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臊海虎蝦」炒制香臊時加入海鮮醬、蠔油、柱侯醬;調味巧做小變化,創出流行菜.

2021-02-17 四川烹飪雜誌

香臊炒遼參、香臊炒鮑魚,都是近些年來巴蜀餐飲市場上的流行菜。其實,香臊除了用來炒菜外,還可以用來焗制菜餚,比如香臊焗蟹、香臊焗魷魚、香臊焗蝦等。用香臊焗菜,宜選用去皮的豬五花肉切成小丁,炒制的同時加海鮮醬、蠔油、柱侯醬等調味,這也是它區別於巴蜀民間常見臊子的地方。


香臊海虎蝦


原料(4人份):冰鮮海虎蝦4隻 去皮豬五花肉200克 蒜苗粒20克 豆瓣醬、海鮮醬、蠔油、柱侯醬、薑末、蒜末、料酒、鹽、老抽、味精、雞粉、香油、蔥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豬五花肉切成小丁後,下入五成熱的色拉油鍋裡,稍炸便倒出來瀝油(見圖1~3)。


2.鍋裡放蔥油,倒入油炸過的五花肉丁煸炒至吐油後,再加薑末、蒜末、豆瓣醬、海鮮醬、蠔油、柱侯醬、料酒、鹽、雞粉和味精,炒勻出香即成香臊料(見圖4~6)。



3.臨出菜時,取海虎蝦解凍,逐一從背部片開後,放油鍋裡過油,瀝油待用(見圖7)。


4.鍋留底油,先下炒好的香臊並摻入適量鮮湯,等到放海虎蝦焗至入味後,撒入蒜苗粒稍烹即把蝦搛出來裝盤。把鍋裡的香臊用水澱粉收汁,淋入香油便起鍋舀在盤中大蝦上,即成(見圖8~11)。


說明:焗蝦時,宜用小火,並且要讓蝦肉充分入味。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稿郵箱:1789122089@qq.com

訂閱《四川烹飪》雜誌的方式

1.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62-50

2.本刊郵購:郵局匯款至「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號四川烹飪雜誌社郵購部收」(注:請填寫清楚收件人真實姓名、地址、電話及訂購內容等)

