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這個問題,我給大家細細科普一下。
益生菌是通過在人體內固定繁殖,可以改變人體內的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的微生物,其實也可以被稱之為有益菌。這些有益的菌類本身就廣泛存在於人體內,比如主要定居於腸道、生殖道。
人體體內有益的菌類包括細菌和真菌,主要的有酵母菌、益生芽孢菌、丁酸梭菌、乳桿菌、雙歧桿菌、放線菌等。
1.酵母菌: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環境下都能生存,屬於兼性厭氧菌。常見的酵母菌有釀酒酵母屬、德爾布有孢圓酵母屬、假絲酵母屬、威克漢姆酵母屬、畢赤酵母屬、布拉氏酵母屬、白球擬酵母屬、薛瓦酵母屬、深紅酵母屬、粟酒裂殖酵母屬、鮑氏酵母屬。從以乳清為原料生產的酵母中提取的乳糖酶,比如可用於牛奶加工以增加甜度,防止乳清濃縮液中乳糖的結晶,適應不耐乳糖症患者的需要。酵母菌具有調節腸道和生殖道的平衡、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良好的益生特性。
2.益生芽孢桿菌:是一類能產生抗力內生孢子的具有益生特性的、好氧或兼性厭氧、產芽孢的杆狀細菌,為革蘭氏染色陽性菌。芽孢桿菌屬又可以分為:多黏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包括蠟樣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短芽孢桿菌和炭疽芽孢桿菌。芽孢桿菌可以產生許多活性物質,能夠廣譜的殺滅包括耐藥菌株在內的細菌、某些真菌、寄生蟲、部分病毒以及腫瘤細胞等,並且還有中和內毒素等作用。芽孢桿菌可以用於治療腸道菌群失調症、腸道和生殖道的念珠菌感染、預防瘡面感染等。
3.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是一種專性厭氧的革蘭氏陽性芽孢桿菌,可以從健康人和動物腸道中分離出來。丁酸梭菌具有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生成營養物質、防治腸炎等良好的益生特性。單用丁酸梭菌或與雙歧桿菌、益生元等合用,對於因菌群失調而引起的急慢性腹瀉、腸易激綜合症、抗生素相關性腸炎、便秘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對於腸炎、肝硬化和放療、化療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也能起到輔助的治療作用。還能促進維生素E的吸收,降解膽酸和提高抗氧能力。
4.乳酸菌:乳酸菌指發酵糖類主要產物為乳酸的一類無芽孢、革蘭氏染色陽性細菌的總稱。乳酸菌是最常見的益生菌,主要可分為乳桿菌屬、鏈球菌屬、明串珠菌屬、雙歧桿菌屬和片球菌屬,共5個屬。乳酸菌可以調節胃腸道和生殖道正常菌群、維持微生態平衡,改善胃腸道和生殖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價、降低血清膽固醇、控制內毒素、抑制腸道內和生殖道內有害菌的生長、提高機體免疫力。
5.雙歧桿菌:雙歧桿菌是是人體內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益生菌。它是一種革蘭氏陽性、不運動、細胞呈杆狀、一端有時呈分叉狀、嚴格厭氧的細菌屬,主要分為一型和二型。其中一型和二型可以相互轉化。雙歧桿菌對人體健康具有一定生物屏障性的作用,可以保護黏膜和系統、有促進營養的吸收和利用、有一定抑制體內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可以改善胃腸道和生殖道內的微生態環境的功能、還具有一定的提高人體抗氧化水平,具有一定抗衰老的功效。
綜上所述,益生菌的作用和功能是一般可以通過調節人體黏膜與系統的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或者生殖道內的菌群平衡狀態,保持人體胃腸道或者生殖道的微生態動態平衡狀態,促進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健康的作用,從而產生出大量有利於健康作用的單微生物或混合微生物。
益生菌的適合人群有
1.平時的免疫能力是比較差的,容易出現頻繁的感冒腹瀉或者便秘的人群。比如早產兒 有免疫缺陷的人群,生長發育滯後的兒童,還有脾胃比較虛寒的人,需要補充益生菌促進腸道吸收,增加免疫力。
2.經常出現功能性的消化不良有便秘和腹瀉的人群,益生菌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便,增強腸道菌群平衡而穩定,利於防止腹瀉,從而有效治療便秘和腹瀉。
3.消化不良的人群,比如炎性腸病,包括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急性胃炎,急性腸炎等。
4.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功能逐漸減弱的中老年人,腸道內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因年齡減少,通過補充腸道內的益生菌,能夠促進恢復腸道的年輕狀態的功能,給腸道抗衰老。
5.先天性缺乏乳糖酶的人群,糖酶缺少或者因為乳糖不能被分解時會出現腹脹、腹瀉,適當補充益生菌有良好作用。
6.對於正在化療或者放射治療的腫瘤患者,因為使用了這些治療措施,容易使體內正常的益生菌群被抑制或者被完全殺滅,腸道的微生態環境出現嚴重的失調,患者會出現明顯的消化不良,比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脫水的狀態。補充益生菌能夠起到改善這些症狀的作用,保護好尾腸道的黏膜屏障。
7.對於有肝硬化以及腹腔炎的患者,益生菌可有效抑制腸內產胺的腐敗菌,從而使血液中的內毒素和內酸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這樣可以防止出現有腸源性的內毒素血症。
8.女性的陰道炎,包括細菌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真菌性陰道炎,還有很多原因不明的女性陰道的炎症反應。臨床上能夠明確診斷和不明原因的陰道炎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陰道微生態失調,補充益生菌能夠是陰道的內環境達到平衡,促進炎症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