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讀史,多次評價秦始皇,高瞻遠矚下的見解

2021-01-14 騰訊網

編輯:李小白

李小白史館

偉人一生酷愛讀史,對朝代的更替,人物的功過是非,都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大家最近討論的秦始皇問題,其實在偉人那已經多次提及,我查閱了資料,就我個人看到的從1939年到1970年,在不同場合偉人提到了秦始皇十三次。這也是偉人的一個習慣,讀完史書總是喜歡和旁人分享自己的觀點,而且經常以史鑑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偉人心中的秦始皇是怎麼樣的?

偉人讀書

一、孔子與秦始皇

偉人不止一次拿秦始皇和孔子做對比,為什麼要拿這兩個人做對比,那是偉人明白,其實說秦始皇就繞不開法家和儒家的對立觀點。秦始皇崇尚法家,孔子提倡儒家,兩者在當時可以視作對立。

在一次大會上,偉人提到了孔子和秦始皇。他說在場的有許多擁護孔子的,比如說郭老和範老。這裡補充一下,郭老就是郭沫若,後來偉人還專門給郭沫若寫了一封關於評價秦始皇的信,信中有一句話很出名「勸君少罵秦始皇,焚書坑儒要商量。」。郭沫若本人是比較排斥秦始皇而推崇孔子的。

秦軍

偉人在大會上說得還比較委婉,畢竟當時確實有不少推崇孔子的學者,偉人用的是「不那麼高興」孔子的委婉詞彙,認為孔子代表的還是奴隸主和舊貴族,也就是落後的那一套,並不能代表所謂的新興地主階級。言語中又對商鞅、李斯等人進行了肯定,肯定這些法家代表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對秦始皇政策選擇的肯定。

1964年,在和學者們討論哲學時,偉人也曾經一針見血地評價過孔子與秦始皇。他直言孔子雖然說「仁義愛人」,但是大家都不喜歡他,他也做不了大官。秦始皇不一樣,他直接敢「焚書坑儒」。

所以總的來看,偉人更加推崇秦始皇,也就是相對儒家,更喜歡法家。本來戰爭就是政治和利益衝突的產物,靠著「仁愛」是安定不了亂世的,孔子尊禮教,天子就是天子,可是在諸侯眼裡呢?所以歷史選擇了法家,這也是歷史必然。

春秋混戰

二、厚今薄古

在偉人看來,厚今薄古才是值得提倡的,還對范文瀾說,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專家」。其實現在很少有人會批判法家,主要原因是現在的人大多也是厚今薄古,而且千百年來法家是不斷演化的,特別是封建社會結束之後,法家的根本意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秦始皇的那套法肯定不是好法,或者說整個封建社會的法都不是什麼好法,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我認為封建社會的法註定是為統治階層也就是皇帝服務的,但是現在肯定不存在這種情況了,現在是為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出發,所以法家有了本質的區別。古代的法家是要弱民,現的「法」是要利民。而厚古薄今其實有點「開倒車」的意思,而且厚古薄今的本質大家可以想想,這裡就不方便說了。

秦始皇

結語:其實在偉人看來,秦始皇是典型的法家代表,而孔子是典型的儒家代表,所以在討論秦始皇的時候,基本上都圍繞著這個問題來討論。偉人是務實的人,他的思想格局也不是常人可以比擬的,在他眼裡,不喜歡說空話,只喜歡幹實事。所以偉人認為秦始皇的那套比孔子的那套好得多。

PS:歡迎各位評論區討論哦,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後續繼續分享偉人對歷代帝王的評價

