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工資這樣發,員工拼命跟你幹!

2020-12-17 企業內訓李川

一個企業效益如何看員工的積極性就知道,如果員工的積極性不高,再多的員工也創造不了高價值,影響員工的積極性是多方面的,有管理方面,也有薪水待遇方面,所有人外出工作都是奔著薪水而去,所以企業如果薪水發得好,員工大都會拼命跟著企業幹,那如何發,更有效果?小編給大家粗略的說一下,有需要的親,可以快速get!

新來的主管要求月薪1萬,很多老闆都是直接給固定工資1萬,也沒有考核指示,這樣的企業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如果他是個水貨,一年12萬,就直接打水漂了,那應該怎麼發呢?可以把1萬分成固定工資6000和效益工資4000,固定工資五五分成,基本工資3000與考勤掛鈎績效工資3000與績效掛鈎。

效益工資4000分成兩部分與個人業績、團隊業績掛鈎,完成個人業績拿到1800,完成團隊業績拿到2400,當月目標未完成就沒有,但如果當月目標完成且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益的3%以上,則可獎勵每個人個人效益工資業績的60%作為獎勵,比如上面這個個人業績1800,那麼獎勵就是1080元。

很多員工可能會認為這樣做沒把握讓自己多拿點錢,但實際上只要目標明確合理,大家努力配合,要實現個人目標、團隊目標真的不難,因為每個人都想多拿點錢,只要目標是提升公司效益,最後發工資能讓員工多拿些錢,相信大家都會擼起袖子幹,你認同嗎?

