-4cm小傷口成功復位和固定了骨折的肋骨 , 解除了患者因疼痛所致限制性呼吸困難的症狀 。
  • 楊梅好吃樹難爬,省人民醫院收治多名摘楊梅摔至脊椎骨折高位截癱者
    6月份以來,湖南省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治了多名摘楊梅墜落導致重傷者。6月初,懷化72歲的蒲奶奶從楊梅樹上墜落,頸背部著地,當即感覺雙上肢麻木乏力、雙下肢感覺活動喪失,以「頸椎骨折並脊髓損傷」收入湖南省人民醫院脊柱外科病房。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後,劉向陽主任醫師和張超博士為其實施全麻下頸椎後路減壓復位內固定術。
  • 心胸外科完成湘潭市首例胸腔鏡肋骨骨折內固定術
    近日,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收治一位嚴重車禍外傷導致右側多發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創傷性溼肺患者。患者胸部損傷後疼痛明顯,嚴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及自行咳嗽、咳痰。如果不採用積極手術治療,患者肺部損傷加重,極有可能需要氣管插管,長時間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
  • 肩關節脫位的閉合/切開復位方法
    脫位後應儘快復位。脫位時間越長,閉合復位越困難。選擇適當麻醉(臂叢麻醉或全身麻醉),使肌肉鬆弛並使復位在無痛下進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劑或局部麻醉(關節腔內注射局部麻醉藥)下進行。無並發損傷的肩關節脫位患者很少需要手術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