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醫院成功醫治一名高齡肥胖左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

2020-12-14 黑龍江頻道

近日,黑龍江省醫院骨外三科成功為一名高齡肥胖患者進行了左股骨轉子間骨折閉合復位固定術,該患者年近九旬高齡,且體重達到200斤,為手術帶來了種種不確定性。骨外三科王巖主任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成功為患者進行手術,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回家。

據王巖主任介紹,孫大娘已經89歲高齡了,當天在家突然頭暈摔倒,致左髖部摔傷,當即感覺疼痛難忍且行動困難。孫大娘在家靜養一段時間後不見任何好轉,於是家人便將孫大娘送到了黑龍江省醫院,住進了骨外三科。「患者X光片顯示為左股骨轉子間骨折,正常需要手術治療,考慮到患者年歲已大,且體重較重,我們便和患者及家屬進行了溝通。」

原來孫大娘之前曾有過別的疾病,使用過激素類藥品進行治療,導致體重一直常年維持在200斤左右。此次摔傷,對本就行動不便的孫大娘來說更是雪上加霜,臥床不起。所以孫大娘和家人都迫切希望能夠手術治療左股骨骨折,讓自己有一線希望能夠重新康復站起來。王巖主任了解情況後,和孫大娘進行了認真的溝通,詳細分析了孫大娘目前的狀況。

「患者骨折處為粉碎性骨折,術中復位肯定較為困難。且患者嚴重肥胖,脂肪層較厚,術中暴露及操作也會較平常更加困難。我們還考慮了患者高齡且合併多種老年內科疾病,手術麻醉風險也極高,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同時患者常年服用激素,導致骨質重度疏鬆,也會給固定帶來很多不確定的風險。」王巖主任分析道。

最終,經過周密準備和謹慎分析,王巖主任為孫大娘選擇了目前國內領先的左股骨轉子間骨折閉合復位InterTan固定術。由於患者太胖,除了手術時的切口比平常人要長之外,通過脂肪層時也有近十公分才看見骨頭,且患者骨質疏鬆嚴重,對術中的最後固定帶來了巨大挑戰。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王巖主任克服種種苦難,成功為孫大娘完成了全部手術操作,手術過程順利,骨折處被順利閉合復位。而孫大娘術後恢復良好,現已回家繼續康復。

王巖主任對此表示,老年人髖部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如不積極手術,長時間臥床,常常會因各種老年內科疾病及肺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而導致死亡,病死率較高。即使存活,也往往發生髖內翻等現象,嚴重影響患者髖關節功能,因此老年人髖部骨折常被人們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髖部骨折患者還是應該進行手術治療。

