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曾經是人類近代歷史上最主要的信息傳播渠道,在沒有網際網路出現之前,大家接觸的信息基本上都主要通過各地的報紙獲取,所以在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之前,報紙還是比較賺錢的。
傳統報紙最主要的賺錢渠道就是廣告,比如刊登商業廣告,進行專題的報導,信息公告刊登等等都是不小的收入來源。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現在大家接受信息的渠道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目前很多人基本上都不看報紙,大家更多的都是通過網際網路各種渠道獲取信息,比如今日頭條、微博等等。
相比傳統的報紙來說,網際網路時代獲取信息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一方面是時效非常快,一個事情發生之後很快就可以在全網傳播開來,另一方面是信息非常廣,大家可以接觸到各種各類的信息,而且各種各樣的觀點都有。
所以在網際網路時代,特別是自媒體時代,報紙的生存困境是非常難的,也正因為如此,最近幾年有很多報刊都停止發行了。
自2015年以來已經有很多報紙停刊,而且有很多報紙都選擇在元旦這一天停刊,比如15年元旦停了4家,16年元旦停了10家,17年停了6家,18年停了19家,這些停刊的報紙有很多都是大家熟悉的,比如《生活周刊》、《法制晚報》,還有各地方的地區性報紙,比如《京郊日報》、《黑龍江晨報》、《贛州晚報》、《郴州新報》、《新商報》等等。
但在這些報紙停刊之後,背後的報業公司並沒有停,對此很多人都挺納悶的,既然報紙都不辦了,那麼這些報業公司靠什麼來賺錢呢?
雖然目前有很多報紙已經停刊了,即便還在發行的報紙發行量也很少,但是報業公司能夠賺錢的渠道還是比較多的。
實際上在新媒體時代,對於傳統報紙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相比傳統報紙媒介來說,新媒體對於各大報業集團來說實際上一種是新生的機會,通過融入網際網路,很多傳統的報業公司反而有了更多賺錢的機會。
畢竟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的報業公司仍然是內容的主要生產者,很多內容的第一手資源都是由這些報業公司掌握的,相比傳統報紙來說,在自媒體時代,報刊發文的數量不受限制,所以他們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仍然有很大的優勢。
而且相對於一些業餘的自媒體從業者來說,這些傳統的報業公司比較權威,所以在各大平臺上的權重也是比較高的,只要他們有內容有流量,就不怕賺不到錢。
我們以新華網為例,在傳統的紙質報紙時代,新華網的收入也就幾億塊錢,但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新華網積極融入網際網路,擁抱新媒體,所以最近幾年新華網的營業收入都是比較高的,比如2019年新華網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5.69億人民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2.87億。
那目前新華網靠什麼來賺錢呢?他們的主要有幾種賺錢渠道:
1、網絡廣告。
網絡廣告是目前報業集團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目前新華網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廣告體系,這些廣告體系涵蓋PC端,客戶端,手機端以及微信,微博,頭條等等,而且內容涵蓋消費,金融,汽車,科技,能源,健康,旅遊,時尚等等各種業務,這裡面單是一個公眾號一次廣告估計就達幾十萬了。
2、信息服務。
對於那些有實力的報業集團來說,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權威優勢和內容優勢,給各種機構提供信息服務,比如諮詢或者專業的報告,為企業以及地方政府提供信息,舉辦一些大型論壇會議等等。
3、網絡技術服務。
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內容優勢,目前很多報業集團都會給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機構提供網絡技術服務,比如新華網就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專業的網站建設,內容管理,運行維護,技術保障等服務。
4、增值服務。
這些報業集團本身擁有內容優勢,所以會有廣大的讀者和粉絲,一旦有粉絲了,他們就可以提供一些增值服務,比如會員定製服務,電商,為第三方平臺提供導流等等。
5、數字內容服務。
對於這些報業集團來說,他們不僅有內容優勢,而且還有人才優勢,有各種各類人才,所以他們可以為市場提供一些數字內容服務,比如數字影視、創意藝術視覺、無人機拍攝、創意、策劃、設計、開發、製作和跨平臺銷售等等。
6、補貼。
目前我國的報業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各地方政府或者一些權威機構舉辦的,這些報紙有不少都屬於事業單位,有相關的財政補助,而且在稅收上還有較大的優惠,這都是一些收入來源。
正因為收入來源比較多樣化,所以我們看到即便有一些報紙已經停刊了,但是很多報業公司並沒有倒下,而是他們內容的呈現方式變化了,從傳統的紙質報紙向網際網路新媒體等形式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