相關焦點

  • 夜讀:一首詩,給出對秦始皇功過是非的客觀評價!
    秦始皇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還是第一個創造大一統王朝的君王,故此,秦始皇被很多人稱之為祖龍。
  • 偉人寫詩評價秦始皇與孔子: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糟糠
    秦始皇與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他們一個在政治上塑造了中國,一個在文化上塑造了中國,但是在近百年來,由於中華文明的巨大,對這兩個歷史人物的評價也不斷反覆,即使到現在,很多人依然很難客觀地評價他們。五十多年前,毛主席也寫過詩評價秦始皇與孔子。
  • 對秦始皇的評價不宜過高
    對秦始皇的評價不宜過高如前所述,對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不能估計過高,對他統一後的所作所為,也應當給以足夠的檢查剖析他除了為自己大修宮殿、墳墓以外,從他稱皇帝到死,千方百計尋求長生不死之藥,他多次「興萬乘之駕」山,到東部臨海及內地名山大川去巡視,所到之處,要地方官吏修路上食,騷擾得人畜不寧。另外,徐市、韓眾、盧生、侯生等人海求仙藥所花費的人力財力也非常巨大。秦始皇不只做盡生前享受的能事,還為死後「靈魂」享受而大修墳墓。
  •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句遺言,感受下偉人的英雄氣概和高瞻遠矚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欽佩,一起回首這些勇士們的臨終之詞,一起走進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句經典遺言,一起感受一代偉人的英雄氣概與高瞻遠矚。其一生歷經討伐太平軍、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等多次民族鬥爭。
  • 偉人點評: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
    他在很多的詩詞中都表達了他對秦始皇的欣賞,不過歷史對於秦始皇本人的評價一直持有兩個派系,一派認為他是功大於過,另一派則認為他是過大於功,是一位暴君。那麼為什麼毛主席對秦始皇特別鍾愛呢?秦始皇殘暴君王,根深蒂固秦始皇是歷史學家口中負面評價最多的一位君王,鮮少有一位君王能被如此口誅筆伐。從出身,到建業,守城,他的種種都被大肆批判。
  • 如何評價秦始皇
    如何評價秦始皇★★★★秦始皇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他在政治舞臺上活動了三十六年,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秦始皇是野蠻人:不要被電視劇的刻意美化所蒙蔽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為秦國攻滅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尉繚,公元前237年初入秦國時,曾這樣描述秦始皇:「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意思是,嬴政的鼻梁塌陷,眼球外突,身材幹癟,聲音嘶啞。這種面相的人,通常寡恩薄情,心腸歹毒,落魄的時候,能夠低三下四,一旦得志,就會目中無人。因此,尉繚當時只想儘快逃離秦國。
  • 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究竟誰更偉大?
    中國歷史幾千年來,流傳千古的歷史人物不可枚舉,其中千古一帝秦始皇和儒道至聖孔子更是家喻戶曉。在新聞界的翹楚之一《時代周刊》所評選出的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百位歷史人物中,他們二人也皆在其中。歷史上人們對他們的評價也都褒貶不一,那麼秦始皇和孔子究竟誰更偉大呢?
  • 毛主席:「秦始皇是個好皇帝」
    作為關心歷史、熟悉歷史,特別重視藉助歷史經驗指導現實鬥爭的政治家,毛澤東在諸多言辭文字中涉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而秦始皇,是毛澤東曾經予以多次品評的人物。因為政治時勢的差異和論說主題的區別,毛澤東的秦始皇評價,有不同的側重點。
  • 毛澤東:「秦始皇是個好皇帝」
    作為關心歷史、熟悉歷史,特別重視藉助歷史經驗指導現實鬥爭的政治家,毛澤東在諸多言辭文字中涉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而秦始皇,是毛澤東曾經予以多次品評的人物。因為政治時勢的差異和論說主題的區別,毛澤東的秦始皇評價,有不同的側重點。
  • 為何隨著歷史的發展,對秦始皇的評價越來越高?
    不過,秦始皇的歷史評價並非是一開始就良好的,像漢朝名士賈誼就曾表示:"秦王懷貪鄙之心……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後來,《漢書》的編撰者班固也說秦始皇:"遂毀先王之法而奸邪並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潰而叛之。"到了東漢末年,經學家王朗甚至直接指責秦始皇是"無德之君"不配被祭祀於廟堂。