關於髖部骨折的手術治療選擇,王巖主任介紹,傳統方法為鋼板固定、空心釘固定等,而近十年來,股骨髓內固定已經成為手術主流方法,也更符合力學原理,支撐可靠(如PFNA新型股骨近端內固定系統)。InterTan則是在PFNA的基礎上繼續優化,增加了股骨頭的抗旋轉性,大大減少了因老年骨質疏鬆導致的螺釘切出的風險和機率,使固定更加牢固、更加穩定、更具優勢。(康豔立、董宇翔)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青島平度第四人民醫院成功為一名88歲老人實施股骨頭轉子間骨折手術
    魯網7月22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郭戟輝)股骨轉子間骨折是一種老年常見損傷。此部位的血運豐富,雖然不易發生不癒合,但是易發生髖內翻畸形,如果不及時手術,長期的臥床將有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特別是對於高齡老人來說,尤其危險。
  • 關於股骨轉子間骨折,你不可不知的那些事兒……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至小轉子水平以上部位所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見發生部位之一。女性較男性多見,比例約為 3:1[1]。股骨轉子間骨折約佔老年髖部骨折的 50%,其發生率與老年髖部骨折的增長情況一致[2]。據報導 75~84 歲人群在 10 年內髖部骨折的發生率高達 7%[3]。
  • 「準百歲」老人遭遇「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醫院成功「接骨」四天便...
    當高齡老人遭遇 " 骨折 ",手術風險和恢復難度將陡然劇增。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為 " 準百歲 " 高齡骨折患者丁奶奶(化名),成功開展閉合復位微創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老人術後恢復良好,4 天便可下床活動。高齡老人跌倒骨折並不少見,僅在短短一周內,南方科技大學醫院骨科便已成功完成了 3 例 90 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骨科手術。
  • 大方縣中醫醫院成功為93歲高齡患者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大方縣中醫醫院凝聚團隊力量,多學科聯合為93歲高齡老人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據悉,家住大方縣高店鄉營興村的安奶奶不慎跌倒,疼痛難忍,無法站立,隨即,家人緊急送往大方縣中醫醫院救治。經大方縣中醫醫院診斷,安奶奶為左股骨轉子間骨折,不僅左股骨轉子間骨折,右側第7、8肋骨骨折外,還伴有原發性高血壓、雙下肺感染、胸腔積液、三尖瓣中度反流等多種老年性疾病,若開展常規手術治療存在極大的風險。大方縣中醫醫院骨傷科高度重視,立即申請ICU、內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協同會診,並成立醫院專家組討論病情、商定治療方式,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救治。
  • 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形成,多是由於外力導致,恢復較難,要配合醫生
    導語:股骨粗隆間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是指從股骨頸根部到小轉子粗隆水平的骨折。它佔成年人身體骨折的1.4%,主要發生在老年人中。主要由間接暴力和直接暴力引起。主要臨床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壓痛和局部腫脹。
  • 武邑縣醫院多學科「共管」,讓高齡老人骨折不再可怕
    因此,股骨粗隆間骨折也有「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之稱。近日,在多學科共同協作下,武邑縣醫院骨一科醫護團隊克服高齡、多項基礎疾病等困難,成功為一位91歲高齡老人實施左股骨近段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患者李奶奶,女,91歲高齡,因行走時摔倒左髖部受傷,左下肢活動障礙入院,經X光片檢查,李奶奶確實顯示左股骨近端骨折,骨折端明顯移位,患者以前有腦血栓病史。「這種骨折對於高齡老人來說非常棘手。」
  • 市人民醫院成功為百歲老人實施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PFNA內...
    日前,市人民醫院骨科成功為百歲高齡老人實施右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術。 100歲的孔慶祥近日在家中摔倒,導致右股骨粗隆間骨折急診入院。入院後,市人民醫院骨三科主任史鶴及主管醫生迅速為患者開通「綠色生命通道」,協助儘快完成常規檢查。
  • 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一例高齡老人股骨頭置換術
    家屬急忙把張奶奶送至鹹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經x線診斷為:左股骨粗隆間骨折,收治骨科三病區住院治療。骨科三病區主任馬建軍接診後,立即詳細的詢問了張奶奶受傷經過,並為其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檢查,發現她不僅左股骨粗隆間骨折,還患有高血壓2級、冠心病、房顫等疾病,若行保守治療易出現褥瘡、肺炎等併發症,生活質量也會大大折扣。
  • 市中心醫院骨一科為92歲高齡老紅軍順利實施股骨粗隆間骨折微創手術