3.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4.網上訂購:微店,淘寶店,網店零購

長按二維碼訂閱2016年《四川烹飪》

相關焦點

  • 香臊海虎蝦
    原料(4人份):冰鮮海虎蝦4隻、去皮豬五花肉200克、蒜苗粒20克、豆瓣醬、海鮮醬、蠔油、柱侯醬、薑末、蒜末、料酒、鹽、老抽、味精、雞粉、香油、蔥油、色拉油各適量製法:1、把豬五花肉切成小丁後,下入五成熱的色拉油鍋裡
  • 東 北 秘 制 壓 鍋 醬
    製作  1.醬料和十三香混合均勻。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薑末炒香,再下入提前混合的原料,小火熬2分鐘,離火即可。適用菜品  製作壓鍋嘎魚、壓鍋泥鰍。畜肉壓鍋醬配方原料  海鮮醬、李錦記蠔油各1千克,柱侯醬、蔥頭丁各250克,廣味源沙嗲醬220克,海天蒜蓉辣椒醬500克,味精、蒜片各100克,雞粉200克,色拉油300克。
  • 【廣東印記】佛山柱侯醬
    色鮮味美、香甜適中,是調味佳品。由佛山三品樓廚師梁柱侯在清嘉慶年間創製,故名柱侯醬。柱侯醬以大豆、麵粉作原料,經制曲、曬制後成醬胚,和以豬油、白糖、芝麻,重蒸煮而成。其色澤紅褐,豉味香濃,入口醇厚,鮮甜甘滑。適於烹製雞鴨魚肉等,尤以柱侯雞為最,是調饌中的上乘醬料。相傳一天晚上,夜市還未開檔,夜宵早已賣完,有幾位老熟客卻非吃不可。
  • 九款美味壓鍋醬做法及菜品
    畜肉壓鍋醬配方原料  海鮮醬、李錦記蠔油各1千克,柱侯醬、蔥頭丁各250克,廣味源沙嗲醬220克,海天蒜蓉辣椒醬500克,味精、蒜片各100克,雞粉製作  1.海鮮醬、蠔油、柱侯醬、沙嗲醬、蒜蓉辣椒醬、味精、雞粉混合均勻。2.鍋內加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片、蔥頭丁中火炒香,再下入提前混合均勻的原料小火熬製2分鐘即可。適用菜品  製作壓鍋排骨、壓鍋豬手等用畜類製作的壓鍋菜。
  • 燜鍋醬絕密配方大公開!
    秘制醬的熬製:原料:海鮮醬350克,甜麵醬1.5千克,花生醬300克,芝麻醬500克,蠔油200克,柱侯醬75克,醬油100克,白糖50克,雞粉30克,生抽75克,溼澱粉15克,料油150克。製法:先將各種醬汁加調味料攪勻;鍋上火加料油燒熱,調至小火,倒入調好的醬汁,用勺子不停地推攪,炒勻出香味,用溼澱粉勾芡,出鍋裝入器皿中即成。
  • 「素未謀面 醬新有李」:記錄一場以「醬」為核心的大賽
    這一美名被腦洞大開的長沙理工的同學們注入在美味之中:公子扶蘇——紫蘇魚子醬  以魚子為主要原料,以紫蘇等為輔料,加入李錦記蒜蓉醬、豆瓣醬、蠔油、芝麻油等產品,慢火熬製而成;烹製湖海特產時,加入紫蘇魚子醬料包,簡單調味,即可擁有美味;紫蘇藥食兩用,增味提鮮,在湖湘地區有獨特的味覺優勢,本品首次將紫蘇魚子結合做醬料包,將滿足更多湘菜和水產愛好者的市場需求
  • 10款乾鍋醬秘方!做乾鍋菜首選醬料
    B料 :鹽460克,味精20克,紅油豆瓣醬750克,豆瓣醬500克,柱侯醬350克,香辣醬250克,醬油800克、冰糖500克,紅豆腐乳250克,色拉油500克,清水3000克。<做法>1、紅油豆瓣醬750克先入油炒香。2、淨鍋入450克鹽、400克黃豆,小火翻炒至表皮爆裂。
  • 黃記煌燜鍋醬,絕密配方大公開!
    秘制醬的熬製:原料:海鮮醬350克,甜麵醬1.5千克,花生醬300克,芝麻醬500克,蠔油200克,柱侯醬75克,醬油100克,白糖50克,雞粉30克,生抽75克,溼澱粉15克,料油150克。製法:先將各種醬汁加調味料攪勻;鍋上火加料油燒熱,調至小火,倒入調好的醬汁,用勺子不停地推攪,炒勻出香味,用溼澱粉勾芡,出鍋裝入器皿中即成。
  • 黃記煌燜鍋醬,配方大公開!
    秘制醬的熬製:原料:海鮮醬350克,甜麵醬1.5千克,花生醬300克,芝麻醬500克,蠔油200克,柱侯醬75克,醬油100克,白糖50克,雞粉30克,生抽75克,溼澱粉15克,料油150克。製法:先將各種醬汁加調味料攪勻;鍋上火加料油燒熱,調至小火,倒入調好的醬汁,用勺子不停地推攪,炒勻出香味,用溼澱粉勾芡,出鍋裝入器皿中即成。
  • 可配面,可下飯的萬用香辣肉臊,有了它,吃什麼都香
    這道萬用香辣肉臊,材料、調味、做法都非常簡單快速,可以單獨配飯拌麵,也能加入其他食材同炒同燒,有各式各樣的變化吃法,是我家常備方便菜中的必備品。
  • 香其醬好吃還是黃豆醬好吃?香其醬和黃豆醬的區別?
