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和園,一座有情懷的嶺南山水園林

2020-12-15 極客行天下

不同於北方皇家園林的壯麗豪華、規模宏大,也不同於江南園林的纖秀,嶺南園林以其獨有的輕盈、通透和精美華麗的裝修,在中國造園藝術中獨樹一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嶺南四大名園:順德清暉園、佛山梁園、番禺餘蔭山房、東莞可園。其實,在嶺南地區,還有很多遺存或新建的園林,每一處園林,都凝結了設計建造者的心血,也可見當地人對於造園的熱愛。

門樓位於東南角,座北朝南

今天介紹的嶺南和園,是一座新造園林,位於順德北滘。順德,長期霸位中國百強區前列,其中的北滘鎮,誕生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一家是碧桂園,另一家是美的。嶺南和園,則與美的相關,它由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捐贈3億元人民幣,北滘政府劃地建設,和的慈善基金會則是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捐資60億創建的。

園區全景俯瞰,高塔為衝和閣

和園之「和」字,據說取自《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包含陰陽二氣,萬物背陰而向陽,在相互激蕩中和詣而生,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信奉的平衡。當然,和與何同音,和的慈善基金會也是取「和」而非「何」,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何先生處事的務實低調。

嶺南水鄉風情

和園的大門位於西南角,從地圖上看,園林所佔地塊雖然方正,但卻非中國人喜愛的座北朝南,估計是為了順應自然形成的街道,而將大門設計在東南角,則正好可滿足此要求。大門為傳統的門樓式建築,大門兩側各有一個小門,對聯寫道:「泰啟三陽碧樹銀花春旖旎,和興百滘絳霞青靄月玲瓏 」。其中的百滘,是北滘的古稱,大概是粵語發音的原因吧,如今演變成了北滘,「滘」,是指河道交匯的地方,這說明北滘一地,河湧眾多。

嶺南獨有的鑊耳屋

進入大門後,矗立著一面屏風,屏風上雕塑的主題是龍舟競渡,這是珠三角地區傳統的文化項目,屏風前還擺著一艘大大的龍舟。

門口的屏風上是龍舟競渡雕塑

嶺南園林,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和園也不例外,整個園區被人工湖縱向一分為二,中間由多座拱橋連通。西北角堆土成山,東南角相對平緩,成負陰抱陽之勢。

湖面上的拱橋連通兩岸

少不了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假山花廊、奇花異木,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築當屬最深處的雲岫精廬,中西合璧式民國風格建築,中國傳統的假山流水和西方典型的圓頂拱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特別是高高的塔樓,屋頂採用了亭式風格,卻又設計了一個高高的教堂式塔尖,竟然毫無違和感。

中西合璧的民國風建築

衝和閣則為和園地標式景觀,為三層閣樓式建築,是園內最高的建築。衝和有性情和平之意。

衝和閣

傳承嶺南非遺文化,也是和園的特色之一,園區定時會有各種傳統藝術表演:木偶戲、粵劇、皮影戲、古箏彈奏、書法等。

戲臺的粵劇表演

嶺南園林,近些年看過不少,包含四大名園在內,最初基本都是私人建造,由於嶺南地區水源充足,大都闢有人工湖,有些還會引入天然河水。和北方皇家園林相比,面積雖小,但設計巧妙,取百家之長,甚至借鑑西方建築的設計。

花廊

嶺南和園,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展覽,打造嶺南園林精品,宣傳當地文化,藉助美的的品牌影響力,以及獨有的情懷,吸引了不少遊客到此參觀。

琴聲悠悠惹人醉:在最美嶺南園林,遇到最美中國風

讓旅行更出彩,讓生活更有趣!