    近日,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一科為一位92歲高齡的老紅軍順利實施了股骨粗隆間骨折微創手術,患者術後第三天下床站立行走,第四天順利出院。患者於7月27日收治骨一科,入院時患者合併多種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胸腔積液…...這些對於高齡患者來說都是很危險的。入院後,主管醫生張磊主治醫師迅速了解患者病情,並請相關的科室為患者進行會診,制定了詳細的術前治療方案——監測血糖,監測血壓,進行胸腔閉式引流,並請麻醉科吳朝麻醉師進行了嚴格的術前評估,為擇期手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 婁底骨傷醫院:耋耄老人股骨粗隆骨折,術後快速恢復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中連 周紅)「原以為媽媽這次受傷骨折會長期臥倒在床上,想不到手術後恢復那麼快,你看走得越來越穩了,婁底市骨傷醫院果然名不虛傳!」這樣溫馨的一幕發生在婁底市骨傷醫院髖股膝脛科,看到老人家手術後快速恢復,劉老太的家人難抑心中的激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耋耄老人股骨粗隆骨折,結局意想不到
    「原以為媽媽這次受傷骨折會長期臥倒在床上,想不到手術後恢復那麼快,你看走的越來越穩了,婁底市骨傷醫院果然名不虛傳!」這樣溫馨的一幕發生在婁底市骨傷醫院髖股膝脛科,看到97歲的老人家手術後快速恢復,劉老太的家人難抑心中的喜悅,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 成功為多例高齡患者 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俗話說,「少怕歪,老怕摔」,老年人跌傷嚴重時甚至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濠江醫院成功為一名85歲的老人實施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又一次創造生命的奇蹟。而該院骨科也因其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學科建設基礎,被列為院內重點發展學科之一,將造福更多百姓。
  • 刷新中山醫院骨科病人年齡之最 105歲骨折老人成功手術
    105歲高齡的陳奶奶在接受了骨折手術後昨天順利出院了。陳奶奶年過80的兒子攙扶著母親激動地說:「中山醫院骨科醫護團隊,用精湛高超的醫術去除我母親長期臥床的痛苦,也減輕了我們做兒女的壓力。」    今年7月下旬,105歲的陳奶奶不慎在家裡摔倒,右側髖關節部位劇烈疼痛,迫使她只能臥床。
  • 甘肅省人民醫院微創手術解困擾 92歲高齡患者血栓被成功吸出
    微創手術解困擾92歲高齡患者 血栓被成功吸出每日甘肅網7月24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歐陽海傑 實習生竇星宇)7月23日,從甘肅省人民醫院傳來喜訊,該院血管外科陳泉主任醫師團隊,為一名92歲的高齡患者實施Angiojet血栓抽吸手術,血栓被成功吸出,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這也是自2016年甘肅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率先在西北引進Angiojet血栓抽吸裝置後,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也標誌著該院在下肢靜脈血栓性疾病的綜合治療方面達到國內先進、西北領先水平。
  • 90歲老人摔傷後10天才發現骨折 專家提醒:高齡老人要警惕「隱匿性...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高齡老人患者進行了左股骨近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該患者年近九旬高齡。骨科主任醫師王黎明教授團隊憑藉豐富的手術經驗,成功為患者進行手術,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 90歲老人骨折後重新站立,超高齡不是骨科手術「禁區」
    近日,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骨科成功為一例90歲高齡的右股骨粗隆間骨折合併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貧血者實施右股骨粗隆間骨折切開復位股骨近端抗旋轉髓內釘內固定術(簡稱:PFNA內固定術)。經過術後精心的治療與護理,患者現已康復出院。
  • 勇闖高齡「禁區」,104歲老爺子骨折患者被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2020年11月23日,老爺子不慎掉床,腰痛伴活動受限,家屬懷疑腰椎骨折,趕快與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三科高旭大夫聯繫,遂聯繫救護車將老爺子拉至醫院。曹珺副主任醫師、高旭大夫在門診等至中午一點,為患者做檢查,排除骨折後將老人送回家,家屬十分感動。
  • 淄礦集團中心醫院:百歲老人骨折,多學科協作解病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路燕 通訊員 劉小芸12月8日上午,淄川101歲的老人陳某一家人無比開心,一周前陳某意外滑倒造成右股骨轉子間粉碎性骨折,輾轉幾家醫院後,最終經淄礦集團中心醫院多學科協作診療下,順利實施手術安全出院。
  • 寧德109歲高齡老人遭遇「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 ,這項手術幫...
    高齡老人最怕什麼?摔跤!尤其是髖部骨折,被骨科醫生稱作「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這個疾病本身並不可怕,但是高齡老人一旦遇上了,就變得比較棘手。各種臟器都在走下坡路的高齡老人,家屬通常選擇保守治療。
  • 多學科「共管」智慧,讓高齡老人「死亡性骨折」不再可怕
    | 90歲的劉爺爺跌倒了 |90歲的劉爺爺在家中不慎跌倒後,被送到了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急診,醫生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劉爺爺還患有10年的高血壓,16年的糖尿病,近半年還在做腎衰透析。這些情況都讓接診的醫生們警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