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瀋陽多福社區福氣滿滿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掃一掃 看視頻

走進瀋陽市瀋河區多福社區,牆上大大的「福」字格外醒目。在這裡,福文化的元素隨處可見。200平方米的社區居民文化活動中心內,居民民樂團正在演奏《喜洋洋》的歡快曲子。文化活動中心名為「福祠」,與祈福石、匯福門、千福榜等共稱「多福八景」,呈現出一派喜氣祥和景象。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多福社區看望居民時指出,社區建設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瀋河區委副書記楊宇光說,這既是對瀋河區的殷切期望,更是對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

2009年以來,多福社區立足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融入「福」文化內涵,建造具有「福」文化地標性的「多福八景」,昔日髒亂差的大雜院變身「抬頭見福、伸手摸福、腳下踩福、心中有福」的幸福家園。

多福社區佔地11萬平方米,共有59棟住宅樓、居民3013戶,人口約1萬人。這裡的社區居民說:「有再好的房子,我們也不搬家。早些年,這裡是破舊不堪、誰也不愛來的『棄管』小區。如今環境好了,福氣滿了,房價都漲了!」

78歲的郭東輝在多福社區住了30多年。早些年,這裡是一片大白菜地。1989年,房子終於建好了,郭東輝一家搬入新居。可令他苦惱的是,社區沒人管理,每家每戶的垃圾隨手往門外扔,環境髒亂差。

「那時候沒有垃圾桶,大家把生活垃圾裝在袋裡,隨手就扔到外面了。」郭東輝說,保潔人員來不及清理,小區裡臭氣燻天,垃圾都堆在路面上,走路都費勁。

2009年3月,瀋河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從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入手,投入800萬餘元對多福小區進行全方位改造。在硬體方面,投入下沉式垃圾桶,避免垃圾亂堆亂放,同時增加保潔人員人力,小區環境整潔乾淨起來,面貌一新。

「當時覺得事是好事,可別雷聲大雨點小。不少居民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既關心小區的改造,又怕改造不徹底、不到位。」居民李偉說。

改變還在繼續。2019年,社區進行第二次全面改造,涵蓋29棟樓,涉及外牆保溫及粉飾、屋面防水、道路、排水、綠化、健身器材安裝、八景修繕、翻建附屬用房等工程,讓社區更加宜居。

有居民有感而發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多福人人人福多」,下聯是「順心事事事心順」,橫批是「多福順心」。後來這副對聯被懸掛在了小區「匯福門」前。

如今,福田廣場的花壇設計成4個「福」字,從每個角度都能看到1個「福」字。「千福榜」由2010個家庭每家題寫一個「福」字組成。園區內路燈下面懸掛的旗標上,分別寫著「和諧致福」「文明致福」等。「祈福石」是特地從本溪選來的一塊重達10噸的巨石,正面用100個小篆字體鐫刻著形態各異的「福」字,背面刻著《福頌》。

社區衛生面貌煥然一新,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

以往召集居民大會很困難,社區活動中,居民參與積極性不高,社區工作人員要挨家挨戶動員。現在不同了,居民自發成立志願者隊伍,組建詩社、健身隊、廣場舞隊,大家積極參加社區活動。

「社區現有32個志願者團隊,共800多人。多福人,人人福多,我參加了文化志願者團隊。多福詩社每個月活動兩次,通過文化創作把百姓心聲、生活變化通過詩歌表現出來。」郭東輝說。

現在的郭東輝收入有保障,子女工作好,有時還出去旅遊,「心情順暢,安享晚年,在小康生活的路上越過越滋潤」。

居民尚陽介紹:「社區成立早期,小區裡連個像樣的活動室都沒有。冬天大家就擠在牆根底下曬太陽,夏天又挪到樹蔭下閒聊天。小區改造以後,專門留出了一間房子作為活動室,由居民自己管理。」

一次,夏秀蘭老人家中意外失火,社區幹部紛紛趕來疏散群眾、引導消防車。火災過後,大伙兒又幫著老人清理現場。還有社區黨員主動將老人接到家中暫住,大家幫著老人置辦新家。

老百姓感受到社區溫暖,社區工作也得以更好地開展。

「過去居民亂扔垃圾,『天女散花』的現象普遍,現在許多居民都能自覺維護小區的環境衛生,鄰裡間友善互助,還能幫助社區做協調工作。」社區工作人員姜曉旭說,在打造「福」文化過程中,將福文化濃縮成「祈福、增福、惜福、創福、頌福」的「五福臨門」活動,將社區工作內容滲入到「五福」中來,讓居民感同身受,更容易接受。

