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2020-12-12 風甜雲暖

#拍一拍宋朝#

漁家傲

——範仲淹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丈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提起豪放詞,的確是蘇軾、辛棄疾的作品更有名氣,也更為後世所熟知。然而,範仲淹才是宋詞裡豪放詞風的先驅者。

宋詞之前,無論花間詞,還是李煜的詞,都是偏向於婉約的,而範仲淹創作這首《漁家傲》的時候,蘇軾還是個幾歲的孩子呢。

範仲淹已經是邊塞的三軍統帥。有這種戍邊的經歷,才會有情真意切的作品。看到過塞外的風景,才能寫下長煙落日的悲壯。感受過遠隔萬裡之遙,才可以體會到思家思國的企盼,聽到過羌笛的悽切之音,才發現不知不覺中淚已流到斑白的發間。

這是一個怎樣的秋天呢?塞外的秋景與江南的自是有很大的不同,那「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得真是豪邁又蒼涼。

此刻,我們很容易想到那句著名的唐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也許範仲淹確實借鑑了王維的詩句,但他的詞讀起來似乎比這首詩更為悲切。畢竟範仲淹生活的宋朝是積弱的,看「孤城閉」那三個字,就知道這個國家軍事力量多麼薄弱。

這種蒼茫的景致,加之一杯濁酒,加之悠悠羌笛,將士們不禁想起千裡之外的家鄉。戍邊的時光漫長而艱苦,歸家的日子卻遙遙無期,又是一年秋天,大雁都飛走了,可自己什麼時候能回到溫暖的故鄉,能回到親人的懷抱呢?

夜深了,很多人都難以成眠,將軍們繼續為戰事操勞,一天天熬白了頭髮;士兵們則默默地想念著家鄉,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

