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應該聽過這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佛菩薩慈悲平等,善待、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眾生今生都有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的,不是佛不渡,而是有眾生因緣未到、佛緣尚淺,暫時與佛無緣,這樣的人,你就是再用力度他、點撥他,也是徒勞。障深慧淺、佛緣淺薄,他是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易生詆毀情緒,那就造業了。
什麼樣的人暫時與佛無緣?業障深重、不明因果、善根不足之人。這樣的人愚痴顛倒,可能要經歷多生多劫的輪迴修行,才能與佛結緣。佛家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信佛信什麼?信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行善自有天報、作惡自有天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才是真正的自渡。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有幸得此人身,一定要好好珍惜法身慧命,精進修行,離苦得樂,不再輪迴受苦。有人說為什麼要與佛結緣?其實佛就是我們心中的善,選擇善良,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你就是你自己的「救世主」。以下這四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一、愛殺生之人
《大智度論》中曰: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我們學佛首先得有一顆慈悲之心、敬畏之心,慈悲世間萬物、敬畏天道輪迴。佛教勸人戒殺放生,就是為了培養大家的慈悲心,更是為自己積德培福。萬物萬物皆不離因果,我們所作的任何事都是「因」,將來的福禍就是「果」。「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之報縱使會遲到,但終不會缺席。
殺生過重的人一般面相多嗔恚,且殺生易使人短命多病,多生奇禍,致使人業障重、福報薄,離善知識越來越遠。奉勸大家不要造殺業,更不要以殺生為業,「千百年來晚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因果相續,切莫顛倒。
二、愛邪淫之人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萬惡淫為首」,但是很多人還是要闖「紅線」,自食其果才知後悔。在佛門裡,邪淫之果報大於一切。何謂「邪淫」?是除正常夫妻以外的男女之間不正當的思想和行為,不道德,有違天理之道。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邪淫,哪怕是動一個邪念,都極大損耗自身福德。
「不邪淫」是佛門五大戒律之一,但普通在家人更應該受持,你不持此戒,貪愛心過重,最後受苦的還是自己。「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淫,必落魔道」,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三、愛妄語之人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愛造口業之人,福報會隨口德之缺失而大肆被損耗。《佛說吉祥經》裡有說道: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我們所出去的話就是一個「因」,別人如何對你就是「果」,有句話叫「別人待我是因果,我待別人是修行」,言語吉祥,令他人歡喜,受益的也是自己。反之,若刻薄無禮,傷人害己。
口業是人的身口意三業之一,佛門裡將口業分為「妄語、兩舌、綺語、惡口」這四種,每一種都是「傷人斧、割心刀」,損自身福報的惡習。口業清淨,福自皆來;善語慎言,法喜無量。
四、自私吝嗇,不孝父母之人
佛門裡常說一個詞叫「量大福大」,一個人心有多寬、格局有多大,他的福報就有多深。做人越是自私貪吝,福報就會越少。人要多布施、多「舍」,貧窮從慳貪中來,福報從布施中來。人在做、天在看,願意吃虧的人終歸不會虧,吃虧是積福,是厚福。
「百善孝為先」,父母是世上最大的福田,如果自己福報不夠,就去恭敬孝養父母,其功德如同供養佛。父母是離我們最近的佛菩薩,把父母孝順好了,就是對佛菩薩最深的敬意。佛教歷來以「孝」為大德,「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孝順父母,你就是佛緣深厚之人。反之,連父母都不孝的人,燒再高的香,佛菩薩也不會歡喜。
感恩閱讀與分享,祝您吉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