「我們希望通過文化建設增強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幸福感。為和諧社區創建工作立足居民、發動居民、信任居民闖出一條新路。」多福社區黨委書記孟曉丹說。

楊宇光表示,瀋河區將踐行「兩鄰」理念作為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的重要載體,構建出具有瀋河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形成「兩鄰」理念深入人心,「兩鄰」實踐百花齊放的濃厚社會氛圍,不斷提升群眾奔小康路上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相關焦點

  • 瀋河區首個「兩鄰」實踐中心在多福社區掛牌
    12月17日,瀋河區多福社區舉辦了黨群服務中心及「兩鄰」實踐中心揭牌儀式。做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需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作為推進「黨群一張網、服務叫得響」的試點區,瀋河區堅持將「黨群一張網」工作與踐行「兩鄰」理念同部署、同落實,確定了「先社區小網自治服務再全區大網融合共治」的實踐路徑,著力打造黨組織領導下的服務群眾、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張網,推動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更加凸顯,黨員幹部作風持續轉變,治理服務能力全面提高。
  • 瀋陽多福社區告訴你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瀋陽7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晨)走進瀋陽市瀋河區多福社區,福文化的元素隨處可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牆壁上大大的「福」字。200平米的社區居民文化活動中心叫做「福祠」,跟祈福石、匯福門、千福榜共同構成了「多福八景」。
  • 多福社區改造 融入「福」文化
    28418&window=http://vod.cyol.com/jpg/202007/15/572c93df-f469-482f-8d49-1f2beec35301/keyframe/1594814129600.jpg&isPlayAd=1&isPlaySubtitle=0&nodeId=122 78歲的郭東輝在遼寧省瀋陽市多福社區住了
  • 從「垃圾遍地」到「全國示範單位」 瀋陽多福社區的蝶變路
    瀋陽市多福社區「福」文化地標。 李晛 攝中新網瀋陽7月15日電 (李晛 戴夢嵐 禹瑞齋)「多福人,人人福多,順心事,事事心順。我在社區生活感受到福文化,很溫暖,與鄰為善,與鄰為伴。」15日,在多福社區居住了20多年的郭東輝對記者說。
  • 「學習強國」進行時|「中央媒體看遼寧」《中國婦女報》:多福社區...
    讓我們一起來看下【中央媒體看遼寧】《中國婦女報》:多福社區之變 「遼」然於胸的幸福。2020年8月4日,《中國婦女報》刊發了《多福社區之變:「遼」然於胸的幸福》的報導。這兩天,家住遼寧瀋陽多福社區的韓素梅每天早上都得吃兩粒牛黃解毒丸敗敗火,這上火的原因不為別的,就衝著女兒要給老兩口搬家。
  • 「鄰長制」801名鄰長「被服務」
    近日,渦陽縣公吉寺鎮黨委政府為該鎮801位鄰長「謀福利」,免費健康體檢,並開通「鄰長綠色」渠道,讓鄰長體驗一次「被服務」的感覺。項目合理惠家人。鎮黨委政府及鎮衛生院多次商討體檢項目,對項目的設置作了精心安排,形成項目清單,並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宮頸篩查,體檢過程靈活變通,鄰長及其家屬均可使用,讓體檢不僅受益於鄰長,更惠及家人。錯峰體檢排日程。
  • 【中國社區報】東北大學張雷:新時代社區治理「兩鄰理論」初探
    2013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瀋陽市瀋河區大南街道多福社區看望居民,他在與居民座談後指出:「社區建設光靠錢不行,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於社區治理實際工作中來,社區治理「兩鄰理論」的價值追求和根本出發點。  「社區建設光靠錢不行,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首先指出的是社區治理要有人財物的投入作為基本條件。
  • 從自己蓋的小平房 到住進「多福」社區
    而這看起來有點破舊的平房卻是高貴茹和尹秀英一家五口在瀋陽的第一個家,而且是他倆親手搭起的家。客廳牆上正中央最醒目的位置,是 2013 年 8 月 30 日,習主席來到多福社區看望大家,開座談會的照片,尹秀英就坐在習主席的右手邊。作為多福社區的老人,她親眼見證了社區從髒亂差發展到了現在的潔淨美。
  • 中梁·江灣府|名校為鄰,護航菁英未來
    「孟母三遷」的典故,也一直為後人所傳頌。從古至今,教育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依時代而改變,區域因教育而發展。所謂近校者思學,近益友者向優,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帶給孩子的是一生的改變。
