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冥想筆記是關於飲食冥想;
What?
吃飯也能冥想(難道吃飯時要閉眼?)
好吧,我把meditation翻譯為靜觀,是不是好理解些;
so,今天的主題是飲食靜觀(Eating Meditation);
為什麼要練習飲食靜觀
生活中,有些事情我們都是在下意識中進行的,比如吃飯,走路,刷牙。回憶一下,有多少次吃飯時,我們在細細觀察飯菜的顏色,聞一聞飯菜的香氣,品一品飯菜在口中咀嚼的味道?有研究表明,現在人們吃東西時不是靠感覺餓了才吃,飽就停,而是靠眼睛來判斷和決定。至於吃到了什麼味道,經常就不是重點了。
這種下意識的狀態就像飛機處於「自動駕駛」一樣,我們已經太習慣於這種「自動駕駛」狀態了。每天我們像電腦一樣進行著「多線程工作」,並引以為傲。然而在這種「高效率「工作的同時我們可能會失去某種重要的能力——專注力。
習慣於自動駕駛狀態的人很難將注意力固定在一處,以下這個視頻是心理學家丹尼爾.西蒙斯所設計的一個實驗,實驗中,50%的被試者沒有注意到跟他說話的人已經被替換了。
飲食靜觀練習什麼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早上本希望打開電腦發一封郵件,結果卻開始回復其他郵件,一個小時後,在沒有發送原計劃寫的那封郵件的情況下,關閉了電腦。這種結果並不是你想要的。但是,請你注意這種結果:當你下次打開電腦時,你仍然想發一封郵件,但是你仍然會看所有新郵件,結果又會進行一個小時無計劃的工作。出現這種情況時,你可能認為自己做的很好—你只是在「做必要的清理工作」—然而,實際上,你所做的只是讓郵件系統上漲了一個等級而已!
正念思想並不會說:「不要發郵件」,但它會提醒你進行自我檢查並詢問自己:「這是我原來計劃做的事情嗎?」
飲食靜觀練習通常在8周正念認知課程中的第一周開始練習,比較有名的是利用葡萄乾進行的,也就是說在吃葡萄乾時要仔細觀察它的顏色、形狀、氣味、口感,味道,通過看,聽,嘗,聞、摸等動作認真地關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帶著全然的好奇,真正的體驗生活在當下一刻。然而很多人不是生活在過去,就是生活在未來,很少注意觀察當前一刻正在發生的事情。
葡萄乾靜觀是正念靜觀核心原則的第一個實例:
學習如何讓意識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以便看清生活的本來面目,
觀察它一點兒一點兒的展開。
這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需要很多練習才能找回我們的專注力,練習不僅限於葡萄乾,還可以是喝茶,洗碗,刷牙。
最後一點還是要堅持練習!
「專注模式」時我們會獲得什麼
著名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在其經典著作《真實的幸福》中寫道:
品味和正念可以幫你增加生活中的愉悅,打開所有感官通道,專注地體味細節。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新的角度去觀察世界——第七章《抓住現在的幸福》
正念始於觀察,讓我們不斷練習,注意現在發生的事,提升當下的幸福感。
如需要具體的文字引導,請查看下一篇《葡萄乾靜觀的文字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