  • 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是暴君,窮兵黷武的漢武帝是千古一帝(軍事篇)
    說起秦始皇,我們往往想到的是他殘暴的統治;說起漢武帝,我們經常想到的是他開疆拓土,揚我西域!然而從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來看,用來證明秦始皇暴虐的事情,漢武帝基本上都做過,甚至做得更多分,二者的評價卻走向了兩個極端,實在匪夷所思。
  • 秦始皇不死,任何人都造反不了!他若多活十年,便沒了劉邦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首次完成中國統一,建立秦朝。受中國歷史分朝劃帶的影響,大部分人認為,劉邦是漢代的人,秦始皇是秦朝的人,兩個人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便認為秦始皇與劉邦是隔世的兩代人,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漢高祖只比嬴政小三歲,只是漢高祖活到62歲,秦始皇活了50歲,秦始皇死天下分,漢高祖47歲起兵推翻秦王朝時,他的生命也已經過去了大半。
  • 北京解放時他對家人說:我在這裡等一位比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的偉人
    毛澤東欽佩他的歷史知識容量和對當前社會情況的獨到的見解,他也十分欣賞毛澤東的年輕銳氣、志向和負有遠見的思想,因此二人成為了摯友,這個人就是黎錦熙。雖然黎錦熙是歷史老師,但是二人私下裡討論的問題卻無所不談,從吃喝拉撒,到學習的方式方法;從社會現狀到遠大的思想抱負。他們談論的最多的,就是中華民族的命運,在這個亂世之中,兩個年輕人高瞻遠矚,高談闊論,互相鼓勵,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 西方媒體評價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第一個竟然是中國人!
    西方媒體評價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第一個竟然是中國人!十九世紀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在十九世紀的時候,西方相繼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發展進入了個非常快速的時期。而且那個時期的中國也是出於最風雨飄搖的時期,在滿清政府的統治下,舊中國差點成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幸虧那時候湧現了一大批的擁有先進思想和意識的年輕人,解救中華民族於水火之中。
  • 秦始皇和孔子不公平的待遇,這是知識分子的勝利
    導語:秦始皇和孔子不公平的待遇,這是知識分子的勝利秦始皇和孔子都是中華文明歷史上非常耀眼的符號,但是相比於孔夫子而言,秦始皇的風評並沒有那麼好,孔夫子的地位真的是那麼無可撼動嗎?我不這樣認為,在我看來,始皇更勝一籌。如果沒有始皇,孔子的言論是不是就是一堆空話?
  • 秦始皇地宮之謎,秦始皇地宮為什麼不開掘
    那麼秦始皇地宮為什麼不開掘,過了這麼多年也沒有絲毫進展。根據記載,秦始皇地宮裡有上萬噸水印製作的長江黃河,為了防止有人盜墓還設下了重重機關。這些究竟是真的還是古代的傳言呢?今天晨哥就帶大家來探索秦始皇地宮之謎。秦始皇地宮在哪裡
  • 毛主席這樣評價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顛覆了前人的觀點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秦始皇】毛主席一生喜讀歷史,對歷代皇帝也都有過非常經典的評價,歷史客棧就來做一個系列——「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今天先來介紹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人物,有人說他是英明君主,有人說他是專政暴君,更有人稱他為千古一帝,可以說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毛主席對秦始皇就非常推崇,曾經高度評價說:「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超過他的。」
  • 秦始皇為何不築城堡抵禦外敵?日本學者的回答彰顯秦始皇的偉大!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問,秦始皇為什麼不仿照歐洲國家,直接修建一座城堡防範?卻要不遠萬裡跑到邊境去修長城,這不是太麻煩了嗎?在我們的印象中,歐洲封建時期的文明少不了城堡,堅固無比,抵禦作用很突出。例如在查理曼帝國時,直接建立「採邑制度」,就是上至國王,下至騎士,層層分封,自己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城堡進行統治。
  • 梁啓超:讀史的方式
    (二)內的方面我們看一個偉人的傳記,看他能夠成功的原因,往往有許多在很小的地方。所以自己對於小事末節,也當特別注意。但不單要看他的成功,還要看他的失敗,如何會好,如何會壞,兩面看到,擇善而從。讀史,外的益處,固然很多,內的益處,亦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