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一線 鹹陽:打好「四增四創」就業扶貧組合拳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扶貧一線 鹹陽:打好「四增四創」就業扶貧組合拳

  12月7日,在武功縣大莊鎮大西村,吃完早飯的張惠寧步行10多分鐘就來到鄰村的天乙電子社區扶貧工廠,開始一整天的緊張工作。

  在鹹陽,像這樣的扶貧車間和社區工廠有100多家,吸納了688名貧困人口就業

  而在一年前,張惠寧卻還在為是進城打零工,還是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的問題上犯難。自村裡建起扶貧工廠,她的煩惱迎刃而解。這都得益於鹹陽市實施的「轉移就業增崗、公益性崗位增崗、扶貧基地增崗、社區工廠增崗,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信貸、創業幫扶」的「四增四創」系列組合拳,幫她就業增收。

  走進淳化縣城關鎮安南社區黃金流家,他78歲的老母親心裡很高興:「娃在泰州打工,每月都給家寄錢回來。」

  鹹陽採取定向招聘、校企對接、異地勞務協作等方式,積極搭建勞務合作平臺,集中推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該市先後舉辦就業扶貧招聘會800多場次,轉移貧困勞動力就業16.7萬人。

  黃金流就是通過泰州鹹陽專場招聘會找到工作,前往泰州務工的。和他一起在泰州務工的鹹陽老鄉,就有366名。「有吃有喝有錢掙,日子越過越火,心裡美氣得很!」黃金流在電話裡告訴記者。

  面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的現實就業困難,鹹陽按照「就近上崗、一戶一人」的原則,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設立村級清掃保潔、治安巡邏、勞動保障信息收集等公益特崗。對有就業意願的貧困群眾進行兜底安置,對實現公益特崗就業的貧困人員,由就業專項資金承擔每人每月600元崗位補貼,做到安置一個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截至目前,全市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10703人。

  冬閒人不閒。在彬州市龍高鎮千畝矮砧蘋果扶貧產業園裡,龍高村的孫可愛正忙著修剪果樹。

  「有了這個園區,就有了務工的新地方。我平時幹些修剪、拉枝、滴灌、果樹施肥的活,加上土地流轉,一年下來我家收入近2萬元。」孫可愛樂滋滋地說。

  針對部分貧困勞動力「走不出、走不遠」的實際情況,鹹陽市按照就近就地轉移就業的原則,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園區等新型經營主體,以「項目+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

  孫可愛現在務工的園區,是彬州市就業扶貧基地,基地累計帶動貧困群眾67戶241人就業。

  園區負責人崔高翔告訴記者,每年園區要向當地務工群眾支付300多萬元勞動報酬,通過規模化種植帶動群眾致富。

  像這樣的就業扶貧基地,鹹陽累計認定122家,吸納貧困勞動力1048人。

  王俊濤家是旬邑縣鄭家鎮王家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腿腳不便,經過技能培訓,成為陝西農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業扶貧基地的一名員工,每月能掙到3000元。

  基地負責人姜軍獻介紹,通過電子商務、超市等渠道,陝西農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旬邑農副產品超過960萬單,實現產值3.6億元,吸納就業332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43人。陝西農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業扶貧基地被省人社廳認定為省級就業扶貧基地。

  鹹陽把技能培訓和就業扶貧相結合,為貧困勞動力精心定製了崗前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等。把企業用工和貧困勞動力就業相結合,紮實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委託式」培訓,全力構建「培訓+就業」的「一條龍」服務。

  通過技能培訓,鹹陽有21721名貧困勞動力,掌握了一技之長,提高了就業競爭力。

  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讓有創業意願的勞動力,實現創業夢想,從而帶動更多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是鹹陽市的又一有益實踐。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鹹陽市依託定點創業培訓,落實創業跟蹤服務,利用「無抵押、無擔保、基準利率、財政貼息」的扶貧小額信貸等有效舉措,先後幫助1241名貧困勞動力成功實現創業。

