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色的大海裡,一條小魚在惶恐地遊蕩,躲避著從它身後或者身前遊來的大魚,為了生存,不至於丟命,它活得很屈辱,也活得很脆弱,只有尋找比它還小的蝦米賴以維持自己的生命。
靠吃這些蝦米,小魚一天一天在長大,可以去吃一些小魚了,但是面對大魚,它還是必須及時地躲開,否則它就沒命了,儘管活得也很艱難,但是畢竟要比以前好多了,從容多了。這時候,魚兒依然低調,韜光養晦,它知道,在沒有長大、沒有強壯起來之前,它必須忘記自己,必須敬畏地面對一切。
小魚終於長成大魚了,它舒展多了,霸氣多了,也自如多了,很多小魚都不放在眼裡,就連中等一點的魚,它也敢去碰一碰了。
大魚最終成了超級大魚,它懶得遊動,有很多食物都是送上門來的,它只要動一動,就可以吃撐。
自然界小魚成長的過程,也許很漫長,但戚怪打這個電腦遊戲,只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小魚每吃到一條更小的魚,就會發出一個響聲,小魚也會長大一點。在很短的時間裡,戚相元和戚怪共同見證了小魚長大的整個過程。這款遊戲就叫《大魚吃小魚》,很休閒的一款遊戲。
戚怪喜歡打這樣的遊戲,戚相元喜歡站在戚怪的身後看她打遊戲。戚怪操作得很熟練,遊戲規定小魚有3條命,但戚怪1條命就可以完成整個遊戲。
侯菊也曾好奇地問戚相元:「這麼小兒科的遊戲,戚首席你為啥要盯著看呢?」
戚相元有時間就想陪陪孩子。戚特關著門,難得出來,難得一起坐坐。戚怪到書房裡打一盤遊戲,戚相元有機會和女兒在一起,這讓他的心裡覺得很舒坦,這就是天倫之樂,和女兒坐在一起就是享受。
戚相元之所以看女兒打這個遊戲,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他在這個遊戲裡看到的不是魚,是人。他回答侯菊的時候說:「你不覺得那遊戲裡的魚就是一個人麼?剛剛步入社會的時候,它就是一個職場小白,啥也不懂,但啥都很好奇,畏畏縮縮試探性地面對一切,生怕捅了簍子,也生怕自己受到傷害。但當他長大了,成了領導,他就從容多了,見到更高級別的官員依然會有敬畏,但可以對自己的手下吆五喝六了,有點人模狗樣兒了。終有那麼一天,他長成了一個大佬,就會目空一切,所有的利益他都想佔,所有到口的財富通吃,把自己吃成一個巨型的胖子,甚至得橫著走路。」
侯菊並沒有被戚相元的比喻感動。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戚相元就覺得有點索然無味,轉而去了陽臺,望著窗外道路上的車流發呆。
遊戲來源於生活,無論動物還是人類,都是遊戲很好的創作素材。在你工作累了,有閒暇時間,玩一玩,能讓你放鬆許多。魚的成長和人的成長很相似,讓戚相元思慮良久,感慨萬千。動物的世界裡有很多法則是適合人類的,和人類驚人的相似。
誰說遊戲就不能玩了,關鍵是你在娛樂的同時還得到了什麼?在戚相元看來,《大魚吃小魚》就是一款不錯的遊戲,魚生和人生驚人地相似。當然,歸根結底,人也是動物。
#氣象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