相關焦點

  • 任正非:這是領導與導師的水平,讓員工主動幹、拼命幹的薪酬模式
    如果管理者只顧溫度忽略力度,就會導致管理者失去原則變成爛好人,造成員工不敬畏規則,視企業制度於無物,無法管理好整個團隊。 如果管理者鐵面無私,一味的重拳打壓,忽略溫度,又會失去員工的忠心和工作的熱情。
  • 小米不用KPI考核,雷軍:KPI已經過時,要讓員工為自己拼命幹!
    企業越大,管理越難。我們就看最近當當網李國慶和俞渝豪門之爭,這劇情連編劇都寫不出來,但卻時時積極地發生了。夫妻檔的公司做大了,利益也多了。搞成這樣不僅他們難,噹噹的員工也很難。KPI考核也就是關鍵指標績效考核,是當前職場中最常用的考核工具,它把一項項跟績效有關的數據制定成指標,由主管對下屬進行打分,根據完成情況來計算績效工資。在工業時代,KPI能夠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但是在越來越多的服務性行業,。
  • 華為是如何給員工分紅、發年終獎金的?要這樣發,才能激勵所有人
    華為如何給員工發年終獎? 華為今年進入世界500強的前十名,這是一家用合夥管理模式經營的偉大公司,目前華為86%的員工持有98%的分紅權,而創始人任正非的分紅權不到1.2% 也就是說,華為絕大多數員工都持有公司的股份。
  • 一套讓員工主動幹的薪酬模式,管理一個團隊,更要有黃金定律
    管理一個團隊,更要有黃金定律。 第一:自我管理 工作不養閒人,團隊不養懶人。 每天思考今天的工作價值幾分, 如果滿分是5分, 那麼你當日得分是否可以達到4分? 這就是自我管理!
  • 從發工資的時間,就可以知道,你所在的企業怎麼樣
    首先,提前發,就是當月月底發下月的薪資。這種企業要麼是事業單位、國企,要麼就是大型的企業。所以如果真是這樣的企業,平臺應該是不錯的,那麼你可以放心大膽的入職。第二,1號左右發上月工資,我覺得屬於「牛B」公司、上市企業或者國企,我目前很少遇到這樣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都是比較有實力的,跟提前發工資的企業一樣,平臺肯定不錯的,至少這樣的企業不缺資金。
  • 錄用、發工資「電子化」,企業管理跟上了嗎?
    伴隨勞動關係領域電子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一些企業或通過郵件來告知錄用或解除關係,或通過微信轉帳發工資,或通過聊天軟體發電子工資條。如果沒有籤訂勞動合同,企業數據化管理又不夠規範,認定勞動關係存續的數據及痕跡可能難以保存,導致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現象發生。
  • 企業管理|管理員工不能再用「你得怕我」這種方法,否則留不住人
    管理的核心是驅動力,是讓員工怕管理者,這樣才便於管理,在做KPI指標時,建立罰款制度,扣工資,出現錯誤,張貼出來公示,甚至是把員工開除,十年前,如果企業老闆開除一個員工,很多人都會害怕,為何?因為那時的工作沒有現在便利,大部分人不是進公司就是進工廠上班,要麼就是上工地,似乎除了這些,找工就很難。
  • 優秀員工的工資到底該怎麼發?讓員工心服口服的薪酬激勵模式
    解決方案: 那麼怎樣的薪酬模式,最能符合人性、激勵員工,給員工加薪還不增加企業成本?實現員工價值和企業利益趨同呢? 一、KSF薪酬模式——成功關鍵因子,價值管理工具,適用於首企業高管、部門經理、技術員工、銷售員。
  • 老闆通過個人微信給員工發工資!
    工資是每一個勞動者賴以生存的保障。很多勞動者最關心的是自己最終拿到手的有多少錢,但其實工資什麼時候發、以什麼方式發放都很重要。在現實中,老闆每月通過其個人網銀帳戶、微信、支付寶等向員工支付工資」的現象,非常普遍。
  • 企業發工資,為何要求員工統一銀行卡?背後究竟有何「貓膩」?
    首先便於企業管理 一般公司發放工資的時候都是對公帳戶,簡單點來說要求員工辦理同一家銀行的工資卡,在發放工資的時候只需要輸入名字和帳戶即可。
  • 不是年輕人吃不了苦,只有發年終獎,才是對員工最有效的激勵
    然後開始憶苦思甜: 「想當年我還是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天天五點鐘就爬起來到田裡勞動,一直幹到天黑才回家,累得腰都直不起來而且還吃不飽飯,累死累活每天的工資才一毛二分錢。」 最後雙目圓瞪對著我說道:「請問你為公司奉獻了多少?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滿臉義正辭嚴!
  • 老闆用私戶發工資可以避稅?2020年,還敢這樣發工資?
    現在,支付手段已經很先進了,但是仍舊有個別的公司,用老闆或者股東的私人銀行帳戶,給員工發工資。那麼,這樣做合法嗎?是不是在偷稅?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長期用私人帳戶給員工發工資的話,基本上一定是存在貓膩的。尤其,有的公司採用兩次發工資的形式,將員工工資分成兩份,一份通過公戶發放,基本上可以判定就是在偷稅了。不然,老闆私戶上的錢哪裡來的?
  • 員工少發了工資去財務部找會計說理,會計都無語了!
    但是在今天,他跟我吐槽「有個員工說他工資沙發了,愣是在我辦公司跟我耗了老半天,我都說工資表不是我做的還是不放過我,真的是太難了!」對於工資表的事情,相信有不少財務替人事擋槍了吧?肯定有人會說「工資不是你們發的嗎?」沒錯!工資確實是我們發,可我們只是按照金額來發,金額並不是我們算出來的呀!接下來,筆者就來告訴大家,你們到手的工資經歷了哪些流程。
  • 給員工算工資的軟體,讓企業薪酬管理進入數位化時代
    近日,智慧HR管理軟體(人事工資軟體)i人事成功主辦「攻疫期HR趨勢峰會」,上萬名HR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參與了本次盛會。峰會共有數十位HR大咖分享各行業攻疫期變革思考,各實操案例精彩紛呈;本次線上峰會重頭戲——i薪稅重磅發布,展示智能薪稅裝備升級成果,讓企業薪酬管理進入數位化時代。
  • 網絡公司老闆開飯館給員工發工資
    9月20日,周寰接受小時記者採訪時稱,「受疫情影響,公司效益下滑現金流短缺,我的6名員工都很優秀跟了很多年,我不願意減薪或者裁員,所以兩個月前開了家小飯店回籠資金給員工發工資。」「公司資金短缺,老闆開店賺錢為我們發薪水,我會好好幹活回報老闆。」員工李俊鵬說。公司資金鍊緊張,老闆「捨不得員工受委屈」周寰是衢州江山人,曾是阿里巴巴和大眾點評的員工。2015年,周寰辭職回到衢州創業。
  • 你被工資倒掛了嗎?新人工資遠超你,老員工除了喊不公還能這樣做
    薪資待遇一直是打工人關心的問題,這也難怪畢竟很多打工人都是靠工資養妻活兒,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務。很多人也喜歡私下裡打聽下各自的工資,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很多剛入職的新人工資比自己還高出幾百甚至幾千,相信不少老員工都有這樣的經歷。
  • 阿里巴巴馬雲說:這種薪酬模式才能讓員工死心塌地的幹!
    「271」制度中的「2」,是指團隊中表現最好的20%,「7」則是佔據團隊大多數的70%,而「1」是團隊中排在最末尾的1%  在日常管理上,一個團隊只要重點關注兩頭就可以了,也就是說要抓住「2」,解決「1」;中間的「7」,恰恰是不需要你花太多精力去管理的。  比如副總這個級別有10個人,也要很明確:誰是副總中最優秀,表現最好的20%,誰是最差的10%。
  • 任正非:換套薪酬模式讓員工主動幹
    剩下的歪瓜裂棗,越來越不會幹活,還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幹,真要技術的工作幹不了,企業根本不敢要。 做壞一批產品,損失遠遠大於節約的工資,熟練工培養周期太慢,所以出現搶工人。說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點兒技術的不多,企業沒法用。
  • 華為員工工資有多高?看完你就知道了
    華為員工工資有多高,看完後你就知道,為什麼華為員工一個比一個拼,要是我,我也這麼拼命幹!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最受職場人青睞的僱主之一,這幾年華為持續不斷的發展,華為員工的腰包也豐滿了不少,華為員工到底有多高呢?
  • 積分制管理:員工能力不足要求漲工資?分清4類員工,針對性解決
    老張找我吃飯,說想要開除手下的一名員工,理由是員工能力沒有多少,老是來提漲工資,還經常說公司不好,找了他幾次,後來又放棄了,乾脆用最省事的方式——開除他。我反問老張,如果你家附近發洪水你會怎麼處理才是最省事?