(文章來源:陝西日報)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鹹陽市「四增四創」促就業 鋪設增收致富新路子
    近年來,鹹陽市人社局按照「轉移就業增崗、公益崗位增崗、扶貧基地增崗、社區工廠增崗,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信貸、創業幫扶」的「四增四創」模式,打好組合拳,下足苦功夫,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增收。勞務轉移促進就業。
  • 「四聯動」打好人才振興組合拳
    縣區亮點    本報訊(記者 茶志福 通訊員 段玲玲)2019年以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緊扣脫貧攻堅大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突出抓好就業推動、產業帶動、培訓發動、專家出動「四聯動」,著力打好人才振興組合拳,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    就業推動構建「生力軍」。
  • 田東扶貧車間建設:打好政策「組合拳」助力群眾就業創業
    為切實把搬遷群眾穩就業工作做好做細,田東縣高度重視扶貧車間建設,多措並舉打出政策、措施組合拳,全力推進穩就業各項政策落實落地,助力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
  •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打好返崗就業的組合拳。解決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就是要千方百計幫助他們多找飯碗、多造飯碗,既保證農田作物的增收增產,又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創收,實現多渠道脫貧解困。當前,勞務輸出較多地區的黨委政府和勞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搞好與用工地區、用工單位聯繫、協調、對接,採取「點對點、一站式」服務的方式,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
  •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內蒙古奏響銀企「消費扶貧」最美和弦!
    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內蒙古奏響銀企「消費扶貧」最美和弦!」為的主題黨日活動在內蒙古消費扶貧集中採購展銷服務中心舉行。內蒙古消費扶貧集中採購展銷服務中心自運營以來,展銷全區40多個旗縣125家供應商1000餘款扶貧產品,截至目前,通過多渠道的採購方式已實現銷售扶貧產品1474.6萬元,成為全區扶貧產品定點宣介、展銷和「五進」活動的重要平臺。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東麗區扶貧打好精準「組合拳」(圖)
    新報訊【記者 趙秋豔】昨天,天津市政府召開東麗區「打好精準『組合拳』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一直以來,東麗區堅持「共同脫貧、產業扶貧、志智雙扶」的工作理念,各受援縣全部提前完成貧困人口清零目標,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 「雲發布」雲南永仁縣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 貧困發生率降至0.32%
    資料圖 永仁縣扶貧辦 供圖打出產業扶貧「組合拳」近年來,永仁縣堅定不移把立足優勢、發展產業作為根本之策,充分發揮交通區位、陽光資源、綠色生態、國土空間、民族文化「五大優勢」,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資料圖 永仁縣扶貧辦 供圖以滬滇扶貧協作和招商銀行定點扶貧為契機,推動「永品出永」,定向銷售農副產品4000多萬元,受益貧困群眾2664戶。特色水果進入國內大市場、「永仁松露」入駐上海百聯「大賣場」,彝族刺繡登上巴黎國際時裝「大秀場」。突出就業扶貧。
  • 神木:打好就業扶貧組合拳 鋪築貧困群眾致富路
    認定3個就業扶貧基地和7個就業扶貧社區工廠,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就業;按照政企協作、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的模式,累計為貧困勞動力量身定做各類就業崗位7300多個;累計培訓勞動力2702人次,其中貧困勞動力1119人;通過政策引導,69名貧困勞動力實現自主創業,同時吸納132人實現了轉移就業……
  • 安化縣抗疫扶貧一線366支駐村工作隊在戰鬥
    大益陽客戶端通訊員 劉志輝 夏建文記者 夏園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安化縣366支縣派駐村幫扶工作隊奔赴基層一線,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成為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尖兵。吳昆、彭文英、龔敏、李夢賢等眾多工作隊員主動放棄休假,以「最美逆行者」的堅定姿態,自1月25日起,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主動作為,構築抗疫防火牆入村後,駐村幫扶工作隊員衝在疫情防控最前線,構築起一道道疫情防控防火牆。
  • 安化:駐村工作隊在抗疫扶貧一線當尖兵
    安化:駐村工作隊在抗疫扶貧一線當尖兵 2020-02-27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點一線」引領 「三率三色」督辦——河南南陽這樣打好扶貧信訪...
    主要做法是,堅持把扶貧信訪作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晴雨表」、黨員幹部聯繫貧困群眾的「連心橋」,樹牢「三點一線」工作理念,創新實施「三率三色」評價辦法和「四家」親情工作法,全力加強機制扶貧信訪、責任扶貧信訪、法治扶貧信訪、陽光扶貧信訪建設,有效解決了群眾的需求。一樹牢「三點一線」理念,提升群眾滿意度。
  • 廣西北流: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 凝聚脫貧致富「眾合力」
    北流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緊緊圍繞農民增收、市場需求、優良品種推廣、瓶頸制約等四個問題,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大戶帶動、推進規模化、政策扶持等種植等方式,示範作用,由點帶片,引導種植戶轉變觀念,更新思路、科學管理,力促脫貧攻堅、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北流種植百香果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但之前未形成產業。
  • 扶貧路上不停步!中鐵四局多措並舉推進精準扶貧
    中鐵四局總經理劉勃在座談會上發言劉勃表示,中鐵四局黨委、中鐵四局將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按照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緊密結合中鐵四局企業特點繼續實施產業扶貧、勞務扶貧、消費扶貧等有關工作
  • 高唐:建立就業扶貧長效機制,實現就業技能即時幫扶
    近日,高唐縣人社局召開就業扶貧推動會議,對各鎮(街道)勞動保障所安排部署近期扶貧工作的開展。要求各鎮(街道)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重點監測和農村貧困人口即時幫扶工作對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意義,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即時幫扶人員及時享受到相關政策。
  • 東平縣打好政策「組合拳」,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東平縣打好政策「組合拳」,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發布日期:2020-05-07 09:12
  • 濟南:爭取在5月底認定開發一批就業扶貧基地
    27日,濟南市召開全市就業工作會議,會議總結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濟南市就業系統將以鞏固提升為重心,打好打贏就業扶貧攻堅戰。加強就業扶貧載體建設。
  • 新疆軍區某團打出扶貧「組合拳」
    新疆軍區某團打出扶貧「組合拳」——  貧困民族村變成小康村  ■李桂增  陶佳樂  胡文博  位於天山北麓新疆塔城地區的寧家河和卡子灣是兩個民族村落,「人住小土屋、四季缺口糧」曾是這兩個村子的真實寫照。
  • 2020年扶貧開發簡報第49期
    下面,我就進一步抓好脫貧攻堅收官工作、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講四點意見。四是防範產業扶貧風險,特別是要用好政策保險。(六)全力抓好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穩定貧困勞動力現有就業崗位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在今年疫情疊加汛情的影響下,就業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截至9月10日,全省有5個市高於全國106.16%的平均值,銅陵名列其中,但排名靠後,還要加把力。一要穩住在外務工人員。
  • 瀘西縣探索就業扶貧組織化新模式
    原標題:瀘西縣探索就業扶貧組織化新模式●通訊員 張穎鵬本報訊瀘西縣著眼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強化黨建引領,開啟就業扶貧組織化新模式,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力,帶領群眾奔上致富路。目前,全縣共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186個,覆蓋企業468個,為就業扶貧組織化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 為瀘西就業扶貧組織化新服務模式點個讚
    瀘西縣著眼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強化黨建引領,推廣運用「黨建+」金馬通智慧用工平臺,開啟就業扶貧組織化全新服務模式,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力,帶領群眾奔上致富路。  強化黨建引領,織密組織覆蓋「一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