  • 與荷為鄰,做人就要若荷
    與荷為鄰, 做人就要若荷知道荷,是讀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初見荷,則是在一公園,只是幾葉零散的撒落在一隅。而對它的根、莖,也就是俗稱的藕、蓮子並不陌生,於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體貼備至地滋養著我們生活。
  • 臺灣裡鄰代表首次訪問甘肅 稱大陸社區發展空間大
    6月21日,由甘肅省臺灣事務辦公室承辦組織的「臺灣裡鄰代表羲皇故裡行」參訪團來到甘肅天水,期間,兩岸基層民眾針對農村社區、現代城市社區的現狀和發展,進行直接對話和探討。
  • 驕鄰,你跑起來的樣子真好看
    2020年12月5日的重慶金州公園,寒風拂面,卻熱意滿滿。來自天驕愛生活集團服務的重慶區域30餘個園區的近千名業主歡樂開跑。這場主題為「2020天驕愛生活·驕鄰環球跑」的活動同期還在全國部分天驕服務園區,以手機記錄運動的方式在線進行。驕鄰們跑出的距離,希望加起來能繞地球一圈。
  • 中煤·華府 | 名校為鄰 書香韻染
    核心提示:古有「昔孟母,擇鄰處」,今有「為子求學,擇校而居」。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父母都希望孩子既能夠在身邊快樂無憂地長大,又能從小就接受到優質的教育。所以對教育的也越來越重視。
  • 36氪獨家|「同程生活」和「鄰鄰壹」戰略合併,老股東追加投資數...
    36氪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社區團購頭部玩家「同程生活」和鄰鄰壹已完成戰略合併。合併完成後,襄禾資本及同程生活老股東貝塔斯曼、元禾控股等在C+輪繼續加投數千萬美元。鄰鄰壹創立於2018年3月,也曾是社區團購賽道上的明星選手,曾在半年內完成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一億美元。
  • 走訪左營社區 黃興國邀500裡鄰長訪天津
    走訪左營社區 黃興國邀500裡鄰長訪天津 2012年07月11日 13:43:00來源:東南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天津市長黃興國昨天(9日)率隊參訪高雄左營社區,看到舊眷舍及改建後的新社區風貌
  • 多福社區:人人當起社區「守護者」
    瀋河區濱河街道多福社區黨委書記孟曉丹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多福社區以「黨委引領、群防群治」模式,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排查伊始,社區黨委在傳統廣播、條幅等宣傳形式的基礎上,通過電話、微信群等方式號召支部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由支部書記、黨員骨幹具體落實,每個居民樓單元由一位黨員負責,協同社區管片幹事共同排查外地返沈人員,全力做好防控排查工作。
  • 「地球村」戰疫: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德不孤,必有鄰。在國人攻堅戰疫的危急時刻,全球多個國家和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緊缺物資。如今,新冠肺炎已成為全球性的挑戰,中國在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時,也在為國際社會貢獻著大國智慧和力量。「道不遠人,人無異國。」
  • 與名校為鄰 海映蘭嶼教育價值大爆發
    圖片源於網絡)  名校在側書香為伴  孩子贏在起跑線  西北師範大學北海附屬中學,是西北師範大學在甘肅省外開設的第一所附屬中學。眾所周知,西師大是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重點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為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辦學實力宏厚,這就決定了西師大北海附中的高質量、精品化、有特色。  開學以來,西師大北海附中依託西師大先進教育理念、科研資源和雄厚的基礎教育資源,從「小班化教學、辦精品學校」定位出發,贏得無數家長和學子的信賴,廣受社會稱讚。
  • Attavicinus蟻鄰蜣螂屬
    這次偷個懶,雖說標題寫著「屬」介紹,但是這次這個屬就一位成員——Attavicinus montrosus,怪獸蟻鄰蜣螂(1887年被發現,並被歸類於Liatongus利蜣螂屬。2008年被更名,重新歸類為一個獨立的新屬——Attavicinus屬)。這是一種從樣貌到習性都非常特別的蜣螂。它有三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首先,食物主要是由一種切葉蟻——Atta mexicana的巢穴殘骸組成。
  • 讓心靠近 敏捷集團首屆心鄰節正式啟動
    1月5日,以「讓心靠近」為主題的敏捷集團首屆心鄰節正式啟動,在敏捷集團旗下全國社區中將通過開展線上才藝達人秀、線上趣味運動會兩大主題活動,激活「鄰」聚力,進一步增強業主間的溝通與交流,營造更加和諧讓心靠近 激活「鄰」聚力WE ARE FAMILIAR心之所至,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