踏過了鐵血無情的疆場,此時,心底的柔情才是他們最真實的感受吧。

相關焦點

  • 一代名臣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丨周末讀詩
    1038年,西夏建國,進犯北宋邊境;1040年,年逾五十的範仲淹因眾望所歸,被召回京師,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一職,鎮守西北要塞,為實現西夏和北宋的議和,鞠躬盡瘁。戍邊期間,範仲淹寫下名篇《漁家傲·秋思》。一句「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道盡軍旅生涯的心酸。通觀全詞,《漁家傲》境界闊大悲壯,已開蘇(東坡)、辛(棄疾)豪放之路。
  • 範仲淹:一句人不寐,多少徵夫淚
    範仲淹的「孤城閉」前不久,由小說《孤城閉》改拍的電視劇《清平樂》霸屏,天天都能看到討論它的文章和帖子。「孤城閉」出自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這首詞隱約中透著濃鬱的悲涼,和《嶽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雄姿勃發,判若兩人。此時的範仲淹,已經不是那個衝勁滿滿的年輕小夥子,戍邊以來,範仲淹不僅要面對朝堂上的唇槍舌劍,更看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慘劇。而西夏軍隊頑強的勢力,更讓「後天下之樂」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泡影。
  • 史上最經典的四首《漁家傲》,範仲淹「將軍白髮徵夫淚」千古絕唱
    漁家傲,詞牌名,又名「漁歌子」「漁父詞」等。唐人張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鷺飛」一詞,亦名「漁父詞」,其調之曲拍,不傳於後世。而唐宋詞人,又多有「漁家樂」之作,其為描寫漁人生活之詞則同。至範仲淹乃有本調之創,題義蓋與「漁家樂」無二致也。
  • 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到底有何影射?他為什麼會因詞作獲罪?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真實歷史中,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這樣的:範仲淹時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期間戍邊禦敵,勸課農桑,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百姓安居樂業,西夏深為憚服。但是,畢竟是遠離親人而戍守苦寒邊疆,秋風襲來,滿目蕭條,難免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千古絕唱《漁家傲·秋思》。
  • 閱讀鑑賞讀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範件淹幼年喪父,生活清貧但志向遠大,流傳極廣的勵志典故「畫粥斷齏」的故事就是說的範仲淹。範仲淹的文學成就極高。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出自範仲淹的文章《嶽陽樓記》。這是當今每個中學生必背的名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今天試鑑賞範仲淹的另一篇《漁家傲秋思》。
  • 古詩文學習071:九年級下冊,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漁家傲·秋思[宋]範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注釋①選自《範仲淹全集》(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與西夏交兵,範仲淹被任命為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擔起西北邊疆防衛重任。這首詞即作於這一時期。
  • 39歲男護士援鄂歸來滿頭白髮,網友感慨: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如果要死,我寧願是我。」這是抗疫護士王本學的原話。王本學在負責的這些病人中,有一位患者的一家四口都被感染了,同時的進入到了放艙醫院。於是王本學的白髮也是越來越多!所幸,天有眼,英雄安全歸來;只是讓新冠給他染了一頭白髮,這也是人生之路的一個光榮徽章。人都有自己的職業之路,我的職業選擇了我,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為人民,去戰疫!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抒發戍邊苦悶之情,意境開闊,氣概蒼涼
    ·秋思》是北宋詞人範仲淹創作的一首詞。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02注釋①此詞為北宋年間流行歌曲,始見於北宋晏殊,因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便取「漁家傲」三字作詞名。風聲、葉鳴、人喊、馬嘶等等聲音伴隨著號角一道充滿整個空間。在數不清的山峰象屏障一樣圍繞的環境中,野煙長抹,斜日西沉,一座孤零零的城堡緊閉著。這樣,就生動地勾畫出一幅遼闊、悲鬱、蒼涼而又戒備森嚴的戍邊圖景,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下片抒情。「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在這樣的環境下,「濁酒一杯」,聊以解悶,想起家園遠隔萬裡,歸思更引人愁。
  • 範仲淹的一首邊塞詞,最後一句充滿了人生的悲涼,令人讀後落淚
    其中北宋名臣範仲淹就是其中一位德才兼備的全才。範仲淹當真是文武雙全,他是一位心憂天下、悲憫蒼生的將軍,同時還是一位詩人、詞人。宋仁宗時代相對是太平的,但是邊境的騷擾依然存在。而範仲淹就是能委以重任的大將。1040年,西夏國李元昊稱帝,與北宋王朝開戰,當時的朝中大臣韓琦上奏保舉因為抨擊朝政被貶謫的範仲淹,於是宋仁宗重新啟用了範仲淹。
  • 早讀16:高考背誦:《相見歡》《漁家傲·秋思》《浣溪沙》
    2.杜甫《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化無情之物為有情,抒發了感時傷世之情;李煜的《相見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化無形之情為有形,寫出了亡國的哀思。
  • 範仲淹的這兩首詞,一首婉約,一首大氣,當之無愧的千古絕唱!
    他是範仲淹,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有他的一席之地。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的範仲淹,我們是通過他的詩詞、散文認識他,但誰承想,作為文人的他,帶兵打仗亦有模有樣,像一武將,後人評價他為:文武兼備,出將入相,一代名臣。作為文人,範仲淹留下的詞作並不多,但出手不凡,篇篇堪稱經典。
  •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____李夢陽《秋望》6.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____範仲淹《漁家傲·秋思》7.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____屈原《國殤》8.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____李白《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9. 天涯靜處無徵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 中考古詩鑑賞《漁家傲 秋思》
    範仲淹守邊時,作《漁家傲》歌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修嘗稱為「窮塞主」之詞云云。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區域。具體漁家傲秋思備考知識點如下:作者簡介範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範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嶽陽樓記》。
  • 《清平樂》人物譜之範仲淹:將軍白髮,彈劍而歌,絕美的宋詞演唱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範仲淹和韓琦同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協助安撫合夏竦抵禦西夏入侵。這一年範仲淹52歲,他那首著名的《漁家傲》詞就寫於這個時期: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 範仲淹很有氣勢的一首詞,只有寥寥數語,但是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只有範仲淹這種愛國的文人,才能夠寫出如此真誠的文章,以至於在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他有著極高的評價。縱觀範仲淹的一生也是轟轟烈烈,早年間鎮守邊疆,可以說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後來他又大力改革,推行新政,這讓很多的有識之士,終於是有了用武之地。正是由於他的大力改革,很多的後輩都獲得了提攜,例如大名鼎鼎的歐陽修,那就獲得過他的獎掖。
  • 《宋詞三百首》範仲淹三首唯美古詞,意境深遠,愁緒萬千
    範仲淹字希文,吳縣人。大中符祥八年進士。卒諡文正,他為官能關心人民疾苦。其邊塞詞氣象闊大,反映出一定範圍的現實生活,有《范文正公文集》,詞今存六首,下面小編與大家一起欣賞《宋詞三百首》中範仲淹的三首經典詞作。《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 範仲淹:沒人願意拿命去換無法享受到的榮華與富貴
    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一陣冰冷的秋風過後,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一下子變得大不相同。最先知冷暖的大雁又加快了飛回南方衡陽的腳步,一點也沒有停留片刻的意思。
  • 官場聖人範仲淹戍邊,寫下一首最蒼涼的秋思,句句都是千古絕唱
    在《清平樂》第24集中,同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的範仲淹和韓琦兩人意見相左,韓琦執意出兵試探敵情,範仲淹則堅持依據堡壘守住邊境,畢竟大軍一動關係上萬人的性命,兩人爭論不休沒有達成一致,鬧得不歡而散。範仲淹送韓琦離開後,獨自坐在城外,一邊用石頭擊打佩劍,一邊吟唱著《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範仲淹被人遺忘的八首經典小詩,意境絲毫不輸他的詞
    文|丁十二前段時間《清平樂》熱播,讓中學「背誦默寫天團」之一的範仲淹又重回大眾視野。一般說到範仲淹一定繞不過他的文——《嶽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千載之後的今天,讀來依舊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