相關焦點

  • 彤嫿嶺南和園詩詞隨筆
    清平樂.嶺南和園拾零小園初見,鳥語鶯聲軟。飛瀑流泉隨路轉。快綠怡紅驚豔。和閨蜜兩人,自廣州番禺驅車30餘公裡,來到嶺南和園,一遊。嶺南和園,位於廣東順德北滘,2018年建成。全園佔地面積4萬餘平方米。據解說詞說,它是當代新建的嶺南傳統園林中的精品,遵循中國傳統北山南水、負陰抱陽的景觀建園規則,融匯嶺南園林設計元素,採用嶺南傳統建築三雕三塑建築工藝。展現山水、街市、人家的嶺南水鄉生活畫卷。這些東西我不是太懂。流連其間,只覺玲瓏雅致,細節唯美,賞心悅目。
  • 彤嫿嶺南和園侃聯
    暖暖冬日,陽光明媚,閨蜜兩人,驅車30餘公裡,自羊城來到鳳城嶺南和園,到此一遊,感覺甚好。個人感覺,和同在鳳城的清暉園有得一比。嶺南和園觀風景,亭臺水榭,美不勝收。嶺南和園品美食,廚出鳳城,舌尖一醉;嶺南和園賞對聯,絕大部分對仗工穩,情境清嘉,且書法還極好。個人以為,嶺南和園的對聯,比清暉園的對聯,略高。現試評析幾副,分享一下。
  • 廣東園通過竣工驗收!「四大板塊」打造嶺南風光
    8月11日,廣東園通過廣東省林業局組織的竣工驗收。 廣東園位於國內展園區南域綠灣片區,臨近綠博園南入口,位於中心湖區西側,展園佔地面積3235㎡。
  • 順德清暉園,以其獨具嶺南特色的南方園林,入圍「粵中四大名園」
    如果說,官商文結合的梁園,果木成蔭,雅淡自然,一派嶺南水鄉特色。那麼順德的清暉園則兼容並蓄,集嶺南特色,江南風情,西方元素於一身,像一首流淌的詩,與世長存。龍應時之子翰林龍庭槐於嘉慶五年辭官回鄉,建園侍奉母親,並請同榜進士,江蘇書法家李兆洛題寫園名。此後經歷龍氏子孫幾代人的修繕,清暉園漸成規模。因嶺南氣候炎熱,所以清暉園在造園之時,並以前疏後密,前低後高的獨特布局,使得園內通風與採光都甚是良好,實用性也是非常的強。
  • 廣東的園林,集嶺南園林藝術、嶺南古建築、珠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
    廣東省境內的園林風景區並不多,但有些風景名勝的展示價值卻顯得十分突出,如寶墨園就是其中的代表,位於廣州番禺區沙灣鎮,它的歷史並不長,是從清代開始就有的,後來又被毀,現在的風景名勝都是經過修繕後才形成的,而且是一個集嶺南園林藝術、嶺南古建築、珠三角水鄉特色於一身的風景園林。
  • 佛山又一公園走紅,人稱嶺南「頤和園」,門票15不輸蘇州園林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一起來找尋那些遺失的,不一樣的美好,探尋不一樣的魅力。說到我國境內的古典園林,雖然算不上是數不勝數,倒也是不在少數的,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是蘇州的園林,留園等,北方的皇家園林的代表則是頤和園了,其實除了這些著名的園林公園,在我國境內還是有不少的園林景觀的。佛山是一座文化深厚的城市,境內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而園林建築景觀也是佛山市內不可或缺的一處景觀。
  • 嶺南,好自在.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以「伏屍流血數十萬」為代價,攻陷廣東和廣西,將其納入版圖,在此設下「桂林、象、南海」三郡。他令50萬中原人遷居至此,與嶺南本地居民形成最早的大規模文化融合。而「嶺南」一詞的正式出現,是在唐朝。貞觀年間,唐王朝在五嶺以南設嶺南道和嶺南節度使起,「嶺南」便一直被叫到了今天。這裡有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的嶺南園林。
  • 和園成珠三角遊客出遊好去處
    人氣爆表直衝各大旅遊平臺「熱搜榜」  文/珠江商報記者李芸  傳統節假日,行走於充滿嶺南建築特色的嶺南和園,在八和臺休憩,喝茶、看戲,觀賞一出精彩絕倫非遺表演,體驗一次別有趣味的民俗手作……已經成為備受珠三角市民
  • 中國嶺南的特色建築有哪些?
    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以五嶺為界與內陸相隔。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組成,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四省邊界處。歷史上大致包括廣東(含海南、香港、澳門)、廣西和雲南省東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嶺南是一個歷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嶺南建制的劃分和稱謂也有很大變化。
  • 嶺南和園迎來國家3A級旅遊景區評定
    珠江商報訊 記者李芸 通訊員張潔貞攝影報導:11月20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評定專家組成員一行蒞臨嶺南和園,對嶺南和園申創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進行評定工作。
