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公務員資格審查:道德水準必須高,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2020-12-15 智哥探花

知識付費大佬、《羅輯思維》的主播羅胖子曾經對古人的公務員資格審查提出質疑:有錢就行了啊,能掙錢就行了啊,為什麼還要修身齊家?

修養身心讓自己品行高尚,就能做官,憑什麼呀?品行高尚說明你本事大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

古人傳承了幾千年的選官制度不是白搞的:

原文出於《禮記·大學》: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1.這是一道閱讀能量、理解力的篩查門檻

上面這段話很繞,首先能夠讀懂,並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闡述,就已經跨過了一道門檻。《禮記》作為古代入仕必學的經典之一,想要從平民進入管理層,就得學這個。就算不入仕途、不考科舉,在古代想要和管理層的知識分子打成一片,也要在這方面這花功夫;要不然和他們聊天,他們聊什麼,你經常聽不懂,那麼交流就比較困難了。

2.想要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雖然不是充分條件,卻是必要條件

原文其實說得已經很清楚了:想要讓天下太平,公民道德品行素質高,先做到讓自己品行素質高。

這裡面充滿著古人的管理學智慧:

1)自己不樹立榜樣,天下人是不會服你的;你做不到,憑啥要人家做到?

2)管不好自己的官吏是人民的禍害——《石壕吏》、《捕蛇者說》,一句「苛政猛於虎」,古人誠不我欺;同時也是管理層的間接損害者——損害管理層形象與權威。

3)管不好自己的官吏是管理層尤其是最高管理層的直接最大潛在威脅,不能約束自己的往往意味著無盡的貪慾,安史之亂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個連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憑什麼覺得他能管理好一個州邦,憑什麼覺得他能勝任管理天下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信大家都聽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包含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句話其實出自:《禮記·大學》:「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前面還有一句,那更重要
    至於「八目」,則是「八個條目」,也就是儒家提倡的個人道德修養和立身治世的八個步驟。這八個步驟,分為兩句話,後面一句,我們都知道,那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個步驟;不過,懂了這些,你才懂了一半,因為在它前面,還有一句,也是四個步驟,而且那更加重要。那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一句是什麼呢?
  • 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修煉提高的次序
    《大學》是《四書》裡面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著名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命題,體現了儒家對人生修煉順序的認識。宋朝二程說:「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朱熹也說:「先通《大學》,立定綱領,其他經皆雜說在裡許。」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個人的境界提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循序漸進的成長道路。人的地位,決定視野和境界。一個人的擔當,最直觀的做法就是在其位謀其政。單身的時候,修身養性,鍛鍊知識與能力。有了家庭之後,就得全心全意的守護家人。當一個人的實力足以保護鄉鄰的時候,就要當仁不讓地擔負起那份責任。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深圳市龍崗區蘭著學校歷史、道德與法治學科以「學生、國家、法治」和「家國情懷」為主題,通過指定書目閱讀和節目觀看,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與課外所讀相結合,形成「行知合一」的立體式閱讀效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素質。從4月13日開始到現在,兩周的時間已經過去,悅讀節活動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宏觀理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在古代,很多能人志士的心目當中,其實都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念,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他們人生的最高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最早出自於儒家經典《禮記》之中,時至今日,早已成為一句人人耳熟能詳的名言,成為了傳統文化思想界中的代表性格言。
  • 古典今說┃當代,怎樣理解「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內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於《《禮記·大學》第一章中的第二節,節選如下:「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 光明日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標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談及中國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近期,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刊發的《習近平的文學情緣》一文披露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脫稿講述的15個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說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自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 四書五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代文人的最終信仰
    但是這個「沒有強制性」,也不是「必須沒有」。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分古今,也沒有中外之差,優秀的作品,需要我們慢慢去品味。有人,聽說你在學英語,要學新東方的考試技巧,要去考研班學習考研內容,要讀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卡內基的人性弱點,蓋洛普的財富理論,都會認為你讀的書很有價值。看你讀古書的時候,卻嗤之以鼻,轉過頭表示反對,稱古書是古代的糟粕。
  • 陳忠平與曾國藩傳人曾樾論修身齊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今儒家君子的終生追求,也是陳忠平董事長及鴻揚員工的當代理想。曾國藩在中國近代史的豐碑,在當代中國的深遠影響就是從修身、齊家開始,曾國藩的修身強調「先利他,再利己」,曾國藩的齊家包含大家與小家,才有曾國藩的治國平天下。
  • 王者不僅能齊家,而且也能治國平天下
    因此,聖人是一個具有最高道德的人。這裡的道德不僅有倫理的意義,而且有知識的意義。這也就是說,聖人作為具有最高道德的人也同時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所謂智慧就是知道,是對於道的傾聽和言說。對於人而言,道作為其自身是已經預先給予的,並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於是,對道的理解不過是人的心靈對道的敞開和虛懷接受而已。
  • 《大學》┃「齊家先修身」——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
    ┃欲齊家,先修身「修身」通俗說來就是修身養性,不但要有一技之長,還要有良好的人性品格和道德修養;「齊家」不單單是要管好一個家庭,更要使一個家族興旺和諧。反之,追求安樂,渙散意志,隨著年華的流逝,無濟世才能,將悔恨終生。2、讀書時最好的修身之道中國傳統文化對於讀書,歷來極為重視,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離不開讀書。在《嚴氏家訓》中對於如何讀書有集中的論述。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從我做起 玉汝於成
    中國傳統文化,講求「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修身,齊家,傳承
    不管是要建立家風,還是要復興家風,都必須要有三個很具體的環節,而且每一個環節我們都要把它做好。這三個環節不但缺一不可,而且環環相扣。其實,這三個環節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第一,修身;第二,齊家;第三,傳承。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國、治家、平天下,出自哪裡
    《大學》它著重講述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係。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修己以安百姓」,並以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題。
  • 葉小文自述「家國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葉小文自述「家國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017-09-06 18:13: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修身的目的是什麼了?
    譯文:古人要使明德顯明於天下,需要先能夠使諸侯國安定平和;要使諸侯國的百姓安定平和,需要先使士大夫封地內的百姓向聖賢君子看齊;要使士大夫封地內的百姓向聖賢君子看齊,需要自己先修養好道德。要自己修養好道德,需要先使自己的心態端正;要使自己心態端正,要先使自己的心意真誠;要使自己心意真誠,需要先使自己在知識與智慧上得到提高;要使自己在知識與智慧上得到提高,在於對天地萬物及天地萬物之道能夠感知。說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三綱領提出了修身治國的總途徑,這裡提出的八目則是更詳細的步驟。
  • 孔子教我們儒家精髓,《大學》教我們修身處世
    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致知,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誠意,就是要意念誠實;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齊家,就是要整齊好自己的家庭;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在忠孝的基礎之上!
    「忠孝」也是一個人立身之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在忠孝的基礎之上。以至於修行人能夠開悟證果,能不能作佛、作菩薩,也都是建立在忠孝的基礎之上。假如他忠孝做到百分之百,事實上,他是人中的佛。十法界依正莊嚴,人中有佛菩薩,人中也有地獄、餓鬼、畜生。
  • 帶頭廉潔自律 嚴格修身齊家
    帶頭廉潔自律 嚴格修身齊家 發布時間: 2020-06-18 09:39:3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