    眾所周知,油鹽醬醋是我們居家生活時烹飪菜餚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醬也出現的各種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配料。例如香其醬。那麼香其醬好吃還是黃豆醬好吃?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一、香其醬好吃還是黃豆醬好吃香其醬和黃豆醬哪一個好吃,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也取決於大家想要烹飪什麼樣的菜品。香其醬的配料豐富,有黃豆醬、水、鹽、辣椒、香菇、洋蔥、調味粉等,是一種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製作而成的醬料。香其醬的味道是鹹甜的,適合烹飪各種各樣的菜餚時加入。例如炸醬麵、大醬湯等。
  • 16種乾鍋醬配方大揭秘
    4、鍋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先放入炒香的紅油豆瓣醬,然後調入A料,邊攪動邊小火翻炒,時間持續40分鐘至香味完全被激發。5、倒入柱侯醬、香辣醬、幹紅辣椒節、醬油、冰糖小火炒至起泡,再加入清水大火煮沸,添入大骨,改小火熬4小時。
  • 18道乾鍋菜品,乾鍋香辣油具體製法(附乾鍋醬做法)
    4、鍋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入大蒜、花椒20克、幹辣椒40克、小米椒爆出香味,入香乾、狗肉、原湯200克小火燒5分鐘,用蠔油、味精、雞精、醬油、青紅椒塊調味後顛翻兩下即可盛入放有洋蔥絲的火鍋內,撒上炒香的芝麻、香蔥段、香菜,鍋底點上酒精燈即可。特點:口味香辣,肉美皮滑。乾鍋葫蘆
  • 《631》乾鍋醬配方大全、乾鍋香辣油製作....《微信公眾號:餐飲美食匯》
    4、鍋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先放入炒香的紅油豆瓣醬,然後調入A料,邊攪動邊小火翻炒,時間持續40分鐘至香味完全被激發。5、倒入柱侯醬、香辣醬、幹紅辣椒節、醬油、冰糖小火炒至起泡,再加入清水大火煮沸,添入大骨,改小火熬4小時。
  • 生啫沙鍋魚頭製作工藝及技巧(附3種口味生啫醬料:複合柱候醬、複合紅燒醬、複合煲仔醬秘方)
    揭蓋後的「啫啫」聲與夾起魚頭時的聲響如出一轍,香味也隨之四散,尚未動口,就已讓嗅覺和聽覺得到了滿足。
  • 醬燒排骨油豆腐及其他
    海鮮醬燒排骨油豆腐:1、排骨焯水,加水沒過排骨,高壓鍋上汽後壓12分鐘。
  • 火鍋店味碟蘸醬配方大全,火鍋好吃,全靠這些蘸醬,自己也能學
    用料:柱侯醬200克,海鮮醬200克,花生醬100克,熟花生碎50克,鮮蛋黃2隻,番茄沙司50克,沙茶醬50克,赫替辣苦100克,糖100克,香蔥、姜、蒜、洋蔥米各50克,酒酸60克,熟花生油100克,香油50克,味精30克。
  • 自製龍蝦汁、海膽醬、莎當妮汁、烤螺醬
    製作  龍蝦殼烤至色澤變紅,取出放入鍋內,倒入番茄醬小火炒香,下入上湯小火煲至湯汁濃稠,取出龍蝦殼,下入韓國辣椒醬、美極鮮味汁、鹽和味精調味即可。適用範圍  專做海鮮菜。菜例  脆皮龍蝦球2.河蝦仁20克按照水晶蝦仁的做法炒熟。3.鍋內放入撤欖油5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香腸片20克略微煸炒,出鍋和水晶蝦仁一起放入盤中墊底。4.鍋內放入龍蝦汁60克,小火燒至濃稠,出鍋澆在盤中,最後擺放龍蝦球上桌。
  • 【粉絲點播】XO醬做法
    2.洗乾淨鍋後,放新油,炒辣椒粉,待辣椒粉炒香後,再放進用攪拌機打碎的九層塔,一起炒,加入炸好的瑤柱,蝦米,火腿炒好後關火,加入蠔油適量60克拌勻後攤涼即可!微辣,鮮鹹味香濃,簡直一流!不含防腐劑,裝進瓶子後,可放冰箱保鮮層儲存。XO醬做法四原料:乾貝150克、比目魚3片、火腿75克、蝦米20克、大蒜10瓣、辣椒3個。
  • 日嘗之味︱調味罐的故事之醬!醬!醬!
    醬油,輕則上色調味,重則濃汤滷汁。它存在於每日的料理中,卻又因其日常而被忽視,但醬油確是構成了人們餐桌味道的基礎。 醬油源起於「醬」,在周朝時期就以鮮肉、魚類為原料,醃製多種多樣的醬,醱酵生成的油被稱為「醢」。人們制醬時,偶然發現醬的汁液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便是最早的(肉)醬油了,與現在魚露的製作方式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