  • 廣州荔灣湖公園不賣門票,卻極富嶺南園林風情
    荔灣湖公園主打嶺南風情,園內遍布著各種嶺南建築,八亭、八橋、四廊、三廳、一軒、一閣等散落在碧波綠樹叢中,是廣州嶺南風情最濃鬱的免費公園。 亭廊錯落有致,倒影在湖中,看得我痴痴的。
  • 號稱「嶺南小蘇州」!佛山這個嶺南版的世外桃源,人少又免費...
    絕非一個美字了得~清暉園全園構築精巧,布局緊湊。盡顯嶺南庭院雅致古樸的風格,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換上古裝,往那兒一坐,你可能就能「穿越」成一個絕世美人兒了啊~高明丨峰江石場位於高明區的峰江石場深約140米,儲水100米深。
  • 趣看丨嶺南,好自在
    這註定了嶺南文化的多變、靈動和新穎。最迷人的是嶺南建築。這裡有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的嶺南園林。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湧現出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是嶺南園林的巔峰之作。
  • 邯鄲市復興區「復興教體」百佳教育功能園|嶺南集團展風採
    充分鍛造了嶺南集團校園之美,豐富了校園文化之魂。嶺南小學嶺南小學創辦於1984年,是河北省素質教育示範校。在區教體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積極開展特優品質學校創建工作,逐步形成了學校人文教育特色。圍繞「人文教育」主題,先後精心打造了人文園、履責園、勵志廊等多個教育功能園。
  • 嶺南五痴傳奇
    ▲羅漢生私家盆景園一瞥這五個老男孩,被人們戲稱為「嶺南五痴」,他們都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盆景玩家。他們興趣相投,但又各有專長。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羅漢生堪稱近年來順德盆景新玩法的代表:他的盆景,不拘於規格,不拘於品種,匯聚一園,與家居生活融為一體,每時每刻都能品鑑盆景,享受生活。
  • 去「山居嶺南」尋覓詩和遠方——嶺南鄉民宿助力鄉村振興改革紀實
    嶺南鄉黨委書記傅飛軍說,大力發展鄉村民宿,正成為「山居嶺南」提升旅遊業品質,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覆卮山是嶺南的一張金名片,因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而得名。謝靈運在上虞著的《山居賦》膾炙人口,如今嶺南鄉響唱新《山居賦》,民宿呈集群發展之勢。
  • 廣東一座被「忽略」的古塔,有「嶺南第一塔」之稱,卻無人問津
    文/每個地方都好玩(原創文章,歡迎轉載)總有一天,我會丟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帶著我的相機和電腦,遠離繁華,走向空曠。與江南相同的,還有諸如嶺南這樣的稱呼。蘇軾不就曾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樣的千古名句。嶺南大概是指像今天廣東與廣西這兩個省份以及其他省份的部分地區,而小編要說到「嶺南第一塔」,不知道大家會想到哪一座高塔。
  • 實力領跑,嶺南股份穩居全國園林企業50強前三
    近日,2020中國園林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2019年度全國城市園林綠化企業50強峰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嶺南股份榮獲」2019年度全國城市綠化企業50強」稱號並連續第二年在營收榜單、利潤榜單上均位居前三甲,再次見證了公司綜合實力和行業影響力。
  • 「南園五先生」及「嶺南詩派」的生成
    此後相繼出現的明中葉嘉靖年間的「南園後五先生」、明末清初的「南園十二子」、晚清近代的「南園近五子」和當代的「南園今五子」等,均繼承「南園」傳統,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傳承時間最久的地域詩派。在這六百年裡,「嶺南詩派」一直是嶺南文學發展的主流,而「南園」傳統又是貫穿其中的血脈和靈魂,因此毫無疑問,元末明初「南園五先生」及「嶺南詩派」的出現,在廣東地域文學與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
  • 大灣區建設者—嶺南股份給城市群帶來了怎樣變化?
    作為一家立足東莞輻射全國的生態建設龍頭企業,嶺南股份經過20年多年耕耘,在城市生態建設上取得了矚目成績,在大灣區建設中,也積極發揮本土優勢,做出了顯著貢獻。園林景觀創特色秉持著「讓環境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嶺南股份以園林景觀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